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第九十三章 武陵蠻亂
能誘拐到醫聖,也算是劉琮再次回襄陽的意外收獲,回到江陵之後,除了第一時間給部下封官加爵外.就是組織力量修建醫館,開辦醫校。張仲景的兒子也從襄陽搬到了江陵,同來的還有張仲景的許多同行以及那位看張仲景笑話的沈槐。

為了解放張仲景,劉琮專門安排了人給他打下手,重點研究對付瘟疫和整理傷寒病治療理論。而同時在南郡大肆選拔年輕人有意攻讀醫學的,免費到江陵的醫館就讀,凡屬能夠順利通過考核的,進入軍隊便領九品俸祿,自己開醫館診所的,劉琮也負責資助。

也就是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在後來的數十年對荊州乃至整個華夏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這是後話。劉琮遵醫重教,張仲景自然樂見。劉琮也等著張仲景的研究成果和培養的醫官,計劃將來在軍隊配備晚上的醫療體系,確保戰時受傷能治的同時也要防止非戰鬥減員。

回到江陵沒多久,各縣的晚稻陸續收割,收貨單也陸續報到劉琮手裡。李嚴的秭歸收糧五萬石,夷陵、枝江兩萬石,公安三萬石。劉巴負責的江陵及周邊五萬畝地收獲十五萬石。這些都是屯田的額外收成,雖然是第一季稻田產量有些低,但就是這個產量也足以養活近萬人。

來年有了綠肥打底,產量再增加幾十萬不成問題,於是征兵再次被劉琮提上日程。一來冬閑練兵不耽誤農活,可以適當擴大規模,那些不合格的還可在開春之前回家乾活。

劉琮征兵令一下,李嚴那邊便有報告來,原來李嚴早就自作主張在秭歸募兵一千。

盡管李嚴已經被劉琮擢升為校尉,但各縣的兵製還需嚴格統一,不得已,劉琮便與文聘、諸葛亮等人商議,決定在郡內改革兵製。除了江陵保持正規軍編制外,每縣保持五百縣兵,再允許一到兩營預備役,每營五百人,什長以上軍官由江陵選派,預備役平時在縣中訓練,由縣尉統領。

郡內將根據需求隨時調撥預備役到江陵,而後各縣可以繼續招募預備役。根據此法每縣最多可以維持一千五百兵,雖然是預備役,但如果除去襄陽直轄的三縣一級公安、江陵,各縣滿員編制的話能夠藏兵一萬八到兩萬。當然被允許招募兩營的預備役的也只有李嚴這種完全歸屬於劉琮且有進行屯田能夠養活的縣,如夷陵、枝江等。

各縣募兵,江陵也大肆開展征兵工作。新的一期征兵計劃還是維持在四千到五千人。一來訓練不會太倉促,二來武器裝備也跟得上。當然這些主要是文聘和諸葛亮的任務。劉琮參與的主要是精兵訓練,這些人將來都是基層軍官,除了要有過硬的身體、軍事素質,還有就是建立良好的感情和對劉琮的忠心。

十一月初,劉琮照例在訓練新的一批兵王,武陵太守金旋派人送來信函說是秋收結束之後,郡內武陵蠻又開始出來作亂,希望劉琮能派兵除之。本來這種事情應該直接上報襄陽的。

金旋之所以先請劉琮除了對劉琮的看重之外,也有巴結之嫌。

劉琮一聽武陵蠻,頓時來了精神,如今荊州看似風平浪靜,可兩年後曹操南征那可是八十萬大軍黑雲壓境,自己正苦於找不到練兵的機會呢。自從劉琮入主南郡一來,原本在郡內作亂的匪徒不是被剿滅就是逃竄他鄉,誰也不想在一個擁有八千郡兵的好戰分子轄內混。

武陵蠻……劉琮知道這武陵蠻雖然不如那山越影響大,可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處於今湖南西部至貴州東界的武陵蠻,自東漢王朝建立後,即不斷進行反抗。

孫吳統治時,武陵蠻攻佔城邑。孫權以黃蓋為武陵太守,蠻夷前來攻城,時郡兵才五百人,蓋乃大開城門,俟蠻兵半人而夾擊之,斬獲數百,余皆奔散。後來黃蓋盡收諸部落,誅殺各大小頭領,經過數月反叛盡平。史稱“諸幽邃巴、醴(俚)、由(俚)、誕(蜑)邑侯君長,皆奉禮降服”。吳黃武元年(222年)春,劉備舉軍東下擊吳,自佷山(今湖北長陽縣),通武陵,使親信馬良以金帛賜五陵諸蠻夷,授以官爵。劉備被吳將陸遜擊敗後,馬良亦死於五溪。

黃龍二年(230年),武陵蠻叛吳,次年,孫權令潘濬會同呂岱、呂范、朱績等督軍五萬人前往鎮丵壓,經過三年戰鬥,始獲勝利。史稱自是“群蠻衰弱,一方寧靜”。

吳主孫休永安六年(263年),蜀滅於魏,武陵蠻夷與蜀接界,吳人懼有變亂,乃以鍾離牧為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魏亦遣郭純為武陵太守,進屯遷陵縣之赤沙(今湖南保靖縣),誘致諸夷邑君,進攻西陽縣城。

郡中震懼,撫夷將軍高尚以為:昔潘太常督兵五萬,然後以討五溪夷耳,是時劉氏連和,諸夷率化,令既無往日之援,而郭純已據遷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見其利也”。

牧不聽,率所領晨夜進軍,緣山險行,垂二千裡,斬五溪魁帥百余人及支黨幾千余級。於是五溪蠻夷又歸屬吳。鍾離牧此後歷任**督、濡須督,又“以前將軍假節,領武陵太守。死後,家無余財,士民思之”。說明武陵各族人民對於清官還是樂於擁護的。

金旋在武陵先是按照劉琮的以盜治盜安定了郡內,但要施恩於武陵諸蠻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劉琮可不想自己還沒入主荊州,武陵就發生動亂。

如今金旋主動請援,劉琮手裡有兵,又是平南將軍,可謂師出有名。於是劉琮便連夜上書襄陽,表示將答應金旋請求出兵平蠻。對於這種小事,劉表肯定不會加以干涉。

文聘和諸葛亮對劉琮要出兵平蠻有點想法,當聽說劉琮要帶六千人去時更是吃驚。 要知道現在整個江陵也就八千老兵。

“主公,區區蠻夷,又遠在武陵,何故勞師動眾?”

“先生真當不知?”

“請主公明示!”在諸葛亮看來,金旋所說的武陵蠻不過四五萬人,而是分數幾十個部落,散居各地,就算作亂也只不過騷擾武陵郡內一兩個縣城。而現在正是劉琮在江陵練兵的好時機,如此大規模率兵前往,武陵蠻必定躲進山林避而不出,劉琮此去八成是要落空。

“我平蠻是為安定境內,也為兵源。”

劉琮是後世來的,山越對孫吳政權的影響歷歷在目。漢建安三年,袁術遣人激動山越,大合兵眾,圖謀共攻剁策,還好孫策應付得當,破了山越,不然只怕江東便成了袁術的地盤。

建安五年分遣諸將鎮撫山越。

建安八年,孫權西征黃祖,正待破城之時,山越複起,嚴重威脅別,吳後方,迫使孫權撤兵。

建安九年,派呂范平鄱陽,程普詩樂安,太史慈領海昏,以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充任山越活動最頻繁地區的縣令長,悉平各地山越。

但是直到建安二十二年,陸遜還在征討會稽、丹陽、新都三郡的山越,陸遜明確說出討伐山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充軍隊,僅陸遜即從山越獲得精兵數方人。

吳嘉禾三年,別權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諸葛恪移書相鄰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越分割包圍,隻修繕藩籬,不與交鋒,待其谷物將熟,縱兵掠奪,以饑餓迫使山越出山求活。

諸葛恪將其中精壯四萬人選為兵士,余者遷至平地充作編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