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萬般瑣碎》第19章 品朱仙鎮年畫
  它歷史悠久,宛若一株綻放在和風裡長久不凋的水仙;它文化深厚,好似一串搖曳在青柳中余韻悠長的風鈴;此地景色秀美,青磚綠瓦好似時間的記錄者,那般樸實忠厚!此地英傑輩出,能工巧匠如同黑夜裡的星辰,那般璀璨耀眼!它就是坐落於八朝古都開封的朱仙鎮。拋卻別的不談,單就木板年畫這一樣,就足以令我心生敬畏!

  張張年畫記錄了歷史深處的溫柔與堅韌,反映了歲月縫隙裡的匠心與堅守。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迎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由此可知在北宋,年畫和桃符已然成為普通百姓遙寄思念祝福的一種方式,已然成為年俗的一種表現。

  一方木版年畫,其美體現在精妙的構圖理念和形態設計上。BJ故宮中軸對稱式的建築給人一種大家閨秀莊嚴典雅的感覺,蘇州園林小巧錯落的建築則給人一種小家碧玉清新舒爽的感覺,每一種美都是獨特豐盈的。朱仙鎮木板年畫的構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入地域元素,使整個畫面結構緊湊,意蘊豐富,宛如精致小巧的園林景觀。少有的留白如同一泓清泉,用來盛放空靈的思緒最合適不過!各式各樣的年畫真給人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但最受百姓追捧和喜愛的當屬驅邪避鬼的門神畫。畫中人物主次分明,畫面簡潔充實。匠人們在塑造人物時,喜歡打破常規,不按正常比例還原人物,反而有意突出人物頭部,以起到展現人物面部神態的作用。流暢如水的線條使畫面擁有飄逸如風之感,精致的構圖使年畫如一株小巧的盆栽,這無疑是匠人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方木板年畫,其美體現在獨特的線條選擇和色彩搭配上。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朱仙鎮木版年畫:“刻線粗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印刷那樣纖巧。這些木版年畫,不染脂粉,人物色彩濃重,很有鄉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畫的獨有特色。”的確,朱仙鎮年畫線條雖粗獷卻不顯笨拙。細細品來,你能感受到橫斜平滑的粗線條背後的深沉,宛如陝北地區的一曲秦腔。簡潔不失遒勁,深沉不掩瀟灑,只有這種疏朗的筆法才能將具有強烈鄉土氣息的生態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顏色選取上,朱仙鎮木板年畫大膽創新,主要使用紅色、黃、綠、金黃、紫、水紅這六種顏色。在印紙上,多種顏色跳躍碰撞,宛如一朵朵盛開的雛菊,在方寸之間你能欣賞到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大面積的紅搭配小面積的綠竟一點不顯違和,倒是那綠色反而如翡翠般澄澈可愛;整塊的紫結合零散的黃別有另一番韻味,細碎的黃色竟如明月般耀眼動人。

  一方木板年畫,其美體現在內在的審美意蘊上。年畫,是窺探民風民俗的一個小窗口。透過它,我們可以看見群眾對富裕興旺、五谷豐登的生活的向往;我們可以聽到先民對“無念而祖,聿修厥德”的推崇。“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與中原人民的堅毅、剛強、質樸的民俗民風影響有密切關系”,張振梨如是說。年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自身的姹紫嫣紅、千形百態構成了它自身一個清澈澄明的藝術世界。進入這個世界,桃花源那種淳樸民風一定會撲面迎來。馮驥才曾說:“雕版印刷——從刻版到印刷的技術早已成熟,卻一直耐心地等待大規模的張貼年畫的風俗姍姍到來。”最終,它等來了煙火鼎沸的宋朝市井,等來了精益求精的民俗匠人,等來了一個家家戶戶張貼年畫的時代!

  五彩俱陳,張張年畫寄心願;匠心永備,一方木板刻春秋。我始終堅信,朱仙鎮木板年畫一定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朱仙鎮木板年畫無疑是藝術殿堂裡的一件瑰寶,於鬧市之中細細品鑒,你能感受到宋代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時又能體驗到新時期多元思想的碰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