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232章 遊騎商隊――快馬輕車
要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采買隊要有強大的機動能力。

 李孟羲想到的是,采買隊可以全部用車馬騎兵,不帶任何一個步卒,以保證其擁有絕對超越步軍的速度。

 而且,車隊不能是帶著牛車的,老黃牛拉車速度很慢,還不如人走的快呢。

 所以,采買隊應該全部都是輕便的馬車。

 馬拉車甚至能飆車把速度飆起來。

 劉備說,驢車也很快。

 李孟羲愣了下。驢車軍中有,但是不多,畢竟,牛能耕地,牛的力氣也大,牛的耐力也強,牛的性價比是農業社會最高的牲口,百姓養牛多,養驢少,這很正常。

 李孟羲實在腦補不出驢子拉車溜達的畫面。

 如果馬匹足夠,還是用馬車更好一點。

 而且,為了使速度更快,更快的與大軍匯合,馬車車隊買東西時,不能裝的太滿了,裝太滿,馬拉著就跑不快了。

 馬車應該隻裝個半滿。

 而且,若為了協調統一,采買隊盡可能的全部是一樣的牲口,要麽全是馬,要麽全是驢子,這樣速度大致能保持一致,一個采買隊,幾十輛車,可以一同行動。

 若不然,有馬車,馬車之中又夾了一輛驢車。

 前邊馬車速度快,已經跑很遠了,一個不巧,後邊驢車輪子壞了,這可好,前邊馬車車隊已經跟上大軍了,一數,少了人,趕緊往回一看,一看,原來車壞半路了。

 這時,再調派馬車回來救援,豈不太耽誤事了。

 而要是,都是馬車,速度一樣,全程一起行動,哪輛馬車壞了,全隊都停,把壞的馬車上的糧食,反正就半車糧,壞掉的車上的半車糧給其他車分分,一車一袋糧,一下不就分完了。

 壞掉的車直接就扔掉不要了算了,車夫直接騎著拉車的馬,直接跟著走了,多省事,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整齊劃一,能提高容錯率。

 李孟羲突然明悟,既然日後軍隊規模大了,馬匹多了,可以組建專門的馬車隊在行軍途中負責采買。

 既然日後可以這樣,那麽現下為何不能如此?

 遊騎商隊如果靠背著簍子買東西,區區幾個簍子,能承載的東西有限,因此,不能買大宗的麥秸生麻之類的東西,也不能買木工營所缺的大木頭,只能挑要緊的買。

 莫不是傻了,直接弄個馬車,就能把問題解決了不是,何必用人背著簍子呢。

 一會兒功夫,李孟羲就又有所得了。

 跟劉備正聊著,李孟羲突然停下,慌忙拿起筆,在布匹上刷刷寫了起來。

 劉備正說著,沒了李孟羲的聲音,不由轉頭看,看李孟羲奮筆疾書,筆走龍蛇。

 看李孟羲寫到酣暢淋漓,快意無比,劉備有些意動,劉備也想弄來筆,也寫東西。

 李孟羲在麻布匹上寫下,

 【軍中采買隊,可用馬車,馬車快捷,雖離隊遠去,但須臾可追上大軍步兵後隊。

 細則有,一,用馬車,不用牛車,牛車速慢,而馬車迅疾。

 二,馬車半載,不使車載沉重,以慢車速。

 三,車隊數十車,應一體趨同。或全用驢車,或全用馬車。不可相雜之。】

 【遊騎商隊亦可快馬輕車】

 寫完,李孟羲擲筆,如同劍客演練完了一套劍法一樣,長舒了一口氣。

 好了,遊騎商隊至此,進化完畢。

 回想這兩三日。

 第一次,遊騎去村裡采買,被人家以為是有惡意,被村民給圍了起來。第一次還因為沒帶夠簍子,買不了太多東西。

 第二次,吸取教訓,李孟羲甚至都把遊騎商隊和村落交涉的順序想好了,什麽一個遊騎太少,怕送人頭,什麽遊騎太多,會嚇到鄉民,所以四個差不多合適。還有多立旗幟,少舉刀槍,什麽兩個騎兵前去交涉,兩個騎兵在遠處等著,一是減少威懾,二是防止被人埋伏,都沒人回去報信的。

 所以,在第二次去采買,八個空閑遊騎,分成兩隊,遊騎們全都背著簍子,簍子裡裝著錢,遊騎都拿旗幟,腰間刀不出鞘。

 但是,遇到了意外。

 意外就是,除了能碰到村落這一種情況,還有在半道碰見的鄉人這一種情況。

 讓鄉人帶路去村,於此環節,又出問題了。

 騎士們都是武夫,溝通能力有限,路遇鄉人,多次無功而返。

 這時,待不住的的劉備親自帶隊,遊騎商隊在這第二次成功采購之後,進行了第二次升級。

 第二次升級的地方是,當路遇鄉人,立刻停馬,然後一善言談之人,下馬前去交談,接著,先予其錢,再問其帶路。

 這是第二次升級。

 當劉備買到了東西回來,跟李孟羲說起遊騎商隊所遇到的事,此時,便引發了采買隊第三次升級。

 此時,李孟羲已經意識到了,商隊不僅要進行商業行為,還有外交工作要做。

 再這麽一擴展一聯想,就想到了需要有專門的外交人才負責采買隊之事。

 同時,也想到了,司馬懿適合外交,而張飛不能去買東西,張飛脾氣暴躁,容易出事。

 同樣,還想到了與之相關的軍規應如何。

 還想到,若趨至城下求購軍糧,等三刻為宜,三刻無有響應,我軍可去也。

 最後,聰明的李孟羲便又想到,采購車隊的問題。

 至此,采購車隊架構趨於完美。

 最終版本的采購隊,應是——

 三個遊騎,帶著一個空馬車,遊騎帶旗幟,不露刀槍,其中應該有一騎是外交人才,寵辱不驚,而且精通商務。

 若半路遇到鄉人,立刻停在道中,由隊長下馬走過去,跟人交談,然後,先給錢,再往帶路。

 若是沒有遇到鄉人,直接撞見村落。

 此時,就由一個遊騎,帶著馬車,去到村落交涉,而余下遊騎,在遠處等候。

 而若是,遇到城池。

 “外交官”直接到城下,朝城頭說明來意。

 萬一城頭之人是個混人,被罵了,被罵了就算了,直接走,別回罵,多生事端。

 而要是城頭守兵說等通稟上官,那就等,如果等的超過三刻,那說明城中主官左右為難,強人所難不美,我等自去。

 而若是,此城賣給我軍糧食,便用馬車,每輛馬車,隻拉半車糧。

 若回程無事,馬車拉著糧,只需幾刻,就能追上我大軍步隊。

 而若有事,若有一車車輪損壞,則把這輛車上的糧食分於其他的車,壞車棄於原地,而後繼續上路。

 完美!

 一切皆好,唯獨沒有實行的條件,軍中缺馬,連板車也缺,迫不得已,只能騰出兩輛板車,讓兩名騎兵暫時轉為車夫,跟著遊騎商隊離隊搜尋村落去。

 完整形態的遊騎商隊,依然是每隊四人,不同的是,其中三人依然是騎兵,第四人變成了車夫,戰馬拉著一輛空板車,板車上放著一個簍子,簍子裡裝了半簍錢,然後,騎兵與馬車混編的遊商隊伍,繼續旅行著自己的職責。

 在遊騎采買車隊組建後的第二天,九月初四,在下午,兩支小商隊繼續去尋找村落,約莫下午兩三點的時候,有一支商隊回來了。

 騎兵們回來時,個個喜氣洋洋的。

 去時空蕩蕩的馬車上,回來的時候,多了兩大捆麥秸,車上還有鋸子一把,車上丟著兩個不大不小的瓦罐,三壇酒,一根柴刀,最重要的是,買到了一隻小豬仔兒。

 雖說,買東西不是給自己買的,但是花錢買東西總是會讓人開心的,遊騎們之所以滿臉開心,就是如此。

 一隻小豬仔兒,黑底白條,胖嘟嘟的,被四腳攢蹄的綁著,直哼哼。

 遊騎還怕李孟羲怪罪豬買的小,便問,“軍師,這豬成吧?”

 遊騎隊長小心翼翼的問。

 “成!”李孟羲開心的點了點頭,“好極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遊騎隊長就放心了。

 早知道,把那村小豬全買了得了。

 是李孟羲沒交代清,李孟羲跟劉備說的是,豬狗羊,不管大小,都買,買來一是殺了給傷兵營分肉,二是要做腸縫合術。

 然後,劉備向遊騎商隊傳達的時候,話說的簡單了,說買豬狗羊,大小無論這句話給省了。

 道聽途說的原理就是這樣,信息傳遞過程中,會逐步丟失信息,造成信息失真。

 李孟羲還未意識到到這一點。

 口頭命令傳達時容易出差錯,在軍中,軍令傳錯可麻煩大了,所以,應該能明文軍令就明文軍令。

 可要讓軍中百分之八十的軍令,全都用明文來傳達,則需要軍中士卒識字率達到一定程度。

 此時,李孟羲還未意識到,軍令傳達這一點相關,這要等後邊,他遇到事之後,再去改進和思考了。

 不過有一點,李孟羲雖然還未意識到口頭軍令的問題, 但他已在軍中開展了掃盲制度,真到要在軍中全面實行明文軍令時到那時,一切應當水到渠成了。

 小豬仔兒,活蹦亂跳。

 弟弟喜歡的不行,非要抱車上來玩。

 李孟羲嫌棄小豬髒,不讓弟弟進車,讓他出去坐車頭去。

 看著小豬仔兒,李孟羲眉頭緊皺,他摸著下巴,尋思了片刻,豬這麽小,如果開膛破肚,就算手術成功了,但是豬太小,失血過多直接就死了。

 那養著?

 養大了再殺?

 “要不,把它閹了?”李孟羲摸著下巴想著。

 想起了,漢代沒有閹豬術的。

 所以豬肉又腥又騷。

 第二百三十二章 遊騎商隊——快馬輕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