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漢》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計伊籍
“非我英明。其實諸位可能沒想到,曹軍如此行軍,也可能迫不得已。所以我大膽猜測曹軍行軍如此之慢還有個理由便是曹軍士氣不高!戰士們不願南征!

想必諸位都聽說了孔文舉的事情。曹賊雖然殺害了孔文舉,但堵不住天下人的嘴。加上北方士兵不慣水戰,將士們不願平白無故的打仗送命。還有就是南方的天氣讓北方士兵很是顧慮,進入七月一來荊州之地已經連下數場大雨,越往南雨水越多。曹軍中必定會有很多的人對南方天氣水土相當恐懼。“

劉琮這麽說一來是為了鼓舞大家不要泄氣,二來確實有他的根據,在他的記憶中,曹操、曹丕幾代人數次南征都是無功而返,士氣不旺怕是個主要原因。

“當然這些絕不能成為我們放松警惕的理由。我們寧願相信曹賊是為了利用輿論壓垮我們。所以對於城內百姓和官員的動態要及時了解和安撫。可以邀請那些心存疑慮的豪族代表來樊城看看我們的準備工作。對於那些造謠蠱惑人心者要嚴懲不貸!

曹軍既然恐懼南方的天氣和水土,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將護城河和漢江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這些地方成為曹軍士兵的墳墓!”

經過劉琮這麽一分析,眾將也是舉得曹軍行軍之慢三者皆有。不過如今蒯越被誅,蔡瑁遠在江夏,襄陽城內其他的投降派都被劉琮派人嚴密監控起來,曹操的目的只怕要落空了。

倒是第二點,曹軍如此緩慢行軍,數量可能超過二十萬,這才是眾人擔心的,不過劉琮也說了,北方將士不但不習水戰,而且對於南方的雨水天氣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如果運用得當,最起碼曹軍就無法突破漢江圍攻襄陽。

見到眾人稍微平靜了些,劉琮便又吩咐大家各自回到自己崗位,按照先前的部署,不管曹操什麽時候來,該做的準備一天都不能落下。

此刻曹軍大營其實也是一片混亂。征戰四方的曹操也沒有料想到孔融的影響。如今的劉備、劉琮一個皇叔,一個禦弟。卻是和董卓、呂布、袁術等人不同。而當初的官渡之戰,是袁紹主動挑釁的。遠征烏桓時對異族作戰,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兩個兒子,斬草除根!

如今荊州已經十八年未有戰亂,劉表父子一直對朝廷很恭順,曹操說得再光面堂皇,卻是無法說服手下的十幾萬士兵。要知道戰爭可是要死人的,曹操以丞相之尊征討皇室宗親,他無法取得道義上的製高點。

而七八月又正是雨季,越往南雨水越多,靠近新野的兩條漢江支流河水也是暴漲。

所以盡管曹操麾下良將如雲,但隊伍還是出現了可以預料的混亂,加上隊伍人數實在太多,十幾萬的主力部隊,加上輔兵和民夫近二十萬的消耗可想而知。不過曹操並不著急,正如劉琮、諸葛亮等人預料的那樣,曹操也失望南方兩個小子聽聞自己八十萬大軍南征從而失去的荊州、揚州的控制,到時候有武將北投,自己便省去不少力氣。

曹軍載滿,九月初還是出現在了新野附近。劉琮也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這日他便將伊籍從襄陽招來。

對於劉琮的突然召見,伊籍也是忐忑不安,雖然他不和蒯越一樣旗幟鮮明的支持大公子劉琦,但從來也滅支持過劉琮。

甚至私底下沒少和劉備眉來眼去,他自知以劉琮的聰明必定有所察覺。可等到劉琮遞給他一封信之後,伊籍更是大吃一驚。因為他是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機伯先生,你是父親在世時的襄陽重臣。琮也想抵抗曹賊匡扶漢室。

可是你也看到了就連我的嶽父蔡瑁都不支持,那蒯越更是為了阻止我抗曹而三番五次的派人刺殺於我。曹軍自七月出發,九月猜到新野,如此緩慢行軍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部隊數量過於龐大,消耗太大,孤兒行軍緩慢。我此前也派出數股偵查騎兵。曹軍莫說八十萬,就算是十八彎,我荊州守軍也絕非對手。就算加上新野城的劉皇叔和江夏的嶽父,也不到曹軍的一半。

曹操麾下猛將如雲,謀士成群,我劉琮自知螳臂當車。所以我決定歸順朝廷……”

“主公,此事不可!襄陽和樊城有守軍六萬尚可一戰。前段時間主公派人按部就班的加強防禦,此時歸順豈不可惜?”伊籍打死也不相信劉琮要投降曹操,生怕劉琮這是在試探自己,萬一自己給予表態,下場會和蒯越一樣。

“我此前做的種種準備無非是安定民心,等到曹丞相大軍一到,我便率眾文武出城迎接,到時候曹軍入城,襄陽必定不會再亂。

不過琮還有幾件事情放心不下,所以今日特意請機伯先生來,就是想請先生為琮做使者前往曹營,遞上劉琮的親筆信,同時借機跟曹丞相交涉一番。

素聞先生能言善辯,是出使曹營的最佳人選,請先生莫要再疑劉琮!如今大敵當前,這事豈能兒戲?不過還請先生務必轉告曹丞相。我等歸順朝廷之後,曹丞相必須善待荊州子民和眾將士;曹軍入城之後必須嚴格加以約束,不得縱兵劫掠百姓;第三便是確保琮以下諸文武百官的安危,所有的一切決定都是我做出的。

不管其他人支持、反對與否,曹丞相都要寬待他們,如此琮便放心將荊州嫁給曹丞相。”

“主公真心降曹?”看劉琮說得信誓旦旦也不像在試探自己。

“絕無虛言,還望先生不要推辭!”劉琮一邊說一邊將剛才伊籍讀過的親兵信收拾好交給伊籍。

“主公……”

“為荊州百姓計,為大漢江山計,先生無需多言。此去還有上百裡,先生一路小心。”

“伊籍定不負主公所托,將信面呈曹丞相,並說服其答應主公的約法三章。”

“如此琮替荊州百姓謝過先生!”

伊籍是在想不明白為什麽劉琮要投降, 雖然他也自己也不是個主戰派,但是劉琮這幾個月可是一刻一沒閑著。不過想來也對,雖然蒯越被誅,但蔡瑁,劉琮是萬萬不敢殺的,連自己的嶽父都不支持劉琮抗曹。想來其他人也差不多。伊籍思來想去隻當是劉琮感覺到了危機,想要保全自己的身價性命而主動歸降曹操。

因俄日在給曹操的親筆信中言辭十分懇切,開口丞相,閉口曹公,和以往言必稱曹賊大相徑庭。

見到伊籍收好信,劉琮又囑咐道:“先生,此事其他人尚不知曉,還請先生務必保密,不然荊州必然大亂!”

“主公放心,藉必定守口如瓶!”

“那就有勞先生了,馬匹我已命人備好,先生快去快回!”

伊籍稍稍猶豫之後,還是轉身出去了,門外早有人將馬匹遷過來,伊籍騎馬飛奔而出。

伊籍的猶豫和急切也是有道理的,劉琮要投降曹操,這個消息太震撼了,也太震驚了。伊籍是親劉備的。劉琮說過這個消息只有他和自己知道。所以伊籍現在想的是第一時間去通知劉備早作準備。

本來他還想回家安排下,但伊籍也知道此時的劉琮必定十分警覺,如果自己帶著家人出發,劉琮必定阻攔。想來只能孤身去投靠劉備了。

看著伊籍飛奔而去的背影,劉琮常熟了一口氣。這伊籍也算是聰明人了,好在跟自己結怨不深,也不是非投曹操不可,要是換做蒯越或者其他人曹操的奸細,難道這麽一封信根本不用著急去曹營,只需回襄陽,將信公布於眾,襄陽城必定大亂。

伊籍選擇了直接去送信,劉琮的計劃便成功了第一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