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閥》第84節 點將
蔣價石需要趙澤勇的擁護來穩定他在國黨內的地位,這點上趙澤勇樂的做一個順水人情,而對趙澤勇入黨的要求,這點上對趙澤勇來說卻是危急到生存的大事。

 按照王崇陽的分析和解釋,趙澤勇終於想明白了為什麽歷史上那些牛人都加入了國黨。

 王崇陽先是假定這次北伐勝利了,而勝利之後中國的情況。到時候廣東政府肯定做大,入住北京是最理想的結局。而王崇陽也猜到,中國不可能如此順利統一,就像辛亥革命後軍閥割據一樣,弄不好是打到了老軍閥,又出現了新軍閥。

 不得不佩服王崇陽的遠見卓識,他通過孫中山當年的一系列舉措就猜測的到,中國還會是軍閥的天下,只不過換了一撥人而已。可是正是因為這波人,讓趙澤勇不得不選擇加入國黨。王崇陽是猜測,而趙澤勇則可以完全肯定,這次北伐必定勝利,勝利之後確實是新軍閥瓜分中國,而新軍閥的背景讓趙澤勇不寒而栗。

 王崇陽猜測,新軍閥必然是國黨內的軍事首領,蔣價石是最大的之一,另外沒準還有朱培德等人,這些人都是國黨份子,要是趙澤勇倒是身份獨立,那麽勢必會跟這些人形成隔閡,及其容易遭受他們聯合攻擊。

 當然趙澤勇清楚,王崇陽猜測的不完全對,新軍閥不會是朱培德,而是其他人物。歷史上是桂系的李宗仁,西北軍的馮玉祥,晉綏軍的閻錫山,在加上唐生智,何健等大小軍閥,但是跟王崇陽說的一樣的是,這些新軍閥都有國黨身份,要是到時候趙澤勇一個人獨善其身。跟別人都保持不同立場的話,難保這些新軍閥不會聯合起來先把自己收拾掉。畢竟自己的地盤經過這麽多年的穩定發展,在任何人眼裡可都是肥肉啊。現在是沒人吃的下自己,可不代表北伐後沒人會動心思。趙澤勇可是知道,北伐後的北伐軍可比北洋軍閥厲害多了,那時候的北伐軍軍官是黃埔系,武器彈藥有了英美買辦江浙財閥的支持,又人數眾多,沒準還真有吃下自己的力量呢。

 試想一下,當馮玉祥、蔣價石和閻錫山這群餓狼。突然紅著眼盯上了自己的聯省地盤,而他們又有很好的借口和紐帶來聯合攻擊趙澤勇,這個紐帶就是他們的國黨身份,趙澤勇感到很沒有安全感。這時候最穩妥的辦法是不參與北伐,當然這樣還不夠穩妥,還要確保北伐不會成功。但是現在的北洋軍還能扶起來嗎,在經歷了數年的大戰,北洋軍早已今非昔比了,就算自己不參與相信蔣價石一個人就能把北洋軍收拾了。倒時候蔣價石力量更強,自己豈不是更不妙。而自己要起來直接乾掉蔣價石這幫人,直接把北洋保護起來,這更不可能了。不說會受到全國輿論怎樣的非議,就是自己想想都會感到憋屈。

 所以參加北伐是必須的,通過參加北伐,瓜分勝利果實增強實力。還有比這更劃算的嗎。

 但是為了不被當作另類,不被蔣價石這群人孤立和對立,趙澤勇就必須加入國黨。把自己變得跟這些人一樣。起碼到時候就不會有人來攻擊自己的身份了。反正不管怎麽看,自己都跟火線入黨的馮玉祥一般,相信就不會有別人聯合攻擊的理由和條件了。只要這些人不聯合起來攻擊自己,趙澤勇相信一個兩個自己還是應付的來的。

 至於之後的中原大戰還打的起打不起,那還真不好說,起碼趙澤勇那時候會積極斡旋,看,咱都是國黨了嗎,為了黨國的利益,打啥啊打,坐下喝喝茶,聊聊天,有什麽解決不了的呢。如果一定要打,趙澤勇爭取不當出頭鳥,讓別人拿自己開刀。即便是拿自己開刀,趙澤勇有信心,只要不是所有人聯合起來打自己,那麽自己足以應對了,包括蔣價石也沒辦法輕易跟自己抗衡的。

 所以趙澤勇痛快的答應了蔣價石。

 得到了趙澤勇的回復後,蔣價石才放心下來,但是卻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希望聯省能提供一些軍火支持,盡管自己有八萬多人,可是卻只有六萬多隻步槍,而且就是這六萬多隻也五花八門,什麽土槍土炮的,又把漢陽造都算是好槍了,還有很多連膛線都磨平了,完全就是個樣子貨。

 對這要求,趙澤勇想了想,回答,拿錢來買。

 完成了這些動作後,趙澤勇該點將了,北伐可是大事,盡管對自己的軍隊有信心,可是也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

 此時聯省軍已經完成了調動演習,隨時可以出發。

 但是由誰帶兵北伐是個問題,盡管名義上的督軍是趙澤勇,可是趙澤勇知道自己的斤兩,提提意見還可以,真正帶兵還差了些火候,貽誤軍機可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這事還得跟胡萬商量,趙澤勇希望胡萬來指揮北伐,可是胡萬卻堅持認為,只有趙澤勇才有資格,這不是軍事原因,而是政治因素決定的。

 胡萬的意思是,趙澤勇擔任司令,而在司令部內成立一個專業的參謀部,為趙澤勇出謀劃策。這個參謀部的人員則是現成的,那就是剛剛完成了調動演習,還沒有取消的演習指揮部人員,那些軍中的高級將領。

 胡萬是早有預謀了,他也沒有隱瞞趙澤勇。跟趙澤勇說,本來他是打算將這些軍官調出軍隊,也是組建一個聯省軍總參謀部的,但是此時機會更好,借著北伐的時機,更容易讓這些軍官接受。於是一股腦的將大批超過六年軍齡的高級軍官,都送到了參謀部,組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總參謀機構。

 至此聯省軍主力師四個師中,三個師長被調離,朱玉德是去了軍校,李修身和趙豐則進入了總參謀部,按照胡萬的建議,思慮比較多的李修身成為了總參謀長,負責制定軍事行動,而趙豐則為前線參議。需要協調前線具體作戰。

 這三個師長的調任,會不會對三個師造成影響,自然會,但是會不會影響戰鬥力,那倒是不會。因為作為主力師,他們並不缺少軍官,尤其是科班出身的雲南陸軍大學的士官生當時可是優先充實這幾個師的。而通過這次演習,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幾個師長甚至還有不少高級軍官不再任的情況下,軍隊運行的很順暢。這就是現代軍隊的特點。離開了誰都照樣運作,一隻軍隊就是一台精密運行的機器,少了那個零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接替朱玉德的是他的老部下劉猛,外號莽子,過去是一個土匪,當年朱玉德在蔡鍔手下入川作戰時期,剿滅了劉猛然後把他收編到了自己的部隊中,在之後又隨著朱玉德一起加入了趙澤勇麾下,跟隨朱玉德有十來年了。

 朱玉德是一個很強硬很正派的軍人。對待土匪他往往是趕盡殺絕而後快,卻對劉猛網開一面,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劉猛這個土匪跟其他的土匪可一點也不一樣。當年之所以上山落草,不是為了搶掠民財。不是為了佔山為王,而是為了守土保家。

 四川混亂非常,據統計在民國時期,四川一共爆發了四百多次的軍閥混戰。平均每年發生三十多此,每個月兩次以上。如此混亂的局勢,讓四川很多地方根本就無法生存了。而軍閥又沒有建設的願望。搶來的地方誰知道能在自己手裡呆幾天,所以每個軍閥都是窮盡力氣玩命搜刮。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猛才落草了。在落草之前,劉猛是一家富裕的商人家庭的闊少爺,在兵禍中家破人亡了,他索性用僅剩的家財賣了槍,拉起了杆子,帶著一些夥計上了山,從此跟來犯的軍閥隊伍開戰,跟地皮流氓開戰,還四處活動,劫富濟貧,頗有豪俠風范。

 當蔡鍔入川,用武力征服了四川大大小小各路軍閥,成為新的西川統治者後。剿匪和安定地方,就成了新的任務。朱玉德就是在一次剿匪中遇到了劉猛,兩人間沒有發生什麽衝突,朱玉德就收編了劉猛的所有部下。

 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劉猛可不是一般的土匪,作為大戶人家的少爺,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新式學堂中也讀過書。當土匪是出於義憤,可是做了幾年土匪,也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也渴望四川能出現統一安定的局面。而蔡鍔的到來,讓劉猛看到了這個希望,早有追隨之意。當遇到朱玉德來剿匪的時候,劉猛索性綁了自己,親自到了朱玉德軍營請降。朱玉德一調查劉猛,發現周邊的鄉親對這隻土匪印象頗好,又跟劉猛一番談話,劉猛因為四川亂象才落草為寇的遭遇,也讓朱玉德這個四川人感同身受,一時心軟就收留了劉猛,這是他這一生第一次收留土匪,估計也是最後一次了,他大概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劉猛到軍中後,開始接受正規軍制度,他此時年紀也不小了,不再是當年的風華少年,成熟穩重多了,很樂意學習。之後進入講武堂,在之後又進入陸軍大學,完成學業後總是回到朱玉德身邊,而隨著戰鬥和學習,官職也是越來越高,最後爬到了副師長的地位,這次朱玉德調走,趙澤勇考慮到自己做的不太地道,老朱還是忠心耿耿的,於心不忍於是讓朱玉德一手培養出來的劉猛接任了師長算是對老朱的一個補償了。

 另一個師,第二師師長李修身離開後,他的部隊則由李汝炯擔任。李如炯雲南麗江人,1899年出生,1923年從雲南陸軍大學畢業進入軍隊,從炮兵做起,一步步爬了上來,不過此時他能被提任為師長,也是一次破格提拔,因為他此時還只是一個旅長而已。

 李如炯運氣很好,1922年趙澤勇改組講武堂,所有的舊教官統統離開了軍校,而趙澤勇聘請了更加專業的德國教官,而此時李如炯才剛剛進入軍校學習了半年,便成了第一批德國教官培養出來的士官。此後是平步青雲,一到軍隊就受到了上級軍官的照拂,從炮兵排長做起,半年就升一級,之後是炮兵連長、營長,一直做到了團長。接著代理了旅長職務,代理旅長也才緊緊半個月後,就接到了勝任師長的通知,因為他們師好幾個旅長都被調到了總參謀部,他這個代理旅長已經算是老資歷的軍官了。

 李如炯的事情,趙澤勇是很清楚的,這種火箭調動也是他本人刻意為之的。在趙澤勇看來,德國人培養出的軍官才是自己的嫡系,以前的講武堂士官全都跟孫中山跑了。所以他對這些人很器重,李如炯只是一個典型。因為聯省軍中炮兵軍官本來就不多,他才能火箭般的躥升,其實大部分的陸大士官生還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盡管已經很快了,但是目前普遍的職務大都在團級上下。

 聯省真正主流的高級軍官,其實還是那些從軍中爬起,後來經過陸軍大學幾次短訓的軍人出身的軍官。比如頂替了趙豐的唐宇縱,相比李如炯有趙澤勇賞識火線飛升,唐宇縱的運氣就差多了。

 他1919年雲南講武堂畢業。進入了唐繼堯舊軍隊,經歷了一段軍旅生涯後,去日本留學了,先在日本帝國大學學習財經。之後轉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步兵科學習,等他畢業的時候,雲南的天下已經變了。經過再三考慮,唐宇縱還是選擇進入了趙澤勇治下的聯省軍。

 但是由於他是雲南會澤人。是唐繼堯的老鄉,一開始緊緊在參謀部任職,被壓製了大半年時間。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駐川軍剿匪中,他調配後勤物資做的井井有條,被趙豐推薦到了雲南陸軍大學參加了幾個短訓班,之後又由於唐繼堯於去年冬鬱鬱而終,唐宇縱才獲得了趙澤勇的信任。這次演習中他以旅參謀的身份參與也露了一小手,之後演習結束後,趙豐轉調參謀部,趙澤勇就大膽提拔了唐宇縱為師長。

 “還是太年輕啊。”

 看著自己和胡萬一起擬定的這一批新的軍官名單和他們的檔案信息,趙澤勇認為忠心是沒有問題了,可是這軍事經驗的欠缺不能不讓人擔憂。唐宇縱雖然有軍旅經驗,也有深厚的科班背景,可是畢竟時間太短了,講武堂畢業後,他只在軍中待了小半年,從日本回來已經1925年了,真正的作戰經驗也只有一年多時間,還只是剿匪。相比李如炯還算好的了,起碼也在軍中摸爬滾打了兩年多了。

 但是調離老軍官是一條既定政策,利用這次北伐將部隊中一大批的老軍官調走,打亂軍中的裙帶關系,這是胡萬建議的,也是趙澤勇早就想做的事情,可是這勢必造成部隊經驗不足。要是最早那批趙澤勇培養出來的士官生都留在部隊,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可是那批人現在一個個的在軍中任職幾乎都有十年了,在把他們留在軍隊中有些不妥,還不如像眼前這樣,一股腦都送到總參謀部來的省心。

 “沒有經驗就慢慢積累吧,反正這北伐也就那麽回事,蔣價石的黃埔系不也就是一兩年軍事經驗的學生軍嗎。只要經過了真正的戰鬥,經過了北伐的洗禮,也就都成熟起來了。”

 趙澤勇歎道。自己的時間還是太短了啊。盡管已經辦理軍校三年了,可是真正畢業的士官生也就一屆,其他都是軍隊現役軍官在軍校中回爐接受再教育培養出來的。對這些在軍中爬起來,跟老上級保持了千絲萬縷關系的軍官,趙澤勇始終有些不放心,因此更願意提拔那些清清白白自始至終由德國人培養出來的專業軍官。如果再給趙澤勇十年時間,眼前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不過趁著眼前這個機會調走一批老軍官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趙澤勇可是知道的,當歷史上的北伐成功後,那可是捧起了一大群新軍閥的,別說原本的地方武裝,就是蔣價石的中央軍嫡系裡,也是派系林立。趙澤勇可不希望看到聯省軍也變成這個樣子,現在把這些隱患都排除掉是絕對必須的,否則到時候就有的頭痛了。

 但是盡管是以北伐的名義調動軍官的,而且大部分軍官名義上都高升了,軍銜和薪水都提高了一個檔次。但是怎麽也掩蓋不了,這次聯省軍中主力師進行了大清洗的事實,引起一時的軍心躁動是肯定的。還造成了主要軍官普遍經驗不足,哪怕有扎實的軍事知識,但是到底是沒有經過血火的洗禮。少了幾分鐵血,不知道這樣的軍官指揮作戰還能體現出這幾隻主力師的風格嗎。

 所以在清洗了大量高級軍官後,對普通士兵和低級軍官,趙澤勇不打算再動了。即便是恨不能立刻就改組軍隊的胡萬,也不建議在動軍隊了,影響太大了。對於士兵和基層軍官的處理,胡萬建議等這次北伐結束後,在進行調整。不過要在戰爭過程中,將一大批的在校士官提前送入軍隊中,讓他們經歷戰火洗禮。鍛煉鍛煉。

 此時德國人已經走了,朱玉德主持軍校,他倒是對此沒有異議,不在乎中斷自己學生的學業,在朱玉德看來,戰爭永遠是學習戰爭最好的學校,像北伐這樣難得的大戰對學生的鍛煉,比在學校裡待上十年效果都好。

 在胡萬的具體操作下,一個五千人的。由軍校三四年級學生組成的士官團,進入了各隻部隊,全都送到基層班排中,拿起槍來。要跟普通士兵一起參與戰鬥。不過等這次戰爭結束後,甚至是在戰爭中,可以想象這些科班的士官生,一定會火速提升的。而且不需一兩年。這批士官生就能成長起來後,到時候趙澤勇才真的沒有了對適合軍官的憂慮。而胡萬也有資本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到時候不但是高級軍官。怕是中級軍官和基層軍官,都會徹底換一遍,胡萬的計劃是,基層軍官超過三年的退役,或者調到後備軍訓練營做教官,中級軍官超過五年的轉到預備役,或者通過進修和留洋洗刷掉身上濃厚的舊軍隊紐帶後提升,而高級軍官嗎,則要麽上調到參謀部門,要麽就轉到預備役中,要麽就去軍校中當教官去。

 四大主力師中,就只有萬保邦的第一師沒有傷筋動骨了,這是趙澤勇考慮到萬一在二、三、四師的調動效果不佳,影響了戰鬥力,那麽聯省總還有一只能打硬仗的部隊可用的。說到底,對於自己軍隊的戰鬥力,趙澤勇還是最信任這幾個隻主力師。

 至於其他那些地方師,這次調動就非常少了。當然了地方師也不是沒有戰鬥力,比如李白的桂林師就已經在粵西戰鬥中證明了自己的強力,起碼頂得上軍閥四個師。而且跟主力師相比,地方師都是後來建立的,建軍時間也不長,士兵也都是正規的訓練營中出來的,盡管每個訓練營的訓練效果參差不齊,到了軍中還要受到訓練,可是畢竟這樣的部隊裙帶關系還不算複雜,遠遠比不上建軍時間差不多十年的幾個主力師來的複雜。

 “李宗仁桂林師怕是這次可以擔任主攻了吧。”

 面對自己削弱了主力師,而桂林師又證明了自己,尤其是經歷過了粵西的戰鬥,也算得上是經歷過戰火的老兵部隊了,趙澤勇認為這隻部隊堪當大任了。其實除了桂林師士兵經歷了戰火洗禮,部隊取得了勝利證明了自己外,對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的信心,也是趙澤勇考慮的因素。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這對黃金搭檔, 趙澤勇可是一向青睞有加的。

 胡萬點點頭:“是啊,桂林師我去看過,訓練是不錯的,李白二人對訓練都很重視。而且兵員素質也相當出色,尤其是他們的山地旅讓我印象深刻,我想到了德國的突擊部隊。這次戰鬥他們可以擔任主攻的,可以跟主力師一起第一期進入湖南。”

 趙澤勇歎道:“希望他們不會蓋過了幾個主力師的風頭。李白這兩個人還是很厲害的。其他的地方師呢,他們應該擔負怎樣的作戰任務。”

 胡萬道:“其他地方師都是新建師,士兵大多沒有經歷過戰火洗禮,訓練也是好壞不定。雲南和貴州這幾個師還好點,起碼都在四川剿過匪,尤其是蒙自師,兵員中大多是蒙自訓練營中出來的,訓練水平本來就高,而且又是蒙自部隊,心氣兒比其他部隊要高,也可以作為一個主力師來用。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具體的作戰計劃還是讓參謀部來策劃吧,他們能做的更詳細和具體,我多說就越權了。”

 趙澤勇點點頭表示認可但是突然神秘一笑道:“越權嗎?那麽你的權力該怎麽安排,我的意思是,這次北伐你打算擔任什麽角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