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道起雁蕩山》第11章--前往終南山
  歲月如梭,匆匆而逝。

  又是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這一天傍晚十分,明玉二人用過晚膳之後。明玉叫住了顧江離開的身影。

  看著面前這個在一年時間裡變化非凡的青年,明玉沉思了良久,才開口對著顧江。說道:“顧江,我來此地也已經有兩年之久了,所以近期我準備離開此地,回歸中原。不知你是打算留在此處,還是準備隨為師一起前往中原?”

  顧江聽到明玉的問話之後,沒有絲毫猶豫,便向著明玉行禮說道:“弟子是師傅的徒兒,哪有徒弟不跟隨師傅的弟子。所以師傅去哪裡,我自然就跟到哪裡。只是......只是...”

  明玉聽了顧江的回答以後,也笑了笑對著他說道:“好了,你在想什麽我都已經知曉。今天晚上你便去吧,不過你只有一晚上的時間。而且你一定要記住不得濫殺無辜,隻誅首惡即可。否則不要怪我清理門戶。”

  顧江聽明玉說完,眼含淚水的應了一聲,便離開了小院,消失在了漆黑如墨的黑暗之中。

  .......

  顧江走後,明玉就回到房中繼續打坐修煉內功。此時的明玉已經完成了《九陽真經》的第三卷和第四卷內容。

  接下來就是一個靠著時間,不斷積累的過程,明玉倒是也不怎麽著急。

  畢竟原書中說:張無忌可是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才把《九陽真經》修煉到大成之境,而且還遇到了難得的機緣。可見這部絕世寶典越是修煉到後面,越是難習練成功。明玉懂得現在的自己,只需要順其自然,慢慢積累便好。

  醜時時分,明玉耳角一動,聽到了門外傳來了開門之聲。明玉細細的分辨了一下,知道是顧江已經報仇歸來了。他也沒有多做理會,便又繼續閉目修煉了起來。

  第二天清晨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明玉便起身打開房門,準備洗漱一番。

  他一開房門便看到院子正中,跪著的顧江。只見這時的顧江看到明玉走出了房門。“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激動的對著明玉說道:“多謝師傅授藝之恩,我才能親自手刃仇敵。以後但凡師傅吩咐,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絕無二話。”

  明玉頓時覺好笑,但是卻還是板起臉來,對著顧江訓斥道:“我只希望你做一個問心無愧的真男兒,而不是一個仗勢欺人的惡徒。好了,你不必如此,起身吧。一會兒前去收拾一番,咱們便動身前往中原。”

  明玉對顧江說完,就要離開之時,可是卻被顧江叫住。

  明玉疑惑的轉過頭來看向了顧江,只見這時候顧江從懷裡拿出了一打銀票,有一千兩的樣子,他雙手遞到了明玉面前。並且對明玉說道:“師傅,這是從薛三那惡賊的家中搜出來的贓銀。我想既然咱們要前往中原,這些銀兩肯定能用的到,所以就特意取了回來,還請師傅收好。”

  明玉沒想到這平時木訥的徒弟,今天居然開竅了。居然還知道報仇以後再搜刮一番。

  明玉點了點頭,並沒有接過銀票,對顧江說道:“恩,你且收起來吧。路上用的時候直接取用便是了。”

  這也是對顧江的一個考驗,看看這個樸實的西北漢子,會不會因為得到一些黃白之物就得意忘形?

  兩個時辰以後,兩匹快馬掠出了天南小鎮,向著東面的方向飛馳而去,隻留下了一路煙塵,便消失在了茫茫的天際。

  ………

  經過兩個多月的日夜兼程。

這天明玉和顧江兩個人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了長安城。  明玉看著高大的城牆,心中不由想到:“此地距離終南山已經不遠了,而且今天天色將暗,步入今夜就在此地暫歇一夜,明日再繼續趕路。”

  想罷這些,明玉便和顧江兩人牽著馬匹,步入了長安城內的街道之上。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被金國所佔領,而且經過常年的戰亂,早已經不負當年的盛景。

  明玉二人走在城池內的街道上,入目的便是一間間早已經破敗房屋。街道上的行人也稀稀拉拉,一個個行如朽木,雙目無神。此時已經完全看不出盛唐時,“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一絲絲殘留的痕跡了。想到這些明玉不禁心中感到悲哀,但是又無可奈何。

  ………

  明玉和顧江牽馬走到了一家客棧,開了兩間上房,便住了下來。

  一夜無話。第二天他們二人用過早膳以後,便又騎馬繼續啟程。向著位於長安城以南的終南山趕去。

  兩人兩騎向南行走了大約二三十裡的路程。便看到前面的一處小山坳之中,此時正有一群金國士兵喪心病狂的屠戮著一群漢民。

  明玉見此眼睛頓時血紅,怒火衝天。

  只見,他雙腳在馬上一蹬,便躍起身形,向著這隊金國士兵掠了過去。

  “嗆”的一聲拔劍之聲響起,頓時便看見場中泛起了陣陣泛著寒光的劍影。這些劍影快速的劃過一個個金國士兵的脖頸。

  顧江見到如此情況,也快步走上前去加入了戰團。很快那三十幾名金國士卒便死在了明玉二人的劍下。

  明玉穩了穩心神便走向那群已經嚇傻了的流民。

  這些流民看到明玉走了過來,一時間紛紛向後退去。他們已經被明玉剛剛的狠辣嚇得不輕。明玉停下腳步,好半晌,才從那群流民之中,走出了一位看上去像是領頭之人的青年漢子。只見他快步走上前來,跪倒在明玉的身前。大呼:“多謝少俠的救命之恩,鄉野之民咩有見識,還望恩公勿怪。”

  明玉也沒有在意這些。開始組織起流民救治傷者,掩埋屍體。

  只是在這群死屍當中,明玉發現了一位年長的老僧讓他頗為疑惑。拒明玉所知,這長安城中的青龍寺,正是佛門密宗的八大祖庭之一。只是不知為何,這裡會出現僧人打扮的死屍。

  問了幸存的流民,他們也不知道老僧的來歷。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所以然來。明玉便不再理會。

  半個時辰以後,眾人處理完死去者的屍首之後,明玉又給這些流民,留下了一部分金銀。便和顧江兩人騎馬離開了此地,繼續向著終南山的方向趕去。

  兩人剛行不久,顧江就交給了明玉一張寫滿梵文的羊皮。

  明玉一看之下,頓時大驚,這卷羊皮是從金國軍士的頭目身上,搜來的。這裡面記載的居然是密宗的武功絕學《龍象般若功》。

  傳聞這“龍象般若功”,載於《龍象般若經》上,份屬密宗裡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共分十三層。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歲高齡,最終必臻第十三層境界擁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只是人壽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終了之前練到第七層、第八層,便非得躁進不可,這一來,往往陷入了欲速不達的大危境。

  北宋年間,藏邊曾有一位高僧練到了第九層,繼續勇猛精進,待練到第十層時,心魔驟起,無法自製,終於狂舞七日七夜,自終絕脈而死。

  第一層功夫十分粗淺,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兩年中即能練成。第二層加深一倍,需三四年功夫。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是往後,進展越難。待到第五層後,往往便須三十年以上的苦功。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本《龍象般若功》在密宗之中也並不是什麽不傳之密。一般普通的小沙彌也有修習,只是不知道為什麽會在這位金國士兵首領的身上,想不明白,明玉也沒有深究。把羊皮揣入懷中,一揚馬鞭,繼續快馬向前,飛奔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