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閥》第149節 1觸即發
老將就是求穩,加上漢密爾頓十年前犯下的錯誤,讓數萬英軍白白喪生,他絕對不會在犯同樣的錯誤,沒有完全的準備,他不會像任何敵人發動攻擊,不管是這幾年在緬甸,還是現在在中國,不看敵人的表現,隻把自己做到最好,對於英國人來說,自己做好了,這個世界上,還真的很少能找到對手。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盡管犯過錯誤,而且偏偏就是登陸的錯誤,在登陸的時候被人痛扁,可現在偏偏他又接到了一個登陸的任務,誰敢說他不是最有經驗,最適合的人選呢。

 也許正是那次任務給漢密爾頓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不得不慎重,要是換個其他的英國將軍,也許會自以為英軍天下無敵然後橫衝直撞,但是漢密爾頓絕對不會,就算漢密爾頓也認為英軍天下無敵,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英軍中了槍也會死。

 更何況巧合的是,十年前同樣是落寞帝國土耳其的部隊,同樣是有德**官參與,他才得到了慘敗,這次根據英國政府給他的情報,他的對手聯省軍,恰恰也是跟德國人有很深的淵源,德國人參與了聯省軍官的培訓,參與了聯省新兵的訓練,只不過沒有親自指揮而已,這種情況下漢密爾頓不敢大意。

 不敢大意的結果就是,漢密爾頓登陸作戰前,做了周密的部署,選定了一個不在聯省控制區,而又接近聯省地盤的九江作為登陸地點。並且戰前做了非常細致的外圍工作,比如利用當地英商在九江到長江邊的野外購買了大片空曠土地,並且以修建貨棧的名義,平整出了大片的土地,並且打好基礎,基礎夯實的程度達到了,可以起降飛機的地步。換句簡單的話說,就是他們在登陸前就已經秘密修建了臨時機場。

 原因很簡單,幾次重創英軍的都是聯省的飛機,英國人有理由判定,聯省有大批飛機和優秀的飛行員,當然英國人不認為這些飛機是聯省製造的,認為他們肯定是買來的。這種判斷出於可笑的偏執,盡管英國人的情報明確的指出聯省有自己的飛機制造廠,而且規模還相當大,可是英國人就是認定。這飛機廠跟中國其他飛機廠沒什麽兩樣,最多就是能修理修理飛機,就像東北的飛機工廠一樣,製造,絕不可能。

 不管是買是造,都不可否認聯省擁有相當強大的空軍力量,而且實戰已經證實,在長江這樣的內河中,飛機會對軍艦造成致命的威脅。所以英軍必須加強空中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水面安全,於是謹慎的漢密爾頓就向政府要求增調了航母,並且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目的就是迷惑聯省。讓他們放松警惕。

 除了在九江秘密建設機場外,他們還做了其他許多的工作,比如收買九江碼頭的各路勢力,在他們行動那天甚至通過洋行代理悄悄將碼頭區包了下來。對外宣稱是要卸一批數量龐大的貨物。擺平了碼頭區關系複雜的牛鬼蛇神,讓這些人幫忙清理了碼頭,在英軍登陸那天。碼頭是乾乾淨淨的,幾乎是在迎接他們一樣,沒有任何障礙。

 另外,在政治上,還跟廣東革命政府做了溝通,他們向廣東方表明,他們將在廣東方和北洋軍的內戰中恪守中立,絕對不會幫助北洋軍攻擊革命軍,同時也要求廣東一定要在他們跟聯省的衝突中保持中立。廣東方當然迫不及待的答應了。英國人又不著痕跡的補充說明,如果英國在跟聯省的衝突中,無意造成了廣東方的損失,希望廣東方克制,不要將事態嚴重化,英國人如果損害了廣東方的利益,一定會做出補償。結果就是,當他們攻佔了九江後,廣東真的保持了克制,緊緊發表了抗議,然後就開始跟英國人談判,而沒有采取過激的手段,比如立刻進行反攻等。

 采用了各種手段,秘密的,不榮譽的,才終於成功在九江登陸,擁有了一個條件良好的前進基地。可以說英國人組織嚴密,費勁周章,這要換做以前,製裁一個中國地方軍閥他們絕對不會這麽費勁,第一說明了漢密爾頓這個老將確實很穩重,對聯省來說不是個好消息,他們遇到了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二也說明了,英國人已經開始重視自己的對手了,一旦他們開始重視,聯省就不容易投機取巧,必須要堂堂正正的跟英國人打一仗了。

 漢密爾頓既然穩了,就有穩到底的趨向,登陸九江後,並沒有立刻向西挺進進攻聯省軍,而是就地駐扎,不斷的登陸部隊,轉移飛機,運送補給物資,修築防禦工事等等。漢密爾頓是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準備做到完美,自己做到十二分,然後去打哪怕是十分的對手。也不願意在自己隻做到三分的時候,賭敵人更差只有一兩分。所以漢密爾頓在進攻前,要把九江打造成一個進可攻的前進基地,退可守的大後方來。

 但是漢密爾頓的穩重卻給聯省帶來了很多迷惑,他們本以為英國人奇襲九江之後,會立刻西進攻佔瑞昌這個通衢,掌握向聯省控制區進攻的通道。可是英國人賴在九江一連三天都沒有動靜,而聯省是第二天就佔領了富池靜候英國人,為此還讓一個精銳的步兵團急行軍幾十公裡,累的跟狗一樣搶先到達富池防禦待命。

 當然英國人暫時沒有行動,倒也給了聯省軍一個調整的時間,聯省軍其實也不想倉促作戰,畢竟聯省軍軍官大多也都是學院派,也想把自己做到足夠好之後,才跟敵人作戰,這跟英國人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也趕緊抓緊了英國人給的時間,從容的做部署。

 在黃石的唐宇縱第四師一個團趕到富池後,立刻修築工事,等待英國人佔領瑞昌後向自己發動進攻,接著第二日整個第四師就開始集結,從北岸的蘄州轉移到南岸的黃石地區,接著向富池移動,第四師留下的防區交給了其他部隊。

 等整個第四師都趕到了富池後,還是沒有等來英國人,這時候聯省的偵查系統也終於摸清了一些情況,比如英國人是連夜侵佔的九江,之後並沒有什麽動作,只是不停的往九江輸送兵力,幾天時間已經在九江登陸了三萬以上兵力。同時英國熱不斷的把各種物資往九江運送,大炮、飛機各種武器裝備齊全,甚至還運來了裝甲列車。

 除了運送物資,英國人還在這裡積極修築防禦工事,似乎沒打算進攻,而是要等候聯省發動進攻。在陸地上修築了大量的戰壕,挖出了許多坑道,上面拉起了鐵絲網,配備了數量龐大的機槍和各種輕重支援火力。在港口也堆積起了沙包,修築了炮兵陣地,港口外還有十艘大小戰艦巡遊。機場上則已經專場來了兩百多架各式飛機,並且仍然在擴建機場,還修建飛機庫,這是要把九江打造成一個陸海空三位一體的堡壘。

 在富池等候了將近一周時間,唐宇縱覺得各種物資都補給的差不多了,軍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整,而英國人有似乎沒有進攻的打算。尤其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李宗仁進軍順利,已經進入了安徽地域,並且攻下了一些孫傳芳部隊防禦的城鎮,正一步步向終點站安慶逼近。唐宇縱怎麽可能接受李宗仁先取得對英作戰戰果的結果,所以他決定既然英國人不進攻,那麽咱就主動出擊。第一步先拿下瑞昌,從而取得對英作戰的通道,而且佔領瑞昌可進可退,進可打英國人,退可嚴守富池。

 於是唐宇縱做好準備後, 給趙澤勇打去了主動進攻的申請。本來趙澤勇就是希望聯省主動進攻的,並且要盡快的擊敗英國人,自然是立刻就批準了唐宇縱主動出擊的計劃,同時給他回電告訴他前線的事情他可以臨機決斷,不需要事事請示。

 此時英國人呢,經過一個星期的準備,他們也算穩定了九江。各種物資由於有船隊不斷的運送,物資甚至比聯省軍更豐富,更充足。而在通過大批英國買辦招募來的勞力,他們修築起了簡易的防禦工事,此時也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不過英國人也一直在奇怪,聯省軍竟然讓他們在九江待了一個星期,給了他們一個星期時間來完善九江的防禦。而且只是在自己的地盤富池進駐了大量兵力,似乎是打算死守哪裡。

 既然自己的對手不打算進攻,而是打算像過去一樣,死守陣地,等待英軍攻上去好打伏擊,那麽英國人自然不介意主動攻擊了。要主動攻擊,瑞昌就是一個繞不過的城鎮,拿下這裡對英國人來說也是進可攻退可守。所以英國人也向瑞昌進軍了。

 敵對雙方不約而同的向同一個地方進攻,而雙方卻都不知道對方的作戰意圖,一場遭遇戰將不可避免一觸即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