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三百六十三章 土國寶的明悟
,海上升明帝

 雪飄飄灑灑,蘇州城外白茫茫一片。

 蘇州城北二十裡,滸墅關鎮。

 禦營右廂在此立大本營,不過此處雖名關,卻並不是如雁門關、山海關、潼關那樣的險要關隘,既無雄關,亦無隘口,所謂關,其實是鈔關。

 這裡位於京杭大運河東岸,蘇州城北,素有江南要衝地,吳中活碼頭之稱,大明宣德四年,設滸墅關於蘇州長洲縣滸墅鎮,到明末時,這裡早已是大明七大鈔關之一,被稱為吳中第一大鎮。

 有句俗語,先有滸墅關,後有蘇州城。

 這是始建於秦始皇南巡的千年古鎮,秦始皇看見有隻白虎蹲在虎丘,追了二十裡愣是沒追上,它消失的地方正是滸墅關,所以秦始皇名命此地虎疁。

 到了唐代,避諱虎,於是改名許疁,到了五代十國時,又避諱吳越王錢鏐,改名滸墅。

 不過現在這裡被叫做墅關,原因也很簡單,上次北伐時,朱以海路過此地,看到古鎮前立的碑,當時樹蔭摭住了三點水,只看到了許墅關三字,脫口念出,於是後來便把這滸墅關,就直接改叫為xu音了。

 陸遊當年經過蘇州滸墅關時,這裡其實也還叫許市,所以朱以海倒也不完全錯了,陸遊還寫了首詩,發楓橋,曉過許市,居人極多。

 宋代時,許市已經是一處熱鬧的集市,而到元朝開鑿京杭大運河後,滸墅關更是一躍成了南北往來要衝,史稱上接瓜埠,中通大江,下匯吳會巨浸,以入於海,號稱十四省通衢之地,船來貨往,那真是門泊東吳萬裡船。

 也因此,明朝在此設立鈔關,成為大明七大鈔關之一,每年關稅頗豐。

 土國寶帶著楊國海、曹虎兩個親信大將和一隊家丁騎馬走在茫茫雪地,看著那座熱鬧的滸墅古鎮,如今變成了森嚴的明軍營壘後,也隻得無限感慨。

 他在蘇州時間不長,但從這裡可是撈了不少銀子。

 雖然滸墅關在七大鈔關裡不如佔首位的山東臨清關,臨清關一年的鈔稅,居然比山東全省的稅課銀還多,而且不僅是多,還多的離譜,高達十余倍。

 土國寶曾經把滸墅關當成他的搖錢樹,甚至他的標營還長駐了兩個營在這裡,南來北往的商船貨物,都要被他抽稅,這是在正常關稅之外的,全進他私人口袋。

 而現在,這搖錢樹卻成了明朝佔有了。

 “聽說明軍在此設立了厘金局,不僅對過往商船貨物征收關厘,也對鎮上的商鋪征收市厘,那些絲織等工坊也要征收產厘。”楊國海道。

 土國寶撇撇嘴,“現如今運河都封凍了,運河上的船運,都停了。運河上跑的都是冰車,更何況現如今江南糜爛,這哪還有什麽商貨運輸,這厘金也征不了多少吧?”

 “舅父可想差了,滸墅關現在比之前還熱鬧呢,鹽、茶、糧、布這幾樣大宗商貨,現在都匯集到此,整個蘇州府,現在就數這裡最熱鬧了。”

 再戰亂,可百姓也得吃鹽,也得吃飯,也要穿衣,仍是有需求的。

 滸墅關現在明軍控制下,十分安全,又有秩序,禦營口碑好,能保證交易安全,而且雖說要征收工商市稅,還要抽厘金,但一切都是明著來的,甚至反而還杜絕了之前的許多陋規,少了許多勒索等。

 相比起過去,更有利可圖。

 原本死氣沉沉的蘇州市場,因此又活躍了起來,因為戰爭而蕭條的經濟,反而在這裡火熱起來,大家在這裡互通有無,甚至迫切的想把手中的手工商品交易出去。

 “聽說他們日進鬥金呢。”楊國海十分羨慕甚至妒忌,他現在也是參將銜了,但還是喜歡忙著到處撈偏門搞走私。

 但跟明軍一比,他這走私買賣就顯得小氣了些。

 “現在兩淮兩浙的鹽場,基本上都已經被明軍控制在手了,他們一手握著鹽,控制著灶戶鹽丁,一手抓著鹽,然後迫使鹽商們都在他們那交銀取引領鹽,他們還主動降低了鹽稅鹽價,不設鹽區專商,搞的現在這鹽啊滿天飛。”

 “販鹽有利可圖,又無壟斷,誰不想去買鹽來販,那些大鹽商們雖不滿,卻也無法制止。”

 過去專商專區專賣,鹽商們劃片行銷,壟斷銷售,暗裡夾帶私鹽,導致鹽稅雖高,但鹽稅實際流失嚴重。

 肥了鹽商,也肥了那些地方官員們,卻唯獨讓朝廷損失了稅收,甚至百姓還得吃高價鹽,現在明軍這樣推新鹽法,打破鹽商身份和鹽區的壟斷,提供源源不斷的鹽,打壓市場鹽價,百姓吃上便宜鹽,明軍還收到了足數的鹽稅,在這種新政下,現在基本上沒什麽私鹽買賣了。

 一是鹽的源頭被控制了,二是銷售上不設限制了,販鹽利潤雖不如前,但仍是個高收益行業,無數人湧入,沒有壟斷,也就不需要走私。

 “這些明軍真是財大氣粗啊,他們給士兵娶老婆還分田地,由皇帝掏錢給他們娶老婆,出十兩娉禮再給五兩陪嫁,還包辦婚禮,娶妻後還能分田,雖說地要錢,但價格便宜,而且還可以分期償還,極低利息,這福利好的讓我都他娘的心動了。”

 曹虎歎氣,告訴土國寶,“大人,現在咱們標營弟兄可是人心動搖啊,好多人都在傳明軍的這些福利待遇,不少兵都想跑去對面投明軍呢,尤其是那些他娘的打光棍的,特別是一些新兵。”

 土國寶聽了也很無奈。

 他自己現在號稱有一萬兵,但這些兵裡,有七千是新兵,那三千也好不到哪去,除了他自己的那幾百舊家丁,其余的都不可靠。

 戰鬥力低,待遇其實也不高。

 披甲率極低不說,刀槍等也都不齊,至於糧餉就更別提了,九王沒北上前,他手下標營還能按時拿餉,雖然七扣八扣,實際最後到手一個月也就三鬥糧和幾錢銀子,但好歹還有點。

 而現在除了他的家丁,其余的兵,基本上都是欠著餉,只有偶爾發點賞錢,那還是臨敵之時。

 平時吃的也是極差的。

 這種待遇,土國寶都挺勉強支撐,畢竟如今的江南實在是太一言難盡了。

 現在跟明軍一對比,尤其是在人有心宣揚鼓動之下,他的這一萬人馬,尤其是那些新兵,那真是人心動搖。

 在這邊飯都吃不飽,人家明軍卻還有皇帝掏銀子替他們娶媳婦,一文不花白娶個媳婦不說,還能立馬得到一筆五兩的陪嫁銀,若是那十兩娉禮也能再返回點,就更不得了,何況成婚後,還能分到一塊田地,不用自己掏錢,直接由皇帝掏銀子低息借貸,以後每年還一點就好。

 這種好事,誰他娘的不心動。

 大明天子真是舍得下血本啊,對這些當兵的是真的好。

 怪不得這些兵敢戰能戰。

 去年還橫掃中原,千裡追擊李自成,無敵碾壓弘光朝的清軍,結果現在已經在這位紹天皇帝的禦營面前,屢屢吃敗仗。

 他土國寶曾經也是一員悍將,可卻三丟蘇州,現在又被圍上了。

 轉念一想,土國寶覺得不對。

 大明天子這般豪爽灑銀子,那些銀子裡就有他上供的一份啊,他前前後後給明軍的贖城銀贖標營錢等加起來,也是數十萬兩了,何況他還給明軍賣了不少火藥刀槍等。

 一想到明軍如今有這麽強悍,其實也是他的一份功勞,他就覺得無比的荒唐。

 他喂肥了禦營,現在禦營又來圍他的蘇州城,這還真是喂不熟喂不飽啊。

 靠近滸墅關一路上,崗哨巡騎無數。

 經過重重檢查,他們終於抵達鎮口,鎮牆已經明顯經過了加強,甚至還增修了不少炮台、箭塔,還有羊馬牆,甕城,小寨等。

 看到那黑漆漆的炮口,土國寶有些頭皮發麻,這禦營右廂的實力,比他想象的還要強。

 甚至比當初九王初打蘇州城時還強,那時他逃出蘇州還在穹隆山上跟九王交鋒過,起碼還能撐半天。

 但現在,他覺得自己若是帶上他的那一萬人馬來打這滸野鎮,只怕全拚光在這,也打不進去。

 這越發讓土國寶明白,一味對抗明軍已經不現實了。

 一想到江寧城中那位嚴經略,土國寶更是頭皮發麻。

 這天下到底是怎麽了?

 當初清軍南下, 各地紛紛望風而降,南京勳貴大臣們更是不做絲毫抵抗,就帶著二十余萬大軍投降了。

 而現在,局勢似乎正在顛倒過來。

 大清在江南甚至整個長江沿線,已經土崩瓦解了。

 雖然蘇松杭還有近七千滿州精銳,但他很清楚,如果僅靠這七千人,是根本翻不了盤的,何況,江寧有嚴我公,蘇州有他土國寶都不再是跟清廷一條心,那杭州那邊的超勇公鄭繼武、總督李遇春等人,只怕也絕不是什麽忠心之臣啊。

 畢竟李遇春是怎麽起家的?他就是跟嚴我公一起平定浙西,招撫蘇松才起來的,而鄭繼武更是原本降而複反的明將,被嚴我公招降過來的。

 這麽一想,似乎浙西那邊有更大的陰謀啊,怪不得這些人一枝獨秀,他娘的,他們絕對早就通明了。

 這麽一想,他土國寶更危險了。

 這浙西兵馬若是北上來蘇州,這不是來會師解圍,這根本就是要索命的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