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工成名就》第43章 合同之謎
  謝成海和邦玉公司簽訂的原版合同,都存放在公司檔案室。袁非作為項目經理,手裡也只有複印件。

  如果按這份複印件的內容,上面的責任條款和違約金寫得很清楚。謝成海應該是不敢這麽甩包袱的。

  在袁非的堅持下,檔案管理人員不敢做主,只能去請示崔董。

  看得出來,這份合同原件,一定有著崔董不便讓袁非知道的內容。

  見檔案室負責人遲遲沒有回音,袁非感覺,不能再等了。

  這個項目,代表著臨北市整個的城市形象,而且也未來商業經濟的中心,如果謝成海消極怠工的事情傳到甲方那裡,對公司的信譽損害,將是不可估量的。

  想到這裡,袁非不再猶豫,敲開了崔董辦公室的門。

  看到袁非的崔董,顯得有些尷尬,沒有了平日一貫自信從容的氣勢。

  “小袁,先坐下。”

  接著,崔董示意檔案室負責人,暫時先回避一下,隻留在袁非和他,單獨在偌大的辦公室裡。

  “小袁,我知道你年輕有為,敢想敢做,也很想給你機會。不過作為掌舵人,我只能為公司的整體利益考慮,有時候必須考慮風險,並且把風險最小化。希望你能理解。”

  崔董這麽委婉的說話,顧左右而言他,好像做了對不起人的事的樣子。袁非還是第一次見到。

  “崔董,事情緊急,可能比我在電話裡匯報的情況還要嚴重。我覺得這個時候,當務之急還是先去面對謝成海不履約的事,其它的任何擔憂,都比不上把項目順利進行下去重要。所以有什麽話,您盡管直說。我也希望看到公司與謝成海簽的合同原件,不為別的,您要是信任我,看過之後,至少能多我一個人知情,想一想應對之策。您說呢?”

  聽到袁非這樣坦誠,而且形勢到了這一步,別無選擇,崔董也就不再躲閃,讓檔案室的人把合同送了過來。

  看到合同後,袁非才明白,剛才崔董為什麽極力回避,不願讓他看到原件。

  合同原件上,邦玉分包給謝成海的單價,比袁非知道的還要高。

  他手裡所謂的複印件,條款和原件相同,而單價表裡的數字,則是修改過的。

  當初袁非報的分包價,給公司留了豐厚的利潤。而崔董,因為不敢確認袁非是否有能力完成,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寧願選擇高價給了謝成海。

  不用崔董解釋,袁非明白,這是怕他看到價格,心內極不平衡,影響他工作的積極性。

  “崔董,照你這麽個價格,咱們公司明顯賠了呀。”

  袁非看起來沒有任何抱怨的意思。

  他甚至有些慶幸,唯利是圖的謝成海,輕易就放棄了這個項目。

  因為當時創業早,賺錢容易,多年的粗放式管理,絲毫沒影響他發家致富。謝成海一直很迷戀自己總結的哲學。那就是:見利就上,不擇手段,至於什麽技術、管理,在他看來,都是書呆子才乾的事。

  這對袁非來說,又是一件幸運的事。

  正是謝成海的輕視,蘇小羽關於袁非準備采用的報道,他絲毫沒有注意。

  這樣以來,就算他堅持毀約,後續的工程,袁非靠著獨有的新工藝,仍然可以重新接手,並保證進度和自己的利潤。

  這一點袁非了解謝成海,只是想不通為什麽合同對他沒有約束,以至於謝成海敢於公然撂挑子,拒絕履約。

  崔董出於穩定考慮,暫時還是想要謝成海繼續履約,

是以並不想鬧僵。因為就算追究對方違約,贏得了補償,工期耽誤下來,最後輸的還是邦玉公司。  更奇怪的是,袁非仔細研究了合同原件之後,除了單價不同,其它條款是一樣的,還是沒發現有漏洞,謝成海有什麽方法能躲避違約責任。

  “我們當時考慮,謝成海實力是有的,就算公司賠點錢,補貼給他,能完成這個重要的項目就好。”

  崔董終於說出了自己當時與袁非悔約的原因。

  “沒想到,有實力履約的人,一旦耍起賴,也是一點不含糊啊。”

  崔董看來有點明白,一個人的信譽及擔當,有實力保障自然重要,做人的原則和眼界抱負,也是同樣不可或缺。

  “合同確實沒問題啊,謝成海就算有恃無恐,可公司真要追究起違約責任,他也不可能一點不擔心。”

  琢磨不出頭緒,袁非不禁自言自語起來。

  “不可能,沒人會不顧忌違約賠償造成的巨額損失。 ”

  崔董忽然想起,之前有個項目,跟謝成海也是這樣簽的合同,其中有一項工作不賺錢,因為合同寫得一樣清楚,謝成海並不敢甩掉,最後也認真做完了事。

  想到這,他讓人把那份合同,也找了過來。

  既然拿了過來,袁非也就把這兩份合同,認真作了下對比。

  無意之間,袁非看到,分包人的蓋章,竟然不是一家公司。

  雖然兩家公司,同是一個法人代表,也就是謝成海。

  現在用來簽訂“臨北陽光走廊工程”分包協議的,謝成海用的是一家新成立的勞務公司,注冊資本只有幾十萬,與他以前多年經營的公司,僅有一字之差,不對比還真不容易發現。

  所謂注冊資本,也就是股東謝成海,對這個新公司認繳的股本金。

  注冊資本這麽少,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新公司,因為違約被邦玉追究責任,罰得資不抵債而倒閉,謝成敏承擔的,也只不過是注冊認繳的那幾十萬而已。

  “我明白了,崔董!”

  袁非恍然大悟。

  “謝成海,從一開始就是在繞一個圈套。”

  “可是,我看他確實是誠心誠意,所以就不忍心讓他貼錢,還給了他一個綜合單價。”

  崔董不想面對這麽殘酷的現實。多年的合作夥伴,為了佔點便宜,就這麽輕易毀了自己的信譽?那謝成海以後,還想不想在邦玉後面混了?

  “崔董,您還是沒理解他的路數,我現在也只是判斷,等我給您解釋一下,您再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