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當俞岱岩》第32章 老大少林
  當今武林名號最響亮,影響力最持久,勢力范圍覆蓋最廣的門派絕對是“少林寺”,這是公認的,即使是與之齊名的“武當山”也要承認。

  “少林寺”的勢力有多大呢,他覆蓋了整個泛中國地區,僅匾額上寫著“少林寺”的直系分屬下院,名聲直逼二流門派乃至一流門派的就有不下十幾個。

  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莆田少林、西域少林、泉州少林等,這個卜緣就出身莆田少林,莆田少林是少林下院中最出名的,被稱為“南少林”,甚至一度與“嵩山少林”的“北少林”並稱。

  除了匾額一樣的直屬少林下院,像五台山清涼寺、山東仙霞派、渤海派、韋陀門、括蒼派等等,少林的旁支門派實在多不勝數。

  更可怕的是少林的俗家體系中,鏢局方面基本覆蓋了絕大多數的中原城市,每個鏢局中都有二流甚至一流的高手坐鎮。

  少林勢力覆蓋范圍之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自從火工頭陀事件開始,少林一直是中衰的。

  這中衰其實不是指勢力的收縮,而是少林寺絕對高手層面出現了斷層,門派裡幾十年乃至現今也沒出一個大宗師,這對於一個千年來從沒斷過大宗師的門派來說是絕對的低谷。

  究其原因是苦字輩這個承上啟下的輩分,死的死傷的傷,出走的出走,使得宗門原本的大宗師圓寂之後,後繼無人,青黃不接了。

  火工頭陀事件對少林寺的影響之大近乎是毀滅性的,最大的傷害不只是導致門派出現了高手層面的斷層,而是對少林寺體系整體門人的心胸和境界上面的絕對打擊。

  且看看原本心胸境界中正的苦智禪師被火工頭陀打死,余下苦字輩的互責互咎,這種心性、心胸乃至行為,是佛門弟子該有的嗎?少林一派武功高深處都少不了一個禪字,而少林余者心中哪還有禪,除了利就只剩下了“魔”!

  郭襄祖師上少室山,三豐真人幼時退何足道,當時少林的心禪七老是何表現?

  聲音尖銳,有若夜梟鳴叫,雙眉豎起,滿臉殺氣,處處咄咄逼人,怨毒殺戮之欲望快從書本裡竄出來了,哪裡又是得道高僧的形象?

  分明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如此心性境界怎麽可能把佛門武學修到大宗師境界?

  原本一個開放的武學大派,門人弟子佛法武功修為到了,自可以到藏經閣選取接下來的修行方向,至此火工頭陀事件以後凡私自學習寺內武功便要處死,如此閉塞之規定,哪裡還有超然大派之氣象?

  此時閉塞之少林,如何與開放精進的武當山相比?老大門派已暮年,少年門派日日新!

  少林三渡哪個不是天縱奇才?困居宗師境界,終其一生也邁不過大宗師門檻,只能閉關少林修金鋼伏魔圈,以期用之抗衡大宗師,何其可笑!

  唯有“金剛不壞”的空見得佛性,可惜終歸是造化弄人,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便已證道極樂,終歸是小乘了,度化了金毛獅王,卻沒能度化少林。

  如此可斷言,閉塞之規矩不除,則少林大宗師不出,余者三渡盡歸塵土,嗚呼哀哉,何其悲也!

  惜我中華之少林,武道之宗,其衰也若此,與國何異?以少年名之,行老大之事,與國何異?

  若非後有蒙元兩萬鐵騎踏碎山門把這少林閉塞之規矩碾成塵埃,何以涅盤?此又與國何異?

  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

  江南半壁之少林勢力,在武當山的崛起之下已經被壓製、壓縮的抬不起頭,但以少林門人一貫的心性和做派絕不可能就此伏低做小,這卜緣就是少林方面推出來找事的。

  俞岱岩走到演武場中間與卜緣相對而立,抱拳示意之後便凝神靜守,體察此人之攻勢。

  且不說卜緣這人是不是真的隻精研“羅漢伏虎拳”,可有其他絕學秘藏而做殺手鐧,僅僅“羅漢伏虎拳”就不可小覷。

  “羅漢伏虎拳”是“羅漢拳”的進階拳法,而“羅漢拳”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根基必修,也是少林的“拳宗第一”。

  羅漢拳修成之後又有十八羅漢形的進階修行,“羅漢伏虎拳”便是十八羅漢形中的“伏虎羅漢”形。

  卜緣方一出拳,俞岱岩便知道此人的內修進境必定在自己之上,且高出不少,是一個實打實的一流高手。

  但是即使是一流高手也不能說就可以穩勝二流,這還要看兩者招式技法的純屬,臨機應變之靈巧等等。

  二流三脈與一流四脈僅僅從內氣強度以及渾厚程度差別其實並不大, 一般一流十二脈之前的內氣質量基本沒差,差異在於內氣多寡和打通經脈之後的加持效果。

  十二脈之後內氣質量發生第一次質的飛躍,所以十二脈以上的程度才是“一流掌門”的級別。

  這裡為何通三脈是二流,通四脈就是一流了呢?

  一般武林中有所傳承的門派,都有一手保命秘法,雖然形式和功法各異,但大體的原理都是用“精氣神”點燃氣脈,從而爆發出超乎尋常的實力,用來拚命或者逃跑。

  這些秘法的最低要求就是至少要達到貫通三脈才能使用的出來,不過隻貫通三脈就使用如此秘法,基本上有死無生,勉強救下也是一個廢人。

  而貫通四脈使用此秘法便可留下生機,如此使得貫通四脈的武者在面對十二脈及以上的“一流掌門”境界的人物能有搏命和逃生的機會,所以貫通四脈及以上的境界被稱作“一流”。

  如此比武,這卜緣絕不會強使秘法取俞岱岩性命,且不說兩敗俱傷,如果殺了俞岱岩那可就是與武當山宣戰不死不休的局面,即使實力強大如少林寺也承擔不起。

  再者此時金頂之上“一流掌門”境界的前輩可也有好幾位,真發生這種情況也會被製止。

  面對卜緣這勢大力沉的一拳,俞岱岩腳下輕點,並不硬接,閃躲借勢之余分析其破綻。

  此時之俞岱岩可不是彼時對戰焦仲的俞岱岩,況且武當對少林武學非常熟悉,尤其是“羅漢拳”本就是師父張真人的啟蒙拳法,隻與卜緣接了一招的俞岱岩便以確定,此戰即使不勝,也絕不會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