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海上升明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姑蘇城外
看書網.,最快更新海上升明帝最新章節!

 江蘇城外。

 一支支明軍匯聚而來。

 江蘇總督兼巡撫沈猶龍、漕運總督兼鹽運使吳易、江蘇布政使陳子龍、蘇松分巡道顧炎武等各領標營或團練來到。

 結冰的運河岸邊,猶如熱鬧的廟會集市。

 甚至還成了一個火熱的婚戀市場,無數百姓帶著家中十幾歲的姑娘前來,靖南侯、蘇浙提督王相已經向百姓宣示,要為士兵們娶親。

 皇帝願意為士兵們出十兩銀為娉禮,因為眼下情況,現在又增加一石糧為娉禮。這個條件,非常吸引江南百姓。

 若是放在一兩年前,這樣的條件江南的百姓會不屑一顧,江南富甲天下,十兩銀子夠幹什麽?

 就算一般地主家娶個親,可能都得花費上百兩銀子,普通人家也遠不止十兩。

 娶妻嫁女,都成為江南百姓的一個極大負擔,娶的要付很高的娉禮,要蓋房子打家具辦婚禮等,而嫁女兒也要置辦很厚一筆嫁妝,少了還嫁不出去。

 可時移事易,如今情況不大如從前,兵荒馬亂,富裕的江南水鄉也成了戰場,江南糜爛,百姓也面臨饑荒。

 這個時候十兩銀子和一石糧,那可是不得了。

 更別說,眼下這形勢亂的,若是女兒能嫁禦營士兵,那以後豈不也有了個保障。

 君不見好多地主士紳老爺們,也都把自家妾侍生的女兒也送來了,以往就算是妾侍生的女兒,那些士紳老爺也絕不願意嫁給一個臭當兵的軍兵的,但現在不一樣了。

 江南的士紳現在就是豬是韭菜,被任意的收割屠宰著。

 明軍為士兵娶妻,這是皇帝陛下堅持的一項政策,既是給士兵們的福利,也是長治久安的基石。

 要想建立一支能戰敢打的軍隊,首先得足兵足餉足練,除此外,還得讓他們活的有尊嚴,讓他們有奔頭,老婆孩子,田地房子,得讓他們有社會地位。

 當然,不是每個士兵都能得到這福利的,也是有條件限制的。

 幾條硬性規定,起碼得是二等兵,再比如軍齡久,軍功高的優先。

 這也是為激勵士兵們努力。

 勇衛鎮有五千戰兵,其它羽林、忠肅和水師鎮遠鎮也都有五千戰兵,另外蘇浙還有四鎮兩萬省營,加上地方團練,兵很多。

 不過現在除了禦營右廂四鎮,其它各支部隊都還缺編不少。

 但這右廂若滿編戰兵就得有四萬,輔兵鄉團還有幾萬,真要人人娶親,哪怕一人十兩銀子,也不是小數字,更何況,娶親的士兵還有筆陪嫁補貼等等。

 只能是分批來。

 王闖子宣布的條件很好,許多窮困百姓甚至就衝著那一石糧食來的,而還有許多士紳是為了跟明軍拉上關系,好重新有個靠山。

 無數的姑娘送來軍營。

 禦營右廂糧台的官吏們忙的眼花繚亂,目接不暇。

 他們除了要登記這些熱情百姓送來的女兒、妹妹們外,還得安置她們經過初步的體檢等,為犒營衛士娶親,當然不能隨便馬虎。

 是有幾項基本硬性條件的,比如身高起碼得四尺六八,年齡則優選十五到二十的,最好是身體健康沒有殘疾。

 這些送來的姑娘經過一道道的篩選檢查後,送進臨時的女營,會有專門的女子負責交她們一些相親結婚的注意事項等,甚至還還安排她們洗澡、除蟲等等。

 除這些外,糧台還要負責就地向附近百姓采購各種物資,糧食、布匹等一切所需之物,雖然軍中也有攜帶,但能在當地采集的,自然也不能放過。

 照價采買,公平交易。

 這也吸引了無數百姓商販過來,有滯銷的商品,也有一些家中閑置之物,甚至被迫把一些家當拿來置換所需度過難關的。

 不經意間,蘇州城外倒是成了熱鬧大集,不僅限於軍隊向百姓采買物資,也成了百姓交易互換的大市場。

 一些手工商人、匠人們,也都趁機在這裡支起攤,重操舊業乾起活路來。

 修鍋補盆治病療傷打鐵賣柴裁衣裳做鞋子的,好一片熱鬧景象。

 短短數天時間,糧台向王闖子報告,已經有小三千年輕姑娘通過了篩選,經登記後送進了女營裡。

 “看來咱們禦營士兵很受歡迎啊。”

 王闖子很滿意,他這幾天也很忙碌,他親自圍蘇州城,又分兵去打其它地方,嚴格遵守陛下聖旨,這次要迅速的掃蕩蘇松,在清軍主力南下江寧前,先把蘇松這邊的清軍給解決了。

 從鎮江出發,常鎮兩府各縣基本上都是望風而降,兩地基本上沒什麽清軍了,原來的綠營都被嚴我公給整的差不多了,加上吳勝兆等反正,更加導致地方空虛,僅有的一點兵基本都調去了鎮江江寧等地。

 他們很輕松的就拿下各城。

 有幾座縣城裡的清朝官員還試圖頑抗,但半夜就被手下胥吏捆了,也有被城中士紳率領家丁先一步打進衙門砍了的。

 只有兩座城頑抗,但那些地方帶吏鄉紳帶領的民壯,在禦營的進攻下,不堪一擊,本來就是縣城,又無戰兵防守,明軍一頓銃炮猛攻,然後很快就攻進城了。

 兵一入城,城中也就再無鬥志。

 環太湖的江南地區,可以說是一塊早就燉熟的肉,明軍之前就已經掃蕩過幾回了,又有吳易、沈猶龍等地方軍隊一直在發展,所以本來城外鄉村,早就已經脫離清廷的控制,僅剩下的府縣城鎮,也基本上早被滲透的跟個篩子似的。

 清軍的那點底細,哪個知府、縣令是哪來的,以前什麽根腳,胥吏、士紳們是什麽關系等等這些,早就摸的滾瓜爛熟了。

 現在明軍殺回來,一切都非常順利。

 順藤摸瓜就是。

 甚至有好些縣令、典史等也早就都是暗裡反正歸明的了,只要這邊一進攻,他們立馬就舉旗反正。

 這真跟秋風掃落葉一樣。

 要不是這寒冬臘月太冷,天氣有所限制進軍,王闖子的禦營右廂只會更猛,河湖結冰封凍,大大減緩了他的速度。

 如今王闖子面臨的主要問題,並不是蘇松地區的清軍,也不是浙西的清軍,環太湖地區真正的清軍,其實也就是那六千多滿州兵而已,還分散在蘇州、松江和杭州。

 其余的清軍綠營,尤其是浙西的綠營,對外號稱明軍克星,清軍綠營精銳,實際上那都是自己人啊。

 浙江提督超勇公爵鄭繼武,海鹽侯嘉興總兵朱大綱等,都是自己人。

 連李遇春這個號稱橫掃浙江無敵的浙江總督,還有浙江巡撫潘映婁,其實也是明軍掌握的。

 王闖子現在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江南長期站穩腳跟,是如何讓禦營右廂四鎮和蘇浙兩省四鎮營兵,這八鎮主力部隊穩固下來。

 如何就地解決這八鎮四萬戰兵的軍需是大頭。

 這輪掃蕩過後,必須開始按照浙東那邊的改革,開始全新的稅賦制度,攤丁入畝,地丁合一,重新開征商稅,征收厘金,鹽稅改革等等。

 只有這些理清了,推行下去了,蘇浙才能養的起這四萬戰兵,和一萬多輔兵,以及健全地方上的團練、民兵等,才能讓清軍以後沒機會再奪回去。

 打仗王闖子不怕,但是這些東西,讓他頭痛。

 還不如給士兵們娶親,不過是掏銀子的事情而已。

 右廂都監軍沈文忠倒是比較有經驗,“浙東早有成例,如今推行順利,我們照貓畫虎便行。”

 “如今咱們掃蕩各地後,首先任務是清理韃子殘余勢力,然後是趁著冬季組織地方清量田地,理清田畝,普查戶口,還要組織百姓救荒,調集糧食以工代賑,安排百姓疏通水利,清理河道,以免明年水災等。”

 “再有一個,也很重要,就是把那些還官田、軍屯田等清理出來後,得馬上安排分賣給士兵們。”

 賣地給士兵而不是直接分,這是在嚴州時就訂下的制度。

 雖然說是賣,但價格不會很高,這也相當是給士兵們的一項福利,而且還允許分期還錢,且是低息。

 “娶妻了的士兵,可優先認買田地,每個士兵限買二十畝,以後每年可再認買十畝,最高可認買百畝福利田。”

 王闖子擺手,“這些勞心事就有勞沈公負責,我就負責打仗,琢磨如何把蘇州城拿下。”

 沈文忠笑笑。

 “蘇州城的關鍵是那一千八滿州兵,但最關鍵人物卻是這暫代蘇州巡撫兼提督操江的土國寶,這人也算是咱們的老熟人了,不用強攻可以智取。”

 王闖子捏著下巴,“還得提防松江的和托,此人還有兩千五滿州兵,隨時會趕來,你說咱們選擇哪個地方招待他們?”

 “這個侯爺可以請教沈總督和吳總督他們,他們熟悉地方,說不定有好的建議。”

 正說話間。

 沈文忠的中軍進來,送來一封信。

 他看過後笑道,“土國寶想要拜見咱們。”

 王闖子笑笑,“看來這土國寶確實如傳聞中所言啊,既然如此,那就讓他今晚直接來我軍營相見面談好了。”

 “看看他有沒有這個膽子和有幾分誠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