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崗演義》第一十六章 春天不再回來
  話表丹後善言盡出,奉勸鳳君歸都還政,不想其曰:“吾已頓悟,爾等請去。吾之舊事,已成過眼雲煙,自此心無雜礙,一心向佛。”丹後道:“昔日在位之時,卻有菩薩心腸;而今入佛之際,怎生閻羅氣象?”慧清道:“休在言語,吾已頓悟。”丹後含淚:“如此執迷不悟,請看,汝之妻兒已跪多時,君之愛將如此懇求,黛琊公主為此含淚屈膝,君豈是如此鐵石心腸?”慧清道:“吾已頓悟!自此不問世事。”丹後此聞,急火攻心,吐血暈厥。眾皆嚇得震悚,深恐她駕鶴西去,皆跪過來呼喊。只有慧清無動於衷,筆直立著,用冷厲的眼神看著眾人。黛琊輕扶丹後到懷中,掐一掐人中,這才救醒了她。丹後淚似長河,再不吐一言一句。二位王子含淚跪過去,左右扯住慧清雙手,道:“父王,母后如此跪求於你,請君回頭。竍族親人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豈可睜眼視此土地慘遭毀滅乎?”慧清道:“吾已頓悟,請回去吧!”黛琊道:“君主,莫要頓悟了!此番前去,恐是魔道之路。修行之路,凶險無常。因果法則,昭昭分明。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醒醒吧!你須治理好你的故土,竭力以護每位族人,此是你最大修行。似這般悲觀逃世,可知現有多少靈魂已飄向西方境土,生與死只在呼吸之間,善與惡只在一念之差,請君深思……”慧清道:“我佛慈悲,阿彌陀佛!……”此刻,文雄起身怒斥:“朱顏若,大夥如此善言百出,豈是對牛彈琴?其實你並非入佛,卻是入魔。現在回頭尚且不晚,倘若墜入萬丈深淵,隻恐無以自救。既然尚未覺醒,我等就此不見,願你早日修成正果!末將送汝四字:請勿自誤。”此刻,眾將軍起身,不再多禮,黛琊扶起丹後,二位王子撒手皆起。文雄道:“跪他何用?我等言語已盡,何許再費口舌?且回鳳土,攜手共建家園,由他自生自滅。”眾皆離去,準備起程。

  基祚空撫城已破,本然淡付心斷染。

  名到真一入深山,功成道滿留大龕。

  空首頓悟參因果,虛懷真本歸九蓮。

  望春江水難載艞,二子何以執大權?

  “那月轉頭飄零,是非君心落幕。江山春花寂寞,煙雨重重歸路。涼涼長歎吾王涅槃,燥燥不思誰人悲渡?”鳳輦上頭,黛琊懷抱玉琴一路演奏,丹後在旁流著淚。車馬喧喧走在霧蒙蒙的山路。

  清風徐來。她纖細的手指無意滑落,一根琴弦突然斷開。“哦!琴弦斷了。”黛琊哭得肝腸寸斷,一隻手迎向山路上花花草草,道安:“娘娘請看:花兒,是多麽紅啊!草兒,是多麽綠啊!”丹後悲痛欲絕,“可惜了,這個春天不再回來。”此時,一道光芒萬丈的閃電劃過那晴霽明空。丹後就此撒手而去……

  娘娘薨世一月。

  此夜,文雄展轉反側,難以入寐。黛琊問他:“相公,因何事不眠?”文雄道:“丹後娘娘臨終前,特意囑托與我,務必護好鳳砉大美河山,不可落在他人腳下。眼下社稷多日無人掌權,二位王子誰能主立此大業?”黛琊道:“這有何難?相公既難主張,可叫他們校閱一番,勝者為君。”文雄覺得此舉甚妙。

  翌日清晨,文雄把兩位王子叫到身邊,道安:“兩位賢徒,你們父王已辭城而去,至無名山九蓮寺削發為僧,母后已駕鶴西去。君主臨行時,將重任委托於我,娘娘臨終之際,亦要我護好鳳砉社稷,莫不可棄入他國之手,你們其中須一人繼承你父之帝業……”

  “師父!”朱滹滹道,

“我弟兄學業不成,恐難登帝位,何以安邦治國?此番請師父暫為一時吧!”  “放肆,”文雄大怒:“皇家帝業,惟皇家之人可嗣,豈可暫為?昨日你師娘思一策,全憑天意,你倆較閱一番,勝者為帝。”

  “謹遵師命!”

  “好!”文雄道,“正午你兩個至校場見我,較閱中,不可謙讓。勝出者,吾尤文雄定竭力輔佐。若似桀、紂、幽等荒淫無度之輩,我決不輕恕於他。”

  “弟子謹記!”

  午正,遮陽高照。二位王子來到校場,見尊師已候多時,文武官僚皆已到場,黛琊公主也在一邊。文雄站在校場中央,舉聲道:“諸位,朱君已辭鳳城一月有余,然則:國不可一日無君。膝下二子年幼,須一人為君,君主未將傳位之事明言,居此校閱,只在天意,二位王子,勝者為君。眾意何如?”此時,場上議論紛紛。忽然,一人高呼:“吾等皆聽尤將軍之言,讓其較量一番,勝者為君,吾等願效犬馬之勞。”場上頓時停止喧嚷。

  “好!”文雄道,“立君選舉儀式開始,規矩為三局兩勝。”

  二位王子,皆已做好準備。

  文雄道:“第一局,論文。由我出題,請二位王子積極對答,諸家大臣各抒己見,誰答得妙誰勝出。”

  “好……”文武百僚舉聲呐喊。

  “請二位王子聽題。”文雄道:“行春,來喚醒滄桑萬裡。煩請哪位王子填充下一聯?”

  朱滹滹迫不及待應了聲:“落花,去聆聽風雨百年。”

  朱琮默默沉思一陣子,心平氣靜的答:“將月,作追隨歷史千秋。”

  “諸家覺得誰對妙?”文雄道。

  左丞相茂耳言道:“某認可:大王子雖以‘落花’對應‘行春’為妙,只在於眼觀鄙國數以年間承重的千災百難,而以內心悲痛之詞誇托過去。二王子頌出‘歷史千秋’,可言明‘為君當效法三皇五帝’之典范,故此本相保舉二王子一票。”

  “諸家,誰還有不同見解?”文雄道。

  施太傅敬然道:“某家認為大王子不該落選,適才左丞相在言語上,並未言終。大王子雖以內心悲痛之詞誇托過去,但惜我鳳都故土,於一夜之間卷入狼煙,思君辭城不返,思後病歸西去,此為眼下悲觀。遙想故國百年之史,多難更是憑危,此‘落花’並不指飄落的花朵,卻乃以小化大,而此警示每一國人:牢記歷史,砥礪前行。”

  “好!如今二位王子一比一成平手。”文雄道,“諸家,誰還有不同見解?”

  黛琊公主道:“諸位大人,小女子冒昧多言,適才施太傅所言頭頭是道,但請細思,尤將軍所出上聯是:行春,來喚醒滄桑萬裡。所謂‘行春’借指未來鳳砉之鴻大領袖,如今竍族罹狄侵略,可想是數以千載最大悲劇。點明未來鳳君當深授三皇五帝之真傳,卻也將先皇棄城不顧掩秘在其中,希望今番帝主治理好國族,不可重蹈覆轍,莫教悲劇重演。借左丞相之言,二王子所答正對應起一代帝君應盡之重任。故認可二王子勝出。”

  “眾意如何?”文雄道。

  群臣紛論一陣後,皆大呼:“黛琊公主言之有理,二王子此局獲勝……”

  “好,第一局:二王子勝出。”文雄道:“接下來,第二局:擂台比武。”

  校場已設好擂台,二位王子相繼走上去。

  “請二位王子做好準備,凡將對手擊下擂台者,方可取勝。”文雄大喝一聲,“立君儀式第二場比武現在開始。”

  二位王子橫眉冷目相對。朱滹滹是個暴子,豫先一掌撲過,朱琮側身便閃,背過在他後邊,本想去偷襲他,反被朱滹滹扛肩過摔,揮拳打在胸脯,直至後退,幾乎摔下擂台……

  下方群臣紛紛大呼:“二王子,加油……”

  朱琮知道論武來講,其遠不如朱滹滹,本欲投擂終止比賽,但又覺得此乃懦夫所為,堂堂鳳砉王子,敗也得敗得像樣。朱滹滹明知只需迅速一掌,便可將朱琮打下擂台,可他並未借機相搏,卻只在原地一動不動。

  朱琮挺直身軀,揮拳直搶過來。朱滹滹奮臂對抗,兩個交臂,冷面相覷。

  “我本來就不打算坐此帝位。”朱滹滹低聲道,“琮兒,你在使一把力,待會兒我會借機摔下擂去。”

  “不。”朱琮道,“哥哥,此和作弊有何不同。論武,我遠不如你,但我會全力以赴。公平競爭,你休手下留情……”

  “好!弟弟真有男兒氣魄,將來定可匡扶大業。”

  “廢話少說,看招!”朱琮暗處一掌,將朱滹滹推開。

  “好!”朱滹滹稱讚一聲,隨後就身一躍,做出三個凌空翻,以雙足蹬天,頭朝地,隻手一掌從天而降,好似動用“如來神掌”。朱琮高舉一掌,與其掌相合一處。他兩個上下力拒,好似雙龍戲珠一番。朱滹滹因捉其腕,抽身猛翻,雙足著地,一隻手將朱琮舉起,擲於空中,而後雙掌並合,只須“撲一下”打去,將朱琮撂下擂台……

  “好!”台下掌聲十分激烈,人人叫好:“大王子英勇神武,大王子英勇神武……”

  文雄對他的武藝十分賞悅,對眾大聲宣布:“第二局,大王子取勝。”

  朱滹滹並不覺得光彩,但見他跳下擂台,將朱琮曳起,道,“兄弟,你如何?無恙耶!”朱琮道:“大哥並未下重手,我安然無恙。”

  此時,文雄走來問:“二王子,你還好吧!”朱琮道:“師父,我無大礙,繼續比賽。”

  “好!現在雙方一平。接下來是立君儀式最後一場校閱,究竟誰會成立鳳都之主呢!請大家拭目以待吧!”文雄道,“第三場校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乃杜甫在《望嶽》中所言一句,但此與校閱何關?”朱琮問。

  黛琊道,“此為汝師最欣賞的一段名句。欲為天子,當須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之精神。故爾師決定第三場校閱目的為長紅山之巔,入山有南北兩條路徑,你二人抓籤決定該走哪條路,路上已設好重重關卡,誰能衝破阻礙並適先抵達山頂,方可取勝。錢彤雷將軍在山頂已候久,你們速快出發,誰為君主,全尊天意。”

  “是,師娘。”

  文雄雙手捧起一隻正方扁平木盚,其中插有竹簽二根,聞其言:“此內二根簽,根底一黑一紅,爾等取一根,若抽中紅簽且走北路,若抽中黑簽請上南路。”

  “謹諾!師父。”二位王子各執一簽,抽出一看,竟是朱琮持黑,朱滹滹持紅。

  “既然明確路徑,就請二位王子速快出發。”文雄道。

  “謹諾!”二人分朝南北二方奔去。

  長紅山所在鳳砉城外正東方十裡以外,看那:繁景闌珊詩意暖,畫中山色迷人眼。幾多青枝花帶雨,萬裡白草色含煙。片片幽香綠燦燦,影影遠翠紫嫣嫣。處處紅光漫山野,滌滌碧水流窮灣。彩蝶花間不相知,丹鳥林中常作伴。白猿孔叫上樹木,黃麋老來下江山。更無狼蟲藏此間,多有行客拜香龕。甘露百寺鍾聲起,佛光處處流金殿。山環路轉臥蒼龍,嶺隧道來遊青天。我借崆峒之筆跡,來言長紅風月山。

  此刻申時將至。紅陽豔豔,赤日荒荒。二位王子尋著自去之徑,沿著蜿蜒道路奔赴向上。

  先言大王子,順北路一直走上去,行不多時,偶遇一位戴白之叟,遏其去路。

  “弟子朱滹滹,請問老仙翁尊諱,打哪兒來者?”朱滹滹施禮問道。

  “吾乃智仙聖人,今奉真武星君之令,特留此處,如有人登峰至此,須回答老夫的問題,皆答對者,方可前去。若有差錯,請速下山。”老者道。

  “請老者出題。”朱滹滹拱手施禮。

  “請聽題。”老者道:“為君,所做第一件事是甚麽?”

  “要知每逢新主嗣,其一舉一動,皆得天下而觀之。”朱滹滹道,“仙翁當知何為‘與民同樂’字罷!”

  “汝很顧忌故國現狀!請聽第二題。”老者道,“一頭牛,頭朝南,尾朝何方?”

  “北面。”

  “言誤,須一個時辰後令汝答曰,不然汝會久困於此,上不去亦下不來。”

  再言朱琮那邊。其打南路行走不至一路,便覺腹中甚饑,其欲,“似這般怪氣也,競爭前我已吃飽喝足,怎區區一陣工夫,便餓得前胸貼後背?”他反覆在身上摸索了一遍,打胯兜掏出一個乾糧,“好在還有一個乾糧,先咬幾口養足力氣,再上去吧!”

  朱琮剛要一口咬下,卻聞不遠傳來一陣沙啞的求救聲。其隨聲往,怎個見一個老嫗爬在地上,你見她:骨瘦如柴,衣衫襤褸。

  “請給我一口飯。”老媼頻呻。

  朱琮低頭瞅著手中乾糧,咽了口唾沫,就要遞與老婦受用。忽隔空傳來一陣聲,“請不要給她吃!”

  朱琮環顧一下四周,只有他和老嫗二人,並不見有別人,這聲音打哪兒來的,他好奇的問,“誰……誰在言語?”

  “我乃土之神是也!你看不見我。”其聲言,“聽我一句,勿與其啖……”

  “為甚麽?”

  “若救之,當舍去汝之生命。”其聲言,“汝思:不過一耆耋之嫗,即便救之,尚能活幾天光景?汝身為朱君之子,將承君父之大業,豈為這毫不相乾之死嫗而拋棄汝之江山社稷乎?”

  “哼!”朱琮氣憤填膺,“虧你尊為土之神,竟吐此貪言。既為神靈,當以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縱然我身為帝子,亦絕不因貪圖榮華富貴,而見死不救,此天理難容。”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你可知?”

  “是,此言不虛!”朱琮道:“可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釋氏》摩訶羅檀囊大國的小王子摩訶薩青舍身飼虎,佛祖釋迦牟尼亦曾割肉喂鷹,其身為悉達多太子之時,拋卻富貴,出家修行,門中有一名曰阿沙支的沙彌,為救幾隻野狗,竟以己為食,甘被野狗吞噬。這些故事你可有耳聞,況且我朱琮救得是一人之命……”

  朱琮言畢,便將乾糧遞與老嫗。老嫗狼吞虎咽的咀嚼著。此時的朱琮,已是心痛如刀割,嗚呼倒地將死。隨著一片豔陽散射之下,他睜開惺忪睡眼,竟發現自己躺在半山坡上,向來一刻,原來是南柯一夢。

  “奇怪,我怎不知不覺入寐了呢!還做了這麽奇怪的夢……”朱琮喃喃自語。

  “恭喜你過了第一關。”隨空傳來一陣笑聲,與他夢中所聞土之神甚為相似。

  朱琮豁然開悟, “適才一切,竟是土之神在考驗我有無一顆博愛之心。”

  “你悟性甚高,去吧!”

  “多謝土地爺爺……”朱琮拜謝後,起身前行。

  朱琮走了好一陣子,突然眼下蒙起一道金光,迷茫之中,踏入一座仙香閣。這裡如同:蒼茫不盡的月樓,浩瀚無際的星海。紅彤彤無聲驚心,香噴噴蒼涼有情。好一片天女仙鄉之地,到此處,就該忘卻塵世間的一切悲歡離合,去譜寫美人相伴甜蜜的樂章。

  此刻,不遠處出現一張香床,四面裹著香珠粉帳。帳中坐著二女,看她們:綠眼朱眉,櫻唇榴齒,香妝美貌,麗質嬌娜。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真個是:吳月仙子來牡丹,雲山美女出芙蓉。芳容麗質更妖嬈,玉骨冰肌多嫵媚。眼藏秀氣婷婷月,面擦朱粉淡淡香。笑顏絕世如花綻,秀色驚人為雨開。好妝容!好妝容!但見那:頭戴一色宮妝千葉攢金牡丹,耳懸金鑲玉玲瓏寶環,項帶紫檀瓔珞珍珠鏈。其衣裝格外單薄,一個著紗粉紅色霞茜裙,一個著青色緋羅繡霓賞。舒伸雙臂,好似花枝招展,猶如水月得開。楊柳細腰,玉腿外露,新開千顰秀色,初吐百媚風騷。

  “哦!天哪!”朱琮道,“為何此處會有兩個絕色美人?”

  “過來……過來也!”她們輕撫著凌波玉腿,吸引朱琮那雙專注的眼神。

  “弄潮滄海空落淚,共赴巫山夜雨時。”朱琮忍不住漦流,“美人,吾來也!”

  朱琮似豺狼撲去,臥於兩個美女中間。嗟乎!自古雲:豪傑傷心紅粉月,英雄難過美人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