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燭行錄》第73章 桐江山水,西湖龍君
半日後。

現世,永福寺。

一處僻靜無人之地,空間散開漣漪,丁檠等人出現於此。

看了一眼依舊有些騷動的寺院,背著書篋的寧采臣不由感慨道:

“誰能想到這座在金華府名聲不小的佛門寶刹背後,竟然是一處害人性命的魔窟呢?

“姥姥在此盤踞十余年,也不知有多少無辜之人喪命於此。”

丁檠聞言也是歎了一聲:

“世道多艱,老一輩的修者大多沒扛住天地大變,被迫飛升上界。現在的九州,可以說是魔漲道消了。”

或許降龍羅漢降世,也是有這方面原因在罷。

奉佛旨意普渡群迷什麽的......

葉月緣抿了抿嘴:

“如此,方為我輩用命之時。”

經過這一遭,這名少女也是成熟了不少,心底那股驕矜尚未來得及外顯便頓如雪消。

丁檠輕輕頷首,另起話題:

“永福寺之事已了,我也該回山靜修了,二位又有何打算?”

寧采臣笑道:

“我與丁兄不同,接下來還有一場鄉試要參加。此次遭遇對我來說便如王質爛柯一般,幸好是反過來的。”

他們在永福寺耽擱了許久,然而因為內外時間流速不同,現世眼下不過九月十八,離秋闈開試還有幾天。

寧采臣語氣略顯鄭重,看向丁檠和葉月緣:

“如今親眼見證妖魔存世,采臣覺得若想護佑生民,僅憑一人一家之力還是有所不逮。

“若能邁入仕途,位列三公,借朝廷之便集天下之力為一,或許作用更大。”

丁檠搖頭失笑:

“原來寧兄還有此抱負,道門中有一位通真達靈先生,昔年為揚道抑佛,亦是投身朝野,後來也作出了一番成效。

“只可惜其人在宣和年間便已辭世,未竟全功。”

——通真達靈先生,別號元妙先生,姓林名靈素,字通叟。

“寧兄若想效前人故智,其中阻力頗多啊!”

那位神霄府仙卿得勢之後,以“釋教害道”為由,上書徽宗,請“將佛刹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

不久後徽宗下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

自此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崇道抑佛運動。

比如鎮江府的那座金山寺,現在還是叫作“神霄玉清萬壽宮”,仍然沒有改回原本名號。

那可是法海禪師的昔年道場!

當年天地大變,黑山老妖率領萬鬼返陽,意圖建立地上魔國,這位大佬可是親自出手,將黑山老妖迫退。

修行界至此方知,這位唐時得道的高僧,竟然還未離開九州,前往西天佛土。

也正因此,黑山老妖才退回枉死城中,甚少干涉人間。

林靈素能在這位大佬眼皮子底下,篡改其人道場名號。

丁檠都不敢去想背後究竟發生了哪些故事。

不過林靈素本人隻活了四十余歲,甚至終其一生都沒怎麽展露地仙級數的手段,或可從中窺見一斑。

總而言之,丁檠對於寧采臣的志向,持謹慎態度。

寧采臣聽了丁檠所言,依然堅持己願:

“事在人為,此舉非是為我私欲,而是為了天下生民。

“采臣俯仰無愧!”

丁檠佩服道:

“寧兄高義,我誠不如也。”

接著又看向葉月緣:

“世妹又有何打算?”

三人邊走邊談,已是出了永福寺,沿著山道下山,到了官道旁邊。

葉月緣一直在旁聽二人對話,

此時聞言道:“九娘還得在金華府盤桓一段時日,順便處理了那些五鬼木。”

先前三人共探地穴,其間的金銀財貨各自收取了一些,而那株龐大的縫合五鬼木,卻是被葉月緣討去了。

據其人所述,此物材質上佳,可以用來製作偃道機關,能增強其人戰力。

丁檠和寧采臣對此倒也沒有什麽需求,便讓了出去,任由其處置。

此時聽了葉月緣回答,丁檠了然點頭,又看向寧采臣書篋中的一口小甕:

“還有一事要提醒寧兄,聶姑娘有幸踏上鬼修之路,寧兄可要時時看顧,莫叫她走入歧途,以免釀成禍端。”

聶小倩在得知自己有可能修成鬼仙後,便毅然決然地跟在了寧采臣身側,言說要報答其人恩情。

丁檠想了一想,也就隨她去了。

起碼此女的心性還是可以相信的。

“不過聶姑娘在修成鬼仙之體前,最好不要過多接觸生人,以免陰氣侵染,致使他人獲病。”

寧采臣自己有白澤須筆護身,倒是不虞此事。

不過他妻子體弱,家中還有老母,卻得提點一二。

寧采臣聞言點頭,表示理解。

“此事我會轉告小倩姑娘的。”

“既然如此,那便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寧采臣自袖中抽出白澤胡須所製神筆,揮毫太虛,憑空畫出一匹千裡駒。

接著翻身上馬,對丁檠二人拱了拱手。

“二位,緣來自能相聚,緣去尚可追憶。今日一別,他年再會!”

說著揮鞭而去,馬蹄起落,濺起一溜煙塵。

丁檠收回視線,又與葉月緣告別,然後轉身離去。

步履輕快,身影很快消失在林木之間,與寧采臣相背而行。

——寧采臣是南下進入金華府城,準備鄉試;而丁檠則是北上取道蘭溪,而後慢慢返回臨安。

其間或許還會去嚴州逛一圈,那裡也算是文化名城,更有富春江這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風景名勝。

《與朱元思書》中所寫,“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正是從臨安府富陽縣,到嚴州境內桐廬縣的水道路線。

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亦是取景於此。

而且在十幾年後的將來,理學大家朱熹還會前往嚴州轄下的淳安縣瀛山書院講學三年,並留下“半畝方塘一鑒開”的名句絕篇。

在其後更有陸放翁任嚴州知州二年,在此將自己詩文編篡成集,命名為《劍南詩稿》。

丁檠對此地也是心慕已久,如今得暇,自然要前往一探。

“此世若論文學,有尤楊范陸這中興四大詩人,以及辛稼軒、袁樞、呂祖謙等人在世;若論理學,有朱熹、陸九淵兩位大家;若論佛道,還有薩守堅、白玉蟾、王重陽......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咪\咪\閱讀\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若能一一拜會過去,實在是令人激動的一件事!”

丁檠嘖嘖讚歎。

兩宋文教發達,名不虛傳。

哪怕九州是一個仙俠世界,但終究與地球南宋時期大同小異。

那些彪炳千古、名留青史的大家,應該不會消失,頂多人生有些變化才對。

“說不得還能看見朱文公提筆寫戰詩,才氣如日呢!”

......

半月後,富春江上。

一葉小舟自江面滑過,前端坐一船客,背後立一船家。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前人所言誠不欺我,桐江之景,山水相映,秀麗若斯!”

丁檠坐在甲板上,打量著身側碧波白浪,興致上來,乾脆伸手探入其中。

感受著江水流經指掌的快意,他對一旁的船家開口言笑。

話語間頗為讚歎。

船家年紀不小,胡須已是花白一片,但身體依舊康健,此時聞言笑道:

“原來公子也看過吳大家的小品書劄,老朽在此撐船十余年,不少文人墨客都慕名來這富春江桐水一段遊玩。

“耳濡目染之下,就連老朽都會背誦全文了。”

“吳大家寄情山水,落筆清新自然,讀來朗朗上口,令人神往。《與朱元思書》確實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丁檠點頭應和。

他半月前離了金華府,經由蘭溪進入桐廬縣境內,賞玩數日後便乘水路返回,準備在富陽縣登陸,而後走官道去西湖。

一路上遊山玩水,走走停停,倒也輕松愉快。

此時見船家談吐不凡,於是便攀談起來,說說一路上的風景名勝,聊聊這附近的奇人異事、鄉野怪談。

到了午時,便從後艙板下提出兩尾活魚,著小火燉了,又往其上撒一把青菜,吃起來有滋有味。

只是可惜沒有美酒佳釀,不然把酒臨風,橫槊賦詩,不失為一件樂事。

聽到丁檠感慨,船家撫了撫胡須,笑道:

“客人既然為此惋惜,今夜不如早睡,到子時老朽喚客人起來,你我共赴龍宮之宴。

“屆時自然有美酒相待,還能討要一二,明日再飲。”

丁檠挑了挑眉,好奇道:

“龍宮之宴?”

船家笑而不語。

丁檠見此法力運於雙眼,注目看去,發現對方確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尋常艄公,也沒有什麽修行。

只不過身康體健,體內還有些許靈氣殘留,似是常得某種靈物補益,能益壽延年。

於是欣然道:

“船家有意,丁某豈有不應之理?說好了,今夜子時,還請船家引我去長長見識。”

他心中有些好奇,經過昔年一場大劫,九州之上如何還會有龍宮存在?

莫非是蛇蛟、豬婆龍一流?

......

富春江水流平穩,兩岸群山連綿,江中沙洲點點,景色宜人。

到了晚間,艄公尋了一處開闊水面,長篙一點,將小舟固定下來,而後又拾掇了一桌小菜並幾尾剛剛釣上來的活魚鮮蝦,和丁檠吃了一頓,然後各自歇息。

丁檠待在艙中,聽著江水微微拍擊船身的聲音,放空一會兒思緒,片刻後才開始入定修行。

眼下自他得了青蓮地心火也有一段時日了,不過還沒有將青蓮火全部煉化。

畢竟他不是單單煉化一枚火種,而是將整朵蓮心火帶著那座蓮台一並收入了香爐之中,以肥遺分身逐步蠶食,慢慢煉化。

青蓮地心火在地底孕育了千年之久,積蓄的能量渾厚無匹,自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功成的。

據丁檠估計,若想徹底煉化此火,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隨著丁檠定息凝神,做了一個數息觀,他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內視狀態。

只見丹田之中,一口三足兩耳模樣的鼎爐安安穩穩地懸浮在那裡,鼎蓋上有狻猊踩珠,爐身有肥遺盤曲。

肥遺之身在六足四翼的怪蛇和黃羽赤喙的鶉鳥姿態中來回轉變,不時朝著爐中噴出一口淡金色火焰,奮力煉化其中懸浮的一朵青蓮。

每當太陽真火與青蓮接觸,後者就會微不可見地顫動一下,些許純青色的能量逸散開來,被肥遺吸納入體,在身下聚攏成一座蓮台。

這也是丁檠能操縱的那些蓮心火的來源。

“等青蓮地心火徹底煉化,我鬱儀真章的修為突破至第五層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丁檠估摸了一下自身功行進度,心中有譜。

吞噬煉化青蓮地心火之舉,對肥遺之身來說也是助長自身血脈的大好時機。

等鬱儀真章修至第五層後,將肥遺之身與自己徹底融合,屆時也就變相達成了長生的功果。

丁檠心中自得一會,又觀察了一會煉化青蓮地心火的進度,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於是從定中醒來。

果然聽到艄公輕喚之聲:

“客人,醒醒!子時已經到了!”

他睜開雙眼,看向艄公,只見對方手中挑著一盞燈籠,正指向遠處的水面:

“客人請看,那裡就是龍宮之宴!”

丁檠看向其人所指之處,只見富春江上夜霧渺渺,有一畫舫在霧中若隱若現。

雕檻朱窗,笙歌幽細,緩蕩煙波。

間或有妖童媛女推窗憑眺,嬉笑之聲側耳可聞。

丁檠凝眸審視,只見一氣度不凡的中年人正坐在舫中,身邊有美婢三五,迸酒烹茗;又有一位二八姝麗侍立其後,為其捶背揉肩。

舫中寶玉充盈, 聲色豪奢,非尋常人家所能操辦。

丁檠不覺訝然:

“這就是龍宮之宴?”

這艘畫舫看似豪華,飄渺如同仙境,但丁檠若是有心,也能整這麽一出唬人。

說實話,這與他所想的龍宮之宴相去甚遠。

艄公卻沒聽出丁檠話中深意,只是以為他太過驚訝,於是笑道:

“客人不必驚訝,那畫舫主人是我多年好友、童稚之交。你我這便上去向他討杯仙釀,也算是為明日做些準備。”

於是胡須花白的艄公輕點船棹,鷁首徐回,小舟向著畫舫駛去,同時口中呼喝道:

“明允兄,好久不見!”

聲音遙遙傳出,那舫中男子聞聲便笑道:

“原來是子俊,快快上來罷!”

舟到近前,自有人放下一塊跳板,然後殷勤扶著艄公來到畫舫上,丁檠默不作聲地跟在後面,打量起整艘畫舫。

那明允兄見此笑著開口:

“子俊,又帶自家子侄前來開眼界了?”

艄公搖頭否認:

“非也,此乃今日乘坐我船去臨安的客人,我倆談起這富春江上的奇人異事,提到了明允兄你,故而成行。”

“原來如此,”那明允兄了然點頭,並無什麽意外神色,而後看向丁檠,“這位公子如何稱呼?老朽俗名姓陳,字明允。”

丁檠聞言突然一道靈光自腦海中閃過,回想起靈隱寺中所記一樁秘事,於是出言道:

“晚輩丁檠,閣下莫非是洞庭柳君之婿、西湖水主陳君?”

中年人聞言一愣,和艄公相視而笑:

“竟然被你看穿了來歷,不錯,本君確實是西湖龍君,陳弼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