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87節 學習飛行
朱玉德等軍官回去的回去,移防的移防。其實朱玉德並沒有想過要趙澤勇立刻就給他們弄來足夠的重武器,他只不過是借著這個機會提一提,讓趙澤勇知道,強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你不可能預計到你的敵人什麽時候出現。  朱玉德不著急,趙澤勇也不用著急,盡管大敵當前,但敵人趙澤勇是不擔心的,不是他驕傲自大,而是心裡有底。自己的軍官是受到柏林軍事學院的教師教出來的,士兵是已經經過了數年嚴格訓練也經歷過戰火的老兵,武器彈藥也絕對不比國內任何一支部隊差,有這樣的軍隊自己還擔心什麽。

  尤其是這次想來打自己的,還是那個屢戰屢敗的孫大炮,咱可以怕吳佩孚,可以怕袁世凱,甚至可以怕唐繼堯,但是連孫大炮都怕,那也太沒有出息了。

  於是一邊安排雲南的李修身移防到廣西,一邊找來了陶經緯,跟他好好談談擴建火炮工廠的事情。

  陶經緯這段時間是成績斐然,在收到趙澤勇交給他的擴建摩托廠的工作後,他精心研究工業生產方式,並沒有完全複製摩托老廠,而是重新設計了一個新廠,結合摩托廠和汽車廠的優點,這次一次性建造了一個超級規模的摩托廠,年產量可達十萬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擴建摩托廠的所有設備,都是趙澤勇旗下各個機器工廠共同攻關完成的,算是給慘淡經營的各個機器製造廠找一個事情做了。

  完成了摩托廠的擴建後,陶經緯沒有閑著,而是跟奧托一起開始研究設計汽車生產線,為即將完工的大型汽車廠做規劃。那個汽車廠可是完全仿造大眾汽車沃爾夫斯堡總部的,光是廠房面積就有24畝,1.6萬平方米,走一圈就要8公裡長,分為四大流水線,包括衝壓、焊裝、塗裝和總裝,建成投產後,年產量最高能達到百萬輛。到時候蒙自將突然有一個超級汽車工廠橫空出世,一舉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

  見到陶經緯後,這家夥還以為趙澤勇想要問他關於汽車廠的事情,他此時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汽車廠上,想當然的以為別人也都是這樣的。

  趙澤勇沒心情聽他絮絮叨叨的講述他們設計出的新生產線是多麽跨現代,是多麽的適合那個超級廠房,而且表示年底前就能開始安裝,四到五個月就能完工,明年中旬就會有第一輛車下線。

  趙澤勇打斷他,表示第一輛下線的車可以送給他作為紀念,然後開始說自己的來意。

  一聽趙澤勇說的是兵工廠,陶經緯眉頭稍稍皺了皺。

  趙澤勇誤以為陶經緯造不了,問道:“有困難?缺少什麽設備嗎?”

  陶經緯搖搖頭道:“倒不是缺什麽東西,而是我對於生產火炮不感興趣。”

  趙澤勇心中暗笑,這小子自從上次沒能弄出來全工業化的火炮生產方式,發覺無論如何大炮都需要鑄造炮身,自動化水平略低,跟步槍那種,在流水線上走過,經過工人的手,就變成了一件件成品的景象完全不能比,於是就對火炮失去了興趣。

  但是趙澤勇有治他的辦法,笑道:“原來只是不感興趣,不是不能造。我想你對回政府工作會感興趣的,我打算掉你回來。”

  陶經緯一聽面色一變,突然看到趙澤勇奸笑的臉,頓時明白了,這是威脅,裸裸的威脅,但是他,他屈服了。

  “好吧。我試試。”

  趙澤勇陰謀得逞後,笑道:“哈哈,你行的,你一定能設計出世界上最好的火炮生產線。對了還有,我們的火炮生產太單一了,而且口徑偏小,跟德國人交流下,看看能不能製造更多型號的火炮。”

  陶經緯的組織能力還是很強的,不然當初趙澤勇也不會對他選擇離開政府感到可惜了。陶經緯離開後,立馬找上了幾個德國技術人員,組織他們開始設計新式的火炮。同時又找到機器廠的技術人員,聯合攻關,開始製造多種火炮用設備,火炮專用鏜床,車床,用來製作膛線等等。

  交代下去任務後,趙澤勇又去學校聽了一個專題講座,德國人講的是飛機在戰爭中的運用。上完課後,趙澤勇又回了現代,跟那個函授班上認識的同學周行,上次周行跟自己提到過學習飛行的事情。

  “你真想學嗎,報名費可不便宜啊,我還沒湊夠錢呢,哈哈。”

  找到周行後,周行羞赧的說道。

  “哈哈,沒事一起去學吧,錢我掏了。”

  “這多不好意思啊。”

  “沒事,就當你借我的,有了在還我不就得了,兩個人一起學,有個伴。”

  周行說的飛行學習,是一群飛行愛好者發起的一個飛行學校,學費是不便宜一個人二十萬,但是相比國外的費用是低多了,也因為如此,周行才想到要學,否則他連想都不敢想的。

  學校是在北方地區,一個草原上,老師都是經過國外正規飛行學校培訓過的。

  學習用的飛機是中國南昌一家飛機公司製造的,50年代新中國第一批定型量產的飛機機型,是一款專門的教練機。盡管機型很老了,但是卻經過半個多世紀仍然在大規模生產,原因很簡單這款飛機設計非常成熟, 結合了二戰時期大量飛機的優點,性能穩定操作簡單,為共和國培養大量的飛行員。這款飛機到現在仍然在大量出口,每年的出口量比什麽最新式的戰鬥機出口要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而且還是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當然不是作為軍用飛機了,而是民用和農業用機,國外的飛行愛好者大量購買這款飛機,農場主也喜好用這款飛機當農用機來撒農藥,原因正是這款飛機優良的性能,和簡易的操作。

  趙澤勇第一次升空,有教練帶著,並且給他詳細的講解。

  “這是一款二戰後飛機,也是噴氣式之前我國最後一批螺旋槳飛機了,號稱是螺旋槳飛機的集大成者,非常適合用來學習。別看這飛機設計年代很久了,可是要論起性能來,完爆日本當年的零式戰機呢。”

  教練還是一個民族分子,喜歡跟日本的飛機作對比,而起之後十句話八句不離日本,說起我國如今的航空工業更是自豪,說甩開日本人八條街,要是再打一次抗日戰爭,他一定報名參加空軍。

  學習了半個月,趙澤勇就已經能簡單的操作了,這款飛機還真是如他說的,操作簡單。

  而且趙澤勇驚異的發現,由於設計年代的關系,這款飛機並沒有什麽電腦控制之類的,盡管現在是加上了一些輔助儀器,但是基本的操作靠著手工非常容易。

  這讓趙澤勇升起了一個念頭,把這款飛機帶到民國去,應該是一個好主意吧。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