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閥》第50節 進佔廣西
1918年,孫中山發動了護法戰爭,結果最後他成了唯一的失敗者,因為一開始他的手段就是,用自己的名義,號召西南軍閥唐繼堯和陸榮廷參與北伐,結果到了最後,他被兩大軍閥拋棄,人家跟實力派北洋軍閥何談了。  孫中山灰溜溜的走後,將陳炯明留了下來,留下來的還有一隻小規模的軍隊。結果陳炯明靠著這隻小規模軍隊發展壯大,驅逐了陸榮廷派到廣東的部隊。結果陸榮廷不服氣,派兵來進攻,這是廣東軍閥陳炯明和廣西軍閥陸榮廷第一次大規模戰爭,稱作第一次粵桂戰爭,結果陸榮廷又被陳炯明擊敗。陳炯明平定了廣東後,這才請孫中山回來主持大局。

  1921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政府,自己為大總統。

  結果6月,陸榮廷就再次派兵來攻擊廣東,想要再次把廣東納入自己的地盤。

  廣西實在是太窮了,養不活那麽多兵,所以陸榮廷勢要拿下廣東,擴大地盤的同時,也好安排那一批不安分的手下。不過這一打,客觀上倒像是給孫中山上任大總統送上禮花了。

  6月13日,桂軍沈鴻英部攻入廣東,同日,顧品珍就給趙澤勇發來了電報。

  不容趙澤勇不答應呢,金漢鼎和楊蓁就已經找上門來,還特意從自己駐地,趕往了蒙自,因為這段時間趙澤勇大多待在蒙自。兩人一見面就要請戰,對於金漢鼎的第一師,楊蓁的第二師,趙澤勇的控制力一直就不太高,只要兩人想打,能來找趙澤勇商量,那是給面子了,趙澤勇答不答應結果都不會改變。不同的是,趙澤勇支持的話,他們不會缺少軍餉彈藥,趙澤勇不答應的話,他們可能要就地籌餉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趙澤勇一拒絕,他們不先打廣西,反倒要窩裡反了,先打趙澤勇了。

  趙澤勇根本就沒的選擇,只能同意這兩師進入廣西作戰。

  楊蓁師從雲南昭通進入貴州,經貴州進入廣西,目標直奔桂林地區。而金漢鼎則經過興義直接進入廣西,直奔百色拿下百色後則要向南寧進發。廣東那邊則是陳炯明迎戰沈鴻英,直接進攻的就是廣西的梧州。四面出擊,一戰之後,要是陸榮廷失敗,怕是再難起來了,一下子廣西的重鎮將全部丟掉啊。

  老實說,廣東粵軍比不上雲南滇軍,雲南歷來窮苦,所謂窮山惡水多刁民,本來雲南人恐怕就比較凶悍,在加上滇軍這些年東征西討的,打仗無數,且勝多敗少,早就打出了滇軍天下強軍的名頭,訓練上,顧品珍將滇軍壓縮整編,專業性上有增無減,指揮上,滇軍中,除了趙澤勇的第三師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軍官,多事走的日本陸士的路子,第一第二師則多是雲南講武堂的班底,也都是很專業的。

  反觀廣東,這些年基本上跟流寇一樣,孫中山似乎沒有靜下心來踏實搞建設的意思,總是掌握了一點軍隊,在廣州能混點成績後,就立刻扯大旗要北伐,屢戰屢敗,軍隊也成分駁雜,有蔡鍔時代就去投靠他的舊滇軍,也有廣西留下的部隊,還有各地去追隨他的熱血男兒。要訓練沒訓練,要指揮是沒指揮,甚至連人手一支槍都做不到,全憑一腔熱血。

  但是沒想到反而是這樣的一隻部隊,最先取得了成果。

  跟陳炯明對峙的桂軍沈鴻英手下,劉震寰部倒戈,結果讓陳炯明順利攻入了梧州。打下梧州,就相當於打開了通往廣西的門戶,形勢對粵軍來說一片大好。

  而這時候,楊蓁部還在貴州趕路呢,金漢鼎師也才剛進入廣西,還沒看到百色呢。

  歷史上,粵桂戰爭就是粵系勝利,那時候僅僅陳炯明一部就打到了陸榮廷,這時還有兩個師的精銳滇軍呢,所以戰爭沒開打就注定了陸榮廷的失敗。

  戰鬥打到7月,楊蓁剛進入廣西境內,金漢鼎拿下百色。桂系大將沈鴻英就招架不住了,宣布脫離陸榮廷,並且宣布廣西獨立,開始跟陳炯明談判。楊蓁攻下桂林,金漢鼎進逼南寧的時候,整個廣西陸榮廷手下各個軍官紛紛投向滇粵聯軍。陸榮廷跑去了越南。整個廣西落入了孫中山勢力手中。

  此時孫中山大喜,立刻趕到桂林,組建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整軍北伐。這次北伐的主力,自然就是剛剛佔據了廣西的滇軍了,其實上次孫中山都已經跟顧品珍提過這個問題了,盡管顧品珍對他無限熱愛,無限擁護,但是實在不讚同他這樣的毫無希望的北伐,過去他鬧革命就是反覆不停的暴動,沒想到現在清朝被推翻了,他還是這個路數。加上顧品珍不想在把雲南拖入戰爭的泥潭,所以當時就借口雲南和廣東中間還隔著個廣西,調動不便,拒絕了。但是現在廣西已經平定,孫總統又把大本營放置在了桂林,這就再也沒有了借口,顧品珍只能同意將楊、金二人的軍隊編練成北伐軍。

  此舉讓一個人深為憂慮,這就是陳炯明,這個人對孫中山不切實際的北伐夢想實在是看不透,咱哪裡有的能力北伐呢,自己好容易打下了一塊地盤,然後把孫中山迎回來當總統,而孫總統又要北伐,孫總統不怕失敗,反正每次他都這樣折騰一番,等折騰光了軍隊和地盤後就跑到日本去,但是他陳炯明自己還能剩下什麽,或許只能帶著殘兵繼續奮戰,然後平定了一塊地方後在把孫請回來折騰?

  陳炯明自己的想法是,好好經營廣東經營好自己的地盤, 他倡導聯省自治,各省管好自己的事情,最後通過談判和平統一中國。當然統一後,也是得要孫中山當總統的,除了老孫誰的名望能服眾呢。但這次對廣西的勝利,讓孫總統同志又看到了北伐的希望,那顆屢敗屢戰的心再次蠢蠢欲動了,他又要推動北伐了。

  一場更大規模的兵災看來是不可避免了,這家夥手裡的力量越大,掀起的戰亂就越大,有時候真的很佩服他的熱情,但是又不太好評判他的行為到底是好是壞。反正他自任秉持著正義,於是敢犯下最令人發指的罪惡,這就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

  雲南軍隊擊敗廣西軍隊後,立刻馬不停蹄的奉孫中山命令開赴桂林,陳炯明即便不滿意也無能為力,要論起戰鬥力,他的部隊未必是這兩萬多滇軍的對手,只能放任這些人到自己剛拿下的廣西組建護法滇軍,而他自己則調兵回廣東穩固自己的地盤了。

  顧品珍同樣苦惱,最後他給趙澤勇寫了一封信,信中抱怨了一陣。但是同時流露出很強的擔憂,對這隻滇軍的命運充滿了悲觀。同時他自己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希望如果失敗,趙澤勇能想辦法幫助這隻北伐的滇軍。同時建議趙澤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組建幾隻軍隊,顧品珍擔心,一旦廣東軍隊北伐,大軍調離廣西,廣西空虛後還會複叛,到時候趙澤勇有余力就鎮壓,無余力也需要自保,這都需要軍隊。

  信的最後一句:雲南就托付君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