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閥》第88節 他又跑了
飛機還真有的賣,這是一款民用機,並不保密,國內也有不少公司購買這款飛機用來做各種用途,比如飛行學校就用來培訓學員。  聯系上了廠家,提出了一個要求,說不需要各種自動化設備,廠家想了想降低了一部分報價,達成了協議。最後趙澤勇得到的是一個完全的,二戰後頂尖螺旋槳教練機,而且花費十分便宜,不到二十萬,比學費還低,貌似去學習被坑爹了。

  帶著飛機**國後,老孫討伐顛桂聯省的情況已經很明朗了。老孫如期宣布顛桂聯省為非法,為叛逆發動討伐,可不到十天他就失敗了,朱玉德正在追擊。

  廣東有七個師的兵力,顧品珍、范石生滇軍兩個師,胡若愚老滇軍一個師,沈鴻英一個桂系師,陳銘樞和陳濟棠兩個粵軍師。但是顧、范兩人的滇系軍隊,和胡若愚的滇西軍隊不和,沈鴻英野心勃勃,粵軍陳濟棠和陳銘樞也不和,只有許崇智真心的聽從老孫的命令。

  結果就是,一開打,顧品珍和范石生兩個人按兵不動,老孫甚至越權命令兩個師的直接指揮官楊蓁和金漢鼎,也調不動這兩隻部隊,搞得老孫都想宣布這兩個師反叛了,不過考慮到這兩個師的戰鬥力,他還是忍了。胡若愚對回滇是很積極的,但是軍事行動上卻按兵不動,兩眼緊緊盯著沈鴻英,要打雲南必先打廣西,沈鴻英作為桂系部隊,必須打前鋒。可是沈鴻英也是裹足不前,想觀望觀望,自己可就剩下這點人馬了,打光了可就徹底完蛋了。陳銘樞和陳濟棠本來就對這些客軍不滿,巴不得他們去打顛桂,成了他們滾出廣東,失敗了,他們死光光,更是不願意首先出兵了。

  鬧到最後,老孫只能讓許崇智打前鋒,進攻廣西門戶梧州。

  許崇智一個師,梧州部署了聯省自治軍兩個師,許崇智的士兵是閩籍,戰鬥力尚可,自治軍是滇籍,戰鬥力也不弱,許崇智的軍官有出自日本陸士的,有出自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的,也有出自保定的,自治軍的軍官都是出自雲南軍事學院的,許崇智的部隊勉強做到了人手一槍,自治軍的步槍已經製式化,許崇智的部隊有些許火炮,自治軍這邊將四個師的大炮集合在一起擁有一百多門。

  形勢對比如此明了,戰鬥也就沒有一點懸念。

  梧州一戰,許崇智軍尚未開始進攻自治軍陣地,結果自治軍中所有火炮合力轟擊,許軍遭受重大損失,立刻大敗,自治軍隨即追擊,深入廣東。這就是軍事觀念的不同造成的了,現代的中國軍隊,對於火炮的使用,基本上以威懾和攻堅為主,反倒是對大炮的殺傷沒有清醒的認識。因此軍隊中的火炮多分散使用,可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火炮的觀念開始改變,尤其是德國人在一戰中的大炮集中使用方式,讓大家重新認識了大炮這種武器的殺傷作用。

  許崇智顯然沒見識過歐洲的戰爭方式,結果事前也沒有準備,構築的工事不夠堅固,也是以進攻為主,防禦上沒有特別的加固,後果就導致了頃刻間遭遇重大傷亡,最糟糕的是軍心一下子被打散了,士兵被覆蓋性的火炮打擊弄的恐慌不已,潰散就成了注定的了。

  初戰結果出來後,孫中山先是一驚,革命士兵不是應該以一敵百嗎,怎麽顯得如此不堪。吃驚之余,趕緊的讓其他部隊阻截,可是此時,陳濟棠、陳銘樞兩個粵軍師率先帶兵逃跑。為什麽,前線敗了啊,還不趕快跑到廣州,把這個重要地方佔領了當地盤,晚了可就連湯都沒了。其他軍隊一看這情況,也立馬跟隨,誰都不傻。按照老規矩,一旦失敗,老孫可就跑了,到時候佔的地盤可都是自己的實惠。

  結果一番猛跑,到底是粵軍本土部隊熟悉地形,跑贏了這場賽跑。

  但是追兵已經緊追不舍的到了廣州郊外。果然自治軍追到廣州郊外,老孫再次跑了,跑到了上海,宣布下野,不過卻號召軍隊繼續討伐顛桂自治軍。

  朱玉德不是那種你打了我就白打了的人,而是一條真正的漢子,一路追擊,一路攻擊,讓廣東軍隊損失十分的慘重,加上很多部隊都是拚湊起來的,這樣一來,幾乎把沈鴻英和胡若愚的軍隊打殘了,他們上次俘虜收編的那些地方部隊逃散一空,兩人是欲哭無淚啊。兩陳的粵軍也受了不小的損失。只有留在閩南的顧品珍和范石生保存了軍隊,這時候跟趙澤勇一番溝通,他們再次進兵廣州。

  到了廣州郊外的朱玉德終於停止了追擊,消滅廣州政權是不可能的,老孫的威望太高了,誰敢佔據廣州,誰佔了都沒好果子吃,看看陸榮廷,看看陳炯明就知道了。廣州可是號稱革命的麥加,這裡的革命者熱情高昂,誰敢佔了這裡,就跟誰永遠的死磕下去。

  趙澤勇沒這閑工夫跟他耗下去,於是跟顧品珍一番交流,接受了顧品珍的建議,聯省自治軍撤出廣東,而他將迎回老孫繼續執政。

  事情到此就如同一個鬧劇一樣,朱玉德帶領的部隊留在廣州郊外震懾城內部隊,直到顧品珍迎回老孫,成功的掌握了廣州的政局後,才開始分批撤退。

  重新上台的老孫再也不提討伐顛桂二字了,專心致志的把目光放在了北方,打算等北洋軍內訌後,自己一鼓作氣的北伐到北京去當總統去。

  這一次討伐,什麽也沒發生,除了廣東的軍隊被削弱了之外,也就是老孫又跑了一次,給他的革命生涯增添了一次坎坷,日後估計又是一筆資歷,剩下的就純粹是搞笑了。

  趙澤勇根本就沒怎麽顧忌過這次所謂的討伐,因為他看到是老孫發起的後,就明白結果了,甚至能放下心情去學飛機去。

  自治軍還沒有撤出廣東,陶經緯哪裡有了好消息,朱玉德要的火炮很快就能生產了。陶經緯設計摩托廠廠等的表現,讓趙澤勇很欣慰很滿意,這丫真是一個人才啊。想到一些後世的生產工藝方法,趙澤勇跟陶經緯講了講,趙澤勇本身不過是個二把刀,就是在工廠待過幾年,去過不少工廠實習過。但是陶經緯可是專家,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竅通百竅通,陶經緯可是大受啟發。

  最終陶經緯設計出的生產線,小口徑火炮采用連續鑄鋼鑄造炮身,接著通過鍛打、打磨、車絲等生產線,最後到總裝線上把跑栓等零件組裝起來,效率是十分高的,可以達到年產量一千門火炮的速度。不過工廠要建好,得等到明年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