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993章 鄉兵1日間的寸進
,!
 反攻第二日,諸郡境內,鄉兵隊伍照常行軍,與前一日相比,行軍情形大體相同,但也多有細微不同。
 鄉兵隊伍產生了一些微妙但深刻的變化。
 在前一日行軍中,有的隊伍前後脫節嚴重,隊伍走的稀稀拉拉的,經歷這番之後,指揮官對作戰手冊上的內容有了深刻理解,明白了為何在行軍之時前方要有人帶路後邊也要留人在後收尾,這是為了能更好的控制隊伍。
 有的隊伍在行軍時,路邊遇到野兔之類,鄉兵們置紀律於不顧在隊列當中徑自跑出去追趕兔子,在昨日,指揮官就追兔子這件事狠狠的懲罰了當事者,至今日再次行軍上路,路邊再遇到野菜野兔什麽的,鄉兵只能眼饞的看著而絲毫不敢自行脫離隊伍下去追趕。
 行軍作戰事務繁雜,作為從指揮官到普通士卒都是新手的隊伍,在昨日行軍第一天,有大量疏漏和問題暴露出來。
 有的隊伍在經過一日行軍之後,發現柴草不夠乾燥,升火很麻煩,於是到第二日再行軍之時,指揮官就後勤隊把柴車上蓋的席子掀了,準備是趁白日行軍時,把柴火曬一曬升火能容易一些。曬柴不過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兒,可於極低的鄉兵隊伍而言,事情再怎麽小,也是進步,再怎麽小的進步都難能可貴。
 有的隊伍前後勤準備不足,隊伍中有好幾輛滿載的糧車沒有牲口拉運,只能靠人力拉車,結果全軍的行軍速度被這幾輛整個拖慢了。這正應了行軍的那條法則,行軍的速度不取決於最快的那部分能有多快,而在於最慢的那部分能有多慢。
 巨鹿軍指揮官畢竟缺乏經驗,在後勤準備階段,指揮官簡單的認為已經有不少牲口了,應該夠用了,他卻沒料到,在後勤一事上,行百步者,半九十,後勤車輛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滿配畜力,一種是不能滿配,哪怕一百輛車配了九十九個馱馬,整體的行軍速度跟百車配一馱馬沒有區別。
 當指揮官意識到了準備上的不足後,便開始思索解決之法。指揮官自思得的解決之法是,既然缺了牲口,那何不沿途采買一二,指揮官清點了軍中攜帶的錢財,準備遇到村落時去向村中求購。
 可這個想法剛一生出,指揮官就感覺為難了,因為早在出發之時,上頭有軍令嚴令禁止不得騷擾百姓,尤其行軍之時,不得借宿村落,更不得與當地百姓過多接觸。
 當時李孟羲之所以嚴令禁止鄉兵隊伍與沿途百姓接觸,是擔憂鄉兵隊伍紀律不夠,讓鄉兵隊伍抵近村落有隱患,難免有調戲婦人偷雞摸狗之類的事發生,正是考慮到了此節,李孟羲索性大手一揮,直接禁絕了鄉兵隊伍和百姓所有的交涉。
 整個協防諸郡的計劃本身就很倉促,李孟羲必然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巨鹿軍本部的補給方法有隨軍漁獵,隨軍采買,等等方法,於巨鹿軍本部,隨軍采買是重要的補給手段之一,李孟羲卻忘了,本部能遇到的情況,鄉兵隊伍也能遇到,本部經常需要向鄉間采買物資,鄉兵隊伍也會需要。
 李孟羲冒然下的禁令成了約束鄉兵隊伍的枷鎖,想在沿途采買牲口的指揮官不敢觸犯禁令,采買一途不得不廢棄。
 采買不能,指揮官就老老實實的想其他辦法,想到的第一個辦法是,指揮官決定這幾天優先使用那幾輛沒有馱馬的車輛上的物資,早日把物資用完,車輛早日能輕巧,沒了這幾輛車的拖累,行軍能快一點。這是指揮官自己想出的辦法。
 等指揮官想起來去查看作戰手冊時,指揮官突然發現作戰手冊中本就有解決車輛運載問題的方法。
 車輛運載方法當中,有一個【均衡負重法】,也就是說,假設一輛車上滿載木頭,車太沉,又一輛車滿載麥秸,車又太輕,浪費運力,這樣兩輛車一輛過重,一輛又太輕,對車輛的使用效率很低下。均衡負重法是,將一切後勤物資統一調配,重物和輕物混合運輸,整車拉木頭太重,整車拉麥秸又太輕,所以將木頭和麥秸均分兩輛車上,每車都半車木頭半車麥秸,這樣每輛車都不輕不重,正好。
 指揮官本不能很好的理解作戰手冊當中的知識,此番事到臨頭,再去揣摩手冊中的內容,指揮官頓生恍然大悟之感。
 受均衡負重法啟發,指揮官立刻就有了解決辦法。現在軍中存在的問題是,馱馬不夠,沒有馱馬的車輛行速太慢,按均衡負重法,指揮官臨時把隊伍停下,把所有後勤物資全部從車上卸下來,一通梳理之後,重物放其他車輛上,最輕的一部分物資放在沒有馱馬拉運的車輛上。
 經這麽一調整之後,明明還是那麽點物資,還是那麽點車馬,再上路,車輛整體行進速度快了好幾成。
 其實,就這麽個把協調車輛物資的小問題,士卒們日常生活經驗足夠豐富,哪裡會想不到,只是因為事務繁雜一時疏忽了而已。
 由此可見,巨鹿軍將一切事無巨細都寫下來,把很多簡單的小孩子都懂的東西都記下來,這麽一個舉措還是有用的,手冊上再簡單的內容都有發揮作用的時候。
 ——
 行軍之時可能遇到多少問題,諸郡的幾百支鄉兵隊伍就能遇到多少問題,甚至,因為經驗不足,遇到的問題還要更多更複雜。
 宿營之時,竟然有人偷東西,這種事巨鹿軍本部沒遇到過,鄉兵隊伍卻出現了。一夜宿營後,有鄉兵找到指揮官說自己帶的錢丟了,說肯定是旁人偷了,要求徹查。這個丟錢的人怎怎呼呼的,弄得全營都知道營裡有賊了,指揮官看著開始竊竊私語的眾鄉兵眉頭不由皺起,指揮官是個聰明人,他清楚錢不一定是被人偷了,也可能是自己掉的,也可能是亂放找不見了,甚至可能是這人記錯了。錢的事小,為了這點錢攪的鄉兵們相互防備相互猜疑得不償失。
 事情很複雜,處理不好影響軍心,處理不公將失人心,置之不管亦將有損權威。這麽一樁事,放在巨鹿軍本部,放在巨鹿官府,都算是一樁棘手的桉子,而巨鹿軍指揮官甚至都不能算軍官,其前身只是一個普通騎卒,這樣一個毫無經驗且能力欠缺的人大抵是無法把矛盾處理的很好的。
 值此時,壓在各部頭頂上的禁令發揮了意外作用。
 李孟羲因擔心各部指揮官們不能很好的把握刑罰的度量,因此就不給指揮官們任何施加重刑權利,這條禁令對於這件偷盜事件的正面作用在於,有這麽一條禁令存在,鎖死了指揮官們處理矛盾的最低下限,因沒有任何施加重刑的權利,指揮官們就不得不尋求其他方法處理問題。
 假設,沒有這條重刑限令,指揮官們的下限最低能低到,某個殘暴指揮官殺人殺上癮了,隔三差五要砍一個人頭自以為能立威,這將造成最惡劣的後果是,將使得鄉兵們忍無可忍之下起而反攻,將使巨鹿軍大失一地人心。
 而有這麽一條禁令存在,指揮官的最低下限是,指揮官頂多抽鄉兵幾鞭子,鄉兵頂多心裡咒罵兩句,不會太往心裡去,當指揮官不能施加任何重刑的情況下,指揮官能造成的最惡劣結果不過是,可能會因為刑罰不足以威懾眾人造成大面積兵員遁逃,致使反攻一事功敗垂成。
 兩者相比,一個逼反鄉兵得罪一地百姓,一個不過是反攻不能而已,兩者相互一比較,很明顯,後者後果輕的多。
 正因為刑罰禁令的存在,使得在遇到偷盜事件之時,杜絕了指揮官做出直接不管青紅皂白不問究竟直接殺人立威的蠻橫之行出來。
 盡管,殺人也的確有用,不用管誰偷的錢,也不用去收集人證物證,直接從人群中隨意找個人把人推出來當眾砍頭,隱藏在人群中的偷盜者見到人頭滾地,必然被震懾住,如此,偷盜事件就禁止住了。
 然,如此粗暴行事,既冤枉了好人,又放過了真正的惡人,實在算不得好。
 巨鹿軍的禁令提高了指揮官們處理矛盾的下限,指揮官們縱會因為能力不足等原因無法把矛盾處理的太好,但也不至於太壞。
 回到正題,再說指揮官,指揮官拿偷盜事件沒轍了,他很想把全營所有人的包裹全都翻一遍,不信找不到偷東西的人,可又想到禁令的限制,就算找到了那個偷盜者又能怎樣,殺又殺不得,只能處罰一下,可處罰完了又怎樣,不還得帶著他走,同營之人都知道誰是偷盜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讓那人如何抬得起頭。
 禁令使得指揮官們無法肆意行使暴力,可暴力就是最簡單粗暴的處理手段,不能簡單粗暴就使得,指揮官不得不動腦筋想別的辦法,一動腦筋就了不得了,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指揮官最後想到的處理方法是,他索性直接拿自己的錢拿給那個失竊財務的鄉兵以此來給整個事件畫上句話。
 長病的錢又不是指揮官拿的,如何能收下指揮官的錢,鄉兵受寵若驚的推拒不要,指揮官執意要給,兩人拉扯了好一番,這一幕完全落在了其他鄉兵們眼中,不經意的,指揮官這個舉動使得鄉兵們更加心服了。
 巨鹿軍禁止刑殺的禁令把處理矛盾最最最爛的那個選項直接禁止了,指揮官們無論如何只能在排除了最爛選項之後的其他選項中選擇處理方法,也就因此,不管指揮官們遇到矛盾時采取怎樣的應對,無論如何都比最爛的要好上那麽一些。
 ——
 又是平穩的一日行軍,這第二日行軍各部無論如何比昨一日要好。
 首先,從心態上,所謂萬事開頭難,昨一日,上到指揮官下到鄉兵走在路上無不提心吊膽,結果昨日走了一天之後,鄉兵們發現行軍並沒有多難的,有了一天的適應,今日再次行軍,鄉兵們習慣多了。
 其次,是經驗積累。昨一日隊列走的太散的隊伍,今日隊伍刻意走的收縮一點;昨日有鄉兵走到半路追兔子去了,指揮官把人訓斥一頓,今日就沒人再敢隨意離隊自由行動了;昨日有的隊伍一夜燒掉了太多的柴火,今日有了準備,就知道省著點燒了。
 有遺失了兵器的,學會了每拔營時清點兵備,有沒看好篝火差點失火,於是便學會把篝火離輜重遠一點。
 所有人都會成長,而習慣於總結經驗的巨鹿軍士卒成長速度的顯得尤其的快。
 在這日夕陽西下之時,臨天黑還稍早,好多鄉兵隊伍早早地就選好地點安營扎寨了。
 如果能把昨日和今日各部扎營的時間統計出來,會發現,今日各部扎營時間普遍比前一日早了許多。
 於昨日,因扎營經驗不足,各部扎營時間普遍偏晚,結果時間不夠,不得不抹黑扎營,經過一日經驗積累,隻一日之隔,在扎營時間選擇這一點上,各部方法已經成熟。
 在行軍第二日之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一項額外事務。依統攝全局的整體戰略安排,各部鄉兵隊伍自反攻日起,每行軍兩日,停留休整一日,這是考慮到各地路途遠近不同,鄉兵隊伍之間情報交流也難,為盡可能使各部以同樣步調行軍統一行動,不得不做此安排。
 入夜了,在各地扎營營寨的指揮官們認認真真的巡完營之後,他們無不在想,明日到底是走還是不走。
 此中有料者,讓各部每行兩日就停留一日,這個命令很明顯易懂,沒有任何有異議的地方,但是,這個命令本身是違反常理,就好比,百姓們平日天天吃飯,突然下令讓百姓們明日不要吃飯了,等到後天再吃,百姓們不能理解這其中的邏輯,到了明日,百姓們會猶豫著該吃還是不該。
 同理,行軍之時,每一日都得耗費大量糧食,相當一部分指揮官不能明白走走停停耽誤時間的用意在哪,想不通邏輯,就難免質疑,質疑之下,這也就是部分指揮官遲疑著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所在。
 指揮官們的疑慮被巨鹿軍的後手打消了,相比與指揮官們的遲疑不定,負責聯絡各部的斥候隊也怕萬一明天有的隊伍走了找不到人不好交差,連夜,斥候們奔走各地向轄下的每一支鄉兵隊伍再次重申明日休整命令,心裡沒底的指揮官們這下終於安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