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閥》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
可以說,在利益方面王崇陽暫時穩住了列強,在輿論領域,王崇陽跟英國人暫時還是平手,洋人並沒有對英國人有好感,也沒有完全的同情中國,此時還把此次事件當作是中英間一次普通的衝突而已。

 但是王崇陽顯然不會滿足於此,他的殺手鐧終於使出來了,地點就在最後一次英國人登陸的那個村落,他要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巨大的慘案,條件就是英國人炮擊了這裡。英國人把這個可憐的村子打成了廢墟,無可爭辯鐵證如山。

 當然了,由於早早的預警和動員,並沒有中國老百姓的傷亡,可是這並不重要,記者不是偵探,他們不會窮究根底,只要有一個契機,他們就會大肆報道,而且敢於危言聳聽,將一個嚴重的事件變成末日一般的事件。

 唯一對中國不利的是,這次事件中,不但英國人炮擊了中國的村子,聯省埋伏在這裡的軍隊也襲擊了英國登陸部隊,而且論損失,英國人更慘重。可是別忘了,這裡是中國,咱有地利。當英國人剛逃走,他們的軍艦被打沉後,王崇陽的善後人馬就到了,趕在記者到來之前,將所有的機槍製造的痕跡都清除乾淨,現場不留下一顆聯省機槍子彈,隻完整的保留了英國人炮擊過後的痕跡,並且請回了受害的村民,這時候記者才趕到。

 王崇陽讓宣傳人員,現場接待記者,給他們講解,慘案發生的過程,同時悲慘的宣布,英國人殘暴的襲擊了這個可憐的村子,臨走還炮擊無辜村民,試圖毀滅他們罪孽的證據。並且以官方的口吻向外宣傳這個慘劇,並起名叫做屈原鎮慘案。因為這裡距離屈原鎮不遠,是屈原鎮附屬的一個小村子,用屈原這個悲情的人物給這個慘案的渲染加分。

 不管王崇陽怎麽宣傳,中外的記者們看到的確實是慘劇。

 一個廢棄的村子,一堆堆廢墟和坐在廢墟上哭泣的女人和孩子,男人呢,男人都上山躲著去了。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會懷疑,男人們都被埋在廢墟裡了。盡管他們詢問女人孩子的時候,沒人會回答他們的問題。可是沒人懷疑英國人殘殺了大量的中國人。女人孩子之所以不回答,是因為他們悲傷的無法言語了,反正大多數記者最後都這樣進行報道了。

 屈原鎮慘案,這確實是一個慘案,所有人都悲從中來,婦女和兒童的哭泣太讓人悲傷了,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暴力帶給人類的災難。確實是慘案,但更慘的是。他們的淒慘還被陰謀家利用了,王崇陽曾對村民們說過,他們的家產都被英國人破壞了,所以所有人都很傷悲。在自己家裡哭哭很正常,王崇陽還告訴他們,政府會幫助他們建新房子,前提是他們都不能回答任何人的任何問題。所以所有人都沒有接受記者的采訪就只是哭。女人不說話,孩子也在女人的看顧下不讓說話。

 屈原鎮慘案讓英國人徹底處於輿論的不利地位。這不是英國人不懂得輿論戰的重要性,不是他們沒有處理這種事情的經驗。也不是他們沒有相關的專家人才,而是因為他們不重視,他們不認為中國人會在這方面佔據優勢,他們不認為西方人會在中英衝突中站在中國一邊。同時也是因為他們在地利上太不利了,中國人可以隨意處理現場,而他們的人根本就無法立刻抵達中國來調查,等他們來的時候,中國人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廢墟都清理了,他們還怎麽調查,詢問中國人嗎,沒人會回答,而且等他們到來的時候,事情都已經定案,大量的照片已經宣布了他們的罪行,早已經通過電波佔據了全世界讀者的主觀意志,即便事後英國人再怎麽翻案,也不會改變讀者先入為主的印象了。

 既然無法得到列強的輿論支持,也無法達成統一戰線,英國人索性不去管輿論了。反正霸主做習慣了,即便是錯了,也沒必要管那些絲們的想法,只要按照自己的性子來就好了。列強不站在自己一邊,那就自己單乾。英國人相信他們有這個力量,他們有能力,有實力,用暴力處理任何問題。

 英國海軍立刻封鎖聯省海岸線,他們在新加坡的軍艦,在香港的軍艦,在澳大利亞的軍艦,在南非的軍艦,在印度的軍艦,甚至遠在埃及的軍隊,都向中國調動,他們要讓聯省片板不得入海,他們要封死聯省,讓他們成為一個孤島。

 同時英國人還向全世界強硬的宣布,大英帝國的尊嚴不容褻瀆,他們將派出陸軍對中國北伐進行干涉,對中國的非法政府給予製裁,同時支持北洋合法政府平定叛亂。

 這時候一直沒有發聲的廣東革命政府有壓力了,立刻抗議英國人干涉中國內戰的行為,同時加快了廣東北伐軍的進軍速度。

 此前在聯省跟英國人正面衝突的時候,革命政府選擇了沉默,他們最擔心的無非是英國人直接出兵借機干涉北伐事業。他們要趕在英國人出兵前,盡可能的擊敗北洋軍隊,盡可能擴張控制區。

 蔣價石親自指揮江西戰鬥,基本完成了對贛南的北洋軍戰鬥,打敗收編了這裡的部隊後,嘗試著攻擊了一次南昌,結果孫傳芳在南昌集中重兵防禦,蔣價石攻擊失利,損失慘重險些要自殺。然後蔣價石放棄了直接進攻南昌,而開始從南昌外圍入手,開始一個個的攻擊南昌附近城市,要先把南昌孤立起來。

 而何應欽的第一軍進軍則順利多了,在出奇兵擊敗了周蔭人的主力後,一路追擊,不斷受降,又擴編了兩個軍,很快就消滅了福建境內的軍隊,積極籌備北上攻擊江浙的行動。

 當英國人宣布要出兵中國的時候,蔣價石已經完全佔領了南昌周邊城市,將南昌孤立了起來,這時候他不得不加快了進攻南昌的步驟,打算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南昌。而何應欽那裡,徹底完成了對福建的佔領,並且鎮壓了一次周蔭人舊部降兵的反叛,穩定了福建地方。何應欽也決定北上了,將計劃提交給了蔣價石。

 蔣價石沒有猶豫,立刻就批複了何應欽進入江浙。 同時加緊了對南昌的攻擊,這次攻擊盡管也是損失慘重,但是最後終於起到了作用,在孤立無援,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防守南昌的蔣鎮臣部6000余人繳械,唐福山、張鳳歧、嶽思寅部及蘇軍共3000人豎白旗投降。蔣價石佔領了南昌之後,開始進軍九江,而孫傳芳在這裡也集中重兵,他本人更是坐著兵艦在江面上親自督戰。似乎孫傳芳把九江看作了決戰之地,就像吳佩孚把武漢看作決戰之地一樣,要賭一把,贏了消滅北伐軍主力,輸了則徹底失去一切。

 最後九江也跟武漢一樣,並沒有爆發太激烈的戰鬥,甚至比聯省克服武漢還要輕松,因為這裡的守軍將領背叛了孫傳芳。早在北伐軍到來前,這裡的部隊就宣布不再服從孫傳芳領導,宣布脫離北洋,加入北伐軍。

 聯省這邊,也終於攻克了武漢,並且一鼓作氣將吳佩孚的部隊趕鴨子一樣趕出了湖北,並且在河南也保證了聯省軍的軍事存在。至此,聯省軍勢力范圍,包括加入了聯省的川滇黔桂四省,還有湘鄂兩個新平定省份,勢力達到六省,人口達到一億四千萬,毫無爭議的成為中國第一勢力。

 但是此時大家都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問題,以屈原鎮慘案最後引發的英國人真正的干涉,局面日趨複雜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