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聚散今生》第11章 侯府(二)
  正在此刻,萬青忽道:“稍等片刻。”走向莊門。眾人望去,只見從莊門處走出幾人,均是二十多歲年紀的青年,衣著與莊客們大不一樣,像是什麽重要人物。盡管周圍無人同他們打招呼,他們也個個一幅氣宇軒昂的架勢。

  萬青走向其中一人,一邊施禮一邊交談,那青年略微一愣,待認出萬青後,與他親熱交談。過了一會,萬青手指這邊,那青年似有些猶豫,不過最終還是向王伏飛走過來。

  青年先施禮道:“不知王副觀察使光臨,胡四先替恩師致歉了。”

  王伏飛也回禮道:“實是在下唐突,沒等到請柬便自行前來,冒犯了諸位。”

  青年笑道:“王副使的好意我替恩師心領了。不是胡四不肯行方便,確實是恩師有過吩咐,今天隻接待江湖豪傑,朝堂上已另有安排。還請王副使不要責怪。”

  王伏飛正色道:“今天來祝壽的沒有副使,只有昔日一起在河西剿滅鐵馬黃九、鎮三州、河朔四霸王、祁連雙煞的故人王伏飛。煩請四郎向褒城侯通報一聲。”

  胡四郎聞聽到那幾個名號,思索片刻後道:“既如此,請閣下稍候。”

  在等候胡四郎回來時,萬青解釋道:“胡四郎是我在彪豹館的師兄,早我三年,因他名中有個‘嗣’字,索性隻以排行自稱。那些年我們彪豹館與熊羆社、穿雲館、四海堂等爭鬥,胡師兄都代表彪豹館出戰,我有幸隨他忙前忙後。幾年未見,沒想到他已經成為開國侯的弟子。”

  王促低聲道:“不用羨慕,跟著咱將軍好好乾,過幾年定強於他。”王繼元連忙喝止。

  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才有位小廝近前,確定身份後,道:“請隨我來,不要聲張。”

  小廝帶著一行人繞過人群,來到側牆的一個旁門,拿門環敲門三下。側門上開出一小窗,小廝遞上腰牌,側門打開,王伏飛與眾親兵剛進去,側門立即關閉。

  小廝叮囑道:“進莊後遇見異人異事,都不要問也不要管,只須跟我走。”

  小廝專揀僻靜人少的路走,若某處人多,便停下來等人散開,有時還折回來另選一條路。一路上也極少看到有喜慶跡象。

  王伏飛心想:裡邊還多少有些侯府的味道,但與其他皇親、王侯想比,確實簡樸之極。他轉而一想忽地明白:是了,當今聖人對外姓外族恩寵有加,對宗室子弟卻有諸多防范,褒城侯如此這般,也是為了讓聖人消除疑心。

  想到這,他回頭瞪著幾個正四處張望的親兵,萬青和王小丙被瞪好幾眼才反應過來。

  約半刻功夫,來到一堵矮牆前,有位家丁迎上前來。小廝向他道:“就是這幾人。”家丁道一聲:“你去吧。”然後示意王伏飛繼續跟他走。

  進矮牆再轉過兩道彎,出現一間既寬又高的房屋。進門後屋內空無一人,地面幾乎被一張碩大的陰陽魚鋪滿,四周牆壁則掛著數幅八卦圖,後側還立著一座丹爐,原來這是間丹房。

  穿過丹房後是歇息用的寮房,家丁轉身道:“官人勿怪。今日府裡人多眼雜,只有此處略微僻靜些。請進。”

  王伏飛壓抑住心中激動,他讓親兵們外等待,自己輕輕推開門。

  寮房正中是張寬大的臥榻,兩旁各立著四人,個個畢恭畢敬,胡四郎也在其中。

  王伏飛正欲開口,一陣爽朗的大笑從屏風後傳來,伴隨著一句:“伏飛小友在哪裡?”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倏然而至塌前。

  王伏飛緊走幾步,納頭便拜,口裡喊道:“開國侯在上,受晚輩一拜。晚輩王伏飛祝開國侯壽比南山、福如東海。”

  開國侯笑道:“請起,請起。老夫都忘了那些賊寇的名號,多虧小友還都記得。”

  王伏飛道:“晚輩如何敢當小友二字?還請開國侯直呼賤名。跟隨開國侯時日雖短,卻足令晚輩受益終生。”

  開國侯指著身後的胡四郎等人,道:“那時你跟他們差不多年紀,老夫比你現在略大幾歲,一轉眼,老夫已到風燭殘年,不知還能受用幾年陽壽。”

  王伏飛正色道:“開國侯這是什麽話?瞧您的氣色,活過一百歲絕無問題。”稍停後繼續道:“若再得仙丹相助,賽過神仙也未可知。”

  開國侯指了指身後弟子,道:“伏飛,你怎麽跟他們一樣,盡揀好聽的話哄我。”

  一位年紀稍長的弟子插話道:“師傅,這足見平日弟子們說的都是實話。您瞧,今日貴客初來乍到,所言與弟子們分毫不差,您該明白往日錯怪弟子們了吧?”

  所有人都是一陣大笑。王伏飛呈上已包裹好的幾件禮品,道:“匆忙之間隻備了些許薄禮,開國侯勿要見怪。”

  開國侯看也不看,一揮手讓胡四郎收下,道:“你專程來看我,心意已到,有沒有這些都不打緊。對了伏飛,你現於何處任職?”

  王伏飛道:“晚輩不才,勉強領了弘農鳳林折衝府督尉,這些天在兵部戶部等候糧俸。”

  開國侯點頭道:“以你的學識,確實有些屈才。不過既為臣工,也要體諒朝廷難處。”

  王伏飛忙道:“開國侯教導的是。其實官職高低、權力榮辱,晚輩都不放於心,可是所領一府官兵八百人,眼看要斷了糧俸,晚輩實是為此事而奔波。”

  開國侯覺得奇怪,道:“折衝府的魚書⑧不是早停了嗎?怎麽鳳林還有八百人?”

  王伏飛簡要解釋了重開鳳林府的經過,接著道:“自長征健兒開拔後,鳳林府如孤兒一般,觀察使衙門、弘農郡、兵部、戶部都不願承擔每月二千貫的費用。弘農乃兩京之間咽喉要衝,只靠團結兵怎行?八百府兵已是最低限度。可現在連這都難以維持。”聲音有些哽咽。

  開國侯歎道:“二千貫還不夠他們蓋一座樓館。唉,才去了一個口蜜腹劍的奸佞⑨,又迎來一家作威作福的外戚。”

  王伏飛再次下拜,道:“晚輩這次來見開國侯,既是為賀壽,也是為此事相求。”

  開國侯沉吟片刻,對弟子們道:“你們出去把住門口,不要讓閑人接近。”

  待弟子們出去,開國侯道:“伏飛,你且起來。先前李相在位時,對內排斥賢才,對外重用胡將。但看當今能征慣戰之將,哥舒翰、安思順是突厥人,安祿山也算半個,高仙芝是高麗人,李仙弼是契丹人,漢將卻寥寥無幾。雖說漢胡均是大唐子民,但確實是個隱患。”

  王伏飛道:“恩侯所言極是,當初能重開鳳林府,朝中數位支持的大臣也是此意,只是不能明言,現在他們也是有力使不上。”

  開國侯歎道:“如果早幾年,老夫直接找李相。李相為官雖然不堪,但憑同為李氏子嗣,老夫的面子還是能換回每月二千貫。”

  他頓了頓道:“可如今掌權的是另一人,只因老夫與李相有些往來,他把老夫歸入舊黨,僅僅礙於聖人才網開一面。老夫月前已向聖人上奏歸隱,朝堂之上是幫不了你啦。”

  王伏飛道:“晚輩哪敢麻煩恩侯親驅貴體?只是想請恩侯指明一條路。”

  開國侯思索片刻,道:“楊氏權傾朝野,繞是繞不過的,最好是從他們那裡想辦法。”

  王伏飛喟然道:“晚輩官微人輕,想見六部的侍郎、尚書都要等候多日,即便我人能進得了丞相府大門,言語也到不了丞相耳旁。”

  開國侯微笑道:“你在虢州吧?何不在虢字上做文章?”

  王伏飛顯得頗為疑惑,道:“虢字?恩侯指的可是弘農楊氏⑩?”

  開國侯道:“哈哈,他們確實自稱是弘農楊氏後人。”

  王伏飛仔細思慮一遍朝中大臣,道:“晚輩愚鈍,還請恩侯明示是哪位大臣?”

  開國侯依然笑道:“為何一定是大臣?為何不能是女子?”

  王伏飛腦中似一道閃電劃過,道:“莫非是……是虢國夫人?”

  開國侯沒有回答,仍舊盯著他,臉色卻變得嚴肅。

  撲通一聲,王伏飛再次拜倒在地,道:“恩侯的大恩大德,晚輩沒齒難忘。”

  良久,王伏飛才聽開國侯道:“伏飛,你可知老夫為何給你指這條路?”

  王伏飛躊躇一陣,回道:“楊丞相把恩侯當政敵,而恩侯此舉……一是讓晚輩以大局為重,大禮不辭小讓;二是記得此乃權宜之計,不要與他們同流合汙。”

  開國侯道:“你能想到這麽些,亦屬不易,但有一點還是忘了。”頓了頓,他繼續道:“往日在河西,你不循常規屢有妙策,但老夫更看重你的卻是你忠君愛國之心。這次老夫願替你出主意,也完全是因為相信你一片赤誠。”

  王伏飛泣道:“恩侯明察,伏飛絕不會做對大唐不忠不義之事。若楊氏將來有違逆之舉,伏飛必親率鳳林府將士將其一一手刃。”

  開國侯點點頭,道:“兵法可行詭道,但人心必須走正途。老夫在江湖上有些薄名,靠的是什麽?最要緊的不是天下第一的武功,也不是殺伐,也不是拉攏,靠的是一顆上為君王分憂、下替百姓除害的公心。”

  王伏飛擦乾眼角,道:“恩侯教導,晚輩牢記在心。”

  開國侯這才道:“你先起來,聽老夫把話講完。”

  王伏飛站起,開國侯又道:“嗜欲深者天機淺。他們仗聖人之寵,敢羞辱公主駙馬?,敢刁難邊關將帥……這些也罷,但他們連太子也容不下,你道是聰明還是愚蠢?”

  王伏飛一身冷汗,道:“恩侯見識高遠,旁人望塵莫及,伏飛折服不已。怪不得恩侯上得聖人之心,下受群雄之敬……”

  開國侯打斷他道:“奉承話不必再講。你帶來的賀禮,反正老夫也要轉增他人,你且拿回去,送到虢國夫人府,還用的上。”

  王伏飛忙道:“賀禮雖輕,總是伏飛的心意,豈可拿回?況且普通賀禮,楊氏必定看不上,此事伏飛已有對策,請恩侯寬心。”

  開國侯點頭道:“以你的足智多謀,必有騰達之日。到那時……”

  王伏飛道:“晚輩絕不會忘記恩侯的恩德。”

  開國侯搖搖頭,道:“老夫不是那群社鼠城狐,不結朝堂朋黨,不圖江湖回報,老夫是要你永不忘忠君愛民的本色!”

  王伏飛以手指天,道:“王伏飛若有不忠大唐之心,必遭……”他抬頭看了一眼開國侯,繼續道“……必遭滅門之禍!”

  開國侯看似終於滿意,道聲:“好”,然後對外喊道:“你們進來。”聲音震耳。

  進來的不是眾弟子,而是剛才在莊門見過的管家。他不滿地瞟了一眼王伏飛,然後對開國侯道:“主人,你再不前去,三俊傑手下要把前廳吵翻了。”

  開國侯搖頭道:“他們三家見面不爭不吵才是怪事。胡四,替老夫送送王副使。”

  開國侯向王伏飛做個告別的手勢, 步出寮房。沒幾步後卻忽然生氣,轉身對弟子們道:“你們這群酒囊飯袋!平日一再叮囑你們多多鑽研武功,哪個聽的進?哪個做的到?傳個話,所有弟子當中有誰能與三俊傑分庭抗禮,以後各種出頭露臉之事全都交付於他。”

  眾弟子全都戰戰兢兢,不敢發一言。

  那管家催促道:“各路英雄都已等的焦急,請主人趕緊起身。”等開國侯長歎一口氣轉身,他給眾弟子使個眼色,眾弟子立即忙碌起來,頃刻間除胡四郎以外均不見人影。

  ====================

  ⑧朝廷欲征調折衝府兵時,需頒銅魚符及敕書,合稱魚書,折衝都尉與州刺史(即郡太守)一起勘對無誤後才能發兵。天寶八年,因多數折衝府已無兵可調,玄宗下詔停發魚書。

  ⑨此處的“奸佞”及後文的“李相”,均指李林甫,他也是唐朝宗室出身,一直深受唐玄宗寵信,直到病死時還風光榮耀,但未及下葬卻被告發謀反,導致削爵、抄家。

  ⑩在唐代,弘農郡即虢州,但漢朝的弘農郡相當於唐朝的華陰、弘農、陝三郡。弘農楊氏是歷史上十大望族之一,在唐時改稱華陰楊氏。自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均名人輩出。當時楊國忠、楊玉環等自稱是弘農楊氏後裔。

  ?指的是天寶十年正月,楊氏五門(楊貴妃、秦國夫人、魏國夫人、虢國夫人、楊國忠)夜遊,與廣寧公主爭道,致公主墜馬、駙馬被鞭,事後公主向父玄宗哭訴,卻反遭嚴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