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終宋》第1084章 斷了的環
賀蘭山下,黃河岸邊,興慶府。

此地處在黃河“幾”字上那左邊一撇的中間,是西夏首府,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塔察兒已率兵抵達,駐扎在興慶府以北的石嘴山。

他在兵力上具有優勢,但並不想馬上強攻興慶府,只是下令包圍城池,製作攻城器械。

其目的還是在於引吸唐軍更多的兵力,幫助董文炳給真金解圍。

當然,若是順勢攻下興慶府也好。

對於如何攻興慶府,塔察兒的看法與別的將領全都不同。

“當年,成吉思汗滅西夏時,西夏的國力已經很弱了,你看當時西夏國的疆域,除了河西走廊和賀蘭山,哪有多少能放牧、種地的地方。就是這樣的情況,成吉思汗圍攻興慶府,也是強攻了兩個月不能攻下。最後是怎麽辦的?”

“水攻。”撒吉思應道,“成吉思汗命人扒開了黃河,讓滾滾的黃河水流向興慶府。”

塔察兒點點頭,一指東面的黃河,道:“要是讓我攻興慶府,我就水攻。”

撒吉思道:“可是陛下前些年才命張文謙治理西夏,派了郭守敬來修渠,並不同意水攻興慶府。”

“他就是學漢法學傻了,忘了黃金家族是怎麽縱橫天下的。”

“大王,還是不要在背後批責陛下的好。”

“好吧。”塔察兒歎道:“連我也要學著像漢人一樣恭敬,而草原上的勇士本應該真誠坦率。”

總而言之,他若真要攻興慶府,就打算學著成吉思汗水淹興慶府,而不是打硬仗、難仗。

這就是他打仗的特點。

所以這十余年來,唯有他戰績雖少,實力卻越來越強。血脈雖遠,地位卻越來越高。

但既然忽必烈暫時還沒同意他這種做法,塔察兒就打算確保真金吐蕃之行順利之後,即率軍返回九原城。

他不願在興慶府多待。

奇怪的是,董文炳還不來,他隻好不停派人到黑水城催促。

那邊去黑水城的信使還沒回來,南邊的探馬卻到了。

“大王,李瑕到了,想要殺破我們的包圍進入興慶府。”

塔察兒訝異之下,一時不知該問些什麽,於是隻問道:“是嗎?”

“是。”

撒吉思問道:“有多少兵馬?”

“看陣仗無邊無際,該有萬余人,更可能是三千余人,一人三騎。”

撒吉思道:“以李瑕的打仗作風,必是一人三騎。”

由此可見,如今的元軍將領基本已很了解李瑕了。

塔察兒啐了一口,道:“李瑕帶這些人,要攻哪裡也不夠,也不敢與我大軍決戰。用來吸引我的兵力卻是剛剛好,就算我打敗了他,也很難追上他。他攻宋國時就是這樣,和他打仗沒多大意思。”

“大王說的對,他一直就是這樣無恥,像老鼠一樣躲躲藏藏。”撒吉思道:“他把廉希憲派往玉門關,又親自來吸引大王的兵力,一定是為了給西域的兀魯忽乃解圍,有傳言說他們是相好。”

“李瑕娶的是兀魯忽乃的小女兒。”說到這裡,塔察兒不由道:“合丹真是個廢物,留下西域這個爛攤子。西道諸王真是越來越不堪了,要麽像合丹這麽無能,要麽像海都那樣無恥。”

撒吉思深以為然。

觀如今之形勢,唯有東道諸王才是大元的柱石。

他把心思轉回戰事之上,撚著胡子想了想,忽然眉頭一動,試探地問道:“大王,將李瑕放入興慶府如何?”

“哦?”

塔察兒已經走了神,在想怎麽凝聚東道諸王,再獲得更大的地位。

他戰意並不強,在政治上卻極為敏銳。

“大王,放李瑕進入興慶府,再水攻……如何?”

塔察兒眉頭一動,恍然大悟。

是啊,忽必烈是不允許水淹興慶府,但如果能淹了李瑕,怎麽還會不同意?

“感謝長生天把王相這樣的智者賜給了我,我們就這麽辦吧。”

~~

興慶府。

隨著南面的元軍退開,李瑕的龍旗招展,一路進了興慶府,引得城內的守軍一片歡呼。

這還是李瑕稱帝後,寧夏軍的將士們第一次覲見,且又是在被包圍之中,得到新帝親自前來解圍,自然是激動萬分。

“吾皇萬歲!”

歡呼聲中,唯有在南城迎接李瑕的李曾伯臉色有些尷尬。

對於李瑕稱帝之事,李曾伯其實從來沒有表態過,既未上表慶賀,也未像某些個宋臣一樣抨擊或討伐。表現出順其自然的模樣,平日裡只有在實在避不開的時候才以“陛下”稱呼。

李瑕很能夠理解李曾伯的心情,在接見禮之後,邀他單獨上城頭閑聊,道:“朕讓敬齋公為難了啊。”

一句話雖體諒了李曾伯,那“朕”的自稱又表明了他的決心。

李曾伯歎息一聲,道:“若說為難,我一生以忠義自詡,臨到了臨到了,還是叛了大宋。”

“早晚有這一天的,敬齋公就看開些吧。”李瑕笑道,“生前當個開國功臣,收復故土,一統天下。怎會不好過遮遮掩掩,欺世盜名?朕稱帝時,腦子裡想的便是一句話,大丈夫敢做敢當。”

李曾伯苦笑,道:“我欠大宋的。”

“不,是大宋欠你的。”

“陛下可知,我祖輩是何人?”李曾伯道:“先祖,名諱邦彥,外表俊爽,美風姿,自號李浪子,熟習猥鄙之事,擅長戲謔,能踢蹴鞠,與賈似道相類……我不孝,實言先祖之品格、才乾尚不如賈似道。先祖受徽宗皇帝器重,拔擢為宰相。金兵逼近開封時,他力主割地、議和,釀作靖康之恥。”

話到這裡,他又是一聲無奈的長歎。

“故而說,我欠大宋的,平生起起伏伏,雖遭排擠、打壓,我本想著無論如何,守好大宋社稷,算是為先祖贖罪。如今,既想隨陛下建不世之功業,又覺再次辜負大宋,耿耿於懷,坐立難安呐。”

“敬齋公竟是這般看的?”李瑕道,“沒有高求、李邦彥,趙佶就能不亡國嗎?”

李曾伯默然不語,這樣簡單的道理他當然明白。

只不過心裡的坎不好過。

李瑕於是伸手入懷,掏出一本老舊的薄冊遞在李曾伯手裡,道:“自古亡國者,李後主最為可憐,宋徽宗其後。天命使之吧。”

李曾伯接過一看,只見那是一份族譜。

他自己的族譜還是李邦彥南渡以後留下的,再往上的族譜則在靖康之變時丟了,隻知李邦彥之父親是個銀匠名李浦。

此時順著這冊子一條條往上看去,待看到自己的先祖原來是南唐李煜之後,心境便變得奇怪了起來。

“這……”

“朕知道你的心思,特命人去查訪的。”

李曾伯一時無言。

他根本不知李瑕給的這冊子是真是假。

其實早已無法考證了。

但沒等他去分辨,腦子裡已聯想到南唐滅亡後,趙氏對李煜的所做所為,心中那份愧疚竟是消了大半。

也許真假並不重要,人總是要給自己找個借口。

這道理,李瑕是從趙衿身上學到的。

自從他告訴趙衿,他在宮變那夜是去救趙昀的,趙衿就開心了不少,如今在長安住下,已能夠正常生活。

他希望李曾伯也能做到。

下一刻,李曾伯深深行了一禮,道:“老臣,多謝陛下。”

李瑕點了點頭,知道這一趟來,還是說服了這位原本忠於趙宋的老臣,大為欣慰。

他伸手扶住他,道:“有李卿這一句話,朕沒有白來。”

“老臣讓陛下費心了。”

“值得。”

君臣二人這般寒暄幾句之後,李曾伯已然動容,好不容易才忍著沒有哭出來。

“這城頭上風沙太大,陛下到軍議堂見見諸軍如何?陛下且看那裡,那是西夏宮城舊址……”

~~

軍議堂。

諸多寧夏軍將領匯聚一堂,有些緊張。

但漸漸地,他們發現陛下與大帥議起軍務來並不難懂,甚至有些淺顯易懂。

“先說楊奔,李卿命他突圍出城,為的是牽製董文炳部吧?”

“是啊,蒙元以十五萬大軍攻西域,廉善甫不得不調走甘肅兵力,老臣若再不支援甘肅,那就難了。”

“做得好。朕在沙頭坡遇到楊奔,與他做了個配合,讓他試著能殲滅董文炳……”

一張地圖攤開,李瑕用手指點了點,點在黑水城,之後往更南的騰格裡沙漠移了移。

李曾伯看了一會,沉吟道:“恕老臣直言,面對董文炳這樣的將領,以兩千騎殲滅這支元軍,難。”

“讓楊奔試試。”

“這是陛下以往的打法啊。”

“是,但哪怕不勝,只要能拖住董文炳,局勢就對我們有利。你們看,元軍在河套這一整條鎖鏈,這裡一環,這裡一環,一直環環相扣到西域。董文炳這一環若是掉了,相當於整條鏈子便斷了。”

李曾伯含笑點頭,向諸將問道:“你們說,接下來如何?”

有將領上前道:“董文炳這一環斷了,元軍在西域就暫時得不到支援。我們可集中甘肅兵力,解西域之圍,讓廉公可直指忙剌哥?”

“不。”很快有別的將領指了指地圖,“元軍的鎖鏈斷作兩截,東一截,西一截,西邊這一截由著西域的盟友去消耗,我們該打東邊這一截才對。”

眾人眼睛一亮,已恍然明白過來。

李曾伯撫須點頭,向李瑕笑道:“忽必烈派了個年輕的孩子來建功業,結果成了拖累,被陛下這麽順手一推,先是拖動了董文炳,又拖動了塔察兒,只怕要拖動整個河套局勢了啊。”

“倒不能說真金是拖累。只能說是平時磨礪得少,初出茅廬就擔大任,露了破綻。”李瑕道,“殘酷的是,這種爭鬥,但凡有一點破綻,我們都要把它撕開來。”

說罷,他在地圖上點了點,示意該要從哪裡撕。

~~

延安府。

張玨攤開了一封急信,當即招過親兵,喝道:“擂鼓,傳諸將議事。”

很快,他大步下了城頭,按著刀柄走進了軍議堂,掃視了眾將一眼。

“塔察兒已至賀蘭山,北面元軍已孤立無援,我們的時機終於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