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長隨》第41章:西溪
  當單聘仁喝的醉眼蒙矓之時,李桂把他送回了他的小院,隨後喝了杯茶,李桂鋪開紙,拿起了筆……

  此時他突然明白了古人挑燈夜讀的另一層原因——在這個娛樂稀少的時代,不讀書習字一般人也沒地方去!

  ……

  而在此時,秦可卿正斜躺在貴妃榻上,輝煌的燭光給玲瓏的曲線鋪上的一層朦朧黃,給人一種低調的高貴的感覺。

  只不過此時秦可卿的美眸有些呆滯,當然她心裡並不呆滯,她在心裡盤算著賈蓉的歸期——雖然賈蓉對賈珍欲對她不軌的事裝聾作啞,令她寒心,但封建時代的女子一般認為婚姻是輩子的事情,而且處於弱勢,只要能過得下去,都可以原諒丈夫,並求神拜佛的希望丈夫改變。

  秦可卿也不例外,雖然受了《射雕》的影響,其中的快意恩仇讓她的反抗意識有所加強,但是她並沒有脫離舊時代女子的舊窠,依然把希望寄托於賈蓉能夠改變……

  同時更讓她深思的是賈珍對她的舉措——賈珍居然讓她來處理府裡的事情了!

  她以前一直想要這份權利,因為只有這樣她少奶奶的身份才名副其實,諸事才能順暢如意,但以前賈珍一直抓權不放!

  而現在賈珍居然給了她!

  她不相信賈珍是怕了她,她本能的感覺這裡面不尋常,剛才她派寶珠去推脫,可賈珍讓寶珠傳話說內宅的事情本就該有她和尤氏處理,以前沒讓她插手是因為她沒來多長時間,不了解情況,而現在元春省親,諸事陳雜,他分不開身,尤氏又不擅長理家,隻好請她出來,望她不要推辭。

  賈珍給的理由合情合理,但秦可卿還是覺得裡面有坑,她本想去請教李桂的,但是她知道李桂是沒掌過家的,問了不但沒用,反而有可能讓李桂難堪。

  ”怎麽辦呢?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他離的挺近!”

  想著,秦可卿抬了抬僵硬的身子,坐起時順手握住了貴妃榻扶手下的石灰包,而就在這時‘叮咚、叮咚‘的琴聲隱約傳了過來。

  “何人彈琴?”

  像是自問,又像是問寶珠,說著秦可卿循著琴聲的方向抬了抬螓首。

  寶珠聞言把回文格窗打開了一條縫,側耳聆聽了一下,才回頭說道:“回少奶奶,好像是他彈的!”

  琴乃高人雅士之物,也是名貴之物,李桂以前只是個仆役……寶珠的聲音裡透著微微的驚訝,她沒想到李桂會彈琴。

  同樣的秦可卿也沒想到,她修長的鵝頸不由的往外稍微一伸,側耳傾聽了一下,隨即笑了——她是一個琴道高手,從琴聲的間隔裡就可以聽出李桂是個新手。

  其實紅樓十二釵中很多人都有所長,比如探春擅書,屋子裡有一青玉大案;迎春則擅長下棋;惜春擅畫。

  “他很差啊……”

  嘴角帶著輕笑,秦可卿站了起來,隨即走向書案,書案角上有一本元代陳敏子的《琴律發微》,她本想給李桂送過去的,但想一想,既然李桂能彈,大概有這些指法韻律上的書籍,還是算了。

  ……

  秋天的季節多變,夜裡來了一場涼風,早上就起了一場濃霧,不過這並不能阻擋李桂的行程,吃過早點他和王榮就一起往西山而去——他最終選擇在西山讀書。

  其實按照李桂的水平,所有的經書看看集注他完全可以自學,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思想水平相對於這個時代太高!

  這不是自誇,

而是必然,因為他畢竟是來自現代社會,思想上超越了封建思想的舊窠,比如孔子的那就話‘唯小人與小婦人最難養也’,這個時代的人聽起來可能心有惜惜矣,並奉為經典,但李桂卻認為這句話裡充滿了對女性的不尊重,是錯誤的。  再比如孔子的執政理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是說君主要像君主,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但這個理念到後來卻發展成‘君父、臣子’這個概念!

  君父、臣子的含義是君主像父親,而大臣像兒子,這實際上是要人倫之道佐證皇權的正統、自然。

  這當然也是錯誤的!

  所以李桂認為他必須去聽,這樣好能了解這個世界士子們思想上所達到的高度和方向,這樣以後作文好不逾矩。

  而聽生員們閑談,西山書院院長沈正陽原為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保,乃當世第一大儒,李桂從他身上完全可以摸到當代思想的高度與邊緣。

  ……

  出了城一條約丈許的泥路蚰蜒著通向西山……

  西山書院在西山東麓半山腰,與白衣庵遙遙,相望。因為有書院在的緣故,在山坡下有五家客棧、酒樓。都是用茅草搭建的,很是簡陋。隨後王榮將馬車寄在了一個叫做‘青雲’客棧的客棧,然後提著包裹隨李桂一起拾階而上……

  而因為夜間那場涼風的緣故,一夜之間,西山已經是層林盡染!不過西山並不蕭瑟,薄薄的山霧裡,三五成群、青衣、白衣的學子隱約可見,交談聲隱約可聞,偶爾的大聲還驚起了飛雀……

  經過一塊巉岩,迎面是一座青石華表,過了華表就是一個約半畝的小廣場,廣場後房間林立,楓樹、蒼松掩映其中,但卻不見人影。

  按照李桂的估計這是上課時間……

  隨後李桂往裡面走去,走的近了卻發現東側的一座房子前排滿了學子,而衛若蘭和一個藍衫的學子模樣的青年正負手立在房前的楓樹下,一身紅錦,頗有鶴立雞群之氣。

  而排隊的人群中有很多面熟的生員,前面還有生員正在掏銀子。十兩束脩是少不了的,見此,李桂隨意的排在了後面。

  “哦,他也來此了……”看到李桂,衛若蘭隨意的說了一句。

  “若蘭兄,他是?”他身邊的藍衣公子也隨意問道。

  “李桂,原榮國府之仆。”衛若蘭回道。

  他的語調裡並沒有蔑視的意思,只是淡然。畢竟兩人沒什麽交集,而且身份上相差也太大了,大的已經用不著蔑視,所以衛若蘭說這話時像是說一個不相乾的人。

  藍衣青年是陳也俊,他是去年進入西山學院的,他和賈寶玉交往也甚密,也早就聽說了賈政提拔李桂的事情。

  而對於李桂,他和衛若蘭的感觸大致是一樣的,因此他只是‘哦’的一聲,隨意看了李桂一眼,便繼續說道:“若蘭兄你可聽聞,今日有人傳言北靜王做了一首好詩,說要在開社時奪冠,出出上次若蘭兄給的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