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家父劉玄德》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喜不報憂
而在孫權的心中,張昭是自己的哥哥和母親交給自己的輔政大臣,他是輔佐自己的,他一直告訴自己,張昭只是自己的輔政大臣,要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霸業,而不是不斷的訓斥自己。

 孫權一直是這麽告訴自己的,哪怕自己無數次的覺得其實自己更像是被張昭教導庇護在身下,但是他仍然不認可張昭的那種關系。

 直到那個晚上。

 孫權看到這個蒼老的已經不成樣子的老人還和曾經一樣在自己最為痛苦最為艱難的時候,出現在了自己的身邊。

 這一次他沒有痛斥自己,也沒有怒喝自己,他只是輕輕的攬住自己的頭,在自己的身邊輕聲的說了一句。

 “當年,真的不應該讓你堅持打那一仗啊,這條路太難走了!”

 就這麽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孫權就再也繃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他幼年喪父,這麽多年從來沒有人告訴他父親是什麽樣子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當一個人的父親。

 所以在孫登離開之後,他後悔,他痛苦。

 他覺得自己對不住自己的這個兒子。

 可是就在剛剛,就在張昭說出那麽平凡的一句話的時候,他再也繃不住了。

 他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地方,一時間哀嚎,痛哭,他放下了一個皇帝應該保持的一切尊嚴。

 他的聲嘶力竭讓他心中所有的悲憤全部都發泄了出來。

 悲傷過後孫權也病倒了,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是他卻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張昭不知道是作為什麽樣子的身份,代替孫權這個父親送孫登走完了最後一程。

 而江東的無數臣民在看到張昭出現的那一刻,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心就這麽安定了下來。

 孫權最後還是走了出來,他不單單是一個父親,他還是一個皇帝,他是江東的開國君主。

 傷心的時間,已經夠多了。

 “將朱據放出來吧,幽閉的日子也挺長了!”

 第一件事是將幽閉了一個月之久的朱據從府邸之中放了出來,並且恢復了他一切的權利。

 “朱桓將軍對江東乃有大功,以公侯之禮厚葬,其子朱異繼承其爵位官職,統領其部署。”

 “全琮戰功赫赫,此次小懲大誡,恢復其驃騎將軍之職,仍領大軍在外防備荊州。”

 “諸葛恪有大將之風,領陳表兵馬駐守丹楊。”

 “顧譚雖有過錯,卻也是可用之才,去其祖父麾下任職,受其調配。”

 “虞翻......讓他回來吧,這麽大歲數了,莫要折騰他了。”

 孫權快速的撥亂反正,快速的安排著之前那些被懲處的官員。

 這一場大亂由校事府的隱蕃引動,他們算計的幾乎是沒有任何疏漏。

 只不過他們算漏了兩個人,一個叫做孫登,一個叫做張昭。

 兩個人其實面對校事府的算計都沒有任何的辦法,但是他們兩個人卻是用自己的辦法,去挽救了已經開始墜入深淵的孫權。

 當虞翻在交州的邊兒上被人追上的時候,當虞翻被帶回建業的時候,當虞翻看到了張昭,知道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事情之後。

 他沒有去朝見孫權,他去了孫登的墓前,深深的給孫登行了一禮。

 不僅僅是虞翻,左將軍朱據走出府門的第一件事也是去了孫登的墓前。

 回到建業再次授以兵權的全琮同樣如此。

 朱異,顧譚,諸葛恪,張休,張承,陸伯言。

 這些在建業,在江東都是聲名赫赫的人物,在自己奔赴另外的戰場之前,不約而同的去了孫登的墓前。

 不言不語,躬身行禮。

 而吳國太子的位置,也的確是如同孫登臨終之前說的那樣,傳給了他的小跟屁蟲,他最看重的弟弟,也是最像他的那個弟弟,孫和。

 同時,孫權的生活似乎也慢慢的恢復了正常,孫和成為了太子,孫霸成為了魯王,孫奮成為了齊王,一切都恢復了平常。

 甚至於在第二年的時候,孫權還生下了自己的第六個兒子,被命名為孫休。

 隱蕃成為了過去,呂1成為了回憶,便是再次出仕朝堂,幫助孫權穩定了局勢的張昭都慢慢的退回了府中。

 這一次他是真的病倒了,太醫在診治之後,也只是說,太過於年老,勞心勞力之下,張昭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得天之幸了。

 孫權對此,雖然早有準備,不過仍然是分外的難過,只是告訴太醫,竭盡全力要保住張昭的性命才是。

 而就在孫權將目光圍繞在張昭這個江東老臣的身上之時,他卻是不知道自己的身後,已經再次慢慢的掀動起來了一場足以摧毀江東的風暴。

 而這一次,卻不再是因為曹魏了。

 【作者有話說】

 其實對於江東孫權,曾經我也十分的糾結。

 三國三祖,曹孟德心中乃是天下,劉玄德最後選擇了黎民和親情,那麽孫權是為了什麽。

 他前期的勵精圖治,後期的昏庸無道,似乎他這個人很矛盾。

 直到有一天我見到了一個和他有著部分相似經歷的人,我似乎才能夠試著去走入孫權的情感之中。

 這兩章其實讓我很糾結,因為後面的事情可以說是江東摧毀的根源了。

 在江東摧毀之前,卻是孫權最後的悲哀,這兩章寫的我心裡也是挺難受的。

 江東安穩下來之後,曹魏卻也沒有多麽的著急,這一下,似乎就真的安靜了。

 便是百姓,都開始趁著這兩年的平靜過一過安穩的日子,好生的享受一番這難得的安穩。

 江東的擎天之柱張昭年老病重了,孫權日夜不停的開始去慰問, 甚至在孫權出現的時候,他都不需要張昭的兒子端湯送藥,這一切都是由孫權來做。

 這個時候的孫權沒有再和張昭爭辯,關於張昭詢問一些朝堂之事,他也只是報喜不報憂。

 似乎孫權隻想要讓這個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裡能夠安穩的過去。

 而朝堂之中的諸多事情全部交給了吳國的第二任太子,也就是王夫人的兒子孫和,損等親自挑選出來的那個繼承人。

 而孫和也沒有讓孫權以及九泉之下的孫登失望,他並沒有因為登上了皇太子之位就變得和之前不同。

 他還是那麽的謙遜有禮,雖然在很多方面他仍然十分的稚嫩,處理朝政也沒有哥哥孫登那麽的輕車駕熟。

 但是不得不說,孫和仍然在努力的上進,雖然他的年紀還是非常的小,可是他卻很是聰明。

 說真的,他比自己的哥哥孫登要聰慧的多,只不過很多地方並不是聰慧就能夠解決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