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瘋皇》一百三十四 為何重農輕商
  泰昌這會兒著實頭疼的不行了,科舉考題他想半天沒想出來,這橡膠密封圈又出現致命性的問題,怎麽辦呢?

  他不由拿著夾子站那裡呆住了。

  眼看著這橡膠都要烤成糊糊了,徐光啟連忙命人將下面的炭火給掏了,隨即輕聲問道:“皇上,您怎麽了?”

  泰昌聞言,猛然間回過神來。

  他環顧四周,一看眾人眼中盡是關切之意,心中不由一暖。

  還好,朕還有一幫可用的親信。

  這些人不像朝中的閹黨和東林,他們都是有本事在身的,而且這些人都忠心耿耿,願意為國為民出力。

  科舉考題的問題,他其實不用太操心,因為在場的徐光啟、畢懋康、王徵都是進士,他們對《四書五經》肯定熟的不行了。

  更重要的,這些人思想都比較開放,不像朝中那些腐儒,就會鑽研學問,不知道學以致用,對奇yin技巧更是嗤之以鼻。

  考題可以讓徐光啟等人幫忙想想,至於橡膠密封圈,後世的高壓鍋好像也有密封圈,為什麽不會融掉呢?

  泰昌皺眉沉思了好一陣,終於想起來了。

  硫化橡膠!

  後世用橡膠其實很少用天然橡膠,大部分橡膠都是經過硫化處理才做成產品的,而硫化橡膠裡面就有耐高溫的。

  想到這裡,他不由興奮道:“硫磺你們知道吧?”

  這個大家都知道啊!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自己知道這個東西。

  泰昌緊接著又問道:“硫磺粉,應該有地方用到吧?”

  徐光啟不假思索道:“皇上,您說的是火藥裡面的那種硫磺粉嗎?”

  對啊,火藥裡面就用到了硫磺粉啊!

  泰昌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就是那種硫磺粉,這橡膠裡面必須添加硫磺粉才能耐高溫,至於怎麽添加,添加多少,這些都要試過才知道。”

  他又掃視了一圈,隨即點名道:“長庚,這個你應該熟吧,要不你負責來試?”

  宋應星既然能編撰出號稱十七世紀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這個應該難不倒他吧?

  說實話,宋應星對化工這塊的確有一定的研究,不過,這個時候的化工還不叫化工,而且,橡膠他還沒玩過,硫化橡膠什麽的,他更是聽都沒聽說過。

  他仔細考慮了一陣,隨即躍躍欲試道:“這個,微臣應該能試出來。”

  看樣子他是來興趣了。

  來興趣了就好。

  像這類技術狂,只要來興趣了,那就會廢寢忘食往裡鑽。

  泰昌又提點道:“你可以用各種不同的硫磺粉試試,因為硫磺粉的用途不一樣,產地不一樣,裡麵包含的成分都不一樣,興許,做出來的硫化橡膠耐高溫程度就不一樣。”

  宋應星連連點頭道:“嗯嗯,微臣明白了。”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又對孫元化道:“初陽,你就留下來幫幫長庚。”

  緊接著,他又揮手道:“其他人,跟朕來”

  說罷,他便轉身往外走去。

  這密封圈暫時是做不了了,沒有硫化的橡膠做出來的密封圈溫度一高就融了,根本就沒用,只能等硫化橡膠出來之後再做了。

  他帶著眾人來到外面太子和信王讀書的學堂之中,直接往教授的位置一坐,又讓大家都各自找個條桌盤膝坐下,這才鄭重道:“會試還有幾個月就要開始了,大家都知道吧?”

  科舉可以說是讀書人的頭等大事,

這個大家自然清楚。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知道,就連太子和信王都跟著點了點頭。

  泰昌緊接著便直接了當道:“朕想親自擔任會試主考官,至於考題,朕想出些跟你們鑽研的東西有關的,又或是跟鼓勵經商貿易有關的,因為大明現在缺的就是這些方面的人才。問題,《四書五經》中好像就找不到相關的題目,你們能想到嗎?”

  這個!

  徐光啟、畢懋康和王徵聞言,皆是滿臉古怪之色。

  因為皇上這想法跟《四書五經》的內容的確有很大的出入,要知道“玩物喪志”啊,這是讀書人都明白的道理。

  皇上竟然想鼓勵大家“玩物”,不得不說,這想法著實有點奇葩。

  還有什麽鼓勵經商貿易,這也跟自古以來的主流思想相背離。

  要知道“民以食為天”啊,吃飽飯才是最重要的,什麽經商貿易,那都是次要的!

  至少,這個年代的人是這麽認為的。

  徐光啟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提醒道:“皇上,您這鼓勵經商貿易之舉在南直隸或許還行得通,因為南直隸比較富庶,各種物資都比較充足,所以大家都能接受經商這種行為。要是換到飯都吃不飽的西北去,鼓勵經商,恐怕會遭人唾罵啊!”

  泰昌著實有點搞不明白,這年頭經商為什麽就這麽遭人鄙視呢?

  一個王朝光靠糧食就能維持下去嗎?

  沒錢怎麽打仗,沒錢,將士的餉銀,軍功的獎勵,陣亡將士的撫恤從哪裡來?

  沒錢怎麽發展軍工,怎麽發展科技?

  現在是到處都要用錢啊!

  讀書人卻依舊重農輕商,認為經商根本就不重要,甚至鼓勵經商都是錯的!

  重農輕商,不打仗的時候的確還能維持,一打仗就會完蛋!

  沒錢,打個屁仗啊!

  這或許就是幾千年來王朝不斷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打仗,什麽事都沒有,一打仗,很快就沒錢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個王朝就滅亡了,下一個王朝繼續!

  朕需要錢來打仗啊,朕需要錢來發展軍工啊!

  什麽重農輕商?

  難道,朕就要為了墨守這個成規而眼睜睜的看著國破家亡!

  開什麽玩笑?

  這個想法一定要扭轉過來,不然,大明王朝也會跟歷代其他王朝一樣,打著打著就亡了。

  他想了想,隨即鄭重的問道:“為什麽大家都認為應該重農輕商,經商致富有什麽不好嗎,你們好好給朕說說。”

  徐光啟聞言,不假思索道:“皇上,經商說白了就是買賣,買了一地的特產轉賣到稀缺之地謀利,根本就沒生產任何新的東西。而且,商人逐利,經過買賣之後,東西的價格那是翻了倍的漲,這種行為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不但沒有任何好處,還會讓他們認為自己辛勤勞作不如什麽活都不乾的商人啊!”

  哦,原來是這麽意思。

  泰昌終於明白了,這年頭之所以重農輕商,是害怕大家都學那些商販,好吃懶做,然後就沒人從事生產了,大家都得餓死!

  這什麽邏輯?

  不得不說,這種想法著實奇葩的很,誰說商人好吃懶做了?

  這些人還把這會兒當原始社會呢。

  原始社會的確是吃飽就行,問題,這會兒不是吃飽就行啊,很多事情,沒有足夠的財力根本就辦不成!

  洪武朝就有個很明顯的例子,當時金陵城需要修建城牆沒錢,上百萬大軍需要犒賞也沒錢,富商沈萬三一個人就捐了修建城牆三分之一的費用, 而且還捐出大把的銀子來犒勞大軍。

  他老祖宗朱元璋倒好,重農輕商,翻臉就不認人,事辦完了,莫名其妙就把人家發配到邊疆充軍去了!

  這都什麽事啊!

  泰昌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舉例道:“商聖范蠡你們都聽說過吧,如果沒有他的經商頭腦,使得越國經濟發展起來,財富遠超其他諸侯,要什麽有什麽,小小一個越國又怎麽可能滅掉吳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呢?”

  呃,這個。

  徐光啟想了想,隨即猜測道:“商聖范蠡能讓越國經濟遠超其他諸侯,應該是通過倒買倒賣,損其他諸侯而肥越國。”

  這樣不就對了!

  泰昌順勢道:“你們想想,這世上就只有我們大明一國嗎?不是啊,還有東瀛,還有南洋諸國,還有西洋蠻夷。現在的西洋蠻夷就在損人而肥己,你想想,如果讓他們遠超其他國家,乃至超過大明,結果會怎麽樣?結果還用想嗎,人家成了霸主,我們就要被欺負啊!”

  這個是鐵錚錚的史實,雖然還沒發生,卻是能夠預計的。

  這個時代的人之所以沒有想到這些,主要還是一個眼界問題,因為大家的眼光都拘泥於內部,從來不去關注什麽東瀛、南洋和西洋蠻夷的發展。

  結果好了,閉關鎖國,直接把自己鎖廢了,然後被發展起來的列強摁在地上摩擦!

  這種事是沒人去想,只要仔細去想想就不難發現,最終結果肯定是這樣的。

  徐光啟等人仔細一想,皆是滿臉凝重的點頭道:“皇上英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