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烽火十國》第166章 貢舉
,最快更新烽火十國最新章節!

 許匡衡手拂長須,作若有所思狀,隨即朝李源拱手笑道:“大帥,這便是您驅使禁軍前往東城門集結的原因麽?”

 李源戲謔道:“是也不是。其一這些狗仗人勢的東西,本帥確實眼不見心不煩,至於其二,既知鄭王一行自洞庭而來,必定會經過東門,正好將他的親衛一同捎上便是!難道先生以為,本帥是為了在東門大擺陣仗迎接鄭王不成?除非本帥是得了失心瘋......”

 許匡衡歎道:“怕是一眾文武皆是這般想!大帥之智實非常人可比啊!”

 一提及這幫外強中乾的家夥,李源忽而板起臉道:“哼,這些官吏處置得如何了?本帥還真不信他們皆不知情!堂堂鄭王殿下,陛下親子千裡勞軍,如此大事朝廷豈能不事先通報?”

 許匡衡趕忙回道:“大帥所言甚是!在下已問過府署中負責聯訊的小吏,朝廷七日前便已派人送來一道文書,通詳鄭王勞軍一事,令我武平務必做好接待事宜,只是不知為何,這道命令卻被幾名推官給扣下了!”

 李源冷冷地說道:“不知為何?還能是什麽原因,嗯?無非是以權通私,只是不知先生從哪找來的如此膽大妄為、包藏禍心之徒!既然他們欲陷本帥於不義,那就休怪本帥無情!”

 許匡衡咂舌瞪目,連連頓首顫聲道:“大帥息怒!都是在下湖塗,竟沒看出這些表裡不一的小人,只是當時大帥剛剛建節,武平一鎮又是初歸朝廷,正是萬象更新之時卻苦於無人,隻好擇些朗州故吏將就先用著......”

 李源皺眉道:“這些人,都是昔日劉言的官吏麽?涉事的攏共有多少人?”

 許匡衡不敢抬頭,輕聲回道:“大帥,恐怕得有十余人......那名玩忽職守的東門守將,同樣亦是朗州舊部,此時已遵照大帥的命令,懸首示眾!”

 《最初進化》

 記憶一下子回到了數月之前,李源接到朝廷敕命終於建節時,自是心中雀躍,但又很快意識到真正執掌一地軍政大權的麻煩,凡事親力親為幾乎不可能,總不能一邊指揮打仗一邊去官衙撚搓算珠,故而要求擔任長史的許匡衡,從治下州府選拔人才充實各官署。

 要知道朗州剛剛經歷過戰火,短時間內不可能驟然彷造唐製,組織起規模性的開科取士來,因此許匡衡只能以傳統的察舉辟才,即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節度使府署,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這樣一來雖看似便捷,但問題卻在後頭,當時武平治下的朗、澧二州哪還有地方長官?劉言任命的一眾官吏早已死的死、逃的逃,戰火蔓延之處官衙幾近癱瘓,而到底此地已被楚國統治了數十載,但凡有些名望與才識的士子,多數人要麽在劉言手底下做過官,要麽看透了世道抱著歸隱的想法避於民間,他們對於初來乍到、完全不熟悉的這個南唐朝廷又有多少信任感?

 最關鍵的是,對於察舉這項古老的制度,世人心中都已留下任人唯親的刻板印象,尤其平民百姓對此更是嗤之以鼻,許匡衡下到州縣時,人生地不熟,偶爾苦苦等到一兩個前來應征的“人才”,卻盡皆都是當地大族推薦的酒囊飯袋,戶籍一翻,不說血親至少關系也在三代以內......

 可官署又不能無人,許匡衡無奈之下,隻得權且在俘虜投誠的朗州舊吏中選擇一些,先將就用著,待日後安穩下來再行更換,畢竟這些人昔日能在楚國為官,不能說本事有多大,至少能算會寫,也有些治理州府的經驗。

 而後果可想而知,招來的這些人大多都是投機之輩,對李源以及身後的南唐朝廷豈能說得上忠誠二字,用久了必生亂子,但也只是權宜之舉。這也與李源整軍時的做法大同小異,收編的三萬朗州兵中,大小將校雖打散了編制,但最後幾乎都在軍中留用,為的卻是安撫人心。

 但治軍與治政到底兩不相同,掌軍者,軍心臣服兼加錢糧充足,時日一長自然穩固。例如先前臨沅城的陳禮等一幫朗州舊將,李源此次趁勢清掃了乾淨,但看到昔日五位長官血淋淋的頭顱時,軍中將士卻並無多少反應,除了李源的聲望之外,到底吃誰的糧當誰的兵,他們還是心知肚明的。

 而治政卻是另一種思路,並不是在軍中那般,殺幾個人便能了事的。所謂官官相護,樹大根深,對付這些早在楚國官場耕耘多年的老油子,若真要連根拔起,按如今武平上下朗州舊吏的規模來看,恐怕屠刀一揮,官衙又要空了......

 “大帥,這十幾個涉事官員,是否也一並處置了?”見李源正擰眉思索,許匡衡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李源自然很想把這些吃裡扒外的官員一並斬了,但還是強行按捺住心頭的怒火,轉而問道:“先生,今年朝廷的貢舉應是來不及了罷!”

 忽然跳到了這個話題,許匡衡差點沒反應過來,愣了愣旋即拱手回道:“十一月倒是可錄名,但也只能趕上明年的了!莫非大帥想在武平恢復貢舉麽?但貢舉選拔的人才,可都是要到金陵去的,朝廷又豈能留給咱們?”

 (注:五代周邊各國中,南唐的文化氣氛最濃,也是最重科舉的,正如《香祖筆記》卷五所雲:“五代時中原喪亂,文獻放闕,惟南唐文物甲於諸邦”。南唐的前身為楊吳,也頗看重士人與科舉,“故北土士人聞風至者無虛日”。942年之前設明經、法律二科,之後恢復進士科)

 李源搖了搖頭,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本帥自然不會白白將人才送到秦淮河畔去飲酒風月。先生,這幾個月你便做好準備吧,十一月照例開始錄名......”

 許匡衡聽得是雲裡霧裡,疑惑道:“大帥,真要恢復貢舉?”

 李源堅定地點頭道:“正是!但這場貢舉,不必報與朝廷,由我武平節度使府署主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