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這個三國很核理》第372章 張仲景入夥
對於賈詡這種動不動就要取人性命的想法,林朝當然嗤之以鼻。

 都什麽時代了,還玩殺人滅口這一套,下賤!

 自從去年在雒陽城外狙殺劉焉失敗後,林朝就感覺自己不適合搞這一套,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不允許。整個徐州集團現在的人設雖說不上光偉正,但也是純純的漢室忠臣。

 名望這玩意,向來是有高低之分的。小名聲有時候是累贅,但大名聲絕對利大於弊,因為它代表了一種人設信用,甚至能借此天下收攏人心,因此不能崩塌。

 所以,曹操不能殺,至少在他乾出原本歷史上屠戮無辜的暴行之前不能殺。

 思來想去,林朝最終還是打算給曹操一個大漢征西將軍的官職,同時兼任彭城太守。

 彭城地處徐州邊境,西邊與豫州交界,正是曹操的老家沛郡。而東邊則是徐州治所東海郡,這等於把曹操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既然不能殺,那總要試試收服。

 若曹操忠心任職,林朝自然不會虧待他。可若他有別樣的想法,林朝也能第一時間察覺,並將其掐滅在萌芽之初。

 雖說曹操現在對袁紹還有些期望,但彭城與冀州之間隔著整個兗州,倒也不怕他與袁紹曲款暗通。

 對於林朝的這個決定,三人也沒有什麽異議。就算林朝言曹操有梟雄之姿,但三人還是沒有太過在意。

 當下,賈詡便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將那一封封空白的天子詔書填寫上姓名。

 至於郭嘉,也被林朝提前打發去了雒陽。

 你不是說要先挑撥一番諸侯之間的關系麽,既然是你的點子,那就應該由你去動手實施。

 至於怎麽做,林朝不管,也不想管。

 我只看到結果,不要過程。

 做得好,一個亭侯的爵位十拿九穩。

 做不好,那就把他一擼到底,送去先登營當炮灰。

 郭嘉當然不想去,畢竟在涅陽的日子很是舒坦,猶如休沐一般,特別是此地的美酒,讓他流連忘返。

 但林朝表示,一個亭侯的位置有這麽好拿?

 郭嘉無奈,隻得提前返回雒陽去布置自己的謀劃,同時也充當一次信使,將林朝的計劃原原本本的稟報給劉備。

 臨行之前,林朝還特意讓郭嘉帶上了楊修。

 郭嘉有些疑惑,可林朝卻笑著讓他調教楊修一番,看看能不能成才。

 畢竟楊修天資聰慧,心思通透,又有辯才,若能教得好,是個絕好的外交人才。

 雖說有時候總喜歡自作聰明……但徐州集團不是曹魏集團,還不至於容不下一個有缺點的人。

 君不見如法正那般睚眥必報,劉備也一直信重有加。

 再者,楊修那自作聰明的性子,多毒打兩頓估計就沒有了。

 如果郭嘉不會教,就把他交給荀諶。

 可郭嘉卻想起了這兩年被林朝和賈詡支配的恐懼,又看了看一臉人畜無害的楊修,頓時心情舒暢。

 自己終於熬出頭了……

 嗯,既然子初對此子寄予厚望,那某可得好生蹂躪……教導他一番。

 於是,郭嘉滿口答應,並保證會對善待楊修。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林朝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涅陽之行,也該告一段落了。只是不知這兩日張機思考得怎麽樣了,願不願意跟自己去徐州。還有黃忠那邊,也該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林朝本打算過兩日再去拜訪張機一趟,可在郭嘉離開的第二天,張機卻主動上門了。

 對此,林朝頗感意外,卻也以禮接待了張機。

 廳堂之中,張機命家仆將禮物呈上後,便極為鄭重地衝林朝拱手道:“拜見林侯!”

 “張縣丞不必多禮,請入座。”

 林朝揮袖笑道,同時一指旁邊的座位。

 張機不善言辭,兩人客套了幾句後,他便直接說出了來意。

 “前幾日林侯之言,在下銘記於心,經過這幾日的思索,在下胸中有一疑問,不吐不快,這才冒昧登門拜訪,還請林侯勿怪。”

 林朝笑道:“張縣丞有言,不妨直說,又何必如此客氣。”

 聞言,張機點了點頭,繼而拱手道:“林侯召在下前往徐州,可是想大興醫道?”

 “這是自然。”林朝點頭道。

 張機繼續拱手道:“林侯身為濟世大才,為何會如此執著於岐黃小道,在下實在有些不解。”

 醫術的學習條件頗為苛刻,學起來也很困難,收益又小,所以張機想不通林朝為什麽想請自己去徐州開門收徒。

 難道真如他所言,想以醫道布施蒼生?

 “岐黃之術可不是小道,張縣丞何必妄自菲薄。”

 林朝搖頭笑道,同時將早就準備好的紙張遞了過去。

 “這是……”

 張機有些疑惑地接過,只見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可當他看到上面的內容時,整個人頓時怔住了。

 這上面的文字居然記載了,自孝桓帝以來這數十年間的疫病爆發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影響,死亡人數的大略統計,全都刻錄於上。

 張機看了半天,眼中已滿是駭然之色,又抬頭看了看面帶微笑的林朝,心中的欽佩無以言表。

 按理說,這些記載都是後世史官的活,可林朝卻專門將這幾十年爆發瘟疫的具體時間,地點等都謄寫了下來,以作為後面建立醫療體系的參考,足可見其下了功夫。

 也正印證了他那句話,岐黃之術,非小道!

 至少在林朝眼中,沒有什麽比一個健全的醫療體系更重要了。

 張機的震驚被林朝盡收眼底,他繼續開口說道:“張縣丞,你手中之物,可是某調集了諸多人力物力,方才探究而得,可謂是殊為不易。”

 聞言,張機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這個時代沒有搜索引擎的存在,很多信息想要知道,必須得實地探訪,甚至多番考證。這就是為什麽修史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動輒數十年才能成書的原因。

 究其根源,還是信息獲取的難度較大。

 而林朝也不例外,這兩年之間,他給校事府下了一個命令,那就是在執行任務之余,每到一地便探訪當地的地形,氣候,疫病等情況。

 大漢的滅亡,除了士族、門閥、外戚、宦官的爭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遭遇了罕見的小冰川時期。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次極端天氣,諸如地震、水災、蝗災之類的災禍層出不窮。

 天災帶來了糧食減產,人吃不飽肚子,就會有人禍。

 人禍又會帶來兵災,最終導致血流漂杵,屍橫遍野。

 而這些因素最終帶來了一個更為可怕的東西,疫病!

 瘟疫過處,人間地獄!

 單說這數十年因為瘟疫的死亡人數,甚至已經等同於其他災禍加在一起的總和。

 如此慘狀,如此慘劇,林朝可不想在徐州重演。所以他派人收集了這些信息,正是為張機準備的,好使其觸類旁通。

 上面除了記載瘟疫爆發的時間、地點,甚至還有部分患者的症狀。一旦徐州爆發瘟疫,林朝希望這東西能幫助張機治療或阻斷瘟疫的傳播。

 哪怕只能幫到一點點,林朝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這些在張機眼中,卻讓他頗為感動。因為在這個諸侯都想著爭名奪利的時代,林朝居然肯花費大力氣讓人收集這些信息,足可見其有仁義之心。

 望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張機眼中閃過一絲晶瑩,同時站了起來,正了正衣冠,衝林朝一禮到底。

 “林侯仁心,在下拜服!”

 林朝沒有受他這一禮,而是同樣站起來揮手笑道:“都是麾下將士收集而來,某不敢居功。”

 說罷,林朝又揮手示意張機坐下,同時親手為他倒了一杯茶,繼而面色嚴肅道:“縣丞,這上面記錄的信息除了疫病的症狀外,某還命將士粗略估計過染病而亡的人數。縣丞可知,這數十年間因疫病而死者,有多少人?”

 張機搖了搖頭,方才他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並沒有細細鑽研。

 林朝搖了搖頭,歎息道:“這十數年間,因疫病而亡之人……足有近七百萬之多!”

 “什麽!”

 聞言,張機失聲叫道,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可他不知道的是,七百萬這個數字,還只是最保守的估計而已。

 但饒是如此,七百萬是個什麽概念!

 一念及此,一貫仁心仁術,對一人之病都認真問診的張機已經無法想象,甚至胸口都開始有些發堵。

 今歲,董卓逞凶,欲驅趕君王與黎庶前往衰落的廢都長安,雖未能得逞,但僅僅是前期行動,就已經讓雒陽城外的官道上積屍盈路。

 而那些慘死的平民加在一起,也不過兩萬之數而已。

 兩萬具屍體就已經能把人間變成地獄,那七百萬人……

 想到這裡,饒是早已知曉情況的林朝,也忍不住再次歎息一聲,眼中的光芒都黯淡了些。

 再看張機,他失聲驚呼後,久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良久,他才目光蕭瑟地開口道:“林侯……您說……這人間為何會有疫病?”

 林朝搖了搖頭,這個問題……他無法回答。

 “蒼生何辜啊!”

 張機低聲說了一句,眼中充滿了悲天憫人的光芒。

 林朝卻笑了,他看著張機,目光清澈道:“縣丞,正因蒼生無辜,有志之士才更應該站出來布施天下。某雖不知疫病如何產生,但未必不能治愈。就算不能治愈,卻也能阻隔,使之不會擴散。

 疫病之惡,甚於水火,但若能將之阻隔,未必不能以最小的代價拯救更多的人!”

 這個時代談什麽不放棄每一個人,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若能以最快的速度將染病的人隔離起來,便能致使不傳染他人,最大程度的減少死亡。

 這種做法雖然功利了些,但絕對是最合適的做法。

 關於阻隔,張機身為醫道聖手,顯然也懂得一些,當即皺眉道:“林侯,阻隔不是難事,只是如何第一時間發現疫病,才是難事。”

 若發現的時候已經大規模傳染了,那又談何阻隔。

 這些林朝早就想到了,當即開口答道:“某有一法,雖不能保證完全阻隔,卻可使疫病肆虐的速度慢上許多。”

 聞言,張機眼中閃過一絲希冀的光芒,趕緊開口問道:“敢問林侯,是何法?”

 當下,林朝把自己關於防疫的構想,與張機大略講述了一遍。

 面對瘟疫,只有一種應對方法,那就是提早發現,盡早隔離,然後再進行診治。這個時代當然比不上後世的醫療條件,但只要措施得當,還是有些效果的。

 首先,便是普及防范疫病的知識,這點是重中之重!

 昔年商鞅變法時,曾徙木立信,目的就是在民間傳播官府的公信力。有了這玩意,接下來的一切才更容易被民眾接受,信任。

 而後來,商鞅又在秦國各地設置了許多關於負責司法解釋的衙署,專門為民眾講解新法,使人人知法,人人懂法,這樣不僅能使新法更深入人心,同時也斷絕了各級官吏對民眾上下其手的可能。

 所以林朝準備效仿商鞅,先來一場盛大的,類似於徙木立信的儀式。隨後在即將開設的徐州書院中設立醫道,聘求天下醫者前來開門收徒。

 這些學生未必個個要成為良醫,只要懂一些關於疫病的防范知識即可。最多一兩年後,這些學生學成之後,便派發到徐州各個地方,去擔任地方衙署的官吏,專門負責為平民講解關於疫病防范的知識。

 此外,再設一個類似於校事府,或者賈詡的順天府之類的機構,來管理這些官吏,總領徐州治下關於疫病防治的一切。

 而張機,就是這個新部門長官的最佳人選!

 如此一來,就算疫病突然爆發,當地的官吏也會第一時間知道,繼而采取行動,最後上報治所。若疫病情況比較嚴重,徐州方面也能第一時間采取應對,甚至調用軍隊來強行隔離民眾。

 誠如是,疫病將不再可怕, 也不會出現那種一夜之間便死亡千百人的慘狀。

 這就是林朝關於瘟疫防控的大略構想,具體有什麽不妥之處,等真正實施的時候,再細細補充即可。

 “縣丞,某此法……如何?”

 聽林朝講完這套超前於時代的做法,張機激動得渾身顫抖!。

 他從沒想到,瘟疫還可以這樣阻隔。

 只是這背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位高權重者傾力支持不可為之。而恰好林朝就是那個位高權重的人,並且願意付出大代價辦成這件事情。

 “林侯之仁,如高天之月!在下敬服!”

 張機急忙站了起來,滿臉激動道:“若林侯不棄,請讓在下隨林侯左右,哪怕肝腦塗地,也要親眼得見林侯之法功成之日!”

 望著向自己拱手施禮的張機,林朝笑了。

 這一條大魚,總算落網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