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海上升明帝》第六百二十七章 遺老
,海上升明帝

 首輔宋之輔親自為皇帝引見一眾山東賢良紳士。

 “這位是新城王象晉,字子進,曾任浙江右布政使,現八十高壽,在鄉隱居務農多年,教導子弟,著書立說,我齊魯之長輩也。”

 王象晉八十多歲了,卻依然高大魁梧身子挺拔,雖滿頭白發卻面色紅潤,來見皇帝也並沒穿官袍,反而是短襟麻衣布鞋。

 “之前韃虜屢召王老入朝授官,但王老都不為所動。謝官家居,於農學、醫學、文學各方面均有成就,著述頗多,著有農書《群芳譜》,《救荒成法》等數套書。”

 這位老爺子卻只是擺擺手,“老臣這生文不成武不就的,就是在家研究了三十年農活種地,略有小成而已。甲申之變後,老臣以為社稷傾覆,便想做個遺老明臣,所以自號明農隱士,課教子孫,閉戶著書,韃子確實數次征召,可我新城王氏當年為抵抗韃虜入侵,舉族守城,一家戰死子弟三十余,豈又會給他們賣命,姥姥!”

 老漢聲音洪亮。

 朱以海一聽說挺喜歡,人老勁還在。

 他也提前做了些功課,了解了下今天要見的這些人,這王象晉便是崇禎兵部尚書王象乾的弟弟,新城王家象字輩兄弟七八人皆中進士舉人,俱至高官。

 王象晉的仕途還算一般,三十七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升翰林、禦史,王象晉與兄王象乾都是東林黨人,齊黨拉攏,斷然拒絕,辭歸故裡,後來再起複,官至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崇禎年間動蕩,尤其是清軍入侵,新城王氏遭受重創後,王象晉毅然辭職回家,擔起管家重任,教導子弟,打理家業。

 這些天朱以海跟許多山東望族接觸後,倒越發覺得新城王氏賓州杜氏等了得了。

 “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尊者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新城王氏,赫赫有名齊魯第一進士家族,象晉公便是達尊老人,胸懷濟世之志,心系國計民生,更留下許多不朽之作。”朱以海對老王很多讚美之詞。

 不僅是因為王家不降虜,不仕虜。

 也還因為王家在崇禎末遭受重創後,也一直被迫寄住在鄒平孫家,但上次明軍過淄川,他便讓王家幾個年輕子弟主動來迎接投奔,又獻糧又貢銀。

 然後如今他打下濟南後,老王親自出山,還一封英雄貼,廣邀山東隱居的忠義志士們。

 比如萊陽宋琬、薑埰,東萊趙士喆,膠山法若真,長山楊俊,孫睒齡,以及長山王氏等一大群人。

 都是在順軍、清軍入山東後,積極抵抗,率軍起義,最後清軍佔據山東,義軍失敗後,仍拒絕歸降,或隱居,或稱病不仕。

 這群隱居不出,或改名換姓避世的士紳們,如今全都趕來濟南。

 他們一來,還送上了一份大禮。

 在王象晉的號召下,山東的這些士紳豪強們商議出一個計劃,發動所有山東士紳豪強商賈,一起募捐一大筆銀子捐獻給朝廷。

 山東這些年遭受大難,許多士紳也因此家道中落甚至有破產的,如果僅是讓各家補繳十年的,但還有許多百姓補不上,有些士紳也補不上了。

 所以他們打算來個募捐,效忠朝廷。

 雖然皇帝早下了旨,說山東河南等都免除過去的欠繳,今年的地丁也不用交。

 但這些士紳們坐一起商議了下,覺得皇帝現在山東又是在修黃河堤,又是救濟災民的,還在用兵打仗,處處都需要錢糧。

 僅是那黃河如今奪清河入海,這堤要修成,起碼得幾百萬上千萬兩銀子才行。

 當然,皇帝不追究山東士紳家族投過順,又降了清這些,對他們來說也是深受感動。不管是接受了韃子的官職,還是去考了韃子的科舉中了舉人進士,大明都不追究。

 原大明官員可以到東京吏部去報到登記,考核銓選然後可侯職,量才錄用。

 以前在大明獲得功名的,也不特旨保留,也可以繼續參與大明科舉。

 至於說清理田地,把沒上報的墾荒田,灘地,或是寄名田,侵佔田等清退,這也屬於正常合理。

 經過濟南一戰後。

 其實不僅是在鄉隱居務農的王象晉清楚大明中興了,其它人也一樣清楚,大明中興無可阻擋,韃子必然跟順賊一樣守不住北京坐不穩天下的。

 所以現在必須得貢獻一份力。

 所以他們決定山東士紳豪強聯合起來,搞募捐,有錢的就多捐,沒錢的就少捐。

 大明初,核天下土田,山東納稅地數額為七十二萬四千多頃,約佔全國耕地十分之一,每年夏征小麥八十五萬五千多石,實征粟米一百九十九萬五千多石。

 到了明中晚期,山東的稅賦經濟水平,甚至已經超過了唐宋時的水平。

 事實上,到萬歷末時,山東實際的耕地面積早就比國初增加了許多,若是把官田、民田、軍屯田、墾荒未報田等通通清量登記,大概有可能已經有一億畝了,人口約有一千多萬。

 人均佔有耕地不到十畝,上田畝產約兩石,中田一石半左右,下田只有一石,雙種雙收比例不大,大概能折算到兩年三季,平均畝產一石半。

 總的來說,山東雖然也有許多丘陵山地,但仍是個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好地方。

 一億畝地,平均畝產一石半,意味著一年總糧食收成一億五千萬石左右,而山東一千萬人口算,按比較低的口糧,平均每口月糧三鬥,一年三石六,一千萬人一年需三千六百萬石。

 不過實際上,一月三鬥糧是不夠的,缺乏副食油水,主糧消耗較多,壯勞力一月五六鬥,綜合老人孩子,一人一年要四石多。

 而實際上萬歷年間,大明人口達到峰值,所以可能遠不止一千萬,當時明朝人口推算約有一億多,山東佔天下十分之一人口,假如算一千兩三百萬,那也得消耗五千萬石左右。

 當然,細算的話,還得有個主糧雜糧,粗糧細糧的折算。比如稻谷出米率,一百斤稻碾成米,可能就七十來斤。

 當然,山東的糧食還要供應京師,以及為運河沿岸繁盛的工商市鎮服務。

 如果嚴謹一點算,萬歷末山東田地在八千多萬九千萬畝是有的,而人口可能在一千二三百萬間,所以在豐收之年,山東是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除了上繳幾百萬石糧後還有很多富余,是糧食產出和供應大省。

 當然,山東有運河、黃河甚至沿海風暴等災害,實際產量可能會減少一些。

 明中葉以來,土地兼並嚴重,宗藩、勳戚、士紳豪強們佔據了絕大多數田地,大多數百姓都只能淪為佃戶或長工,而地主們普遍跟佃戶對半分。

 就比如孔家,不管豐年還是災年,豐年不加租,災年也不減租,被稱為萬年租。百姓種出來的糧,一半得上繳給他們,扣除種子等成本,就所剩無已,一遇災年,就得逃荒,甚至賣兒賣女。

 本來正常種上十畝地,收成完全夠一家人口糧,還有不少剩余,但就因為沒有自己的地,在上繳完一半產出,再給朝廷官府繳各種丁銀等等後,百姓每年雖種出幾十石糧來,但自己真正能留下的可能卻僅有幾石,連喝粥都不夠,最終只能逃亡。

 其實現在山東這種慘淡蕭條景象,士紳豪強地主們同樣也損失慘重。

 地荒在那,租再高有什麽用,佃戶都逃光,地都荒了,哪來的產出,哪來的租。

 人都跑光了,市鎮工商等也蕭條了,掌握資本的這些豪強大戶自然也是遭受很大損失。

 他們也希望能夠早點恢復。

 他們也希望能修好黃河。

 他們更希望皇帝真的就既往不咎,所以他們也得自救。

 山東以前一年的田賦額也不過三百萬石糧左右,各種代役銀也不多,山東也就臨清關過去收的關稅較多, 一年八九萬兩,收益極高。

 這些年山東士紳豪強確實損失很大,不過之前已大多歸附北京清廷,穩定了下來,雖說田地產出沒恢復過來,但各家以前積攢的錢財,有許多還都是埋藏在地下的,那些銀子都藏著呢。

 先前送來四句詩旗子的長白山尼王氏,這次也再次來拜見皇帝,她夫家長山縣太和莊劉氏家族,有名的望族。

 他公公劉鴻訓還是崇禎朝首輔大學士,據說劉鴻訓是個辦事能力強,又極清廉的好官,還是東林黨人,他父親也是東林黨人,官至陝西按察副使。

 說他父親劉一相十歲喪父,母親高氏操持家務,家中貧困,節衣縮食教子,但他家卻還有婢女使喚,所以也不是真正的普通百姓。

 後來劉鴻訓又中進士,一路官至首輔,也有清廉名聲。

 可實際上,現在朱以海手裡掌握的調查報告,劉家擁有田產三千多頃,其中登記在冊的並不多,雖然這三千多頃,其實有許多也是寄名田,但寄名田也是要收租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