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91節 演習
最後是多次商討,采取了一個折中的方式。  滇黔桂聯省實行義務兵役制度,十八歲以上男青年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在三省建立三個大型訓練營,每個訓練營可以容納十萬軍人訓練。

  而對於老兵,采取分批退役制度,未來三年內將全部退役。退役士兵除了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退伍費外,如果願意的,還可以安排到趙澤勇的工廠去工作。

  另外就是對以後軍人服役期的規定,普通士兵為兩年,軍官則不超過七年。普通士兵先是經過訓練營進行一年的正規訓練,然後進入軍隊中服役一年,有意繼續從軍的可以考取軍校,無意者即刻退役。

  因為規定了軍官優先從經過正規軍校教育的老兵中選出,為此已經開始擴建雲南陸軍軍事學院,除了那些德國老爺子,還招募了一批新的教員,這些新教員,大部分是學習成績優良,又有從事軍事教學和研究興趣的軍官。

  有新兵招募,老兵退役,還有退役後安排工作的制度,又詳細規定了服役期限,以及軍官培養選拔方式,聯省的現代兵役制度算是初步成型了。

  第一批新兵加入訓練營已經是九月份了,剛好接納了七月從學校畢業的那批學生。當然這只是雲南的情況,而目前也只有雲南開始實行這種兵役制度,黔桂兩省由於各種原因暫時不執行這個制度。而雲南呢,就不用顧忌太多,趙澤勇在雲南有極高的威望,不用擔心會引發什麽事端。最後造成一個結果,因為雲南最早實行義務教育制度,這第一批士兵竟然完全是受過教育的,最差的也是小學畢業,最高的則是高中畢業的。

  第一批士兵人數只有一萬多人,都是經過層層挑選,身體素質優秀,頭腦靈活且自願從軍的十八歲年輕人,這第一批兵源可謂是精英了,都是可以作為後備軍官的苗子。不過要明年他們進入軍中,才能看出來,到底哪些有培養前途。

  一年訓練營中,一年軍中,軍官與士兵接觸只有一年時間,尤其是在士兵進入軍營前,根本就是官不識兵兵不識官,頗有點宋代弱軍的思想。但是這跟宋代可完全不一樣,這是現代化的軍事制度,軍官和士兵都是專業的,哪怕軍官不認識士兵,但是正規的命令和正規的執行方式,讓軍隊的戰鬥力並不會減弱,除非是士兵訓練的不夠正規和專業。影響軍隊戰鬥力的,只能是軍官的指揮能力和士兵的戰鬥技巧。

  而指揮能力有軍校保證,戰鬥技巧則有訓練營傳授。

  軍官不去訓練士兵,從而避免了封建式的傳幫帶,趙澤勇過去看電視劇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某某是我一手帶出來的兵,敢不聽話老子揍他”,這樣的封建式軍隊模式,才是早就中國軍閥橫行的制度原因。

  不過經過這個改製,趙澤勇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根絕了自治軍中軍閥形成的土壤。三年後,將有一隻嶄新的軍隊在中國這片大地上誕生,到時候不知道世人將如何看待。

  9月,還有一件大事發生了,江浙戰爭。

  盤踞浙江的軍閥盧永祥和盤踞江蘇的軍閥齊燮元因為爭奪上海開戰了。

  盧永祥出身皖系,是段祺瑞倒台後,難得的為皖系保住地盤的皖系大員了。而齊燮元出身直系,本事直系軍閥馮國璋手下,在李純死後繼任了江蘇督軍的職務。所以此戰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直皖戰爭。

  直系在打贏了直皖戰爭,接著又打贏了直奉戰爭後,此時正是如日中天,吳佩孚被稱為中國最強人,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人物,為世界所認知。而皖系早日薄西山了,但是直系樹敵太多,反對他的勢力已經凝聚成了一股繩,都在盯著這場戰爭。

  歷史上,這場江浙戰爭也是一次更大規模的直奉戰爭的導火線。

  不用看歷史書,明白的人都看出來了,直奉必定還有一戰。而且此戰將關乎中國的政局,決定誰將入主北京,是吳佩孚繼續笑傲江湖還是張作霖強勢崛起,或者是孫中山渾水摸魚,反正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江浙呢。

  自治軍也覺得需要有所準備。

  不希望抓住機會擴張地盤,但是自保是必須的吧,誰能預料像上次那樣老孫都來討伐自己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呢。

  於是乎,自治軍開始進行一場士兵演習,參加人數三千人,人數不多,卻都是精銳。而且這次將出動飛機,為現在自治軍中盛行的總體戰思想進行一次模擬演練。但是演練中,軍官卻有爭議。

  “飛機與大炮應該同時轟炸,這樣才能達到最大效果,這才是最優配合。”

  “錯了,應該是先飛機轟炸,接著炮擊,這樣分出打擊次序,才是最合適的配合。”

  “我看是先炮擊,在飛機轟炸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自治軍中的軍官們都接受了德國人的總體戰理論,對各兵種、各武器之間的配合要求很嚴格,上次朱玉德帶領軍隊輕松擊敗廣東軍隊就是明顯的例子,大炮集中使用自然是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可是後面的追擊才見真水平,粵軍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可是自治軍始終保持建制,這才是真正的差距。

  所以這次飛機首次出動演習,各個軍官都有自己的看法。盡管在課堂上他們上的是一樣的課程,德國人對飛機的使用,最多也隻到輔助轟炸這個階段,還沒有產生把飛機作為單獨的武器,把空軍看成單獨的兵種,反而認為是配合陸軍的。

  “我看啊,飛機應該是用來轟炸敵人機場,然後保持製空權的。空軍永遠是一場戰鬥中的第一波攻擊序列,之後才是炮兵,最後是步兵突擊。”

  趙澤勇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說完後還頗為得意,等著別人的讚賞。 趙澤勇參考的是二戰中的閃電戰模式,閃電戰第一波空軍出動,轟炸敵方機場、武器倉庫等重要設施,炸斷鐵路橋梁阻礙交通等,然後就是努力保持自己的製空權。在戰鬥中配合陸軍作戰,其實是一個次要的任務了。

  但是其他軍官聽到趙澤勇這個說法,不由得互視一眼,會心一笑,開口說“督軍高見”,只是那語氣怎麽聽都不那麽誠懇,讓趙澤勇頗為鬱悶。但是軍官不在理會趙澤勇,反而是繼續自己的爭論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開始飛機是作為偵查工具來使用的,上面甚至都沒有配備武器,戰鬥雙方的飛行員在空中見面時候還會搖手打招呼,顯得很有紳士。慢慢的雙方是打出了仇恨,開始在空中戰鬥,起初是用手槍,後來發展到了機槍,真正的空戰才出現。但是空戰並不常見,空軍依然沒有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兵種,仍舊是配合別人的。一戰後期,空軍開始被用來對敵人後方進行轟炸作業,這時候地位才慢慢升高。但是很快戰爭就結束了,空軍還沒來得及發展出自己的戰術,也沒能夠給自己爭取到獨立的地位。

  所以趙澤勇說出空軍永遠是第一波打擊的不二兵種,並且強調了空軍的任務是打擊對方空軍,轟炸戰略要害,而不是配合己方陸軍的時候,眾人才會這麽的不屑一顧。

  “吵有什麽用,試一試就知道了。”

  朱玉德說道。

  其他軍官點點頭,然後命令演習開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