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729章 “瓊林”宴
“巨鹿張甲,任,吏部官。”“平鄉王業,任,司法官。”“曲周李肆,任,立法官。”……“曲周吳平,任,立法官。”“任縣胡糾,任,立法官。”……隨著封官大典往下進行,劉備對著長長的名單一個名字一個名字念著,被念到名字的中榜士子,面帶喜色的的上前聽封,然後由士卒奉上衣甲寶劍,士子們接過衣甲寶劍各自謝過劉備之後,朝後邊各部所屬旗幟聚集過去了。選材共百人,對這百人的安排很有充分考量,比如排名前二十之人,全部是司一級的官職,之後的眾人,全是局一級。有此安排,高下分明,無人會有異議。此次封官,涿州士子無人中榜,封官之事也就與涿州人無緣了,簡雍心裡早有了準備,因而便不去患得患失了,簡雍抱著雙臂,饒有興致的看著封官大典進行。隨著名單上的字越念越少,封賞大典也進入了尾聲,最後一個中榜士子上來領了衣甲,朝後邊所屬的部屬站了過去,百名士子,全部封官完畢。劉備收起名單,他目光掃過場下落榜的眾多讀書人,見這些讀書人多有失落之色,劉備笑著勉勵道,“巨鹿初立,日後大有用人之時,一時不利隻為一時,日後亦多有出頭之日。眾人當奮勵精進,莫荒蕪學問,待來日再試,也好登榜出仕!”聽劉備話中意思,這科舉是還要再考,落榜士子們心裡頓時掃去失落。人群中,有士子們出聲喊道,“玄德公,下次再試,乃在何時?”“對啊玄德公,何時再試?”……這問出了士子們的心聲,士子們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面對士子們的聲問,劉備猶豫,一時不知如何作答,他回頭朝李孟羲看來。李孟羲走上去,走到和劉備身旁和劉備並排站定,他朝場下期待的士子們說到,“下次科舉,放在明年。至於明年幾時,是明年春時夏時還是秋冬之時,明年再定。”此時才二月多,放在明年,豈不要等一年多了,一等得這麽久,士子們嘩然一片,竊竊私語起來。劉備見狀,適時救場,劉備安撫士子們道,“日子長了,不也正好精進學問?此番科考,諸位也考了,難易想必心知。縱是下個月再考一次,眾人當真以為,今次不過,下月再考便能過了?等明年再試,把握豈不大上許多?”劉備這麽一安撫,落榜士子們一想,覺得劉備說的有道理,議論聲小了許多。封官大典到此已經結束,劉備令民夫兵丁們散去,轉身,看向身後已衣甲在身依部所聚的新任官員們,劉備笑著對眾人道,“今高才齊出,大好之事,豈能不慶!走,隨某赴宴!”——在劉備這邊進行封官大典之時,另一邊,李孟羲把宴席早就安排好了。沒有其他外人,劉備領著百名新官到宴席所在,宴席所在之地,竟就是當日考場,當日考場舊地,重新擺了矮幾與草席,諸部之人,按人員多少,擺了恰好適當的席位,不同各部之間,席位區分涇渭分明。眾新官士子先後落座之後,故地重遊,前番科考之地,此日再來,成了慶宴之地,士子們頗有種恍如隔日之感。很快,夥夫端抬來了大甕,用板車拉來了許多碗快,滾熱的湯盛在大碗中,端到了每一個士子面前。待見湯上完之後,劉備目視下方眾人,歉意說到,“軍中諸物貴乏,酒肉沒有,但這肉丸子湯,今日管飽!吃多少都成!”眾新官士子哈哈大笑。舉起快子,劉備相邀,“來!動快,吃飽再說!”士子們拿起面前的快子,端著碗,快子撈起肉丸,趁著熱吸溜著,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中榜士子全是君子營的舊人,肉丸子平日裡吃過,那是之前軍糧斷了的時候,每日每人有那麽三五個丸子,肉丸子極好吃,但是太少,哪裡吃的過癮。現在有許多肉丸子想吃多少便能吃多少,士子們已經很滿意了,狼吐虎咽的快子不停的往嘴裡塞。在劉備左右,左邊關羽拿著快子慢條斯理的吃著,劉備吃的也慢,劉備一轉頭看見李孟羲不吃,快子放碗上不動。劉備便低聲問,“羲兒,怎不動快?”李孟羲解釋,不晌不午的,不餓,不太想吃。劉備皺眉,壓低聲音提醒到,“吃不下你吃慢點,莫停快子,你停快子,讓下邊的還如何吃?”李孟羲一時都茫然了,他疑惑的拿起快子,夾了一個丸子,小小的啃了一口。他不解,是何道理?為何自己不吃了,影響下邊的人吃了?李孟羲皺眉思索著,他目光朝下看去,看下方的新官士子們吃的風卷殘雲的,有人已經讓夥夫給盛第二碗了。李孟羲思索著,劉備說,一停快,下邊的人還怎吃,這個下邊,下邊是……李孟羲疑惑一陣,然後他突然明悟道理。李孟羲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可不是尋常人,乃是義軍軍師,乃統管政軍一十三部之人,這下邊的新科士子,全是自己的下屬。那麽,關系就明了了。宴席當中,上司把快子停了不吃了,看著下邊的人,那下邊的人怎麽能放的開怎麽能吃的痛快。李孟羲明白了,原來在宴會當中,主事的人,或者說核心之人,原來是有照顧氣氛的責任的,下邊的人不停快子,主事的人也就不能先停快子,不然快子一停,下邊的人便也不吃了。再擴展一下,李孟羲想到,以後不管是何種宴席,都得顧及氣氛。到這裡,李孟羲明悟了一些禮儀,比如,待客之時,主家的主要任務不是自己吃飽,得讓客人吃飽。同時,客人不放快,主家也絕不能先放,再有,若客人把快子放了,見客人吃飽了,那此時,主家再餓,也不能繼續吃了,不然,你吃著,客人看著等著,客人多尷尬。在前世,李孟羲不通禮儀,連教導他的人都沒有,到了漢末三國,初來之時,李孟羲仍不通禮儀,但幸運的,有劉備願意把他當自家子侄一樣教導。而之所以是子侄,不是兒子,是因為當初,劉備想認義子,心高氣傲的李某人斷然拒絕了。已在片刻之間又學到宴席間的細微禮儀,李孟羲已經洞曉了此中關鍵,他還憑借著聰明才智把之改進了。宴席當中,不能先停快子,這是其一,其二,最好不要拿眼亂看,不然,作為上位者拿眼亂看,下位者察覺被看,覺得渾身不自在,快子都不知該怎拿好了。此時是東漢末年,禮儀尊卑甚重,後世被領導盯著看,回瞪一眼,甚至罵一句都沒太大大不了,但在東漢末年的社會風氣下,禮製之下,人人謹慎細微。李孟羲改進了席間禮儀,所以,他埋頭吃著,頭也不抬,絲毫不去往下邊看。可吃著吃著,李孟羲便又想,似乎是有些不妥。假設說,狗皇帝請大臣吃飯,狗皇帝抱著個豬蹄埋頭猛啃,根本不往下邊看一眼,這對百官來說,當然會吃的很舒心很放松。但是,宴席這件事,本身帶有聯絡感情的作用的。好嘛,狗皇帝請大臣聯絡感情,狗皇帝只顧抱著豬蹄啃了,結果一頓飯之間,對大臣們看都不看一眼,一句話都不說,這來此一趟,大臣們就真隻吃了一頓飯而已,有個錘子的聯絡感情的作用。所以,埋頭狂吃,這似乎的確舒適了客人,但,似乎卻又對客人不夠尊重不夠重視了。李孟羲又遇到了兩難問題了。他忽然想到,若是劉備,劉備是怎麽做的呢。李孟羲側目朝劉備看去。只見,劉備慢條斯理的夾著一個丸子,吹了半天,乾吹不吃,然後好一會兒,可見劉備咬了一小口,之後,便見劉備抬起了頭,朝下邊看去,左看看,微笑著跟人點了點頭,右看看,跟人點了點頭。李孟羲把之全然看在眼裡,原來是這樣,他覺得學到了。然後,李孟羲也學著劉備的樣子,抬起頭朝下邊時不時看一眼,要是看過去的時候,要是誰的目光反看回來,李孟羲便也做出一副微笑樣子,朝人微微點了點頭。然後李孟羲就變得跟劉備一樣了,左看看,跟人點了點頭,右看看,跟人點了點頭,別提他多忙了。埋頭啃豬蹄不帶抬頭的,下屬吃的是痛快了,可下屬感受不到尊重;而要是一直盯著人看來看去,人家吃飯就不自在了。兩者結合,別一直盯著人家看,吃一會兒,抬起頭看幾眼,對這個點了點頭,對那個微笑一下。也就是漢末,宴席分食,沒有讓菜什麽的,要是後世,便是得自己吃一會兒,然後得時不時抬頭請別人多夾菜,莫停快子。這當中,當然也少不了敬酒,少不了根據在場的人的身份,隨口提一兩句或是瑣事,或是工作的事。這便是宴席的聯絡感情的奧義。而至於更細微的操作,便得結合說話藝術,結合察言觀色的本領了。總不能說,大家吃的喝著正開心的,突然問旁邊人一句,“你媽是不是得癌症快死了?需要錢不,我支援你兩個?”這他媽的,多好心的多仗義的人啊,但是,這種人會被人罵的,會被人敵視的。本意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善意的,但是說話太欠缺水平。這便是,說話藝術。而另一種察言觀色的能力,此能力,關鍵在試錯。宴席間,隨意問了別人一句話,不管問孩子上學還是問工作,還是問買房買車,不管問什麽,問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在之後的察微見深。比如,隨口問旁邊人一句,“你孩兒多大了,學習怎樣?”若是問的正對,被問話的人若是小孩兒成績優異,肯定面露自豪和開心,然後還滿面笑意的回了一句,“一般般吧!”這時,見狀,便知這人家小孩兒學習肯定好,對方不說,但談話可以引著往下說。完整場景為,問,“你家孩子學習怎樣?”對方面露自豪,滿臉笑意,謙虛一句,“哎呀,一般般吧!”說是一般般,然而笑得眼角的皺紋都出來了。於是,此時便可以接著隨意問了一句,“那你家小孩兒在哪上學?”或是,問小孩兒多大,問是男是女,問誰在帶。總之,在對自己小孩兒這件事,談話的對象是對此自豪開心的。那麽,圍繞對方開心自豪的點來談,哪怕只是隨意聊天,便足以拉進彼此感情。往往這時,聊對方開心的,聊著聊著,對方聊得興起,立把酒杯端起,滿臉帶笑的說,“來,乾一個!”這是,說到正對的情況。還有一種,問的不對。問身邊的人,“你家小孩兒成績怎樣?”被問的人若自家小孩兒成績不好,便神色必然有些尷尬,然後尷尬笑了一下,“哎呀!一般般吧!”還是一般般,還是一樣的回答。但是此時,察言觀色若能洞察細微,當能察覺到對方的不快之處。這時,得把話題向另一個方向引了,絕不能再談對方小孩兒了。宴席間的討論話題,不過就家庭,孩子,工作,車,房子,年輕人談學習談高考中考考完,老人談身體談兒女談談消遣,人總會有一些方面好一些方面差勁,宴席間聯絡感情的要義,便就在談能讓別人開心的點。至此時,乃是對單個目標來考量,但宴席乃是,眾多的人,乃是群體社交,跟一人大談孩子成績,這人孩子成績好,談的開心,旁邊的人孩子成績不好,聽得都直煩,所以,此時該是如何?一者,可與身旁左右一兩個人低聲交談,不做大聲喧囂,二者,還是試錯,席間隨便問了一聲孩子成績,若見人皆露笑,便說明席間之人,所有人孩子成績都好,那此次宴間,談小孩兒成績絕對沒問題,能從開頭談到下午去。而若洞察到,一提成績,有人露笑,有人漠然,這便說明,露笑者能談成績,漠然者不管是小孩兒成績差還是沒小孩兒,不益談成績。好了,已洞察出可以跟哪些人談小孩兒學習了,這些人可以先排除在外,已經確定了,可以不管了。接著,再試錯剩下人,挑除小孩兒成績以外的問題問,比如問工作,問房車,這樣,不同問題,能洞察出不同人的反應。若洞察能力夠強,隨口問了幾句,不數輪,席間所有人誰能談什麽誰不能談什麽,便全都明了了。然後,便是取舍,席間有孩子學習好的人,有孩子學習不好的人,自然,主動談學習,孩子學習好的人樂意攀談,孩子學習不好的人會抗拒。然後就取舍, 看到底席間哪些人更值得交流感情,功利的說法也就是,哪些人有價值,就趨近於向哪些人交流,至於其他人,可以不在乎。而要是,想跟所有人都達成最好的交流效果的話,那就得避免掉所有人不想談的事。席間若為五人,假設這五人,一人孩子成績差,一人房子沒著落,一人工作不順,一人車遲遲沒買,又一人家庭不諧,但同時,這五個人,都很孝順父母。那麽,最優解便是,最高交流效率便是,此次宴間,隻談父母,隻一個話題,便同時交涉了五人。李孟羲又升級了,一快子的事,不過是他不餓不想吃把快子放下了,然後就被劉備說不妥,得把快子拿起來,就這麽小的事,李孟羲想通了一大堆東西。這點東西跟兵法無關,但是人際交涉,尤其是宴席間,尤其是一堆不認識的人的宴席間的交涉之法。而個中道理,李孟羲怎麽感覺,有些跟刑偵一樣的道理。就是說,想跟一個人有好的交際效果,得先知道此人詳實,得知道此人家裡小孩兒學習好不好,或者工作如何,車房如何,然後談對方樂意談的。此中,涉及試錯,涉及說話藝術,涉及洞察能力,涉及統籌與取舍,等等。巨鹿城,西城城牆上,城牆上站滿了人,落榜士子在解散後上了城,一個城垛扒一個,把城牆站了個滿滿當當,從城頭往下望。西城外,考場舊地,劉備在設宴款待中榜之士,雖然從城頭上看,看見宴席上只是在吃東西而已,吃的東西也簡單,不是什麽大魚大肉,但縱是這麽簡單的宴席,讓眾多落榜士子羨慕的不已,恨不能以身代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