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冷鏈二十年》第三百一十八章 火力全開
  第319章 火力全開
  兩千多年前,亞歐大陸上的人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之路、文化之路,或駝鈴車馬、或寶船揚帆,商賈絡繹、互利共贏,被後人統稱為“絲綢之路”。

  不過,隨著世界格局的變遷與經貿往來不斷衍化的路徑與形式,時至今時,絲綢之路的物質概念不再突出。但絲路精神一直薪火相傳,它是千年時空裡東西方合作交流最煌然的象征,是繁榮發展久經檢驗的紐帶。

  “一帶一路”的倡議,是中國帶動世界,打開合作的新視野新局面,依靠自身強大的市場底力,泛起全球經濟的新活力。

  即便一個外行人,“新絲綢之路”,從名字上也能看出它對物流的推動,像胡殊同這樣的圈內人,更能品出不一樣的內涵。這項國家的頂層建設已然發軔,將使物流行業的“走進來與走出去”,攜強勁之力攀到世界層面。

  而甘州,自古以來就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有關絲綢之路的很多文化符號,都是由此衍生。

  不得不說,這個武關產業園把胡殊同拖得疲態累累,它的磨人之處在於看不到進展,過往諸多提案從未給人這樣一種石沉大海的感覺。但這一夜,胡殊同千般思量,當下的、遙遠的,原本毫無關聯的、倏然電光火石的,把人的精神再度激得高昂,直至四更才入眠。

  天亮之後,他火力全開。

  當真正走進做產業的節奏後,胡殊同發現他並不需要依賴太多的國內案例。盤湖漁港就可以看做一個超級規模的產業園,那裡除了儲運加工,還有魚文化中心、魚文化地標建築,亦有水產品科研與檢測中心。

  這些不僅是他親自參與,還有操刀之處,在行家眼裡,類總是相通。盤湖漁港的理念放在武關產業園上,卻也能突出八個字,文化興農、科技興農。

  文化做品牌、科技做示范,胡殊同緊握這裡策馬揚鞭。

  他的投入程度,連柳知英這樣的工作狂人也深為側目,他關上陽台的玻璃門,電腦、材料擺在兩張桌子上,風起時紙飛紙落,不緊要的看也不看一眼。這片還算開闊的小地方,讓他找到幾分當年家中小院的感覺。

  胡殊同是個最忌諱泛談的人,沒有內涵來做充實絕不會提什麽理念口號。此時,技術成為了他的武器,圍繞著這個產業園如何進行技術運用,是同興的優勢,想必也是更能讓武關市眼前一亮的東西。

  果蔬雙溫保鮮系統、農產品無損檢測、產地溯源與品種鑒別標簽技術等等,胡殊同針對產業園的運用做逐項分析。在很多地方,他竟回到了最老派的作風,用鉛筆畫技術圖,掃描之後加入方案中,能簡則簡,不讓對方問那麽多為什麽。

  而更讓柳知英詫異的是,在產業加入之後,胡殊同將全案都推倒了。這個新方案中,產業部分佔據了近有八成多的篇幅,從前大書特書的農市渠道優勢、各類產品優勢,此時進行了可稱極致的壓縮,僅放在最後的一小部分。

  胡殊同曾說過向對方展示全景式農業產業鏈,如此一來豈不顯得過於一方輕一方重?不過不久之後,柳知英便察覺到另一種邏輯,我們所認為面面俱到的全景式,未必是對方渴求的全貌。

  胡殊同這種提案界的老油條,深知專業和技術是沒有情感的,通過這些靠近對方的心理,才最有可能脫穎而出。

  通俗點說,站在武關市的角度,自家的產品更值錢、牌子更惹眼更重要,逢年過節親朋走動,武關蘋果有排面更重要。至於流通方面,能坐在我們眼前的,哪個不是大行家?

  況且接下來的已經是第三輪,同興的路有多通、反向的市有多優,對方已經聽了兩遍。

  就這樣,奮戰五天之後,踏上了新一輪的研討。

  會上討論依舊熱烈,提問頻頻,胡殊同一一作答,看上去武關市對這輪方案極有興趣。但胡殊同內心毫無波瀾,因為看上去和上輪上上輪的景象,差別不大。

  果不其然,最終還是得了一個靜待答覆。

  接下來又是最苦人的等待,胡殊同心有決定,之於方案他不會再做任何完善,也就是說同興不會再提第四輪。再等一周的時間,不論有無結果,他都必須要回同興了。

  柳知英看胡殊同實是煎熬又閉塞,在這難得的空隙,他打算帶胡殊同去一個地方。

  柳知英開著車,向東偏南的方向開了百余公裡,一路上胡殊同問了幾遍,柳知英卻隻笑而不答。車下了高速、又下了國道,走著走著又到了草原上的土路。更奇怪的是,開著開著忽然一個轉舵,車輪軋在草地上,很快便開上了一個小山坡。

  下車之後,胡殊同笑了笑,這裡風景大開,近處可見雪白的羊群,遠望則是青色的山巒,帶給人一種難得的爽朗。

  可就在不多時之後,胡殊同忽然聽到了火車的笛聲,徐徐間,一輛四十多節連綿近有一公裡的火車開赴而來。

  胡殊同一下子便明白柳知英為何會帶自己來這裡,對他們這樣的人,恐怕這是閑來無事最好的散心了。

  這不是尋常的火車,這是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這不是客運班列,而是亞歐大陸的物流鋼鐵動脈,借助新亞歐大陸橋萬余公裡的鋪設,打造國際陸運的快車道。

  二人默立在這個小山坡上, 看車來、循車走,從頭到尾一語不發。

  中歐班列前年就已開通,物流圈子無人不知,但也多是僅知而已。它的規模還未真正起來,但此時此刻,真真切切看到此,讓人心生無限遐想。

  國家的窗口、企業的窗口、人的窗口,當大潮在奔湧,會催生不曾有過的心念。有的時候,不是人的思量有多廣遠,而是一種指引會牽著人向那裡靠近。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再看中歐班列,你會發現時代自有其意力。

  二人一語不發,此間不需交流也無從描摹,以此量定著自身幾何,先有想與不想,才有成與不成。

  鈴聲打破了靜謐的時空,電話中的柳知英不斷點頭連聲應是。

  掛了之後,柳知英緊緊握著手機,“學長,市裡讓我們明天去談一談,不用帶新方案。”

  胡殊同攥了攥拳頭,這是他們第一次接到武關市的電話。

  殊為不易的一路,終於該亮答案了吧。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