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隕星,猶如大火球一般,穿破星雲,直墜而下!
這,自然是令人極為敬畏的一件事情。
而面對這“大火球”的犬戎,更是驚懼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更為震撼。
只見那王輿“恭敬拜天”以後,那從天空墜落的隕星的火焰,竟然漸漸消散了!
那原本堪比“太陽”的光芒,在綻放過後,不足片刻,便盡皆消失!
天空逐漸恢復了黑色,唯滿天星辰,仍舊高照在雲端之上。
一顆流星,從天際劃過,看起來極為渺小。但卻帶著一輪光彩,飛逝在星河之間。
天空中,星辰前所未有的清晰。似乎那“大火球”點燃了不少雲彩,又將它們燒散了。無數明星恰如無數隻眼睛,閃爍、朦朧、夢幻……
呆滯。許久過後,犬戎爆發出了一陣歡呼。他們都意識到了,眼前的王輿絕對非同凡人……他竟然能令神罰終止!
“你……剛剛是在和天神溝通嗎?”犬戎首領也不可思議的問道。
王輿聞言,笑了笑:“或許吧。萬物有靈,宇宙大同。無論是什麽,都應該能用平等的人格溝通。”
犬戎首領沒聽懂。
但是,他知道了一件事。
這家夥這能和天神交流!
再回想起來,他一揮手,就將灰燼複原。想必這人是狼神的使者也未可知!
是了。若非此人是狼神的使者,怎會要幫助自己的部落度過災難?又怎會向天神交流,消弭災害!?
犬戎信仰狼神,故而才認為王輿是神使。
王輿看到犬戎首領的目光,也猜出了他的想法,但卻搖了搖頭:“我並不是神靈什麽……也罷。先回到你的部落再說。你說的那位天神之所以震怒,多半是因為你的部落發生了什麽事情。”
王輿雖然沒猜到葛喬的事情,但也知道,這隕星不可能平白墜落。聯想到災害,多半是犬戎部落裡已經開始“吃人”,所以那位“天神”才會降下這隕石!
犬戎首領聞言,竟然也意識到了王輿的意思,臉色一變。旋即,整頓士兵,令人迅速趕回部落。
畢竟,吃人乃是萬不得已才做的事情。如今有了王輿這位“神使”,若是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神使,觸怒了天神,那才真完了!
在飛星回轉以後,王輿再次執禮,向蘇葉表示感謝。
但隨即,他忽然皺了皺眉頭。因為那“星河”中的目光似乎消失了。
王輿想了想,轉而舒展。
也對。
畢竟,這點燃星辰的存在,乃是“天神”,絕對非同常人。能夠理會自己,已然很是可貴了。更未必會因為這件事情,就將自己放在眼中。
他想了想,雖然拜訪這位“天神”,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不過現如今,既然遇到了犬戎的事情,那暫時擱置些許時日也是無妨。
王輿便帶著弟子,跟隨在犬戎軍隊的後面,一同向部落前去。
但他沒想到的是,另一方,在西北天中,蘇葉其實仍然在觀察著他。
是的。畢竟有偌大的西北天以作遮擋,在星雲聚合之後,那目光自然而然的,便隱於造化了。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但往往就算“神”在看著凡人,凡人也未必能察覺得到。
蘇葉倒是沒有多想什麽。他只是打算好好看一看,這位非同凡人的夫子,還能有什麽特異之處。
順便,
在這段時間內,利用天地元氣,恢復自己的血肉。 而這一觀察,便足足觀察了許多時日。
……
……
在飛星回轉以後,很快,王輿跟隨著犬戎首領回到了犬戎部族。
這個時候,因為飛星的事情,部族之中正處於混亂,有不少犬戎,瘋狂地向四面八方逃跑。當然的,那準備殺人的幾個士兵,在隕星將落時,也已然忘了一切,只顧著奔逃。
因此雖然回到部族,耽擱了些許時間,幸好的是,並沒有出現什麽差錯。
在犬戎首領的組織下,先安頓好士兵,旋即很快,所有有點權利的人都聚集到了王輿的跟前。
但實際上,整個犬戎如今大概也只有兩三萬人而已。
其中大部分,還都是老弱婦孺。
如今更是缺糧,處於災荒之中,甚至無法統計具體人數。
災難死了不少人,更多的青壯都早已帶著家族離開部落,成為流民,逃荒另求生機去了。
王輿的到來,首先便是分糧。他把從周朝帶來的乾糧,都讓弟子交出來,平均分配。包括自己也是一樣。
此舉,自然緩解了大部分犬戎的緊張。
犬戎們得知了前因後果以後,都怕這位“神使”會代狼神懲罰他們,大都戰戰兢兢地。但沒想到,王輿不但沒有責罵他們,還分給了他們食物。
在那之後,更是開始教導籌措賑災。
他用了許多方法,譬如令弟子向周遭部落、西北國、甚至是周朝求糧。 除此之外,還勘定地域、調配資源、移民就食等等。
雖然方法並不是很神奇——比如蘇葉還想,這位夫子既然也算是求道之人,是否掌握了一些能憑空變出食物的力量,實際上卻似乎並沒有。
但是,總之,在經過數月的救舉以後。犬戎的災情竟然真的緩解了下來。尤其是弟子們在周朝竟也說服了周天子和不少官吏,帶來了大量糧食和種子。由此可見,這王輿在周朝的影響力之巨。
原本王輿給蘇葉的感覺,是類似“孔子”一般的人物,甚至一開始蘇葉看到這人,就在想該不會是孔子效仿老子西出函谷關了吧?
不過現在看來,卻也不盡然。
經過數日的觀察。蘇葉還發現,他的理念,也與孔子不同。
當然了。無論如何,僅僅數月,災情就緩解了下來。王輿的名聲便在犬戎部落之中愈大,而周遭的幾個戎狄部族聞知以後,竟然也漸漸聚集了過來。
一開始只有犬戎,到後來,逐漸加入的部族越來越多。原本犬戎是比較抵觸外來部族的,但王輿卻來者不拒,誰來,都當做平等看待。漸漸地他的勢力越來越大,甚至有成國之相。
這,讓蘇葉不由得想起了一則傳說。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一年成聚落,兩年成縣邑,三年成通都。
這王輿所做到的,竟能如此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