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50節 凱恩斯信徒
曹執是趙澤勇一手建立的雲南大學第二期學生,社會經濟學畢業,學習成績是沒得說,畢業後就留校做了講師。

 現在聯省最高學府非雲南大學莫屬,因為聯省現在就只有兩所大學。另一所昆明理工是張澈在任的時候建立的,不過那所主要偏向理工科,張澈對雲南大學的人文氣息太濃重有些看不上。

 雲南大學建立的時候,聘請了大量的留洋人員,建立過程倒是難度不算大,因為中國有大批的留洋學生,他們回國後並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對這些人來說最好的工作無非是去政府或者去大學教書,這兩個工作都不太好找,因此在人才奇缺的民國反倒出現了一大批找不到工作的海歸這也算是怪事了。

 究其原因無非是民國培養大量的自己不需要的人才,同時這些留洋人才也看不上普通的工作,大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架勢,這才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費的情況,好在能留洋的人大部分家境都不錯,不工作也餓不死。所以雲南一辦大學,很快就招募到了足夠數量的海歸,但不是每個海歸都是合格的人才,面試的時候淘汰了一大批,試用時候又淘汰了一批,開學之後歷經幾個學期每學期都在裁人。當然裁人的時候,也一直在招聘,一直在調整,好在教學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但一直選擇人才,而且因為只有兩所大學所以雲南大學經費充足,可做大量的研究,也可以花費大力氣翻譯國際上的最新知識,時刻保持跟國際學術界保持一致。在學生方面,因為雲南早早落實了義務教育制度,生源十分的充足,所以可以采用嚴進嚴出制度。招生的時候。就選得是全省,甚至滇桂川黔四省最拔尖的人才,進了大學後,又施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可以說每一個出去的學生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在這種情況下曹執能夠脫穎而出,並且留校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了。

 曹執留校後,從講師開始做起,之後慢慢開始申請到了一筆資金,自己組織了一個研究小組,研究的就是社會經濟問題。此人在學校期間接受了大量的世界最新學術思想。其中甚至包括蘇聯學術,當然此時蘇聯的計劃經濟還沒開始,而曹執也不認為國有化是發展經濟的布爾良方,只是對於國家與經濟的關系頗多論述,放在後世算是一個典型的凱恩斯主義者,只不過此時思想還不夠成熟,因為連凱恩斯現在還在拚命崇尚自由經濟呢。

 去年曹執拉到了一筆讚助,帶領自己的幾個學生遠赴西方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先後走訪了英法德荷蘭比利時等八個歐洲國家。跟各個國家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討論,並且對西方數國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回國後曹執把雲南社會跟西方社會進行了科學的深度的對比研究,在文化流傳深度,信息交流速度。交通、教育、政府職能健全程度、醫療發展等領域進行量化的比較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雲南跟意大利較落後的西西裡島地區的社會發展度相近。

 這篇研究報告發表在了科學刊物上,趙澤勇偶然拜讀到。結果就對曹執的研究方式留下了印象。後來又先後讀到了曹執數篇論文,一下子就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因為趙澤勇一眼就看出了曹執的凱恩斯主義雛形。趙澤勇知道。凱恩斯主義在20世紀後半葉大行其道,主要國家紛紛采用了這個理念,最先采用並取得成果的應該算是美國,美國在1929年經濟危機後,羅斯福新政的主導思想就是凱恩斯主義,而中國改開後其實施行的也是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對經濟的控制,而不是放任自流,顯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於是趙澤勇認為自己身邊應該有這麽一個懂行的人幫自己分析,所以就把曹執從學校請到了政府中來,頂替了王崇陽走後的空缺做了自己的秘書團隊秘書長。並且還讓曹執擔任自己的經濟顧問,讓他調研制定出一份詳細的政府參與經濟的程式來。同時也有鍛煉曹執的目的,畢竟更接近決策機構,對他的學術更有幫助。

 曹執到了自己辦公室後,趙澤勇跟曹執訴說了自己的意思,表示以後各個秘書處的文件除非特別重要的,各個秘書組長自己分門別類熟悉了就好,每周向自己做一份總結就好。至於那些需要自己簽字的東西,除了法律文件之類的外,能減少就減少,並且下發簽字權給各個部門的部長。中國不需要完全照搬美國政府的模式嗎,美國人一個州才管多少人,中國一個省有多少人,更何況趙澤勇的工作范圍在不少方面可是完全超越了一個省的。

 交代了曹執革新工作流程後,下午趙澤勇還是要接見不少人。

 跟北洋政府的溝通,主要有兩點,北洋政府打算給趙澤勇統治滇桂黔川一個合法的身份,一個類似四省巡閱使之類的官職,趙澤勇拒絕了,開玩笑,自己現在的身份法理上可是民選的,接受了北洋的任命可就等於承認北洋了,那法理上可就成了北洋的下屬,今後名義上得聽北洋的,必然就把北洋的敵人接過來了,日後廣東方面可就要跟趙澤勇死磕了。

 趙澤勇可是知道三年內北洋政府,可就要被廣東革命軍打的一敗塗地,從此退出歷史舞台了,這時候自己怎麽可能還登上北洋這艘破船呢。

 趙澤勇倒是對跟北洋談判欽州海關問題很有興趣,欽州海關的稅收是屬於把持中國海關的英國人統一管轄的,其實每年除了按照上次英國聯省和北洋三方協議分給聯省的那部分外,大部分關余都交給了列強認可的中國合法政府北洋政府了。 趙澤勇顯然很樂意接收更多的海關關稅,可惜北洋方面對此一點也不讓步。

 之後蒙自地區三個縣長,元江縣、紅河縣和個舊縣長,他們來找趙澤勇是為了三縣發展水電站一事。上次汽車廠通車典禮上的停電,讓趙澤勇很丟面子是一方面,雲南的電力發展確實有些滯後也是事實。那之後趙澤勇擴建了自己的電廠,二期工程已經投產發電,現在蒙自的電力裝機達到了20萬千瓦,短期內是夠用了。但是趙澤勇還是希望有一個長期的規劃,在雲南發展電力,自然是水電優先了,這裡有中國排名前列的水利水電資源,不加利用的話實在是可惜的很。

 於是趙澤勇之後就聘請了外國工程師對雲南水利進行調研,給出了十幾個優良的發展水電站的地點,紅河這三個縣正是在這個地區內。此時三個縣長找上趙澤勇,就是來協調三個縣建設水電站事宜的。

 建電站就牽扯到了攔河築壩,又牽扯到了水力的分配和水資源的分配,幾方各有各的想法,很難談攏不然也就不會鬧到趙澤勇這裡了,協調的時間太長了,最後趙澤勇只能取消了最後一個跟胡萬見面的安排。但是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看來跟胡萬見面一事還得拖延下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