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流寇》第726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
從前講北伐,伐的是東奴滿洲。

 今日講北伐,伐的是順賊流寇。

 北伐對象的改變,直接關系弘光政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別人或許不知,可佛天子自個卻是門清,要不是人家順賊陸都督出於共同抗清需要,鼎力“讚助”他這根本沒有法統承序的潞王到南京繼位,能有他黃袍加身坐龍椅的福份?

 吃水不忘挖井人。

 更何況挖井人手裡除了鐵鍬外,還有一把明晃晃的大刀。

 弘光這時候膽敢叫嚷北伐,恐怕立時南京城內就會大變,眼面前的孫大將怕是能用褲腰帶勒死他,然後說一句皇帝暴崩,囚在江北的好侄子福王過來主持工作。

 自古能成大事,無不忍字為先。

 因此,佛天子明智的選擇不談北伐,先為大明爭來二十萬精兵再言。

 事情便就這麽定了,但在內閣那邊卻遭到了首輔王鐸的反對。

 王鐸身為史可法走後的朝堂第一號人物,對於收編清軍余部為大明所用,“化不利為有利”是支持的,但他卻堅決不同意以王爵酬那滿洲英親王阿濟格,故而聽到宮中傳話要內閣草擬旨意後,立即上書稱:“阿濟格,滿洲賊也,不可以王封,請收之。”

 一心想給自己弄一支軍隊的佛天子不加思索便將首輔的上疏留中不發,叫內侍再往內閣催促。

 王鐸一見天子不理會自己這個首輔的意見,氣得趕緊再次上疏,這回是搬出祖製無異姓封王為例進行勸阻。

 弘光則以時事緊急,祖宗成例當因特殊情況予以破例為由,執意要封阿濟格為忠王,並要湖廣方面馬上著手清軍納編之事。

 正在安慶一帶率軍與左良玉之子左夢庚對峙的鳳陽總督馬士英聞訊,倒是不怎麽反對收編滿洲余部,因為順賊一旦消滅滿洲必將南下,而他淮西之地位於江北之地,肯定會第一個面臨順軍的打擊。

 所以為了淮西的安全,也為了增強明軍的實力,馬士英是讚同收編清軍的。

 可他卻是主張以我為主收編,即將清軍打散調入各地,不能仍由滿王阿濟格統帥,更不能封阿濟格為大明的親王。

 那樣的話,朝廷一無絕對實力壓製這十幾萬清軍,二來阿濟格這個親王兵強馬壯,即便現在能夠替大明抗阻順賊南下,將來也必為藩鎮,尾大不掉,從而導致中國再次為東奴所害。

 馬士英上書建議可封阿濟格為侯,吳三桂仍封為國公,並往阿濟格派出監軍,至少要抽取其部三分之一的兵力到他處,削弱阿濟格的兵馬實力,同時以吳三桂等監視壓製滿兵。

 可是因為早先鳳陽方面對南都政權合法性的不承認,以及馬士英曾和路振飛等人密議擅立唐王為帝,近來又宣傳崇禎太子在鳳陽,勾結左良玉東犯,諸事累加,使得南都方面對馬士英這個鳳陽總督完全不信任。

 如此,馬士英的上書肯定就是石沉大海。

 鳳陽監軍太監盧九德日前對馬士英這邊也有些陽奉陰為,為了打破這一僵局,馬士英在其好友阮大铖的建議下決定同左夢庚秘密議和,兩家重新結盟。

 左夢庚此時也因為淮西軍的抗阻不能如願東下南京,處於安慶、九江進不得進,退不得退,馬士英伸來的橄欖枝一下就搔到了左夢庚的心窩,當下就讓父親左良玉生前重用的湖廣巡按黃澎同馬士英接觸。

 馬士英為鳳陽總督,麾下有朱紀、方國安、劉良佐等將領為其節製,另外名義上還節製黃得功這個悍將,又據淮西地區,左夢庚麾下則有二十余萬兵馬,兩家若能重新結盟,聲勢肯定比現在兩家互相為敵要好的多。

 分之兩敗,合則兩利。

 雙方接觸幾次基本就差不多敲定了,可這時左夢庚也聽說南京要封降明的滿洲阿濟格為親王的事,眼珠子一轉便同馬士英的秘使阮大铖說要他臣服南京也行,但必須也要封他為親王。

 理由是十分充足的,滿洲阿濟格以十數萬無根浮萍的兵馬可封親王,他左夢庚麾下十總兵,二十余萬馬兵,憑什麽不能封親王?

 “我父子皆忠心於朝廷,今同為大明重柱,朝廷豈可偏愛滿洲而舍我漢家兒郎道理?”

 左夢庚鐵了心也要當親王,甚至叫囂,若不給他封王,則立率大軍再攻南都。

 屆時哪怕是淮西軍,他左夢庚也要與他們拚了。

 左部下十總兵這回倒是難得的團結起來,因為左夢庚要封親王,他們這些人怎麽也能弄個侯爺乾乾,甚至國公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左良玉死後已經實際上成為一般散沙的左軍再次凝聚在一起,共同向南都施壓。

 馬士英聞訊急得直跺腳,左夢庚沒什麽打緊,可他麾下那十總兵可個個都不是善茬,真要擰成一股繩同他淮西兵火拚,怕是淮西這兩三萬兵馬還真擋不住。

 同時也覺左夢庚請求封王的道理是站得住腳的,朝廷連韃子都能封王,憑什麽不能給漢人封王。

 既然都是違了祖製,那就一起封好了。

 這樣,多個擁兵的親王出來也能對阿濟格起到牽製作用。

 於是,馬士英向南都上書為左夢庚請封親王,又為左夢庚部下十總兵向朝廷請爵。

 不想,馬士英這一舉動又開了個不好的例子。

 湖廣總督何騰蛟一聽馬士英為左夢庚那個敗家崽請封親王,也橫插一杠,上書朝廷為吳三桂請封親王。

 偏沅巡撫傅上瑞也向朝廷上書陳明厲害,疏中道:“三桂兵強,皆為原關寧明軍,可籍可用,何惜一封號不以收拾人心,反令三桂心寒。”

 大意是滿清都能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大明這邊難道還不如滿清。

 並且同阿濟格不同的是,吳三桂是單獨同湖廣方面接觸,因此操作得當,吳三桂部是可以作為一支忠心可靠軍隊監督阿濟格麾下的滿洲兵的。

 這下子南都嗡嗡一片了。

 阿濟格要封王,左夢庚要封王,吳三桂也要封王,這王怎麽個封法?

 總不能一次封三個親王吧?

 那大明的親王未免也太不值錢了。

 偏是屋漏又逢雨,湖北巡撫章曠一道急遞進京,竟是為原順軍大將王體中、王得仁請封的。

 王體中、王得仁麾下五六萬兵馬都是原順軍荊襄精兵,戰鬥力不低,且李自成之死與他二人有直接關系,故而二人是不可能降順。

 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湖北巡撫章曠眼見總督何騰蛟一心拉攏吳三桂,尋思他這個湖北巡撫眼下是個空架子,這要是不趁機拉攏點兵馬過來,以後怕是湖廣沒他說話的份。

 於是,誠心派出秘使,背著何騰蛟同王體中、王得仁接觸,說可以湖北為二王汛地,可把正愁在明朝這邊沒有門路的二王激動壞了,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再之後,聽說吳三桂那裡要封王,王體中不幹了,桌子一拍說吳三桂只有兩萬人要是能封親王,他麾下五萬人更能封親王了。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王得仁更是直接喊出這一口號。

_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