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漢》第一百零二章 戰略要地
而南郡又不再孫權手裡,合肥和荊州把江夏的兵兵孤立得死死的,等於給別人補充兵力,別人佔領了,就好比一把鋼刀釘在自己的下腰那個地方,雖然要不了命但是會痛得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劉大耳耍無賴他是有本錢的,本錢就是江夏。

赤壁之戰,雖然主要是由孫權軍隊的對曹作戰,但是號稱孫劉聯軍的這個劉在幹什麽呢?劉這時候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最清醒最冷靜的時期,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曹操的補給線,象個耗子一樣的預測曹操的進攻和後撤路線,隨時隨地的準備捅曹操的腚眼。

曹操雖然號稱80萬,其實劉備在江夏給他的壓力是難以承受的,恨不得將所有兵力集結起來攻擊劉備這個該死的江夏,但是孫權那裡還有一大拓海狼正等著你轉移長江防線呢。天氣冷起來了.不知道老天竟然給曹操開起了個巨大的玩笑,曹操剛把戰船連起來想組成個航母編隊。

可是那時候的造船水平還達不到造航母的水平,可能人們以為鐵製的東西不能浮在水面吧,所以大家選擇了用木頭造船的思路,要麽怎麽說周瑜厲害啊.這可不是蓋的,就這麽一點點戰機被他抓到了,一場大火成就了一個豐富的三國鼎立時代。

面對曹操在長江一線的崩潰,劉備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漫山遍野的抓俘虜擴充兵力,這時候劉備出江夏對曹操的側翼實行打擊,以關羽為前部迅速擊潰張遼防線,一刀子直插曹操的本部,但由於大雨過後山路崎嶇難行,在關羽軍到達華容之時曹操已經被曹仁接到江陵去。

所以根本不會有義釋曹操這一出。但是劉備得到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將兵力擴大到足以席卷荊襄的力量了。選擇敗退襄陽面臨的可能是滅頂之宅,選擇江夏卻讓劉備就此鹹魚翻身,這樣的選擇一輩子那怕只有一次也足夠了。

而反觀孫權,由於過江的補給被限制,在荊州又沒有穩固的基礎,加上展現拉長,已經產國了孫權的承受能力。這樣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劉備撿這個大便宜了。

赤壁之戰是如此,關羽失荊州其實跟江夏也有莫大的關系!

由於劉備奪取西川,關羽要獨立的承擔保證劉備東線,和北線曹操的軍事壓力.為了使兵力在局部保持對敵人的震撼那麽就必須壓縮防線,將兵力集中,將襄樊地區作為戰略前線,用長沙四郡作為後援保障,但是啊.現實就應了一個人的話了,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孫權這個人實在不怎麽地,這時候來拆關老爺的台,把四個郡要走了三個,這還讓不讓人活拉,關羽在前面打仗打得快要當褲子了,孫權還嫌自己賺得還不夠把算盤打在自己盟友手裡,就好象老美一樣,大發戰爭財,但你孫權不是老美,拆台的事情也不是一兩次,可能習慣了吧。

對於關羽,劉琮始終保持客觀的態度,為了應付三郡被瓜的事實,他能做的只能是收縮兵力,於是江夏就在這一特殊時期被文聘站住腳跟,曹操可能這時候早就預感到,關羽完了,能給曹操這樣的預感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江夏是我的了。

就這樣曹操的大戰略縱深品字形防禦體系已經形成,從這裡就已經決定了魏國統一全國的事實,但也不是絕對的,這一體系也能擊破的,那就是蜀軍佔領長安,進取洛陽,在魏國後防形成強大的攻擊兵團,不過呢魏延的攻擊長安的戰略思想諸葛亮被否定,那麽魏國的這個防禦體系就可以稱得上是無敵的。

所以關羽就是命苦啊,本來只有一線的防禦重點這一下子就成了多線防禦,兵家大忌啊.至於後來的水淹七軍也算是關羽最後的爆發了,當然這也是他能力的體現,一個天才對敵人形成強大的攻擊,卻要由蠢才來為天才做戰略配合,而且是一堆蠢才,關羽打仗再厲害也會被拖死,如果,有那麽一個大將,能保證關羽的側翼,保住江夏!

別說一個徐晃就是十個也難以抵擋關羽的攻勢.這樣的例子很多,正面,反面都有,正面的就說李廣吧,他就專門給其他天才擔當側翼保護和戰略佯動的主,沒他,衛青,霍去病難以成就蓋世其功。

反面的,大唐薛仁貴來說,大非川之敗沒人配合他,副將郭時封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不把打仗當一回事,戰場抗命結果讓薛部的精銳部隊孤立的處於敵人縱深地帶,最後導致大敗。唐朝從此在軍事上基本喪失了明顯的優勢,光看一代名將竟然沒有一個人有能力可以配合的將軍這就能說明問題啊.關羽的處境其實跟薛仁貴的處境是一樣的,可能在徐晃打過來的時候,他開始懷念二弟了,開始懷念不願以老兵為伍的那個黃忠了,開始懷念腦後多長了快骨頭的魏延了,如果他們中有一個在江夏……

合肥之戰,這是續關羽之後孫權對曹操的防禦體系的第二次挑戰,不管你甘寧怎麽怎麽的,不管你周泰怎麽怎麽地,笑到最後的是曹操,張遼在前面打,這時候文聘的戰略空間就廣了,沒說的,張遼,你打吧,我來保證你的側翼安全,我能夠配合你,我行我能行.就這樣孫權也同樣改變不了歷史的車輪。

一個大將文聘佔駐了江夏,形成尖峰側翼,一個曹仁關羽奈何不了,一個張遼,孫權舉全部兵力也是奈何不了,這就是戰略體系發揮了作用,可見在不久的將來,劉琮設想西進佔益州,而後吞並江東,再劃江而治一直到華夏一統絕對少不了江夏這個支點。

這樣一個戰略要地,又與南郡首尾相連,劉琮自然時刻關注。而且在劉琮的心中也有一個品字形防禦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江夏仍舊是品字的尖端,兩邊是襄陽和長沙,襄陽專心防禦曹操,長沙針對孫權。穩固防守然後揮師西進取益州。這個曹操的戰略有異曲同工之妙,應用得好或者真能順利幫助劉琮奪取天下。

當劉琮把自己的這個戰略防禦體系講給諸葛亮和文聘時,兩人都不約而同的點頭讚許。得到認可之後,劉琮便提出了演習計劃,就是每三到五個月安排一次,假設江夏遭襲,南郡派兵救援。演習中要求南郡兵水陸並進,不過考慮到各自防區,劉琮不好經常越界,通常便是在嘉魚等地便返回。

雖然這樣的演習沒有真正敵人,但劉琮部隊的行軍能力還是大大得到了加強,尤其是在號令傳達和各兵種列陣配合方面逐漸純熟。按照劉琮的計劃,這樣下去到建安十三年(208)劉琮應該能夠訓練處一支超過三萬人的精兵部隊。一旦江夏、襄陽有事都能迅速馳援。

就在劉琮以為一切走上正軌,自己這艘小船正順水順風之際,卻真的突然出了大事。

建安十二年三月初五,劉琮率領部隊在長江演習結束正欲返回。天剛蒙蒙亮,劉琮便被吵醒。

“主公,江夏來使急報!”

“傳使者進來!”劉琮一聽是江夏有事,衣服都沒穿戴整齊便急著召見來使。使者這個時候到,想必是深夜出發一路不停,劉琮自然知道事情的緊急、

“二公子,請救救黃祖大人,救救江夏!”使者見到劉琮,連基本禮儀都忘了,跪在地上連連要劉琮救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