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海上升明帝》第八百六十九章 都是狠人
“聖人,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來了。”

 阿奴依然是草原上的珍珠,風一般的策馬奔騰而至,一個縱身瀟灑的跳下馬背,腳步輕快的跑到皇帝面前,未語先笑。

 “慢點,當心肚裡孩子。”朱以海看她還是那風風火火的樣子,也不禁提醒,她日思夜想的孩子,可是好不容易懷上的,五年時間才終於懷上,多不容易,可她居然還照樣騎馬射箭打獵,一點也沒有要安心休養的意思。

 “沒事,我們草原上的蒙古女子,那可都是非常強壯的,懷孕也照樣擠牛奶紡毛氈,甚至孩子一生完,就能繼續乾活了。我們可是戰士,能背著孩子打仗的。”

 朱以海對阿奴這彪悍的態度弄的頭痛,他也知道這話也不假,蒙古女子確實強壯彪悍,其實不僅是蒙古女子,這個時代的女子都很堅強,也是時代和生產力的緣故。

 孕期依然照常勞作,甚至許多剛生完孩子也不會安心休養月子,孩子很小就帶著一起作事,背著下地耕種,上山砍柴,甚至騎馬打仗都有。

 一來沒條件,二來長期勞作身體素質也確實要強些。

 但他還是希望她能夠好好養一養,這可是前三個月。

 “聖人有空見嗎?”

 “見,他可是你三哥。”

 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是扼魯特徹辰汗鄂齊爾圖的第三子,也是阿奴的兄長,還是咱雅呼圖克圖的侄兒。

 格魯派與衛拉特關系緊密,為了爭取外援,許多高僧前往草原,甚至積極的與蒙古上層的首領們聯系,不僅是漠西衛拉特,漠北喀爾喀,以及漠南的土默特、鄂爾多斯等也是如此,甚至還曾主動的前往沉陽朝拜韃酋,後來朱以海崛起,那也是毫不猶豫的又跑去跪拜大明。

 一切都是因為本身實力弱,隻得找強力外援。

 當年衛拉特的盟主,和碩特的首領拜巴噶斯甚至還打算親自去藏地出家,後來各部勸說他留下主持聯盟大局,抵抗喀爾喀人,提議四部首領各送兒子代替他去禮佛。

 拜巴噶斯當時無子,就送了義子去,後來成為班第達,再後來被朱以海認證冊封為呼圖克圖。

 到了圖魯拜琥、鄂爾齊圖、和多和沁這一代的衛拉特各部首領時,格魯派與他們關系更加密切,都給這些首領贈送封號頭銜,甚至還直接以首領之子,提前指定為轉世。

 如準噶爾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的兒子噶爾丹,就是還沒懷上時就被溫薩三世指定說,他將來圓寂會投胎轉世到巴圖爾妻子的肚子裡,所以噶爾丹一出生,就成了溫薩四世,成了格魯派名義上的第三上師。

 鄂齊爾圖身為和碩特首領,不僅他的義兄成了呼圖克圖,而且他的第三子送去禮佛後,也是直接師從四世,後來被授以色臣*師綽爾濟,意為聰明的國師。

 在尹拉古克三的上一世圓寂後,額爾德尼就直接將他升格認證為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了。

 呼圖克圖的地位可是極高。

 之前兩世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分別是喀爾喀的車臣綽爾濟,是由劄薩克圖汗等供奉的,是外喀爾喀與格魯派聯盟的代表。後來由岱青綽爾濟繼承,這位岱青綽爾濟則來自鄂爾多斯,漠南左翼諸部也因此與格魯派關系極好。

 尹拉古克三這系呼圖克圖,地位很高,甚至資源比朱以海立的咱雅、章嘉等傳承更久早老,尹拉古克三近三位呼圖克圖,分別代表著格魯派與喀爾喀、鄂爾多斯、漠西衛拉特的聯盟,同時還幾度出使盛京沉陽。

 鄂齊爾圖的老三能夠升格為呼圖克圖,不是簡單的格魯派內部的事,而是與當下大環境有關。

 和碩特成格魯派最大的保護者,鄂齊爾圖又是天山盟主,還跟大明關系密切走的極近,這個時候選他做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用意其實很明顯的。

 前兩個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都跟蒙古與後金關系很好,還很受黃台吉與多爾袞等依賴。

 另一個方向,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這系,屬於額爾德尼這系的,朱以海有意平衡格魯派,一直在扶高年紀大卻不怎麽參與政事同時實力要弱的班單系。

 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就是在朱以海的旨意下,被班單正式認證為呼圖克圖。

 朱以海之前故意派金聖歎見五世,提出說達賚汗想請他移去青海駐錫,嚇的五世緊張不安趕緊各種推辭,讓他很不安了一陣,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朱以海再讓金聖歎找他,提出要不改安排新的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去青海駐錫吧。

 就跟漠南、漠西、漠北的咱雅、章嘉、哲布尊丹巴三大呼圖克圖一樣,以後青海這片,由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統管。

 朱以海故意先提出要掀房子,然後再說要不開個窗吧。

 這一折騰,那位同齡的五世終究還是答應了,於是格魯派兩位領袖聯手認證,加上大明天子的金冊金印冊封,阿奴的兄長便成了青海區的金紫袈裟大和尚。

 皇帝給他冊封的兩位格魯派首領,以及五位呼圖克圖各賜紫金袈裟。

 其實皇帝有意通過冊封呼圖克圖,以加強對格魯派的滲透影響,甚至不僅是黃教,對其它教現在皇帝也一樣伸手,同樣冊封歸附親明的那些僧人呼圖克圖等高級頭銜。

 還跟冊封蒙古貴族以汗王、濟農、諾顏、琿台吉、五等台吉一樣,也給這些各派和尚們,設立了一套職銜,分為呼圖克圖、諾門罕、班第達、堪布、綽爾濟等九等。

 又還另有封號如*師、*師、禪師、*師等五等。

 還有加給字樣,諸如輔國、闡化等。

 這套東西跟給蒙古王公們的汗王台吉、王公侯伯等是一樣的,將和尚們更加全面的納入規范統治中。

 尤其是對格魯派管理要更加嚴格。

 現在就是一位法王教主,便是甘巴赤丹,格魯派祖寺的主持,五年一任,由兩位格魯派領袖共同推舉,皇帝審核任命,這是名義上的教宗。

 實際則是由班單和達賚兩大領袖總領格魯派,甚至是整個藏地宗叫事務,他們分管前後藏。

 接著便是由朱以海親自冊封的五大呼圖克圖了。

 章嘉統漠南,哲布尊丹巴管漠北,溫薩統漠西,尹拉古克三管青海,而原管漠西的咱雅轉去康區。

 至於阿裡地區,朱以海之前已經冊封前來朝拜的竹巴噶舉派的達倉熱巴為呼圖克圖了。

 其實本來藏地各派的活*系很多,就算格魯派自己都很多,但現在朱以海有意整合,加以控制。

 六大呼圖克圖,實際就分統了現在的幾大片區,互不統屬。

 特別是他規定,不能再跟以前一樣直接指認轉世了,必須得是在呼圖克圖圓寂之後,由朝廷、甘丹赤巴一起派人去尋訪侯選靈童,建議訪十二侯選,最終通過金瓶摯簽的方式選出新的呼圖克圖,並經由兩大領袖認證,以及大明天子的冊封,新的呼圖克圖必須到北京面聖,親自接受正式冊封後才是正式的呼圖克圖。

 不僅六大呼圖克圖得按照這套金瓶摯簽的程序選出,而且其它小呼圖克圖系,也一樣不得指認,必須選認。

 除班單兩位領袖是在喇薩金瓶摯簽選任外,其余的大小呼圖克圖,必須都得在北京摯簽,並且規定了在現有的呼圖克圖外,不得再隨意增加呼圖克圖稱號了,要新增必須得報請北京批準。

 清朝的時候,全蒙藏的呼圖克圖,多達一百五十八名之多,都有自己的轉世體系,

 清代北京還常駐八位呼圖克圖。

 在朱以海的這套管理改革規劃裡,主要還是要劃區管理,六大呼圖克圖加班單兩人,實際就是八大片區,分而治之。

 有教主之名的甘丹赤巴是五年一選任,沒有實權,而有實權的班單兩人,則要分而治之,尤其是扶立六大呼圖克圖來分管其它片區,隻讓他們兩人具體管理前後藏。

 在大呼圖克圖之下,又分立小呼圖克圖,大抵就是通過調動,給蒙古每個都督府或是都護府駐一位小呼圖克圖,管理這個都護或都督府下的教務。

 這些小呼圖克圖也要直接受朝廷管轄,這樣就能再削弱大呼圖克圖的權力。

 製衡嘛,中國王朝玩這套是最熟練的。

 其實對朱以海來說,汗王濟農也好,或是王公侯伯,又或是呼圖克圖班第達綽爾濟等,僅僅只是稱呼上的不同,本質上還是權力,是一方實權掌控者。

 朝廷與他們合作,不管是封公侯爵位,還是冊封呼圖克圖、上師等,本質還是招安拉攏的羈縻體制,沒有說直接火槍大炮的打過去征服,那也是現實的權衡,畢竟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不能脫離實際。

 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得到認證冊封,完成坐床大典後,也是立即前來朝見皇帝,他還帶來了東科呼圖克圖、隆務呼圖克圖等青海八小呼圖克圖,他們也是被皇帝降旨安排在青海汗國八台吉地的。

 東科呼圖克圖就駐於日月山下,青海湖東的東科爾河邊的東科寺,這裡是河湟谷地經湟源縣南往西經日月山進入青藏的要道上。

 這位東科呼圖克圖是第四世,曾經入京,被後金授諾們罕名號,還曾奉旨進京任職京師一段時間,後來返回青海,轉身就又接受了大明皇帝授予的文殊禪師、東科呼圖克圖的冊封。

 要不是因為他曾在韃虜那任職過,朱以海本來是打算直接讓他做青海的大呼圖克圖的,但最終還是選了自己的大舅子車臣。

 本來格魯派原本計劃是將來鄂齊爾圖義兄的咱雅呼圖克圖圓寂後,到時再選鄂齊爾圖的兒子或是孫子做轉世,甚至是按一些慣例,選中轉世孩童後,到時再讓鄂齊爾圖收為義子,這樣結成聯盟,更加緊密。

 但因為這幾年青藏漠西等局勢的風起雲湧突變,最終就是讓鄂齊爾圖第三子車臣綽爾濟,就成了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

 這也可以看作是朱以海安撫扼魯特、格魯派的動作,甚至因為車臣出身和碩特,是青海汗達賚巴圖爾的堂侄,所以他來青海駐錫,也能夠讓他較為接受。

 ······

 行宮。

 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頭戴黃帽,身披禦賜紫金袈裟,在妹妹阿奴昭儀的引領下入殿,身後還有八位青海呼圖克圖。

 他向皇帝敬獻哈達。

 朱以海接過,對這位長的魁梧粗壯的大舅哥還是挺喜歡的,衛拉特上層貴族王公們現在都會送兒子去衛藏禮佛學經,有的還送好幾個過去,有的還沒生兒子的,也會收養一個小僧人為義子。

 他們對格魯派寺院的捐贈是非常大方的,不少王公甚至都會親自去喇薩熬茶。

 而底層的牧民們去不了喇薩,那就把孩子送進草原上的黃寺,把自己的一些牛羊牲畜、酥油牛奶等捐送給寺院、僧人。

 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是從喇薩領旨,然後回了趟天山尹犁衛拉特,再來到青海見青海汗達賚巴圖爾,接著便來面聖。

 他這次可不僅是帶了哈達獻給皇帝,還帶了大量貢品。

 由衛拉特諸部、青海諸台吉等一起征集了一萬匹騸馬進獻給皇帝,然後喇薩班單、達賚以及原漠西的咱雅呼圖克圖,加上東科寺等佛倉裡都給他拔了銀子,僅咱雅呼圖克圖就給了侄子十一萬兩銀子。

 達賚和班單各從佛倉裡拔了五萬兩給他,東科寺等又獻銀一萬兩。

 現在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來見皇帝妹夫,就直接送上了一萬匹馬和二十二萬兩銀子。

 朱以海早就接到下面的報告,禮單上的這些東西,甚至已經由皇家接收了。

 fqxsw" fqxsw

 另外還有一些銀器、馬鞍、千裡馬之類的珍稀禮物。

 “臣請求在青海北建立一座新的黃教大寺,青海達賚汗與諸台吉,願意劃出二十萬畝地建寺,及寺院使用,請陛下批準。”

 車臣來到青海駐錫,但現在還暫住東科寺。

 朱以海很支持建一所大寺,草原蒙古人崇佛建寺供養僧侶,花費可是非常巨大的,這會耗費蒙古貴族們的財力,甚至大寺建成,會有成千上萬的僧侶,到時也會讓許多蒙古青壯出家為僧,這是削弱青海汗國的實力,大明當然支持,反正又不建在大明境內。

 “這是應該的,朕也要表示大力支持,由皇家內府拔銀五萬兩,其中兩萬兩用於塑造佛像,兩萬兩用於修建大寺的金頂,另外向青海誦經、學經者賞賜布施一萬兩!”

 車臣剛送來二十二萬兩銀子,皇帝轉手再賞賜五萬兩,也是慨他人之康。

 “再賜黃金三千兩,以用做佛像鍍金、佛寺金頂等。”

 “賞賜綢緞三千匹······”

 青海汗贈給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的二十萬畝青海北岸之地,朱以海也補了一道敕旨,將之劃為大寺的屬地,連同那塊地上的牧民也都成為大寺的屬民。

 “陛下再給大寺賜個名字吧!”阿奴在一邊道。

 “好。”

 阿奴立即磨墨,朱以海提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大字,“嘉善寺!”

 一個佔有土地二十萬畝,將擁有三千名僧侶的青海第一大黃寺即將建立,尹拉古克三呼圖克圖還請求皇帝允許他們派人去漢地雇傭工匠、采購材料,訂製鍍金銅佛像等數千尊·······

 對這些要求,朱以海統統大方的同意了,反正又不用由皇帝和朝廷掏腰包幫他們建,也不是免費征召役使工匠,都是市場招募雇傭采購,這麽大一個寺,很大一個工程,造價很高,利潤也很豐。

 反正大明皇帝不做虧本生意。

 朱以海在漢地嚴格管理佛道及西洋教等,但對蕃地,卻完全是另一副態度,他非常支持土著們的傳統,也十分支持他們的禮敬,不管如何誇張都依然是完全支持。

 一座新寺,要耗費十幾萬甚至更多的銀子,青海汗直接要獻出二十萬畝地,王公台吉們還要給捐獻上千戶屬民,各地的牧民們,要送幾千子弟去出家學經禮佛。

 這些種種,皇帝都非常支持。

 他甚至還希望能夠多修些這樣的大寺。

 為了鼓勵他們,朱以海對東科呼圖克圖四世等八位小呼圖克圖也各特賜三千兩銀子,還賜他們一些糧食布匹等。

 “除了東科呼圖克圖現駐東科寺還不錯,其余七位上師現在所駐的都是些小寺,還顯破敗老舊,與你們呼圖克圖的身份不符,難以彰顯傳播格魯派······現在正好要修嘉善寺,不如幾位上師也一起選個好地方,新修一座駐扎寺院如何,內地工匠多,直接出錢去內地招募雇傭,修起來也快。

 訂製鍍金銅佛像等,還能跟嘉善寺一起訂製·······”

 皇帝很熱情甚至顯得有幾分‘虔誠’的跟那幾位呼圖克圖們推銷起大明建築工匠、鑄造工匠們的技術和高效,勸說他們也一起修寺,這樣還能更有效率更節約成本。

 至於修寺的本錢,他們駐扎地的王公台吉們捐獻啊,還有牧民們一起捐獻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修一座寺而已。

 皇帝決口不說由大明出錢敕建修造的事,這就是買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