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海上升明帝》第五百零八章 呂宋艦隊
,!
 來州灣。
 又一支船隊抵達,朱以海看到很多新船。
 甚至這次抵達的船隊中居然還有三條風帆商船,都是西班牙大帆船,五百左右的噸位,有二十四門炮,其中大約十八門算的上重型火炮,這船的武裝已經很強,而且船艙裡還能帶上一隊武裝護衛。
 “這是從呂宋來的,船上還有西班牙呂宋總督派來的使者。”隨船同來的是廣州市舶司的一位宦官,在廣州港接待了這支西班牙商船隊後,隨船同來。
 朱以海先前派使者主動前往呂宋找西班牙人見面,談貿易之事,也談及聯手打壓荷蘭人一事。
 對於大明主動邀請西班牙人在大明沿海開展貿易,西班牙人自然是求之不得,之前雙方已經有些私下合作,但沒有這麽正式官方,而在聽說如今大明皇帝屢敗北方入侵蠻族後,西班牙人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特別是在幾年前他們在台灣北雞籠港的那個小據點被荷蘭人攻佔後,西班牙人已經失去了北上的航線和貿易權。
 對於大明,其實呂宋的西班牙人是既向往又畏懼的。
 早在隆慶末萬歷初時,明朝沿海的大海賊林鳳帶領著六十二條船,四千多名海盜手下,駛入馬尼拉灣,甚至包圍了總督所在的馬尼拉,經過激戰後林鳳失利撤退,不久再來,仍然沒攻下,後來西班牙人集結武裝襲擊林鳳所佔據的北方據點,雙方激戰不下。
 後來明朝官員知道林鳳逃到了呂宋,便派官員前往呂宋,召集當地土人五千余二百多條船連續幾次向林鳳發起襲擊,林鳳的手下或降或死,主力盡潰,林鳳後來逃脫。
 呂宋西班牙人卻也對大明能夠對遙遠的呂宋有如此影響力,甚至能夠在呂宋征召士兵,甚至是處決通海盜的華商等,這無不讓早把呂宋視為西班牙禁臠的這些殖民者十分警惕。
 在當時,西班牙在呂宋的總督,手底下其實並沒有多少人,而且是以罪犯、雇傭兵、商人等為主,數量有限,十分畏懼大明對呂宋的影響力。
 而在後來萬歷年間,有人報告明朝說呂宋發現機易山大金礦,明廷派人去堪察,明朝的官員抵達,呂宋的華人都紛紛拜見。
 在當時,呂宋的華人已經聚集了有四萬多人,不論是數量還是財富,都遠超西班牙殖民者,看到明朝官員再次前來,而華人紛紛去拜見,這讓他們很慌張,認為明朝這是要來搶呂宋了,於是後來雖然發現機易山大金礦就是個騙局,明朝官員掃興而歸。
 但西班牙人卻開始展開對華人的屠殺,

最後屠殺了兩萬五千多名華人,最後只有少數逃回。
 西班牙屠殺了兩萬多華人後,怕大明怪罪,派使者前往大明謝罪,卻謊稱那些都是海盜,不是好人。
 而事情最後奏到北京,朝廷把呂宋一通遣責後,卻並沒問罪。
 究其原因,當時朝廷主要還是海禁政策,出海的商人好多其實都是偷偷出去的,這種行為朝廷是嚴加禁止的,他們出海既不上繳稅賦,也還逃稅避役,更別說歷代中原王朝其實最反對的就是這種私自出海甚至外遷了。
 這與西方那些國家喜歡殖民海外不同,說到底是國家模式不同,中國大多數時候是大一統王朝,講究的就是中央集權,你跑到海外去,是勞動力、是賦役甚至是統治力的流失,鞭長莫及,管不著,當然是不願意。
 而西方許多是小國,鬥爭激烈,日子過的苦,哪怕就是國王,其實封建制下也不過是個盟主,而且他們還重商,要不然沒錢過日子,所以鼓勵出去闖世界,比如以前北歐的維京人,造條船拉一幫人到處去搶,搶了回來,得按規矩給領主交一筆,領主當然樂意手下出去搶了。
 而西歐等國鼓勵出去殖民,也可以投資入股參一本,弄一群罪犯、海盜、商人等出去冒險或搶劫,成功了能分很大一筆,失敗了也不怕。就算他們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據點,也沒關系,因為殖民地早期就是搶掠的根據地,脫離不了母國。
 有名的東印度公司,一擁有眾多股東投資,籌集到大筆資金,後來也給了豐厚的分紅。
 大明和西方兩種不同的體制下,也注定了對國民出海的不同態度。
 對大明來說,這些人跑到外面去,根本不配再稱為中國人,商賈本就是四民中最下賤的,現在在外面亦商亦盜,偷稅逃役,在外面被人殺了,那就殺了,何必為了這些賤民動兵。
 甚至呂宋打林鳳時,明朝還派人去幫呂宋場子。
 是你們自棄國家的,國家當然也不會為了你們再出頭。
 這種想法不僅明朝如此,其實後來的清朝也是如此,誰讓你們好好的中國不呆,非要跑外國去?
 死了活該!
 明清兩朝,對於出去的這些華人,根本就沒把他們再當子民。
 這種思維,那些殖民者一般很難理解,所以屠過華的呂宋西班牙人,其實也一直有些擔心大明清算後帳。
 他們以前與大明也談過幾次,想來大明貿易,但大明不稀罕,不願意。西班牙人想來硬的,結果打也打了幾次,但沒打贏。
 在台灣島北面佔了塊據點,最後因為被日本禁斷貿易,這條航線貿易量銳減,這個據點也就沒什麽價值,人又太少,最後被荷蘭人給出兵佔了。
 本來呂宋總督想著放棄算了,誰知道大明現在局勢變化,這天子居然改換政策,拿出了以前他們求之不得的條件。
 呂宋總督都差點笑傻了,找一些華商了解了下現在那邊的具體形勢後,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一定得抓住。
 所以這次特意派了三條西班牙大帆船前來,滿載著許多貨物。
 “帶了什麽貨物來?”
 “呂宋總督打算把這三條船連貨,都賣給朝廷。”宦官陳九稟報。
 這可就有些讓朱以海意外了。
 “連船帶貨?”
 這三條來自呂宋馬尼拉港的西班牙大帆船,都是五百噸位的,每條船上配了十五名軍官,二十六名水手,還有十九名見習水手,外加十名雜役,以及二十一名炮手,總共九十一人,大概是五點五噸分配一人。
 另外船上還有一隊共一百二十五人的雇傭兵,全船總人數二百一十六人,三條船就是六百四十八人。
 這三條船雖然有些老舊了,但放在東南仍然還算是比較強的,哪怕只是武裝商船,也還是很不錯的。
 呂宋總督的使者從船上下來,這人帶了翻譯,但自己也會說一口廣東話,據說這個西班牙人,其實是一個混血,混了好幾代了,有廣東華人血統,也有呂宋土著血統。
 船上除了水手、傭兵外,還搭乘了一些乘客,多是些在呂宋許久的華商,這次也是來拜見皇帝談貿易的。
 使者拜見皇帝,送上了船艙裡的貨物清單,還有船上的人員名單。
 貨不少。
 主要就是火槍、火炮、銀錠、銅錠、棉布、香料等,其中銀銅都主要來自於新世界,香料就來自南洋,火槍火炮都是直接呂宋產的。
 三大船的貨物,呂宋總督甚至打算連三條船一起賣給朱以海。
 甚至船上的水手和傭兵,都可以一起雇傭給朱以海。
 那些水手和傭兵,上岸列隊。
 有一些紅頭髮黃頭髮的歐洲人,也有黑瘦的南洋人甚至是非州人,當然也少不了華人和日本人、越南人等,這就是一支混合部隊,但也是這些年南洋海上的船隊的標配。
 連福建鄭氏的船隊,也基本上是這樣的,各色人混在一起。
 朱以海看了下呂宋總督的報價,開的很高,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就說他們的銃炮,不比葡萄牙在澳門造的更好,但價格卻貴了小半。
 這三條已經有些歷史厚重感的船,也開了高價。
 但朱以海沒急著拒絕。
 其實這次隨呂宋船一起來的還有不少船,有兩廣來的也有福建來的還有江浙來的,除了一些商船、補給船外,還有就是一些新下水的戰船等。
 大明沿海造船廠還是很多的,朱以海把韃子趕回江北,也算安定沿海,造船業不僅沒受到多少戰亂衝擊,反而因需求增長而越發的火爆。
 朝廷、民間的訂單都是大增, 甚至朱以海還讓整合新建了不少大船廠。
 現在皇家造船廠也開始在造風帆戰艦了。
 不過造船有個周期,尤其是一些新式船,還得整合全新的產業鏈條,並不容易。
 各地不斷下水交付的新船,也多是以舊式船為主,比較小,現在臨時用用還行,但長遠發展,尤其是要滿足大明水師甚至組建一支真正的海軍,還是不夠的。
 三條呂宋舊船,貴不貴倒不是重點,重點這個買賣先河一開,以後這塊就多了條路子。
 把使者請進星堡。
 那使者從馬尼拉來,也是去過新世界的墨西哥和秘魯的,更去過歐洲的西班牙、英法等,見識過這個時代的諸強者。
 但當朱以海告訴使者,這座星堡是他親手設計,並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造好了後,他還是很震驚。
 這星堡不大,但配合周邊的防禦,其防禦能力已經很強,尤其是上面的炮塔、火炮,水寨等搭配,再加上那些明軍士兵的銳氣,讓他很難想象這是以前他們所輕視的明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