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歡歌》第81章 進獻番薯
  賈珙聽了心下也是有些奇怪,平日裡自己就在紫竹院待著,應該也沒得罪過什麽人才對啊,怎麽就有人要刺殺自己呢?

  賈珙摸了摸下巴,低頭想了想,猛地一拍大腿,有些恍然大悟:

  “是了!”

  恐怕是因為夏塔莊的事情,自己平白就得了五六萬兩銀子,還有幾千畝良田,躲在吳大膽背後的賴大母子,怕有些是狗急跳牆了。

  當下,賈珙面色一冷,就命孫振武自行處置,死活不論,只要不耽誤他趕路就是了。

  不過片刻功夫,孫振武從馬背上抽出箭簇,張弓搭箭一氣呵成,一箭射出,正中那潛藏在梧桐樹葉下之人。

  只聽,他悶哼一聲,就在也沒有什麽聲息穿來。

  焦大仍是有些放心不下,連忙親自帶著幾個親兵上前查看,仔細辨認了一番後,這才發現:

  這賊子正是寧國公府上,前院跑腿的小廝——陳聖斌。他還是陳平安的兒子,前些年自己在府上早就見過了。

  一時間,焦大心頭頗為有些懊惱,自己親手打死了他的父兄,怎麽就把他給忘記了,看來這陳聖斌是來給陳平安父子,找自己復仇來了。

  賈珙得了焦大的消息,心裡也沒多想,不管是賴大,還是這陳聖斌自作主張行刺,反正他過些日子,就是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

  現在,他根本就沒時間,去查找真什麽真像,到了遼東天高皇帝遠的,自己想怎麽著,就怎麽著,到時候再派人來報仇不遲。

  賈珙心下自覺,橫豎挨過這幾天就是了,沒必要在京城,現在就招惹這些無關痛癢的是非,平白增加不確定的變數,給自己找不自在。

  當下,賈珙手搭涼棚,抬眼看了眼四周,漆黑一片,除了自己的親兵,也沒什麽外人發現。

  於是,就給親兵下了禁口令,吩咐焦大將陳聖斌的屍體就地掩埋,就當作什麽也沒發生過,一切照常就是了。

  除了中途,出現陳聖斌刺殺這個小插曲,賈珙一行人一路行來也還算順利,半個時辰後,高大的北京城牆,就漸漸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此刻,也不過才雞鳴時分,昨日沒來得及進城的老百姓,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行商們,都紛紛在城外搭起帳篷,簡單地將就一晚,等著城門一開就進城去。

  賈珙的大隊人馬行進,產生巨大的煙塵,地面也不覺震動了起來,就將這些人紛紛給驚醒了過來,惺忪的睡眼裡滿是驚恐。

  城頭執勤守夜的士兵們,也紛紛握緊了手裡的兵器,紛紛注視著他們的動靜,一有不對勁,馬上就準備吹響號角。

  他們有些害怕賈珙這一行人,是瓦剌人的先頭騎兵,又像十幾年前一樣兵圍北京城,將附近給洗劫一空。

  待到看清賈珙一行人的全貌,寧國公府的旗幟迎風飛舞,很是好辨認,眾人才漸漸放下心中的不安,紛紛散去,該幹嘛就幹嘛去了。

  只見,一個風塵仆仆的老叟,將自己的帳篷棄之不顧,帶著三兩個小童,就往賈珙這邊飛奔而來,口裡高呼:

  “小人福建長樂陳振龍,有從海外帶來的珍奇之物——番薯,要進獻給大人。”

  “番薯?”

  賈珙皺著眉頭想了想,在這紅樓夢世界***薯居然還沒大量種植。

  這可是災荒之年,老百姓的保命神器啊,滿清就是靠著番薯和玉米,養活了我大清四萬萬國人,享國祚二百余年,破了胡人享國運不滿百年的詛咒。

  這番薯又名紅薯、甘薯、山芋,俗名地瓜,在後世中國那是家喻戶曉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功同五谷。

  從“番”這個字即可知,它原本是海外“番”地的物產,後來才飽了國人的口福的。

  番薯原本產於美洲。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侵佔美洲和呂宋(今菲律賓)後,番薯便被傳播到呂宋。

  當時,南洋、呂宋一帶已有許多中國人僑居謀生,於是就將此物夾帶回了神州大陸。

  據說,明朝萬歷年間,多年在呂宋從事貿易的福建長樂籍華僑陳振龍,見呂宋各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便想將薯種引進國內,以濟民食,但西班牙當局卻禁止此物種外傳。

  無奈,陳振龍隻好設法,私下購買幾英尺薯藤,並向當地人學得栽種方法,於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偷偷“截取其蔓尺許,挾小蓋中”,攜子陳經綸回到福州家鄉。

  回國後,陳經綸生怕番薯不適應在當地生長,便先在“本屋後紗帽池邊隙地試栽”,結果一舉成功。

  他將收獲的番薯, 呈獻給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並上書“敬陳種薯之利益”,建議官府推廣種植。

  金學曾是一個有頭腦的官僚。他最初並不盲目相信,隨“即覓地試栽。待收成之日,果有成效”,才決定在全省推廣。

  適逢福建大旱,為備荒計,金學曾特地敦聘陳經綸為“門下士”協助推廣番薯,飭令所屬各縣如法授種,還刊印《海外新傳七則》教導農民掌握種植要領。

  當年,閩省各地即告番薯大豐收,災民由此渡過了荒年。自此之後,番薯便在福建大范圍地安家落戶,開花結果。

  後人為紀陳振龍引薯之功,還特地在福州烏山立了一座“先薯祠”,誦詩曰:“種薯功與課農兼,閩海家家樂利沾。三百年來修缺典,名山祠宇瓣香沾。”

  粗曉中國戲劇文化的人,都能流利地背誦出這麽一句台詞:“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自此幾百年後,番薯就仍是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主要口糧之一,不知養活了多少人。

  賈珙望了望車窗外的天色,此時離辰時尚早,再說城門也未開,並不急於一時。

  於是,賈珙撩起門簾就下得車來,焦大早就將陳振龍押在賈珙面前。

  接過焦大所遞過來之物,賈珙拿在手裡仔細地觀摩了半天,卻是和他前世所見的番薯很像。

  賈珙用手掰開一小塊來,嘗了嘗味道,確定此物就是番薯無疑了。

  當下,賈珙滿是欣喜地問陳振龍道:

  “陳振龍,你是從何處得來此物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