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七百八十七章 5龍捧聖
松花江流浩浩蕩蕩,彼岸江畔叢林間有田園村落。

 松花江一路從南筆直向北而流,忽然到此被一片嶙峋懸崖峭壁而擋住,轉折向西北流去,拐了一個大彎。

 這片懸崖卻是非常有名,新任渤海省吉林府知府嚴樹勳與大明黑水艦隊指揮使呂一成今日便登上此崖。

 這崖上有一座龍王廟,建於永樂年間。

 二百多年前建立的龍王廟,後來明軍雖然遠去,但是此地的女真各部,依然對此廟保護有加,經常拜祭,祈求風調雨順。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曾親自上山進廟拜祭。

 曾經的大明船廠早已在不,連點遺跡都找尋不到,但是龍王廟卻還在,如今叫五龍宮,取五龍捧聖之意。

 身著紅色軍袍的黑水營兵抬著豬牛羊三牲上山祭祀。

 山下,十八條黑水艦隊的快蟹船停在北岸阿什村邊,在其另一側,則停著許多更加簡陋的小船,這些都是渤海省各部女真首領們的座船,他們接到大明官員的傳令,不敢有絲毫怠慢,那些受封為都護、都督、衛指揮使、所千戶等的女真首領們,紛紛翻山越嶺騎馬或是步行,或是乘船趕來。

 今天,他們來到了這裡。

 看到了那十八條快蟹船,修長的船身,三面蓬帆,每船五十支漿,一百名漿手。

 這些還不是最驚人的,讓他們畏懼的還是這船上每船都有七門火炮,船頭兩門長炮,船尾一門,船舷四門。

 有從琿春那邊過來的首領,去年見識過先鋒船隊的武裝商船,比這更大,炮更多,但那是在海邊,可現在這是在內陸的松花江畔。半個月前,這裡都沒有船,而現在突然就憑空出現了十八條這樣的炮艦。

 slkslk思路客

 山上。

 五龍宮也被嚴樹勳帶人重新修整了一下,還在山下新修了一座阿什亭,一座摩崖閣。

 眾首領對於這位年輕的大明官員要他們來此祭祀五龍宮,也有些不太明白,隻當時新官上任露個臉,但看到那十八條炮艦,覺得可能是要展示下大明國威。

 又或者可能有哪個部落首領不知死活,沒能恭順大明,所以現在可能大明要召他們出兵討伐。

 只是他們奇怪為何到這來,他們知道大明設立渤海省後,劃設都護、都督府,設立衛所,仍委女真部落首領們統領,不過大明也以建立驛站、邊市等為名,新建了一些驛城或者說是據點。

 比如摩闊崴、海參崴、琿春、五國城,又比如海西這邊,尹通、長春、吉林,再比如在松花江中遊阿什河匯入處,原來金代上京舊址,女真人建立的阿勒楚喀的附近,在更靠近河口處,建立了一座新城,這座新城以此地多天鵝,女真語哈爾溫,新城就取名鵝城,女真人則叫哈爾溫或哈爾濱。

 這座新城佔據黑龍江畔,兩邊是阿勒楚喀和呼蘭城,下遊是五國城,上遊是扶余城。

 大明時隔百余年,再次回到海東海西地區,卻並沒有直接搶佔那些大城、要塞,反而是寧願重新建立城柵。

 這些點正在連成線,從摩闊崴到琿春,再到寧古塔,然後直抵松花江畔五國城,也是三江平原的西邊門戶。

 另一條線路是從海參崴沿綏芬河到雙城子,東寧、興凱湖、進入烏蘇裡江七河交匯處的尼滿。

 還有一條線路,正是現在他們來到的海西,從營口直抵開原,然後經東遼河直抵尹通,再由尹通水進松花江,聯結船廠。這條線上,他們建立了尹通、長春、吉林,以驛路和邊市之名,設立連線。

 甚至渤海設省後,原遼東地界向北向東都擴張了不少,原明朝遼東是有邊牆的,邊牆北面是開原,東面也並不全是以分水嶺為界,是更西。但現在不僅北面把東遼河、昭蘇太子河、葉赫河、清河等都納入遼東省,且一直劃到了這些河的上遊分水嶺為界。

 在清河源頭設立了西豐,在東遼河源頭設立了遼源,在蓮花泡河源頭設立了四平,在昭蘇太子河源頭設立了梨樹城,在東遼河上遊碼頭鄧子村,設立了懷德。

 尹通河上遊的長春,上遊的尹通,西流松花江畔的吉林,還有哈爾濱、五國城等的建立,是大量的商貨隨著大明的驛卒一起來的,一起來的還有邊防巡營,然後是現在又來了黑水營。

 “這個阿什村,據說就是當年大明在此設立船廠,造船時征發的漢人工匠和女真部落勞工留下的後人。”

 嚴樹勳帶黑水營重返吉林,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舊船廠的遺址痕跡,世代居住阿什哈達山下的女真人報告了線索,拿到了豐厚的賞賜。

 嚴樹勳來到此處,不僅確認了這裡就是大明曾經的遼東船廠,也找到了當年建立的龍王廟,以及立下的兩塊石碑。

 歷經滄桑,歲月掩埋,兩塊石碑早被藤蔓雜草掩蓋,若不是本地村民代代相傳有兩塊碑刻,外人難以發現,但是阿什村民也不知道這碑上寫的是什麽。

 直到嚴樹勳帶人重新清理出來了兩塊碑。

 其實不能叫碑,因為是直接刻在斷崖絕壁較為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的花崗岩石上的,從北朝南,面對江流,距水面高出幾米。

 碑高四尺余寬兩尺余,刻字三行。

 雖經二百余年的風雨侵蝕,可清理後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甲辰丁卯癸醜。

 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大明永樂拾久年歲次辛醜正月。

 。吉”

 有些字缺失了,但基本上還是能夠推斷出上面的信息的。

 這是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所立的,根據官文史料記載,嚴樹勳查到,劉清首次率軍來吉林船廠,第二年離開前,指示工匠刻字紀念,這年是大明永樂十九年。

 第二塊碑字更清晰。

 豎刻文字七行。

 “欽委造船總兵官、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洪熙元年領軍至此,宣德七年領軍至此。本處設立龍王廟宇,永樂十八年創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這裡碑文所記錄劉清三次來吉林督造戰船,並修建了龍王廟,與官方所記欽差內官亦失哈巡視奴兒乾都司宣諭撫慰的年份相合。

 劉清在吉林三次造船,太監亦失哈則三巡奴兒乾,劉清在吉林建龍王廟,亦失哈則在奴兒乾建永寧寺,一個懸崖石刻記錄,一個立碑紀念。

 這正是大明自古以來對遼東主權的極好證明。

 嚴樹勳召來一眾渤海的女真首領們,當著他們的面,把兩塊碑文的內容念出,然後又拿出幾份官方史料相關記載,跟他們上了一堂歷史課。通事們認真細致的把這些一點點翻譯給首領們。

 新的船廠設在上河上遊二十余裡處的S大彎平原,船廠設在南岸,而驛城、棱堡設在北岸,同時兩岸的城堡旁,還都設有一個市鎮,既是驛卒、邊軍的家卷居處區,也是與兩岸女真人的貿易互市點,在彎的最北面,還有一個屯堡和屯田。

 明軍在這個大河灣隔著兩段河,設了三個聚居區。

 當年明驅逐韃虜,為了接管經略元朝遼闊的東北疆域,在遼陽設立了遼東都司,以管轄山海關外的遼河東西各地。

 而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他更是雄心勃勃的在黑龍江入海處設立了奴兒乾都司,以延伸經略黑龍江地區。

 不過當時的大明,對關外還是鞭長莫及。

 而吉林當時距離明遼東北邊的開原較近,且有松花江可直通黑龍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故此朱棣派劉清來此打造戰船,擴建驛站,建立水路交通樞紐,以加強對東北女真部落們的聯系和控制。

 明代東征,悉賴水師,借松花江以濟,雞林乃航行之始。

 當初劉清來到吉林後,選擇在這個位置造船也是有講究的,首先在阿什哈達,也就是明軍命名的朱雀山一帶,生長著茂密的古松,是極好的造船材料,取材方便,砍伐後直接就進了江到了船廠。

 而朱雀山口這段,江流變寬,水流變緩,船廠工匠便於把上遊放排下來的木材撈取靠岸,而且這裡還有臨江水潭,方便造船。

 女真人部落裡還流傳著不少當年大明在此造船的往事,不過在朱棣孫子當皇帝時,其實已經開始戰略收縮,顧不及奴兒乾地區了,後來直接就停止了船巡,此後再也沒回來。

 而如今大明又回來了,甚至變戲法似的,直接從東遼河運了炮艦過來,這讓這些本就是從白山黑水的更遙遠落後處遷來的野人女真們,更加驚歎敬畏了。

 聽著這位大學士的兒子在這裡講船廠的舊歷史,聽他說以前大明真的在這裡造船,還從這裡直接沿松花江而下,巡遊到黑龍江河口,他們真是萬分佩服。

 原來大明這麽強大,他們這些年還一直以為大明很弱,建州女真一直對他們說搶西邊,帶他們去西邊搶大明朝,搶女人搶牲畜搶金銀。

 寧古塔都護府都護烏魯喀恭敬的拜伏,“欽使有需要我們辦的差事,盡管吩咐。”

 其它野人女真首領們此時個個頂著都護、都督、指揮使、千戶,或是公侯伯子男等外藩爵位,剛開始享受到直接與明貿易的巨大紅利,此時對大明也是非常恭敬的,紛紛表示有事盡管吩咐,不管是伐木還是建城,又或是出兵打不服的賤骨頭,咱們絕無二話。

 “雖然我們也在這裡新設了船廠,但暫時不用造船,我們在中原準備好了所有材料,運來組裝油漆封護就好。不過船廠以後肯定也是要造船的,好的造船木料也是需要的,大家若是有空的,可以按我們船廠需求去伐樹,到時賣與船廠,賺了銀子去買邊市裡的絲綢瓷器茶葉煙酒鐵鍋等好東西總是劃算的。”

 “要是願意來幫忙造船或築城、墾荒的,我們也都是會給報酬的,都可以換取中原商貨。”

 嚴樹勳趁機開始跟首領們談合作。

 建船廠、伐木放排,築城、墾荒,甚至是雇傭他們去捕獵野獸獲取皮毛,以及雇傭他們做傭兵、向導,在松花江上做運輸,去尹通搬運貨物,反正只要肯乾,報酬豐厚。

 不願意被雇傭也沒關系,你們有捕獵的皮毛,采挖的人參蘑孤松子等,都可以拿來邊市交易嘛。

 我們這裡源源不斷的有貨物遼河運過來呢,雖然松遼運河還沒打通,但現在懷德碼頭跟昭通碼頭,隻相距百裡,路也在拓寬,大馬車運輸效率也很高,甚至都已經在研究修一條馬車軌道,用軌道來提高馬車效率,到時就能數倍的提升運力,幾匹馬能夠拉上好幾節車廂。

 反正現在賺錢的機會多的是,有本事的去捕獵、采挖,沒本事的你放牧賣牛羊馬匹,或者你擅長織網捕魚,那你賣魚嘛。

 要是有采珠的本事,能采到東珠,那能賣更多。

 沒這些特長,乾點苦力,伐木、采石、修路、築城、運輸、跑船,甚至幫著開荒種地,都能有不錯報酬的,源源不斷的貨物進來,大量的土產交換出去,這就是機會。

 黑水艦隊即將南下,呂一成打算招募一些野人女真戰士,到時既是向導也不可兼做獵人,報酬是一杆鳥銃加上一些彈藥和一些銀子,如果表現好還有獎賞。

 此話一出,許多女真人都很激動,鳥銃這玩意可是好東西,誰都想要。

 祭拜了龍王,也看過了石刻。

 嚴樹勳與呂一成回到了江邊船上。

 “那位劉總兵後來怎麽樣了?”呂一成問,他曾是勇衛老兵,當年跟著黃闖子到魯王府,隨同起兵成了朱以海的侍衛。嚴樹勳的父親嚴我公打入李遇春的虜營後,臥底事業乾的風聲水起,後來還‘策反’了一大批魯王麾下大將。

 什麽掛印將軍,伯侯勳臣一堆,呂一成當時也在嚴我公上報清廷的策反名單裡,當時他本隻魯王侍衛隊長,卻也掛了個伯爵、掛安洋將軍印。他跟著嚴我公潛伏敵營許久,皇帝南京即位後,他也真封了伯爵。

 如今雖不如王闖子都是靖國公了、都督。但他也是開國縣侯,世封的,這次來渤海,他的正式官銜便是渤海省巡防警備營提督,兼提督黑水艦隊。因為渤海省屬於羈縻性質省,雖也設巡撫、提督、布按等職,但下面設的都護、都督都是授以女真首領,朝廷也只是經營一些點,打著驛站、邊市之名低調行事。

 他這個省提督跟漢地省提督相差太大, 不過這黑水艦隊雖剛成立,但從松花江到黑龍江都在巡防范圍內,其職權還是很大的。

 “劉清啊,他下場不算好,他第三次來船廠後的第三年,奉命率船隊押運物資去奴兒乾都司,但船隊行到黑水河下遊時,卻被女真部落襲擊,物資被搶掠一空。

 劉清該當死罪,但朝廷念其有功,革職發配甘肅,後來再次啟用,結果北征漠北時,卻又征戰不力,最後遭坐誅之刑,讓人歎息。”

 呂一成還以為劉清這樣拓邊的大將,應當會有個不錯的結果,誰知竟然如此。

 “看來我這次巡遊松花江黑龍江,還得格外小心下遊的女真部落了,可不能也被搶了。”

 嚴樹勳笑道,“你十八條船,每船有七門炮,一條船上一百多人,那是整整一個標準哨的人馬,人人有火銃刀劍,還能怕女真襲擊?來多少,也不夠你們塞牙縫的。”

 “還是小心方能駛得萬年船,我可承擔不起這失敗之責,也丟不起那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