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請下載app愛閱app最新內容
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太子府諸多名士屬官。
“諸葛恪才略博達,器任佐時。張休、顧譚、謝景,皆通敏有識斷,入宜委腹心,出可為爪牙。范慎、華融矯矯壯節,有國士之風。羊衟辯捷,有專對之材。刁玄優弘,志履道真。裴欽博記,翰采足用。蔣脩、虞翻,志節分明。”
與此同時,他也預料到了孫權會因這件事情而瘋狂,所以他對於朝臣也有自己的見解。
“陸遜忠勤於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躬之節。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忠於為國,通達治體。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複,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
而孫登更加是以一句“臣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故子囊臨終,遺言戒時,君子以為忠,豈況臣登,其能已乎?願陛下留意聽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來結束了他的一切。
當這封奏表最後交到孫權的手中的時候,孫權數次舉起又數次放下。
短短數百字的一封奏折,孫權卻是整整看了一天的時間。
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次朝臣前來,希望孫權能夠莫要哀傷,早日為孫登布置。
也好讓他早日入土為安。
可是無論是誰來,孫權都是不發一言,就在孫登躺著的床榻邊上看著自己這個最滿意的兒子。
他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的希望。
他曾經將這個兒子保護在手中,恨不得這個兒子永遠都不離開自己的身邊。
可是如今,他卻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變得沉寂,冰冷。
這種感覺,孫權這一輩子都沒有想過,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是什麽樣的感受。
他想要哭出來,可是他是一個皇帝,他不能再臣子面前軟弱,他不能如此。
他從努力的壓製著自己的悲傷,到感覺不到自己的悲傷,最後他好像失去了所有的情感。
他就在那裡,呆愣愣的看著自己兒子,不讓別人動他,自己也不動他。
直到夜色降臨,所有朝臣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的時候,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緩緩的走到了他們的身邊,走到了孫權的寢宮之中。
很快,那寢宮之中傳出來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哭嚎,淒厲的哭聲就像是一個受了好多年委屈的孩子。
江東嘉禾三年三月,吳國太子孫登溘然長逝,諡號,宣太子。
也有人說,是因為當年的赤壁大戰,作為江東生死存亡之際,張昭卻是選擇了投降。
雖然最後這個投降只是一個建議,但是對於孫權來說,這也是一根刺。
更有人說,是因為張昭的忠直敢諫,數次駁斥孫權,讓他在朝堂上失了面子,最後使得孫權對他心生厭惡。
總之孫權和張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讓他們兩個漸行漸遠。
黃龍元年,孫權登基稱帝,丞相一職張昭乃是真正的眾望所歸。
可是孫權卻是親自下場將這個提議拒絕了。
而他給出來的理由似乎也驗證了眾人心中的想法。
“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
這個算不得理由的理由讓人無話可說,卻又似乎都明白了什麽。
而之後便是各種流言蜚語傳了出來,總之讓張昭和孫權的關系更加的難堪了起來,最後張昭退出了。
他上奏孫權,請求告老就在家中安心休養,並且上交了自己全部的兵馬部曲,這種回答算得上是給他們兩個人做了一個結局。
孫權給了他輔吳將軍的名號,地位也是相當的高,僅次於丞相之下,並且給了他婁侯的爵位,單單食邑便有萬戶之多。
不過這些並不能改變張昭的性格,他沒有拒絕,也沒有感謝,他去做學問了。
一本《論語》一本《左傳》,張昭開始給他們做起了注解,據說弄得還不錯,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過於深入的研究這些東西了,所以張昭的脾氣非但沒有溫和,反倒是越來越潑辣了起來。
他和孫權矛盾最激化的時候是因為遼東公孫家之事。
孫權從海上找到了夷州,然後就想要從海上去找到遼東,彌補江東的戰馬和兵源,之後還要從何遼東的公孫家結盟共同攻打曹魏。
而這種事情在張昭看來就是扯淡,他去找到了夷州付出了什麽代價,他是不知道還是怎的。
現在從海上去遼東,那就是胡扯一般,所以張昭將孫權罵了,罵的特別的慘。
孫權和張昭從辯論到憤怒的拍案而起,到最後孫權抽出了佩刀威脅張昭,兩個人當時震驚了所有的朝臣。
而張昭沒有能夠勸得動孫權,江東還是派出了使臣,而孫權也沒有能夠說服張昭,他直接閉門謝客,揚言再也不會出去了。
這一下子,氣氛就這麽僵住了。
孫權一怒之下堵住了張昭的門子,告訴他,既然你不想出來,那就不要出來了。
而張昭也很絕,找仆人直接從裡面封死了自己的家門,高聲告訴孫權,你想讓我出去,我還就不出去了。
一下子,大家傻眼了。
在那個時候,大家經常能夠看到張家的仆人費力的翻過院牆,去采購食材。
而在那個時候,大家也經常能夠看到一些來歷不明的人準備好各種食材想盡辦法送到張家的府中。
之後外面的土被鏟走了,裡面也不再封門了,可是張昭仍然是不願意出門。
為此,孫權一把火點了張家,但是張昭依舊不為所動,嚇得孫權差點沒有親自去滅火。
那一次是江東眾臣第一次見到張昭的爆裂。
之後緊跟著就發生了這一連串的事情,並沒有讓孫權能夠如同歷史上那樣靠著毅力將張昭請出來。
可是就在孫權最為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張昭還是出現了,主動的走了出來,來到了孫權的身邊。
其實在張昭和孫權的心中,並沒有眾人想象的那麽難堪。
他們之間的問題其實非常的簡單。
在張昭的心中,孫權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是孫策交給自己的,是吳太后交給自己的,他就是自己要庇護一輩子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