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138節 達索
趙澤勇其實很想去看看前線,可是一直就沒閑過,北伐開始後,各種事務翻了翻的湧了出來,待在省府裡,就根本挪不動窩。各方協調問題了,後勤運輸問題了,還有就是安撫各界人士,比如擔心受到戰爭影響的商人的問題。

 而所有人也都不希望趙澤勇離開雲南,認為只要趙澤勇坐鎮在這裡,大家就有主心骨,市面就不會亂,物價就不會飛漲,銀行就不會被擠兌。一直到聯省軍在蘄州打敗英軍,俘虜的一千多人在昆明大街上巡遊了一圈,並經過各大報紙連篇累牘的宣傳了好一陣子後,局勢才穩定下來,再也沒有人懷疑聯省會失敗了。

 因此趙澤勇才能抽出時間回蒙自一趟,本來是要回家一趟的,若蘭和馬嬌那兩個女人都在家裡,可是越靠近家裡,趙澤勇心裡就越不安,這已經不僅僅是近鄉情怯的感覺了,而是煩躁和緊張。一個男人,如果對家產生了這樣的感情,那是很危險的。趙澤勇不由得感到鬱悶,當軍閥當成這樣夠憋屈的,也許,自己該找一個真正的女人了,一個溫良恭儉讓五德齊全的正常的民國女人。

 所以臨時,趙澤勇改變了主意,決定去最近問題凸顯出來的兵工廠視察視察,最後決定去飛機工廠,去看看新式飛機的生產情況。

 自飛機工廠建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裡都只能生產舊式飛機,一戰時期的飛機。後來開始仿製趙澤勇帶過來的教練機,在後來開始在這種教練機基礎上進行改進,先後改造出了轟炸機型號,戰鬥機型號,偵察機等數個型號。可以說,飛機廠的進化速度是很快的,趙澤勇對此感到滿意。這才幾年時間啊,他們就擁有了設計能力,還能有什麽不滿意嗎。

 但是有人表示不滿意,一個法國人,飛機廠中唯一的法國技術人員,聯省中也沒有多少的法國技術人員,此人十分不滿意,對德國人的保守很憤慨。

 當然也許有德法世仇的因素在裡面,這個法國人在飛機廠中也很不受德國人待見。法國人處處受排擠,當初隻幹了一個月。法國人就氣憤的收拾了行囊打算離開了,可當他離開前,看到德國人的模樣,看到他們高興的樣子,他突然決定不走了。離開,因德國人排擠而走,讓他覺得仿佛是一個懦夫,一個戰場上的逃兵,於是他堅強的留了下來。並且堅持到底。

 這個法國人叫做達索,在後世的航空界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也正是這個名字影響了趙澤勇,讓趙澤勇選擇到飛機廠看看。否則他大可去兵工廠,去製造機槍的,製造步槍的,製造手榴彈的車間裡去看看。

 達索畢業於法國高等航空學校。畢業後從事設計螺旋槳的工作,他的設計被好幾種飛機采用。戰爭期間,他在法國航空技術處工作。並且與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飛機設計公司。設計的一種雙座戰鬥機,得到了一千架的訂單,可惜戰爭突然結束,他們的訂單被取消。戰後由於航空工業的萎縮,達索一時間不得不轉行去跟嶽父做家具行業。

 法國政府幫雲南招募技術人員的時候,得到消息的達索,非常痛快的扔掉了自己的家具,立馬收拾行李趕赴中國。當到了中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中國人的飛機工廠中,絕大多數技術人員都是德國人。於是被排擠,難以忍受,想要逃離,在到留下。

 當達索做了那個堅持留在中國的決定的時候,他知道他的遭遇不會比之前更好,果然他依然受到排擠,在研發過程中,他的意見從來都得不到重視。可是達索沒有放棄,他不斷的跟德國人進行爭論,對德國人保守的研究方法加以批評。

 其實也未必全都是德國人的錯,既跟初建的飛機工廠各種實驗設施落後有關,也跟德國人的能力有關,能遠離家鄉遠赴東方來一個陌生的國度的,大多數人都不是白求恩那種國際主義戰士,而是為了生計,為了家人的糊口來討生活的。所以絕大多數德國人都是因為在德國吃不上麵包,才選擇來到中國的。這樣的人中,往往很少有德意志的民族精英,更重要的是,他們缺少一種精神,一種為了航空不顧一切的精神態度。

 達索不一樣,他是一個真正的航空人,一個純粹的航空人,航空是他的信仰,不關於種族,不關乎國界,不關乎世俗。所以達索對德國人不滿意,也許未必就是德國人排擠他,只是他們的理念不一樣。

 達索留了下來,受到排擠,他的設計理念得不到認可,得不到采用。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也沒有混生活,要混的話,他在法國也能混,法國盡管受到戰爭影響很大,可是他們卻是戰後經濟表現最好的,恢復的最快的國家,再怎麽慘,他在一個恢復中的發達國家中,也不至於混不下去。可是他選擇來了中國,來中國從事自己喜歡的航空,所以他最後決定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航空的研究。

 航空是達索的信仰,對於這種人來說,他們往往對航空有別人不具有的天賦和感悟。當達索看到了趙澤勇弄來的後世的經過幾十年持續改進,已經臻於完美的雙座螺旋槳教練機的時候,他的靈感如泉湧一般。可是沒人欣賞他,沒人欣賞他就自己乾,他白天在德國人的工程師團體裡工作,看著德國人一步步按照不同於自己的方式去漸進改進新式飛機,夜晚回到自己的住所,他就將自己的想法一點點記錄下來,並且在圖紙上繪下自己理想的飛機。

 達索在一個人設計飛機,一開始是他一個人做,慢慢的有新人加入了。一群群跟達索有同樣理想的中國年輕人,有的是跟德國人學習航空製造的學徒,有的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充滿了想法的技術學校學生。一個以興趣連接起來的小團隊,最終圍繞在達索身邊,熱情,積極,思想不受限制的描繪他們的飛機。

 幾年時間達索跟他的小夥伴們,設計了十幾款新式飛機,可是始終得不到實驗,更不用說製造了。可是達索沒有放棄,相反他過的很快樂,他在中國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有比這更讓人快樂的,還有比這更值得揮灑青春的事情嗎。

 但是自己的設計總得不到實現,無法從紙上變成實物,總是很打擊人的積極性的。最後達索甚至希望像在法國一樣,組建一個自己的飛機公司,他積極的聯系法國洋行希望得到投資,可是始終沒能建立起來。飛機工業發展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這段時間,已經不是萊特兄弟的時代,已經發展成了一個行業,一個資本和技術密集的行業,達索沒能拉到足夠的投資。但是他機遇總算是來了, 德國人開始依次離去,回到他們的家鄉去了。

 德國人的離去是讓趙澤勇很擔心的,擔心自己的技術能力受到不可恢復的打擊,就在這時候,達索挺身而出,於飛機廠中的年輕中國技術骨乾一起,建言重組飛機公司的研發體系,並且交出了他們那麽些年積攢起來的設計圖紙,申請經費進行實驗,進行製造。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既然自己的技術人員和達索出現了,趙澤勇也只能放心大膽讓他們接過德國人留下的擔子了。趙澤勇這次來,就是來看看,這群年輕的技術人員,到底將飛機工廠管理成了什麽模樣了。

 ps: 鞠躬感謝e、88和飛火流星1號兄弟投的月票,沒想到啊沒想到,今天竟然有七票,而這個月的總票數達到了二十七票,這真是我沒想到的,我本來想著總票數能夠到三是票,有個榮譽就無欲無求的了,可真的沒想到這個目的竟然在這一個月中就實現了。二十七票,差三票,不,是四票,這個月有三十一天,就平均每天一票了。

 同時還要感謝隨欲逐流同學,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兄弟給我來了個全讚吧,謝謝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