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第九十二章 誘拐醫聖
“大哥,何出此言?”劉琮並不知道關於張仲景的笑話,還當是劉琦心中對馬良不滿便遷怒到張仲景頭上,不過現在小妹的病情最重要,劉琮才不會讓劉琦由著性子來。

劉琦見劉琮要出門去請,便將張仲景前幾天的事情說了一遍。

劉表聽後搖搖頭,此張機非彼張機啊。

劉琮也是糊塗了,醫聖啊,怎麽會呢?再說這馬良絕對不是唐突之人,想必是前幾日馬謖打傷了劉修,他想借此機會與劉家修好,因而絕對不會帶個等閑之輩前來。

“父親,大哥,還是讓醫官進來看看吧!”說完出門去迎接馬良等人。

劉琮出得門來一看,一個白眉青年旁邊站著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這白眉劉琮認得,是馬良,那旁邊這位就是張機?

劉琮不敢怠慢,上前行禮:“有勞馬公子和張先生,裡面請!”

本來馬良也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準備,只是沒想到這二公子如此客氣,那張仲景也是抬頭看了一眼劉琮,很是淡定的笑了笑便跟著馬良進了屋。

待馬良和張仲景進屋,劉琦仍是滿臉怒火正欲發作,劉表卻說話了:“真是張長沙?”

張機做過長沙太守,所以劉表見面便直呼官號。

“草民張機見過將軍!”張機雖是士族出身,如今卻是一名普通醫官。

“先生快看看我小妹這是怎麽啦?”劉琮雖然對張仲景充滿崇拜,但現在劉雯還躺在床上哇哇直哭呢。

張仲景到底是醫生,一見病人就眼亮:“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先生看出來了?那先前王神仙這藥方?”

“藥方沒問題!”

“啊?”眾人又是一愣,藥方沒問題,這病怎麽不見好,這王神仙還不敢再來了?

“小姐體內確實是有蟲,藤黃能毒死人體內的蟲,便要一兩的量才行。王神仙隻開五錢,只能把蟲毒昏,等它返醒過來,會更凶惡。所以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

“哦,那還請先生盡快補藥,我小妹年齡尚小怕是經不起太久的折騰。”劉琮聽張仲景說是藥量小了,當下放心不少,只要不是誤診,還是不會有大礙。

“再用藥也不靈了,只怕病人還有性命危險哩!”

“那先生……”一聽有生命危險,劉琮又急了,難怪那王神仙不敢來了,莫不是……

“將軍,兩位公子不必著急……”

這時候,劉雯疼得在床上直打滾。張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蟲在作怪。只見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銀針,叫旁人將劉雯腹部的衣服卷起,看準穴位,撚動手指,照著蟲的頭部刺了進去。蟲頭被刺中,死命的掙扎。只聽劉雯疼得哎喲一聲,昏了過去。

眾人一看大驚失色。

張仲景卻呵呵笑著說:“別害怕,蟲已經被刺死了!”說罷劉雯呻吟兩聲,醒了過來。

張仲景又開付瀉藥,讓病人吃下。頃刻,一根尺把長的大蟲被排泄出來,病人完全好了。

“先生真神醫也!多謝先生,多謝馬公子!”見到劉雯醒來之後神情似乎輕松了許多,劉琮知道必是好轉了,醫聖不愧是醫聖啊。

一番交代之後張仲景便要走,劉琮那裡肯,借著感激之名將馬良和張仲景二人留下。

對於劉琮來說,馬良還在其次,這張仲景可是千萬不能錯過的。只是不知道這家夥的傷寒雜病論寫好了沒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其中尤以東漢靈帝(公元168一188年)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

南陽地區當時也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余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以前的事劉琮無能為力,但如果今後南郡乃至荊州出現類似的疫病,這張仲景可就是救命的仙草啊。劉琮當然不能讓他就此跑了。

劉琮如此客氣,張也是做過官的人,自然不好拂面,便留了下來。隨即劉琮便將二人請到會客廳邊喝邊聊。

“先生真乃神醫也,只是那沈槐老先生是怎麽回事?”劉琮當然不相信張仲景是無的放矢自毀聲譽。當劉琦剛次啊也不像是編排張仲景。

“哦,你說沈老先生啊,其實,他現在已經好了……”劉琮問起此事,張仲景便又耐心的解釋一番。

原來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張仲景給他開了藥方居然是吃五斤面,行醫多年的沈槐一心隻想這件事可笑,逢人便說,每次都是哈哈大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後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鬥膽在魯班門前耍锛了。”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打算廣收門徒,將自己畢生的醫術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先生真乃神醫,沈槐老先生也是高風亮節。劉琮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先生能否應允?”

“二公子客氣,二公子的事跡老夫最近也是有所聞啊,只要老夫辦得到,老夫一定竭盡所能。”

“其實劉琮是想在江陵建一個大醫館,除了治病救人之外,還要大批量培養醫生。想必先生在對付疫病方面也是有獨到的見解。

所以劉琮想請沈槐老先生和您一起前往江陵,平時給年輕的郎中們傳授些治病救人的知識。同時抽空整理一些對付疫病的方法, 若天有不測,再出現前些年那樣的大瘟疫也好有個應對。”

“公子深謀遠慮,情系子民,老夫佩服。公子所言正是老夫所慮。

如今漢室衰微,天下群雄並起,大兵之後必是大疫!這些諸侯們若是個個如公子這般,則天下大幸啊。奈何他們都對百姓的生死不聞不問。一些民間庸醫更是乘火打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對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

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

張仲景越說越氣憤,劉琮心中暗想,果然是醫聖,連華佗都被他罵進去了。

事實讓華佗醫術不差,可卻和張仲景恰恰相反。華佗畢生都以自己是醫官不能入仕為恥。甚至在給曹操治病時,都耍小聰明,怕給曹操治病斷根了便得不到重視,結果被曹操識破丟了性命。

這張仲景當著官還開堂坐診,兩相比較確實差距太大。

“先生既有此心,劉琮懇請先生與琮一道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由琮提供場地和資財,憑借先生的醫術……”

“老夫定當盡力!”

“如此劉琮替荊州黎民,替天下百姓謝過先生!”

“二公子休要客氣,這是醫者本分,只是將來可能還要多多仰仗公子。”張仲景是何等聰明之人,他雖然立志控制瘟疫蔓延,但個人力量畢竟有限,這二公子如今在荊州可是風光無限,一般的公子才不屑於操心這種事。如今劉琮很主動提出,張仲景自然十分願意合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