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139節 新式飛機
見了面感覺有些怪異,明明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西洋人,可是卻穿著正正經經的中式長袍,最別扭的是一口流利的雲南話,一點洋味都不帶,仿佛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一樣。

 “達索先生中文說的很好嗎?”

 趙澤勇不由得感歎。

 “謝謝督軍大人誇獎,大人謬讚了。”

 謬讚,這個十足中國知識分子客套的討厭話,這洋人也學了個地道,看起真誠的表情,一點都不亞於正宗中國人。

 “哈哈,達索先生我認為除了這身皮膚,你簡直就是一個純粹的雲南人啊。”

 “哦,當然了,我在雲南已經待了八年多,這裡可是我的第二故鄉。”

 詭異,談話間,趙澤勇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在跟一個外國人說話,不管是說話的口氣語氣,還是神情態度,都讓人感覺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中國士人,中國知識分子,但是趙澤勇卻知道這個人存在於骨子裡的拗勁。

 “好了,達索先生,我想參觀參觀工廠,希望你能給我當個向導,不知道影響不影響工作。”

 達索道:“當然了,榮幸之至。”

 看來達索也明白,在中國,能引起領導注意的事情,才會有發展空間,樂的讓趙澤勇對工廠有更深刻的印象。

 在達索的帶領下,趙澤勇參觀了工廠裡的實驗室,車間,生產線等。飛機工廠跟開始對比簡直是兩個樣子了,當年初建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個小組裝工廠,這幾年持續不斷的加大投入,規模是越來越大了,近千畝的廠區裡,被各種建築佔滿了。也更加的現代化了,風洞有了。材料實驗室有了,檢驗室有了,一切都按照世界最新標準來采購建設,可以說這就是世界上最新式,最先進的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一個航空製造工廠。

 達索現在已經是飛機工廠正式任命的總工程師了,在他手下有一幫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雲南本地技術人員。這些人很多已經跟他合作了很多年,在德國技術人員一手遮天的那些年裡,這些人跟他一起共患難,共時艱,積澱下來深厚的個人感情。因此這一年多來。他們合作十分愉快。也在積極實現當年的理念,當初小團體設計繪製的大量圖紙,都已經紛紛進入了實驗階段。

 可惜科學有時候非常討厭,完全罔顧人的熱情,喜歡有事沒事的潑盆冷水。達索等人是比德國人更富有激情,更富有想象力,也更加願意接受最新的思想,所以他們創造出來的飛機類型很多,可是一進入實驗階段才發現。理想比現實太骨感了。他們想象的很好,設計的很好,可是很多理論的東西都經不起實驗檢驗。

 那些年中,設計出來的二十多款飛機。竟然只有不多的幾款性能可靠穩定,有使用價值。其中有戰鬥機,有轟炸機,有運輸機。也有客機。但是經過他們的實驗,能夠達到生產條件的,連一半都達不到。達索沒有隱瞞這些情況。反而是非常誠懇的匯報給趙澤勇,並且希望趙澤勇能夠給予他們意見。其實在達索心中,希望趙澤勇是一個懂行的,外行領導內行會氣死內行。他不希望通過隱瞞壞的方面,使用鴕鳥思維來發展航空工業,而是希望通過溝通理解建立互信,讓趙澤勇支持航空工業的發展。

 “雙翼飛機?”

 看到達索拿出來的圖紙中,有一套雙翼飛機圖紙,達索表示這些都是經過他們實驗驗證,性能可靠,技術先進的設計。

 “沒錯,這是我們設計的最優秀的一款飛機,各項性能都達到了世界領先的程度,據我們所知,目前全世界還沒有能夠跟這款飛機的參數相媲美的飛機。主要原因是,我們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發動機。”

 達索回答道。

 達索說雲南飛機工廠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趙澤勇是知道的,並且很清楚這絕對不是吹牛或者自以為是。別忘趙澤勇帶來的那架教練機,盡管由於是民用機,單論各種性能參數的話,領先這個時代看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其中很多技術應用,比如渦輪增壓等技術上,可是跨時代的,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更是臻於完美。

 達索,這個名字,注定輝煌。在原本的歷史上,達索在一戰中沒什麽太驚豔的表現,二戰中又因為拒絕和納粹合作沒有參與飛機設計,二戰後的噴氣機時代才真正開始揚名,最後將達索飛機公司打造成為全世界唯一可以跟波音等美國飛機公司抗衡的飛機公司。

 可是大家別忘了,達索的技術實力是在螺旋槳飛機時代奠定的,只要有機會,他照樣能設計出來驚豔的螺旋槳飛機的。這個時代趙澤勇不但給達索提供了理想的條件,並且帶來了一架跨時代的飛機,這架飛機給達索的思想帶來的衝擊也是跨時代的,讓達索那顆本就走在世界前端的大腦,更躍進了一步。

 趙澤勇帶來的那架教練機裝備的是後世中國著名的活塞-6式九缸星形氣冷式發動機,這款發動機1960開始試製,1962試製成功,之後不斷的改進試製,一直到1980年最後一個型號定型,之間經過了中國航空人二十年的持續改進,性能放在民國時代當之無愧是世界第一的。尤其是采用的渦輪增壓技術,在這個時代還是前沿科技,可是在塞6上使用的卻是成熟技術。尤其是這款發動機在戰後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擁有極強的改進空間。

 以這個發動機為原型,達索帶領技術人員很快就發展出了其他的型號,在穩定可靠的基礎上,將動力成功增加了一倍,功率達到了400kw,這可是完全采用跨時代的技術的產物,所以達索十分自信的表示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而且達索還在持續的進行新式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他對此非常熱衷,相信可以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

 有最先進的發動機打底。製造出最先進的飛機對於達索這樣的設計師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趙澤勇看到的幾架飛機,巡航速度都已經接近了三百公裡,而之前的幾款飛機,即便是航母上的最先進的飛機,也不過兩百多公裡,比趙澤勇帶來的原型機並沒有質的提高。所以達索在提高聯省飛機整體水平上,是絕對有貢獻的。

 唯一要擔心的是,在飛機工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一些誤區。有一些固有思維。雙翼和單翼之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必須承認,飛機的發展歷史上,雙翼飛機是走在前面的。而且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航空業界都沒有完全的定論,沒人敢肯定單翼飛機就比雙翼優秀。

 一直到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期間,蘇聯人提供的i-15雙翼戰鬥機性能就十分優越,和弗朗哥‘禿鷹軍團”使用的德國bf-109單翼乍都幾的初期型相比,在格鬥時還在機動性上略佔優勢。說明了。此時雙翼和單翼飛機的競爭,仍然沒有出現勝利者。

 達索也不能幸免,也迷失在這些誤區之中,認定雙翼和單翼各有各的優勢。誰也不能替代誰。但是作為一個穿越者,趙澤勇卻非常清楚,單翼機終將徹底打敗雙翼機,徹底霸佔地球的天空。所以他不會看著聯省在這個誤區裡越走越遠。

 “雙翼飛機就沒有必要在進行研究了。”

 趙澤勇斬釘截鐵的下定論道。

 達索略略不悅問道:“為什麽?”

 趙澤勇笑道:“雙翼機必將遭到淘汰。”

 達索不服氣道:“何以見得。我認為雙翼和單翼各有各的優勢,都是不可替代的。”

 趙澤勇道:“歷史會證明的。”

 說著,趙澤勇繼續翻看著收編的一摞資料。這些都是經過了檢驗,可以進入生產的飛機,不過要進行大規模生產,還需要得到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的認可才可以采購,當然空軍和航空兵部隊的認可,其實就是趙澤勇的認可。沒有趙澤勇的認可,達索可以偷偷的設計那些雙翼飛機,卻不會得到一架的訂單,不會在生產線上推出任何一款雙翼機來。

 “這款就非常不錯嗎,性能比我們之前的所有飛機都要好。”

 趙澤勇看到一架單翼單座戰鬥機說道,很顯然這款飛機跟那款雙翼機是直接競爭的,都是戰鬥機,且都是單人單座飛機。

 達索道:“是的,這款飛機也十分的優秀,可是跟那款雙翼機相比,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只是在飛行速度上略高,可是格鬥性能上卻不如。”

 單翼機格鬥性能不如雙翼機,這點趙澤勇始終認為也是一個誤區,其實在空戰中速度將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當單翼機在速度上取得絕對的優勢之後,就更加的陡顯了這個問題。可是設計師們,仍舊覺得轉彎半徑,爬升翻滾等技術參數決定格鬥結果,卻忽視了在越來越快的空戰中,飛機將很難在像一戰中那樣,如同騎士一般相互纏鬥的情景。空戰越來越像是一種突擊,一個照面可能就會決定出勝負來。

 “就生產這款了,盡快進入生產階段吧,好替代航母上的飛機。另外的幾款嗎,我看看,我覺得這款雙人的戰鬥機也不錯, 這款雙發的轟炸機也相當好,嗯,還有這款運輸機。我看都可以批量生產了,也許他們能趕上跟英國人的戰鬥來。”

 盡管趙澤勇隻肯定了一半數量的飛機,可是達索也相當滿意了,因為他直接得到了訂單,這意味著他們辛苦設計出來的飛機,終於可以翱翔在天空了。不過趙澤勇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時間將慢慢證明,單翼機的時代已經來了,雙翼機已經走進了博物館。

 趙澤勇離開飛機工廠的時候還在思考,總算對飛機工廠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老實說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太多了,可以說在德國人時代後,又進了一大步。

 而且即將開始生產的幾款飛機,以趙澤勇對後世飛機的了解程度,很清楚那些參數代表的是什麽意義,那完全是二戰前的最高水平,也就是這些飛機制造出來後,一直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零式等典型的二戰優秀飛機出現之前,趙澤勇都將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飛機。

 有這些飛機撐著,趙澤勇的航母戰鬥力將把英美日等國的航母遠遠的甩在後面,航母將會扮演自己手裡的一隻奇兵,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世界最漂亮最驚豔的一次表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