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武當俞岱岩》第61章 紫霄論武,藏經尋功
  張真人也沒有真的抱著天下各大門派的挨個點評過去,這些東西以前他都多少講過。

  張真人只是把自己經歷中一些印象比較深的見聞給徒弟們講了講,比如他曾經去鳳翔遊歷的時候就遇到過披甲門典家後人,和典家人相談甚歡,典家人露了一手功夫,喚做“大折戟手”。

  這功夫剛猛絕倫,練到深處,在戰陣上能夠隨手拗斷鐵戟。威力大是一方面,在招式上更為狠辣。

  打人的手法都是反關節,傍人的反關節招式是為了製人,“大折戟手”的反關節招式就純粹是為了傷人,或者準確的說是“廢”人。

  江湖上有一門“分筋錯骨手”的手段,能使人異常痛苦,但終歸是不會造成殘疾,而“大折戟手”造成的傷害那就是百分百不可逆的損傷。

  估計原著中的俞岱岩要是被“大折戟手”傷了,“黑玉斷續膏”也不好使。

  俞岱岩思考了一下,這個“大折戟手”應該是在反關節的時候損傷了對手的軟組織,軟組織損傷那可就基本不可逆了。

  張真人一邊講,一邊把“大折戟手”演示了一番,並叮囑一眾弟子,這功夫不可輕用,容易與人結仇不說,也確實狠毒,毀人一生。

  說過了“大折戟手”,張真人又說了嵩陽書院,嵩陽地界可不只有少林寺這一個武學聖地,嵩陽書院也同樣不可小視,尤其是裡面隱居的一些老家夥。

  這些修儒的高手養氣強大之外,更強大的是神魂,他們禦使的功夫神意能使對手受到很大的壓迫性,而且這些修儒的大多擅長劍法掌功,招式厚重古樸。

  還說儒家習武的弟子會用大櫓互相搏擊,從而磨練肉體,精熟技藝,這項傳統就是流傳於先秦孔子的弟子。

  張真人還講了他年輕時候在嘉興市集上遇到過的一個表演繩技的人,這人把幻術和武學結合在了一起,也有一番妙用,那人後來投了衡山派,地位還不低,不出意外衡山現在還有他的武學流傳。

  俞岱岩在師父講述的過程中,順便提了提蜀山還有泰山玉皇門。

  張真人倒是對石三有的功夫了解不多,不過他和前兩代的蜀山宗李交手過,蜀山宗李一脈的武學出自《青蓮劍歌》的《自代內贈》,很多招式和意境與武當山的劍法非常像。

  提到泰山玉皇門,張真人非常唏噓,他有一老友,就是玉皇門的,也是個老道士,老道士非常擅長方技,易經和佔卜堪稱一絕,少年時房中術也獨步江湖。

  這老道士有一門劍法,名為《岱宗如何》,左手掐指為盤,右手持劍,挺劍擊出,無不中的。與這老道士交手,尋常招式基本無用,張真人一般有兩種應對方法,一是一力降十慧,任你千般算計也與我無能為力;二是手掐太極印,任你千般算計我卻不在陰陽五行之內。

  俞岱岩等三個年長的弟子與師父論及天下武學,自然是百般神采奕奕,張松溪早慧,也聽得津津有味,張翠山年紀小,雖然也聚精會神的,可惜天色一晚,他便哈氣連天的昏昏欲睡。

  張真人最喜歡自己的這個小徒弟,一見他如此也就停了紫霄宮的座談會,安排小徒弟早早的去睡了。

  ————————

  第二天一早,俞岱岩攝過紫氣便直往藏經閣,這是他在山上乾得第二件大事。去藏經閣一是學些攝神之術,二是奉了師命來尋一門使鉤的功夫技法。

  不用想都知道,這是給他寶貝小徒弟選一套適合虎頭鉤的招法。

  判官筆的功夫非常多,用鉤子的功夫就不多見,即使是張真人也不太會用。

  武當山的藏經閣位置要比紫霄宮還要高,從半山腰向上走有個九曲黃河牆,藏經閣就在這圍牆裡面,這山勢如鬥,九曲黃河牆沿著如鬥的山勢建立起來,可不僅僅是為了美觀。

  這其中是一個陣法,有個名號叫做“九曲黃河大陣”,有阻敵、惑敵的功用,尤其是看守藏經閣的道人們入陣之後,更是一個大殺陣,大宗師進來了能活著跑出去都是僥幸。

  進了藏經閣,在藏經閣的堂屋裡,俞岱岩見到了“火車道人”王善,這老鬥桌子邊上擺了一摞子的書,一邊還用筆在一個小本本上畫來畫去,像是在推演著什麽。

  俞岱岩也不好上前打擾,這老頭子都快走火入魔了,臉上蹭了好些墨汁。

  攝神之術不需要費力,他早有目標,他以前翻看過一本《靈犀通神》, 這門攝神術修習的風險性小,而且施展起來春風化雨,不著痕跡。

  不過輪到使用虎頭鉤的武學就不好找了,準確的說,張翠山帶上山的鉤子算不上虎頭鉤,虎頭鉤就是護手鉤,護手鉤的護手是一個開刃月牙,比較像後來的吳鉤劍。

  張翠山帶上來的鉤子其實是一把鉤鑲,護手處是一個虎頭,有兩個突出的獠牙。

  鉤鑲的使用招式有那麽幾本不錯的,但多數都是用於戰陣的技巧。

  還有一些奇門的鐵鉤使用法,比如五仙教的五毒鉤,是一種把鉤子套在手上的鉤法。或者海家的梅花鉤,鉤頭是朵梅花,和一般的鉤子的用法又不同。

  倒是正統的雙手虎頭鉤的功法有不少,看起來都是殺傷力強的武學,非常狠辣,動輒斷人手足。

  藏經閣沒找出什麽太好的鉤法,不過在《江湖散手》裡倒是有一些不錯且適合的鉤法,比如漁叟鉤法、離人鉤,根據鉤鑲的形製做些修改應該也算是不錯的武學

  把藏經閣找來的鉤法,還有《江湖散手》中的幾門鉤法全都匯集起來,等回去的時候統統交給師父,有他做進一步的篩選和改良吧。

  不過沈從出身於崆峒派,崆峒派的鉤法可不少,不知道他手裡有沒有比較適合的鉤法拿出來參考一下。

  找到想要的東西之後,俞岱岩開始著手做他想做的第三件事,那就是好好地調教他兩位師弟,務必要把他們都變成俞岱岩的樣子。

  也不知道這兩個師弟的資質怎麽樣,能不能像他俞岱岩一樣在這武當山殺他個七進七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