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閥》第90節 美國顧問團
王崇陽辦事效率很高,很快趙豐就出發了,劉顯世也跟隨出發,以王崇陽的說法就是,劉顯世家族是貴州士紳,素來有名望,有他去貴州方便安撫百姓。  話說的都沒錯。

  可是趙澤勇總覺得這件事有蹊蹺,現在趙澤勇可不是剛剛來到民國時候的菜鳥了,經過了繁多政務的轟炸,經過許多爾虞我詐的洗禮,已經算是一個勉強合格的政客了。

  很快趙澤勇就想明白了,自己被人做了局了。這做局人肯定就是王崇陽,王崇陽是自己身邊的親近,最了解自己的性情,知道自己有時候盲目以為只有自己做的才是對的。剩下的,什麽北洋的,孫中山的那些做法,都不合適。所以才勸說自己讓貴州也實行顛桂制度,這是利用了趙澤勇的盲目自信了。

  而此次趙豐入黔,劉顯世跟隨,結果顯而易見,袁祖銘完蛋了,只能走,然後劉顯世將在自治軍的扶持下再次入主貴州。

  想明白這點後,趙澤勇已經沒有機會阻止了,因為兩軍已經交上了火。只能是把王崇陽大罵了一頓,結果王崇陽跪倒在自己面前,表示自己忠心耿耿完全沒有死心。最後還是趙澤勇心軟,還是原諒了王崇陽。

  貴州比雲南還窮,黔軍裝備也不及自治軍,貴州講武堂也不及從雲南講武堂改組來的雲南軍事學院,指揮上也不是一個檔次,因此趙豐進入黔省可謂是勢如破竹,黔軍只是靠著地形來阻擊。但是劉顯世顯然是早有準備,黔軍中自己的大批老部下紛紛投誠,黔軍隻象征性的抵抗了一陣,就潰散了。

  然後就是袁祖銘下野,逃亡四川收攏在川黔軍,以待後圖。而劉顯世成功的複辟貴州,接著就是宣布貴州加入顛桂聯省,黔軍接受自治軍的整編,而自己暫代貴州省長,準備根據聯省憲法進行選舉後選賢任能。

  趙澤勇此時已經顧不得貴州了,張澈終於回國了,帶回來三百名美國佬。都是擅長政務的好手,都有豐富的政府工作經驗,有稅務部門的,有司法部門的,有林農牧漁農業部門的,有交通部門的,有郵政部門的,分門別類非常清楚。而且還不止這些,還有後續一千人還沒到中國呢。

  這一批不過是準備幫助聯省政府建立的,至於下面的各省政府,以及各個縣的政府,還暫時顧不上呢。

  按照張澈的說法,這些人都是自己招募的,絕對沒有美國政府背景,是以私人名義到中國的,看重的是中國人提供的高薪,而不抱有任何政治目的。當然這只是官方措辭,張澈和趙澤勇心中都明白,如果美國政府不借這個機會往裡面摻沙子他們就是傻子了。

  這三百人中還有幾十個老頭子是不拿薪水的,他們都是張澈的師長,都是美國的比較有地位的學者,他們來是為了做研究,他們有專門的經費,所以不用趙澤勇負擔他們薪水。這自然好了,要知道這些人的平均薪資可是達到了三千美元的,這在美國也是一個工程師的工資了,不算低。當然要是為了這麽點工資就跑到中國來,也只能說這些人具有國際主義精神了。

  不管是美國政府摻沙子也好,國際主義也罷,這批人倒真是有真本事的。

  他們很快帶來了成套的美國政府辦公流程,行文方式,建立了司法程序,稅收制度,道路交通管理,郵政系統,甚至兵役和動員一些規范。以這批人為顧問,有大量的學生公職人員配合,很短的時間,就把一個現代化政府的架子搭了起來,雲南政府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不過教育系統趙澤勇是堅持沒讓他們干涉,中國的教育自己慢慢來弄就好了,依照國情慢慢改進,反正制度搭建起來了,沒必要一步到位,而且教育實在是關乎未來,不能被美國人洗腦了。不過答應了接受美國人幫助,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大學,加上已經有的一所雲南大學,現在雲南就有兩所大學了。

  只是兵役制度才是麻煩的根源。

  雲南的兵役製還沒有推行,原因很簡單條件不具備,不過德國那批老爺子是很有興趣讓雲南實行德國模式的,他們上課的時候也講授了大量這方面的知識,算是給很多的自治軍軍官洗過腦了,都認為德國式的兵役和動員制度是適合中國的。

  可是美國人想要實行美國模式,也就是美國式的募兵製,軍人是職業軍人,而德國則是義務兵制度,當兵是一種義務,顯然自治軍這批軍官已經接受了,人人都有服兵役的義務這種說法,想讓他們轉變觀念不是那麽容易的。

  趙澤勇呢,則是對美國模式很欣賞,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美國沒有軍閥。從建國開始,美國的軍隊就很少敢於政治,這對非常擔心中國軍閥橫行局面的趙澤勇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德國呢,德國軍人乾預政治的事情並不少,盡管他們強調軍人就該做一個職業的軍人,不該把精力放在軍事之外的事情上。

  德國的軍事體系不可謂不現代,不可謂不先進,可是仍然杜絕不了軍人乾政的情況,這只能說是制度問題了。就像美國實行議會制度,美國的議員們滔滔辯論,台灣也實行這制度,他們的議員卻常常鬥毆一樣。

  趙澤勇想要實行美國兵役, 可軍官們對此卻不感冒,甚至就連朱玉德都不理解。

  頻繁的找趙澤勇談話。

  “建立新兵營,練出新兵來替換老兵,讓老兵退役。這些兵我練了幾年才有現在的戰鬥力,我不認為在這亂世這種自己削弱自己戰鬥力的行為是明智的。”

  “老朱,你眼光得放長遠一點。這些兵帶的久了,跟軍官結成一體,別到時候誰也指揮不動就晚了。我可不想當袁世凱。”

  朱玉德更不滿:“老趙,你這是不相信我們。我們可不是段祺瑞,馮國璋。”

  當年袁世凱想當皇帝,蔡鍔出兵護國,結果袁世凱竟然調不動自己一手帶出來的段祺瑞等軍官。

  “老朱,我不是不相信你們。可是有時候事情是超出我們控制的。靠人心,永遠不如靠制度。而且這些老兵我們能用多久呢,十年,二十年,到時候怕是連槍都拿不動了。建立一個兵役替換制度,才是一隻部隊保持永恆戰鬥力的最優方法啊。”

  “我不是反對建立兵役製,我是看不上美國人那套。美國軍隊,我看沒什麽了不起。”

  二戰前,美國陸軍名聲確實不怎麽樣,現在全國軍隊還不到二十萬,在世界上跟羅馬尼亞這樣的國家排名差不多。但是這不更說明了美國制度的優越嗎,二戰時期美國短短時間就組建了上千萬軍隊,全世界三線出擊,才造就了美帝。

  但這些能告訴朱玉德嗎,說了他信才怪,反而可能把趙澤勇當神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