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地上道國》八十一 隱藏的高級黑
  庾獻不動聲色的看著袁術,“諸位公卿大臣,正好都在偏殿。不知後將軍準備請哪一位上門提親。”

  庾獻這分明就是要逼迫袁術當場表態了。

  袁術自然明白董卓的心思,他想了想,說道,“司徒楊彪,出身顯赫,德高望重,又和我們袁家有姻親關系。我打算讓司徒楊彪,來向相國求親。”

  庾獻心道,這袁術果然決心很大啊。

  弘農楊家是不遜於汝南袁家的世家大族。

  後來的時候,隋文帝楊堅為了洗刷自己有鮮卑姓的汙點,重新收攏天下人心,就曾經義正言辭的宣布過,他永遠是弘農楊家的小孫孫。

  汝南袁家,弘農楊家,這是漢末並列的兩大豪族。

  若是袁術能夠使用手腕,逼迫楊彪也來支持自己,那麽董卓搖搖欲墜的統治,必定能夠穩如磐石。

  庾獻想了想,說道,“你可能還不知道,之前王允辦事得力,我已經任命他為司徒。”

  袁術聽了,微微吃驚,“竟然如此。”

  他略有些遺憾,袁耀是袁家的嫡脈,若是換別人提親,就少了不少光彩。

  庾獻在上笑道,“親家不必煩惱。你我兩家聯姻,這是何等大事。若是楊彪答應此事,我就任命他為司空,由他主持這件事情。”

  袁術一聽更是滿意。

  由三公主持婚禮,這可是天子嫁女的待遇!

  董卓越是重視此事,他袁家越是能從這樁聯姻中得到更多的好處。

  袁術拍著胸脯打包票,“放心好了,這件事我來想辦法。”

  送走了袁術,庾獻精神一振。

  布局到這個程度,大勢已定了。

  剩下的時間,只要等事態慢慢發酵就可以了。

  一整天波瀾不驚的過去了。

  庾獻卻不急不躁。

  潛流暗湧,往往比問題浮出水面,來的還要凶猛。

  沒有人知道對方會打出什麽牌,也沒有人知道哪些會是真正的朋友,哪些會是潛藏的敵人。

  一切,都要等到第二日早朝才能決定。

  庾獻很大度的讓所有大臣回家休息,給他們了足夠的私下時間,讓他們可以結隊撕咬。

  傍晚的時候,歡喜無比的袁術帶著滿臉鐵青的楊彪來求見,跟在旁邊的還有一臉糾結複雜的袁隗。

  庾獻本就為挑撥朝臣們的關系,這才用的手段,當下樂的裝糊塗,快刀斬亂麻的定下了袁耀和董白的婚事。

  庾獻把牛輔留下守衛皇宮,自己領兵回了郿塢。

  路上的時候,李儒提醒了一句。

  “恩相,您膝下只有渭陽君一個孫兒輩。她又從小受您寵愛,被您視為掌上明珠,聯姻的事情,是不是要問問渭陽君的意思?”

  庾獻呵呵。

  他又不是董卓,懶得理會什麽祖孫情。

  庾獻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刷好眼前這個任務。

  第二日一早,庾獻依舊帶著兵馬去上朝。

  上首的龍椅上,坐著一個年齡在八九歲的孩子。庾獻明白,這估計就是那個苦逼的漢獻帝劉協了。

  劉協看見董卓出現在殿門口,身子就害怕的一哆嗦。

  庾獻一臉關心的上前,“這麽大冷的天,陛下怎麽坐在這裡?”

  劉協都不知道這話該怎麽接了。

  我來上朝,不坐在這裡坐哪裡?

  然而看著近在咫尺的董卓,劉協哪敢回話。

  他嚇得臉色發白,情不自禁的顫抖起來。

  庾獻回頭看了李儒一眼,“快把陛下扶到個暖和的地方去,看把孩子給凍的。”

  李儒聞言上前,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陛下,保重龍體啊。”

  劉協沉默了一會兒,他看了看底下敢怒不敢言的群臣,有些不甘心的說道,“那就有勞相國了。”

  說完起身,在小黃門的引導下,退入後殿。

  庾獻這會兒自然不會蠢到去坐劉協空出來的龍椅。

  他之所以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逼走劉協,完全是因為有著細膩的謀算。

  劉協畢竟是大漢的天子,只要他坐在這裡,那就是無形的道德壓力。

  底下的大臣必然會顧慮重重。

  那庾獻所期待的事情,八成就要落空。

  等到劉協一走,庾獻掃視一圈。

  果然見不少人雖然臉上有些不滿,卻都松了口氣。

  庾獻平靜的說道,“好!朝議開始。”

  庾獻話音一落,立刻就有大臣出列,“相國,昨日侍禦史擾龍宗帶劍上殿,圖謀不軌,他雖已經伏法,可他的家人,理應連坐。還請相國斟酌。”

  此人話一說完,立刻雙目炯炯的看著董卓。

  庾獻定睛一看,就見那人頭上頂著一個通紅的“痛恨”。

  庾獻呵呵了。

  這特麽就是高級黑啊。

  明著是要維護自己,實際上卻是靠犧牲一些無關痛癢的婦孺,徹底的激怒朝臣。

  庾獻低聲對李儒說道,“此人是誰?”

  李儒聽了詫異的看了庾獻一眼,隨即說道,“恩相,此人就是尚書周毖。以往……,頗得恩相信任。”

  庾獻一聽就明白了。

  原來是這個家夥。

  在歷史上,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等人,就合謀坑了董卓一波。

  他們利用董卓初掌天下,急於洗白的心理,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向董卓推薦了不少人為官。

  董卓為了收服人心,不但大量起用名聲卓越的士大夫,而且還讓世家子弟在漢宮任職,陪伴天子左右。

  其中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谘為南陽太守。

  另外董卓還做成了一件天下士族期盼了二十年,卻沒有做成的事情。

  那就是為當年黨錮之禍中被牽連的士大夫平反!

  董卓不但徹底洗刷了陳蕃、竇武等黨人身上的汙名,而且還恢復了他們的爵位,提拔了那些正直士大夫們的子孫為官。

  其實換個角度一看。

  董卓的初始動機還是很值得討論的。

  若說董卓一開始就是大奸大惡,魔王暴君,顯然也不太可能。

  如果真是如此,那董卓何必費心費力的背負廢立之名,選擇聰明的陳留王,而不是順水推舟,繼續支持渣渣少帝劉辯?

  從陰謀論的角度考慮,若是說董卓是為了控制皇帝,那董卓也不該在之後讓士族子弟進入皇宮充任官職,將天子置於士大夫們的掌控之下。

  更何況董卓還大量舉薦賢明的士大夫,擔任了朝廷和地方的要害官職。

  單從這些事情來看,要說董卓一開始就是奔著皇位去的亂臣賊子,那是不可能的。

  再蠢的人,也不會一邊想要造反,一邊培植敵對的勢力。

  後期討伐董卓的關東諸侯,從帶頭大哥袁紹的渤海太守,到二大哥袁術的後將軍,以及其他各路刺史、太守,他們的官職不都是來自董卓的封賞嗎?

  可以說,董卓一開始的確是想當一個好的輔政大臣的。

  只是董卓把事情想簡單了。

  在撕扯不開朝中的亂局之後,他采用了最粗暴的最簡單的方式來破開局面,這也導致朝臣們在恐慌之下,迅速的抱團反撲。

  隨後董卓才破罐子破摔,索性豁出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