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流寇》第753章 江南大聯保
據說,撥往第六軍的六名“待贖漢將”名單是監國親自選定的,並要求第六軍對這六人予以簡用。

 第六軍提督程霖同老搭檔沈瞎子商量了一下,認為眼下第六軍各鎮改製已經完成,軍中沒什麽好的職位安排這六人。而且這六人都是待贖漢將,之前於大順寸功沒有,就這麽將六人安排在第六軍對於其他將領不公平。

 但監國又說要予以簡用,那肯定不能棄之不用。

 賣油郎好一番琢磨,最後決定派這六人前往江南,以參軍名義協助第六軍策反支持的奴軍義師,這樣一來可以通過這六人過往的才識能力幫助江南奴軍義師壯大,也能就此考查六人能力以便將來擇才視用。

 其中管效忠出任收編的特別部隊顧三麻子部參軍,其余五人也以各式身份參與江南奴變各軍。

 顧三麻子是南直有名的海匪,此人崇禎五年就因家貧鋌而走險出海為盜,後來拉起一支隊伍在南直隸沿海做些打家劫舍的勾當。

 崇禎十六年顧三麻子曾率幾百手下沿江竄至江陰境內,結果被時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以三箭逼退。

 程霖駐防通泰期間一直有心渡過大江攻略江南富庶之地,所以在通州組建了一支規模三千人的水營。

 監國率主力攻破北京建立大順中央政府後,通泰地區的原淮軍定製為第六軍,淮揚地區的淮軍定編為第八軍,由此江北一下就有了兩個軍編制。

 兵員實力和編制的壯大讓程霖南征之心更是熾熱,隨後行營密諭於江南地區進行旨在顛覆的奴變,程霖意識到大軍南下不是夢想,開始扶持江南奴軍義師。

 並以第六軍名義收編了海匪顧三麻子,給予武裝之後命這支“白頭軍”從崇明內犯,試探江南明軍底細。若能打垮江南明軍最好,不能打垮也可以借機摸清江南實情,為大軍渡江做準備。

 看過六名待贖漢將在清廷那邊的“履歷”後,程霖認為管效忠很適合白頭軍。

 管效忠渡江來到被暫時定名為第六軍特別部隊的白頭軍後,便幫助顧三麻子整頓部隊,教習各式戰法,尤其是陸戰之法,從而讓白頭軍屢屢擊敗明軍,成為江南奴變各部中實力比較強大的一部。

 奪取嘉定城是白頭軍收到的最新命令,也是江南奴變以來各路奴軍義師第一次真正堅決奪取城鎮。

 故而管效忠格外重視,戰前多次派人探查嘉定城,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攻城計劃。

 只是,顧三麻子這個白頭軍首領竟然要親自帶人渡河,讓管效忠有點意外,出於穩妥起見,他忙勸住對方,道:“顧旅,你乃一軍統帥,如何能以身犯險!”

 “哎,什麽顧旅,我顧三麻子有幾斤幾兩,難道自個不清楚?也就是程提督高看我一眼,要不然,我顧三麻子也就是個把總的命。”

 顧三麻子不由分說掙脫管效忠,嘿嘿笑道:“管兄弟便瞧好就是,這嘉定城算我顧三給程提督的孝敬了,要不然我這個旅帥乾著也不踏實!”

 說完,便朝管效忠一抱拳,大刀一拿就帶人上了木排。

 見狀,管效忠知道攔不住顧三麻子,隻好反覆叮囑他小心。

 江北方面發來的指令是要求各路奴軍義師盡可能攻佔府城、縣城及關隘要道,確保行營要求的“江南聯保”能夠落實。

 江南聯保這個說法,管效忠覺得不妥,他對行營這道命令的理解是使江南地區脫離南都明政權的統治。

 這就要求現在鬧得很凶的各路奴軍義師,一起合力徹底瓦解明朝在江南地區的統治才行。

 但是,南都方面又怎麽可能讓財賦重地江南脫離他們統治呢?

 聽說英親王阿濟格同平西王吳三桂都已向南都投降,這些清軍現在可能沒有膽量反擊順軍,但要平定江南這幫烏合之眾顯然是極其輕松的。而且除了新近歸降明朝的清軍外,南都方面能夠控制的明軍也有相當數量,尤其是南京城中有三大營。

 故而,管效忠認為即便各路奴軍義師能夠攻取江南所有府州縣城,也斷然擋不住南都抽調的明軍主力反撲。

 因此,實是不解大順那邊為何要費盡氣力搞什麽江南聯保,真要南征直接大軍過江便是。

 思來想去,北京方面可能是想以江南奴變這個亂局牽製南都。

 臨過江前,管效忠可是聽說張獻忠的大西正在猛攻順軍佔據的西安,北方順軍主力正在全面向西北調動。

 如此才需要在江南搞些小動作,牽製吸引南都朱明注意力,避免陷入西、明聯手夾擊。

 單從戰略層面上來說,此策略極是高明。

 不過從戰術層面上來說,未必就能成功。

 聽說南都方面已派出京營主力,如果各路奴軍義師不能合力,被一一擊破是遲早的事。

 不過再差,總還有江北這條退路,眼下還是集中精神先奪下嘉定吧。

 管效忠正尋思著,遠處顧三麻子已經跳上木排,朝一眾已經等侯的部下吼了一句:“弟兄們,渡河!”隨手接過一支竹篙往岸上一撐,木排便迅速往河中央淌去。

 “渡河!”

 幾十條木排上的漢子們見三爺親自渡河,一個個都是士氣高昂,高呼著奮力撐排往河對岸劃去。

 陽光映射下,千名男兒手握大刀、長矛、弓弩、火銃如鐵塔般屹立在一架架木排上方。

 清風微拂,河水漣漪,寬闊的河面光影重現,浮出水面吸氧的魚兒不住的吐著小泡泡。

 升騰的水氣中,木排在漢子們用力的劃動下,如脫弦之箭般直刺對岸。

 ........

 當顧三麻子所在的木排劃到河中央時,嘉定城中的守軍已能將這些“海匪”的樣子看得一清二楚。

 吳淞遊擊吳志葵雖不敢帶兵渡河襲擊白頭軍,但也不可能讓白頭軍就這麽順利渡過練祁河,已然帶著幾百士兵趕到河畔準備阻擊。

 “三爺,狗日的官兵出來了!”

 “狗日的有銃!”

 顧三麻子的拜把兄弟周五在一艘靠前的木排上高聲提醒眾人。顧三麻子朝岸上看去,果然有明軍銃手在沿河畔展開,正在緊張的裝著藥子。

 “豎盾!”

 “擋銃子!”

 伴隨著一聲聲叫喊,各架木排上的漢子紛紛將盾牌和鐵鍋、從附近百姓家中拆來的床板、木板擋在木排前面。除了架擋箭擋銃牌的,其他人則全部半蹲,以免叫明軍的銃子打到。

 “放銃!”

 白頭軍的木排駛入鳥銃發射距離後,吳志葵毫不猶豫立即下令開槍。“砰砰”的銃聲過後,黑煙彌漫,可河上的白頭軍卻沒幾個掉入河中的,倒是鐵鍋被銃子擊中後發出的“叮當咣當”響脆聲余音繞耳。

 “放,放!”

 哪怕效果不佳,明軍依舊在放銃,有弓的也開始放箭。除此之外,他們也沒什麽辦法可以阻止白頭軍渡河。

 隨著距離的越來越近,渡河的白頭軍終是有了一些傷亡,不時有漢子中銃中箭墜落河中。

 但更多的漢子卻是咬牙一聲不吭蹲在各式擋銃擋箭牌後面,拚命在劃手中的木板。

 “跳!”

 頂著明軍的銃子箭枝,一架木排最先抵達岸邊,上面的漢子們發一聲喊同剛才一樣躲在擋銃擋箭牌後面向前猛衝。

 這種戰法就是管效忠傳授,從前在關外以此戰法對戰明軍的火器部隊效果顯著。

 一般只要撐過明軍火器幾輪射擊,近身的清軍就能毫不費力的衝垮那些不敢近戰搏殺的明軍。

 江南地區的明軍拿北方明軍差的太多,故而白頭軍之前以此戰法屢敗明軍,上下對此不僅極其熟練,更是信心十足。

 隨著第一架木排上的十幾個漢子向岸上衝去,一架又一架的木排相繼靠岸。手拿武器的白頭漢子們前赴後繼如同一個個小陣般迅速向明軍挺近。

 空著的木排被撐手又迅速往河對岸劃去。

 “哎呀,海寇上岸了!”

 “吳遊擊怕是擋不住!”

 城頭上觀戰的嘉湖參政侯峒曾見海匪渡過了河,急得一拳打在城垛上都不覺疼,邊上的進士黃淳耀等人也都是心頭大突,盼著吳遊擊的官兵能把渡過河的海匪趕回河中,可是視線中官兵卻已然往城池退來。

 “撤,撤!”

 吳志葵先前在崇明就吃過白頭軍的虧,哪敢與衝上來的披甲白頭軍近戰,不待白頭軍靠近就立時下令往城中撤。

 練祁河對岸,管效忠見顧三麻子已經穩住陣腳,急忙下令後續人馬趕緊渡河。

 “狗日的跑得倒是快!”

 眼看著出城的明軍倉皇又溜回了嘉定城中,顧三麻子氣的破口大罵,不過這樣也好,可以甕中捉鱉了。

 叫幾個把兄弟帶人把嘉定圍住後,急急就去找管兄弟,他可不知道怎麽攻城。

 “顧旅!”

 管效忠帶人抵近嘉定城門再三觀察,發現城門雖然很厚實,但不是全鐵而是包裹鐵皮的木門,憑借人力用撞木撞擊,次數一多這大門肯定頂不住。

 但是這樣做城上的守軍肯定會給城下的攻城隊伍造成大的傷亡,因此命人請來第六軍派在白頭軍的聯絡小組軍官郭七。

 郭七拿大拇指朝嘉定城門瞄了又瞄,然後朝管效忠點了點頭,道:“城門交給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