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大明做藩王》第138章 出兵青海
詩劍也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誰能想到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青海蒙古就出事了呢,便向朱桂行了一禮,道:“是,奴婢遵命。請殿下稍後。”
 過不多時,肅藩的文武群臣便被朱桂召集到了臨時王宮的承運殿內,朱桂為了表示自己對此次會議的重視,早已經換上了代表他親王身份的九章袞龍服。
 雖然他很不喜歡穿這身衣服,穿上了之後渾身不自在,但是,事業要緊,不喜歡穿也得穿啊。
 於是,見肅藩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來齊了之後,朱桂便掃了群臣一眼,淡淡地說道:“諸位臣工,寡人收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青海蒙古部疑似發生了政變,他們的大汗羅丹汗已經被自己的兒子控制起來了,說不定現在已經殺掉了。
 而現在,青海蒙古內部面臨著分裂,一部以羅丹汗的長子拔都為代表,另一部以羅丹汗的寵妃忽蘭為代表,兩部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即將兵戎相見的地步。
 就在不久之前,忽蘭的弟弟阿拉騰前來拜見寡人,請求寡人發兵支援他們,並承諾給寡人以厚利,不知道眾位臣工如何看待這件事?”
 朱桂說完之後,這番話立即在肅藩的大小文武當中引起了激烈的討論,臣弑君,子殺父這種劇情最為刺激了,總是能夠引起眾人的談資。
 不過,肅藩的文武大臣們也都知道,朱桂叫他們過來不是為了聊天的,而是向他們問計策的,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如何使得肅藩在青海蒙古的這次巨變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眾人商量了一番之後,景川侯曹震便站了出來,向朱桂抱拳行了一個軍禮,朗聲答道:“還能怎麽辦?殿下,這個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青海蒙古雖然暫時跟我們簽訂了盟約,但是利益之盟終究還是靠不住的。
 咱們還得想辦法把他們控制起來才行。現在,青海蒙古內部大亂,大汗生死不明,我們在這個時候插上一腳再合適不過,就算不能完全吃掉青海蒙古,那也可以削弱他們,對他們內部的事務插上一手,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其有利的。”
 曹震的話正和朱桂的胃口,盟約什麽的都是扯淡,都是雙方誰也吃不掉誰的情況下誕生的。
 現在,自己有機會吃掉青海蒙古,至少是可以嚴重地削弱它,然後控制起它來,這個時候,誰在遵守條約誰他媽就是天字第一號大傻子。
 更何況,這次是青海王妃忽蘭的弟弟阿拉騰親自來這裡向寡人請求的援兵,不是寡人主動攻打的他,不能算寡人背約棄盟。
 此時,會寧侯張溫也站了出來,向朱桂抱了一拳,道:“啟稟殿下,臣以為景川侯說得有道理。這次青海事變,可以說是上天賜給咱們肅藩的一次禮物,有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咱們要是白白的放棄了這個機會,怕是老天爺都不會答應。”
 能夠開疆拓土是每個君王的夢想,肅藩的文武大臣們也都知道朱桂一直有這個雄心,知道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便紛紛附和道:“臣附議,請殿下早日發兵,以掃平群醜,彰顯王威。”
 這時候,曹國公李景隆的表情卻是陰沉不定,他在京師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只可惜,雖然經過他的多方活動,希望老朱能把他留在京師,不再把他派到河西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但是,朱元璋最終還是以肅王年幼,需要勳貴輔佐為由拒絕了他,還是把他發配到了河西。
 最起碼,李景隆認為這是一種發配。
 李景隆心裡自然是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滿,但是他能怎麽樣呢?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違抗老朱的命令,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前來河西上任。
 只是心中對這個河西之地還是充滿了怨毒的,甚至比上次來的時候怨毒更深。
 好在,李景隆也不是傻子,他在來河西之前,特意為自己的前途做好了功課,鋪好了道路。
 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聯絡上了新任的儲君朱允炆,由於在朱允炆被立為儲君之前,李景隆就寫信表示過關心,所以朱允炆再被立為儲君之後,自然對李景隆格外器重,將他視為從龍之臣,潛邸之臣,妥妥的自己人啊。
 於是,這兩個人一個有情一個有意,就如同乾柴遇烈火一樣,很快便攪在一起了。
 臨走之時,朱允炆特意設宴寬帶了李景隆,並且告訴了他對藩王勢力日漸做大的隱憂。
 這個隱憂他一直都有,而那他朱棣在後花園裡故意戲弄了他一番後,這個隱憂便猶如雨後的春筍,不斷地在朱允炆的心中成長、壯大,按都按不住。
 李景隆是個官場的老油子,這輩子的腦子都花在了官場上面,對朱允炆的心思自然是了然於心。
 他知道,要想向這個大明新任的儲君表忠心,就必須站在藩王的對立面,就必須想辦法限制藩王的發展,尤其是朱桂這種很有想法,很有野心的藩王。
 因此,在聽到朱桂想要出兵青海之後,混了一輩子的李景隆立即就明白了朱桂可不是帶兵過去伸張正義的,而是想要借這個機會控制住青海,借此擴大自己的勢力。
 如果讓朱桂輕輕松松地如願了,那朱允炆知道了肯定會對他不滿,說不定還會以為他對自己陽奉陰違,是朱桂那條線上的人。
 所以,這個態度必須要表,要是不表,將來朱允炆當了皇帝,可就不念自己的好了。
 想清楚之後,李景隆立即站出班來,向朱桂作了一揖,一臉恭敬地說道:“啟稟殿下。殿下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固然是好,臣也為殿下能有進取之心而感到高興,願意盡心盡力輔佐殿下。
 但是,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在殿下僅僅憑那個什麽蒙古使者的一面之詞就相信青海蒙古出現了政變,是不是太草率了?
 萬一是青海蒙古貴族合起夥來誆騙殿下,故意引殿下率大軍深入,然後再對殿下不利,那豈不是糟糕至極?殿下乃是千金之軀,又豈能去冒這樣的風險?”
 其實,李景隆說的這些風險朱桂不是沒有考慮過,單憑阿拉騰的一面之詞和詩劍打探出來的小道消息,很難確定青海蒙古真的發生了政變。
 這也有可能是他們幾個故意合起夥來演戲來騙朱桂的。
 甘肅到青海的地形很特殊,這兩個地方雖然相鄰,但是中間卻擱了一條祁連山脈,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
 不說別的,單單說甘州到青海後世只有一條國道,但是這條國道在祁連山的部分平均海拔在三千八百米以上,很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在現代開車走這條國道都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更何況是在交通很不發達的古代,僅僅是靠著人力和畜力去同行呢?
 可以說,這麽做是一件非常危險的時期,對方僅僅需要在關鍵的隘口駐兵把守,或者是打個埋伏,就可以讓你萬劫不複。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朱桂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而要想進入青海,除了在甘州出發之外,還可以從武威和蘭州出發,從這兩個地方出發雖然比較繞遠,但是勝在路途平坦,大軍可以安安全全地抵達。
 但是,如果真的猶如李景隆所說,對方是故意演戲引自己深入的話,那自己就這麽傻乎乎地率兵過去可就真成了孤軍深入了,甘州方向的支援由於有祁連山的阻隔指望不上。
 肅州方向更不可能,因為那裡的駐軍主要的任務還是防備關西七藩,肯定騰不出多少人來。
 唯一有指望的就是武威和蘭州方向的援軍,但是這兩個方向距離海西城太遠,不一定能趕得過來。
 如果對面真的是演了個雙簧來騙自己的話,那單從這個局勢和地形上看,自己真的是孤軍深入,非常危險的。
 不過,朱桂也知道,自古以來成大業者哪個不是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危險?就像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說得那樣,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深淵,猶涉險被創,危而後安。
 曹操打天下,也是經過了一波又一波的危險,別的不說,單單說他偷襲烏巢這件事,就是一次很大的軍事冒險。
 你怎麽就確定烏巢那裡的守軍就真的不多呢?你怎麽確定許攸是不是在騙你呢?
 但是,他當時沒得選,糧草馬上就要吃完了,如果半個月之內在打不贏袁紹,只能不戰自潰。
 所以,為了贏,也為了能夠求得生存,他必須得賭一次。
 現在,朱桂也必須賭這一次,青海蒙古雖然現在跟他是暫時的盟友關系,但是這種關系很不牢靠。
 而且,從詩劍搞到的情報得知,羅丹汗的長子拔都跟關西七藩的關系很好,正是在關西七藩的支持之下,他才能在青海蒙古部飛揚跋扈。
 而正是為了製衡拔都的勢力,青海王妃忽蘭才建議羅丹汗與朱桂交好,以結交外援。
 如果青海真的被拔都控制,那他的南面又開始重新面臨著威脅,若是想要西出攻打關西七藩肯定就沒有那麽容易了,身為關西七藩盟友的拔都肯定會借這個機會來騷擾他,削弱他的進攻力量。
 於是,為了剪除自己南面的威脅,朱桂也必須要出兵青海,就算不能一步控制青海,最起碼也要扶持跟自己關系好的忽蘭一系上台,為自己的南面解除威脅,好可以專心的向關西攻城略地。
 在聽到李景隆的奏對之後,朱桂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淡淡地說道:“曹國公說得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咱們肅藩發展到現在不容易,決不能因為貪圖利益而中了賊子們的奸計。
 但是,如果此次青海政變是真的,那就是我們肅藩發展的絕好機會,還是會寧侯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我們放過了這次機會,那將來怕是會後悔莫及。
 因此,寡人認為,我們可以出兵,但是要謹慎行事,緩進速戰,爭取抓住機會,一舉擊潰拔都部,徹底平定青海。”
 這番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知道朱桂征服青海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了,而朱桂的戰略也很符合大部分武將的胃口。
 武將嘛,哪一個不想著建功立業呢?現在眼前有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又怎麽可能放過?
 於是,以會寧侯張溫和景川侯曹震為首的一乾武將紛紛站出班來,向朱桂抱拳行禮道:“殿下英明,臣等願望殿下鞍前馬後,馬革裹屍。”
 李景隆看到這幅場景,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攔,便選擇了沉默應對,其實他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阻攔朱桂,而是想向朝廷的朱允炆表態,
 只要朱允炆看到他已經盡力阻止了,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畢竟他只是一個公爵,而朱桂才是肅藩的藩王,他是不可能左右朱桂的意志的。
 當然,他也不會傻到向青海蒙古通風報信,暗通敵國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嚴重了,一旦東窗事發,怕是誰也救不了他。
 在肅藩大會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之後,朱桂開始宣布了自己的戰略,道:“景川侯曹震,你命你選練三萬精銳步兵,再加一萬精銳騎兵,即日內隨寡人到武威集結,相機行事。”
 自從肅藩實現了大豐收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移民到河西,再加上朱桂之前帶來的那些民戶,人口已經不下十萬人。
 朱桂為了拓展軍力,除了命會寧侯張溫訓練了一萬精銳騎兵之外,還選練了兩萬鄉勇。
 這些鄉勇其實是民兵性質,平日裡種地,戰時可以拿起武器就可以殺敵,雖然他們野戰的能力不如正規的明軍,但是用他們守城問題還是不大的。
 況且,現在詩劍手裡的健婦營已經發展到了七八千人馬,經過這麽多時間的準備,也已經發展到人手一支鳥銃,她們雖然也不利於野戰,但是拿著鳥銃守城還是可以給敵人造成巨大的殺傷的。
 這也就是朱桂訓練健婦營的原因,她們雖然野戰不行,但是拿著鳥銃守城還是很給力的。
 如此一來,朱桂不就可以多騰出七八千精銳甲士進行野戰,去攻城略地了嗎?
 況且,那些健婦們的家就在城裡,她們的身後就是她們的老人和孩子,她們打起仗來肯定會賣命的。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打完仗,下了班還可以順便給孩子們做飯,工作生活兩不誤,實在是方便之極。
 而且還有工資拿,妥妥地錢多事少離家近。
 怪不得有那麽多的婦女同志去找詩劍報名參加健婦營。
 聽到朱桂的命令之後,會寧侯張溫不滿意了,走上前來抱了一拳,道:“殿下,臣也請求隨殿下征討青海,憑什麽他老曹一上來就撈著這麽好的事?您得一碗水端平啊。”
 朱桂一臉無語,軍人自古都是迷戀著軍功的,會寧侯張溫有這個想法也不奇怪,他當然不會因此而生氣。
 但是,他手下現在就這兩員大將,不能都派出去,總得留一個在家裡守基地,至於李景隆,還是算了吧,別說他是朱允炆的人,即便他是妥妥地自己人朱桂也不敢把老窩交給他去守。
 就他那彪炳青史的戰績,寡人實在是害怕啊。
 但是,這件事又不能當眾說出來,否則的話,大家傷了面皮,那就不太好辦了。
 於是,朱桂只能找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借口,沉下臉來,用威嚴的語氣說道:“甘州乃是我肅藩的根本,不可以無大將鎮守。景川侯剛來甘州,情況不熟悉,所以不能留在這裡。
 曹國公要隨寡人去蘭州都運糧草器械,此地只能托付給會寧侯你了。只要你能守好甘州,一樣是大功一件,各位只是分工不同,都是在為寡人效力,不分彼此,不必再爭了。”
 會寧侯張溫聽到朱桂這麽說, 也不便在說什麽,便向朱桂抱拳行了一個軍禮,朗聲答道:“末將領命。”
 倒是李景隆聽到朱桂的安排之後,腦後不由地冒起一個大大的問號,殿下怎麽讓我去幹都運糧草的活兒,不是應該留我守衛甘州嗎?
 是不是因為我跟太孫的事情讓他給知道了,他對我不放心了?
 其實李景隆完全是多慮了,朱桂確實對他不放心,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朱允炆的人。
 他即便是朱允炆的人,也不敢隨隨便便把甘州丟了,要知道,老朱還活著呢,到時候還不得吃了他?
 最令朱桂不放心的自然就是李景隆的軍事指揮能力,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接觸,朱桂對李景隆這個人也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了解。
 他這個人不能說傻,反而應該說精明的一批,但是,他的腦子全都用在了如何混跡官場,如何溜須拍馬上面,所以手上的真功夫便稀松平常了起來。
 若是沒有戰事,李景隆這種人絕對能夠在朝廷裡吃得開,最終位極人臣,高官厚祿地享受榮華富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