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當俞岱岩》第10章 元廷欲奪倚天劍
  楊逍確實是對別人把他當作陽教主的親眷感到不快,倒不是對陽教主有意見,主要是在明教內確實也有人以此為由攻擊他,認為他如此年少就坐上“光明使”的位置是靠的“不可言說”的身份。

  也因此他與許多教眾並不和睦,比如大嘴巴周顛。周顛不積口德,楊逍還出手教訓過他。周顛和冷謙相交莫逆,冷謙自然也不會給楊逍好臉色,當然“冷面先生”基本不給任何人好臉色。

  五散人向來共進退,五人中得罪了其中的兩個,那就等於和五散人對上了,光明左使對上了五散人在明教可不是小事情,這就相當於朝廷裡的宰相和一眾封疆大吏打架一樣,最後還是陽頂天出面才把這些事情壓了下來。

  除了五散人之外,楊逍和三大護教法王也積怨不小,比如白眉鷹王殷天正,殷天正在與薩迦派爭鬥中除了陽頂天之外功勞第一,結果楊逍這個沒立過什麽功勞的後進卻位尊其上,自然是對其不滿的。

  (明教本來就只有三個護教法王,獅子、鷹和蝙蝠是波斯文化中比較崇拜和喜愛的動物,在薩珊宗教文化的文獻中有體現,古薩珊也就是波斯地區,明教總教的發源地。紫衫龍王則是後來陽頂天封給黛綺絲的,龍屬於中原文化,並不是薩珊宗教文化中的文化圖騰。)

  青翼蝠王韋一笑與楊逍的矛盾就發生在不久前,楊逍下山除了給峨眉傳遞消息之外也有避開諸多事端下山散心的緣故。

  楊逍與韋一笑的矛盾和他光明左使麾下所統率的天、地、風、雷四門有關,天地風雷四門中的人物都是當年追隨楊過的三教九流中的人物,中原男子歸天門,中原女子歸地門,僧道出家人為風門,非中原的外族人列為雷門。

  楊逍能登位“光明使”雖然有陽頂天的青睞,但他自身武學、才能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就是天地風雷四門眾對楊逍的支持,個中原因是因為楊逍非常像一個人,不只長得像,性格也像,遠比陽頂天更神似那人,也無怪教內其他教眾對他總有風言風語。

  當年襄陽城破,朱武兩家也跟隨楊過一起隱於江湖,兩家後人便入了明教,歸為天地風雷門人,而這朱武兩家後人朱長齡、武烈糾集了一些四門中不太正派的人一起為惡數端,被韋一笑給撞見了,自然對他們大加懲戒,事情鬧將了起來,在門內頗為轟動。

  楊逍因此自然面上無光,朱武二人與楊逍師承大有淵源,不得不回護一二,至少要保得他們姓名,不知其中情由的韋一笑對出面回護的楊逍自然越發看不上眼了。

  楊逍這人心高氣傲也懶得解釋,陽頂天也不好說明,只能暗中幫助周旋,最終朱武二人保住了性命,但被逐出了明教。

  這在三法王和五散人眼裡,自然是陽教主寵信楊逍這個身份成謎的近人,使其一手遮天,他們對陽頂天非常尊重,於是怨念惡意就都集中在了楊逍身上。

  楊逍在這個事情上,自覺理虧,當然也只能暗自氣惱,這件事他雖然出手回護了朱武二人,卻也借此事與他們徹底割裂瓜葛,自此他所代表的桃花島一脈與朱武兩家再無牽連,生死皆如路人。

  朱長齡和武烈出明教而後在廣闊的昆侖山上另尋山頭,建立了朱武連環莊,昆侖地域沒有了薩迦派製霸鎮壓,他們在這一帶倒也活得自在,多少是闖出了一些名聲,不了解的還以為是一方豪傑,這也都是後話。

  ————————————

  俞岱岩見楊逍對此玩笑反應有些赫然,

便趕緊道歉,轉而問楊逍身世:“是小弟孟浪了,玩笑話,萬請勿怪,不過楊左使是哪位忠良之後,是否可以告知,我等一同緬懷忠良故事?”  楊逍暗道教內的諸事與在做眾人何乾,也沒遷怒,不過說起家族事,多少有些傷感:“先祖乃是天波府楊氏,北宋年間的金刀楊業。幼年家居北方,鄉裡糟了兵禍,隨宗族父母遷於江南。”

  “某聽聞民間有說楊再興將軍也是天波府楊氏後裔,是楊令公八世孫,此言是否為真?”俞岱岩一聽是天波府,自然大感興趣,後世人誰沒聽過“楊家將”?

  楊逍不由得苦笑:“卻是不知,當年江南之地乘舟,舉家糟了劫難,我幸被家師所救才得以生息,當時年僅八歲,對家中宗族事了解不多。”

  “天道無常,往事已矣,勿複哀思。楊左使我敬你,但有扛元之事業,務必與我支會,定當全力以赴。”孤鴻子也不勝唏噓,同是忠良之後,身世遭遇也都各有淒涼,八年前方家遭災,他韓家宗族也覺得芒刺在背,不敢繼續久據中原,舉家遷往海外靈蛇島避世不出。

  收了收心神,孤鴻子對自家師祖出身桃花島的身世秘聞也有諸多好奇:“楊左使是桃花島傳人,武功路數精深處自是做不得假,令師之名諱我卻實在不知,此前桃花島故事不知可否講與我這不肖之徒。”

  “你我同源,自當親近,況且道長剛剛交手時不只手下留情,還多有指點,實在感激。桃花島故事本就不只是我一家之故事,也是貴派之故事,與道長自當知無不言。”楊逍此番與在所諸人相遇,真是高山流水,如遇知音,雖然其中亦有波折,不過相比教中的煩心事,此時此景實在是人生難得的逍遙快事。

  “家師乃是桃花島島主東邪黃藥師的關門弟子,得傳桃花島全部武學傳承,在所有桃花島傳人中所得最全。當年我家落水遇難,僅我一人幸而不死為家師所救,當時師父年事以高,幾近耄耋。”

  “跟著家師學藝四載,老人家沒能耐住歲月,於嘉興溘然長逝,臨別前,家世對我細細叮嚀,要我前去投靠她故人之子,還把當年師祖萬年所著《桃花遺拾》交由我保管。”

  聽到這裡俞岱岩內心不免感歎,楊逍其人一生甚為悲苦,就如同一個天煞孤星一樣,基本和他沾邊好像就沒什麽好事,回想一下《倚天》裡面,他先是家裡死絕,然後師父去世,接著明教四分五裂,紀曉芙慘死,好像自己還晚節不保。

  不說別人,就說說這孤鴻子,怎麽看都不是一個氣量狹小的人,在《倚天》中,滅絕說他是被楊逍氣死的,實在是不太可信,況且孤鴻子明顯比楊逍武功要強,怎麽會被奪倚天劍擲於地上。

  看來此中同樣涉及很多秘聞,另外和楊逍有所聯系的,除非是主角一掛的,基本都下場略顯慘淡啊。

  俞岱岩在想自己要不要此間事了就回山苟起來?一邊猜想,一邊關注席間對話,至於幾人快把“悟道酒”喝光的事,也自暴自棄的打算到峨眉山上吃回本。

  聽到楊逍提到《桃花遺拾》,這東西又是俞岱岩不知道的,連忙追問:“《桃花遺拾》記載的又是何種秘聞,是否可以講給小弟長些見聞?”

  《桃花遺拾》中沒有什麽是不能對外人言說的,況且是在座的高朋,楊逍也不沉吟:“都是師祖一生回憶,所見所聞盡都記述其中,內容之多,事件之驚奇,不是一時說得完的,不若等江湖事了,我回桃花島隱居,邀諸位來做客,我等再細聊當年師祖縱橫天下之舊事。”

  桌上飯時也吃喝的差不多了,楊逍起身正坐:“天色不早,我和范賢弟來此是有要事相告,之後便要今早啟程去往嘉興,過些日是家師辰祭之日,不能誤了光景,日後再會,必當敘事言情,其錯武藝、音律。”

  “如此當真可惜,若二位無事還想邀上山,與家師親近一番。”孤鴻子也整理衣衫,危襟正坐,俞岱岩也收了懶散,沒有繼續追問。

  著人清理了亭中狼藉,孤鴻子沉聲詢問:“還請逍遙二仙告知要事,我峨嵋感激不盡。”

  楊逍連到慚愧:“言重了,我這范賢弟是教中光明右使,統率‘千門’,專司刺探江湖秘聞與各派武林動向,前些時日有門人秘報,元廷要暗中召集西域諸國武士,前來暗襲峨眉,為得是搶奪‘倚天劍’,還望貴派造作防范,莫要糟了算計。”

  孤鴻子聞聽心中一驚,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峨眉馬上就要新掌門上任,絕不能出了岔子。

  況且師父風陵師太年歲已高,又不像張真人超凡入聖, 門中高手算來也就自己還能撐得住門面,這如何擋得住來襲的一種西域高手。

  倒不是峨眉沒有底蘊,實在是這西南“橫斷山”一域勢力錯綜複雜,這些年的廝殺導致峨眉門中高手多有凋零。

  若非當年師祖郭襄殺穿了這整座“橫斷山”各大宗門,令之膽寒,加之這裡各方勢力互相掣肘,就以峨眉現狀若為人所知,說不得山門都會被人滅了,所謂江湖大派的名頭,實際虛弱的很。

  孤鴻子思緒萬千也不過一瞬,連忙向楊逍、范瑤致謝:“真是霹靂之驚聞,摧山之要事,此中大恩,沒齒難忘,我峨眉了結此事之後必有厚報!”

  “分內事,何須言謝,若有幫得上的,請著人聯絡我家教主,必定會鼎力相助。”楊逍堅持不受謝禮:“關於當年方家滅門之事,道長可還有些印象,是否有什麽蛛絲馬跡可以告之,著范賢弟去查個水落石出。”

  范瑤也在邊上幫腔:“沒錯,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聖盜我教之名,行如此上天之事,我等與之不共戴天。”

  孤鴻子長揖及地:“若事有不協,無有其他奢望,懇求二位保我派傳承不絕,滔天之恩,必當結草銜環。”

  楊逍難不住孤鴻子堅決,便只能受了,心中暗自發誓,必保峨眉傳承不絕。

  孤鴻子起身後,閉目沉默了盞茶功夫,言道:“時間久遠且當時年幼,場面令人衝冠眥裂,確實想不起什麽細節,不過家師與其中領頭的惡人交手了三五招,說此人所用武功為‘大風雲飛’掌法,這也是我們一直堅信是明教所為的因由之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