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第149章 麋竺之罪
麋竺離開小沛,六輛馬車,麋竺和五個州吏各乘一輛,後面還有三輛拉物資的板車,畢竟從郯城到小沛路途頗遠,不是一二日就能到,路上吃喝夜宿都要有所準備。

 他和五位州吏都帶著家仆,有二十幾個家仆,那五位州吏都只有一兩個家仆,其余都是麋竺的家仆,另外還有五十名護衛相隨於後。

 車馬一路向東急行,車後煙塵滾滾。

 才走出二十多裡,經過一片樹林時,只見前面路中列站著一隊騎兵,足有上百人之多。

 這些騎兵身著戎服,手中或持弓弩或持刀矛,看其戎服就知道是潘鳳的兵馬。

 馬車夫遠遠見到,一下子全部停住,不敢再向前行。

 麋竺坐在馬車內,正想著潘鳳會不會領兵來奪郯城,突然被急停衝了一下,差點摔出車廂外。

 他穩住身子,挑簾一看,見了前面遠處路中騎兵,儼然是潘鳳的兵馬,心知不妙,忙道:“快,往回走,回小沛。”

 可是他坐的是馬車,不是騎馬,哪有那麽容易調頭。

 而且就在此時,前面騎兵領頭之人一聲令下:“除了車內之人,余者皆殺,不許放走一人,衝。”

 騎兵揮舞刀矛呼喝著向前衝來,持弓弩者更是還未奔近就開始射擊,轉眼間便射倒幾個護衛。

 麋竺知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趕緊拿起裝著印綬的包裹跳下馬車,想要往旁邊樹林裡逃跑。

 可從兩旁樹林裡又衝出數十人,後面也出現二三十人,四面圍住,斷了退路。

 其余五位州吏見這些騎兵殺人毫不猶豫,不問青紅皂白,見人就殺,都坐在馬車內不敢動,怕自己出去就會立刻被殺。

 潘鳳陷陣營的這些騎兵算不上非常厲害,但要斬殺麋竺這些護衛,卻是綽綽有余。

 李響又下了屠殺令,他們不管是誰,見人就殺。

 那些護衛和家仆很快就被殺得所剩無幾。

 有幾個逃入樹林的,也被追上砍死,最終在車外之人無一人能活。

 李響之所以要把人全部殺死,是怕他們逃脫去向劉備求救。

 畢竟這裡離小沛較近,如果劉備派騎兵追來,有可能會追上自己。

 李響拍馬到麋竺車旁,挑簾一看,卻見車內空無一人,忙道:“人呢?是不是跑了?快找找。”

 一個兵士從另一輛馬車上拉出來一人,喝問道:“麋竺在哪?”

 其余四名州吏也被拉出了馬車。

 最先被拉出來喝問的那名州吏指著麋竺馬車旁不遠的一具屍體,顫聲說道:“那個就是麋別駕,他死了。”

 其余四名州吏紛紛點頭:“那個就是麋別駕。”

 原來,他們就是看到麋竺下了馬車,先是被一箭射中,接著又被一矛刺穿身體,倒在地上死了。

 因此才不敢擅自離開馬車,怕自己會如麋竺一樣。

 而坐在馬車內,那些騎兵卻不管不問,只是追殺車外之人。

 李響下馬走過去一看,從此人衣著布料來看,確定他就是麋竺。

 “州牧印綬在哪?”

 李響轉頭對那幾名州吏問道。

 “就在麋別駕身旁的包裹裡。”

 一名州吏指著麋竺屍體旁邊一個包裹。

 李響走過去拿起包裹,打開一看,裡面果然放著州牧的銀印青綬。

 看來是麋竺想要帶著印綬逃走,結果因為離開馬車,被兵士誤殺。

 雖然潘鳳並沒有讓他殺麋竺,但現在人已經死了,李響不再多想,重新系上包裹,掛在身上,對那幾名州吏說道:“你們聽話就不會死,如果有歪心思,想要逃走,那就只能如麋竺一樣了。”

 幾名州吏忙點頭應諾。

 只要不死就什麽都好,這些人殺人不猶豫,連麋別駕都殺得這麽利落,何況是自己。

 李響拉來五匹馬,讓那五名州吏騎上,又將麋竺的屍體放到馬上,帶著他們回去向潘鳳複命。

 回去見到潘鳳時,潘鳳率領大軍還沒到郯城,離郯城還有三十多裡。

 “將軍,印綬拿到了,只是……麋竺死了,被我們誤殺。”

 李響說著將包裹交給潘鳳,沒有過多解釋。

 潘鳳愣了一下,本來還在考慮應該要怎麽處置麋竺,要以什麽罪名去殺他,現在倒好,不用想那麽多了。

 至於罪名,潘鳳一下子就想到了。

 他接過包裹,打開看了一眼,看到裡面的印綬,也不多問,輕笑了一聲:“呵呵,死了就死了,沒什麽誤殺,他也該死,去把那幾個州吏帶來。”

 “將軍,麋竺死了,只怕事情有些難辦,畢竟他身為別駕。”鄭威在旁邊憂慮道。

 潘鳳臉上微笑,八字胡輕挑:“不難辦,反而好辦了。”

 魯肅此時也微笑道:“不錯,麋竺死了,將軍拿到印綬,那幾個州吏又都捉來,郯城或許可以兵不血刃就能奪下,想必將軍已有對策。”

 潘鳳看著魯肅點點頭:“子敬知我,麋竺死了,便斷了郯城內許多人迎劉備之念,我兵馬臨城,或許他們該要開門迎我了。”

 李響將那五個州吏帶到潘鳳面前。

 見到潘鳳,五人慌忙揖禮:“拜見潘將軍。”

 潘鳳並不答話,盯著五人看了許久,一邊輕輕捋著八字胡,看得五人慌懼不已,不知所措。

 “聽說你們跟著麋別駕,想要帶著徐州牧印綬去降迎曹操,是嗎?”

 潘鳳不開口還好,這一開口,卻是驚人之言。

 五位州吏嚇得慌忙應道:“沒有之事,沒有之事,我們是去小沛迎接劉備。”

 “迎接劉備,為何你們卻跑到沛縣西面去了?”潘鳳又冷冷言道。

 “潘將軍,我們沒有到沛縣西面啊!我們是在沛縣東面遇到將軍的兵……”

 “哦,你們沒去沛縣西面,只是麋別駕自己去了,他帶著印綬想去迎曹操來徐,你們不願隨他降附曹操,自己往東回走,是這樣嗎?”

 五人面面相覷,無人答話。

 這不是明擺著將叛徐降曹的罪名安給麋別駕嗎?

 他們不敢應是,也不敢說不是。

 潘鳳見他們沉默不語,又問:“你們不是往東走,而是往西去嗎?”

 “往東往東,我們是往東走。”

 五人忙答。

 “你們往東,那就是麋別駕一人往西迎曹了。曹操兩次攻我徐州,殺害百姓無數,乃我徐州之大敵,而麋竺身為徐州別駕,趁著陶使君新亡,公然背叛徐州,欲私迎曹操,罪不可恕,已被我所斬。你們受他欺騙,謊言陶使君將州交與劉備,而實際上,陶使君是將州交與我潘鳳。你們於半道識破麋竺奸計,故而與他背道而馳,奔馬來投,迎我入郯接州,你們是保州護徐的有功之士,可是如此?”

 五人聞言又相互看看,無人敢先答。

 畢竟事實如何,他們心裡一清二楚。

 這是要栽贓嫁禍,將麋竺背叛徐州的罪名坐實,違心的話,他們實在說不出口。

 “你們都是徐州大族之家,又身為州吏從事,代表著徐州百姓,要為他們謀安定與利益。我潘鳳兩次逼退曹操,救了徐州,又出軍糧救助因災受餓之民,你們說,我待徐州百姓不好嗎?我好過了,徐州百姓也會跟著好過,我若不好過,只怕曹操與袁術大軍一來,兵禍若再起,徐州百姓可就要遭殃了,包括你們的家人。”

 能夠被辟為州吏,一般都是當地豪族人家,都讀過一些書。

 這五位州吏聽出了潘鳳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在威脅他們。

 如果潘鳳得到徐州,他們的家人就會平安,如果潘鳳得不到徐州,說不定就會拿他們的家族開刀。

 潘鳳這個人,連曹豹和麋竺都敢殺,還有什麽事做不出來。

 他們不敢再猶豫,連忙紛紛點頭應道:“潘將軍所言極是,麋別駕以謊言欺騙,陶使君實際是欲將徐州交與將軍,而麋竺為了自己私利,假言使君將州交與劉備,卻欲私迎曹操,被我等識破,因此來投將軍。”

 潘鳳滿意地點了點頭:“唔,待我入了郯城,接了州印,你們仍為舊職,說不定還可升職。”

 鄭威這時說道:“諸位,當初潘將軍來奪琅邪時,原先我也是甚為抗拒,可是後來才知,潘將軍乃是真仁義之人,不但收服臧霸等人,使得琅邪境內再無盜匪劫害百姓,更是輕徭薄賦,勸農耕桑,救濟百姓。”

 “試問諸位,如今徐州諸郡,有哪一郡比琅邪百姓過得更好?陶使君在世時,信用丹陽曹宏笮融之輩,四處斂財害民,使得徐州民怨甚沸,而使君聞若未聞,任其妄為。你們說,徐州是不是該由潘將軍如此威勇仁義的人物來治一治,才可讓徐州百姓過得更好呢?”

 鄭威這番話說得五位州吏頻頻點頭讚同, www.uukanshu.net 紛紛向潘鳳表示忠心和歡迎。

 這一次,他們經過細細思量,鄭威所言句句屬實,他們是由心地想讓潘鳳來接掌徐州。

 潘鳳見他們已然心服,而非只是威服,心中大喜。

 他將麋竺首級斬下,交給五人帶回郯城,就按他先前所說罪名,回郯城向城內之人說起。

 同時讓他們去與治中許友相商,一起去勸呂由將軍歸降,開城迎納自己。

 別駕麋竺已死,如今州府之中當屬治中最為有權,迎誰任州牧之事,可以說是由他說了算。

 只要城內的許耽和呂由兩位將軍不再以兵相拒,讓潘鳳進了郯城,徐州牧就非他莫屬了。

 送走五人後,潘鳳第二日再起兵,率領大軍來到郯城外安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