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漢》第四十二章 初會諸葛
劉備此刻哭笑不得,只剩下趕緊走人一條路了,朝著劉琮拱拱手,苦笑了一下,示意關羽、張飛二人準備上馬離開。

“慢著!讓我家公子先行!”劉巴如鬥勝了的公雞一般,急匆匆的來到劉琮跟前,像是要替劉琮開道。

張飛心裡那個氣啊,要不是關羽死死的抓住他的右手,劉巴身上只怕早就被砍了好幾劍了。

劉備尷尬的笑了笑:“請!”

“皇叔請!琮是晚輩,當請叔叔先行!子初無需多言。”

劉關張三人憋著氣騎馬一溜離開,劉巴還不忘在身後高喊:“無恥……”

望著遠處的劉關張,劉琮搖搖頭,對著茅廬喊道:“讓兩位看笑話了,劉琮不請自來,打攪兩位,還請見諒。”

看戲看完了,諸葛亮與龐統也不再躲避,劉琮到底是自家親戚,已經到了門口,再不迎迎說不過去,便上前了幾步與劉琮相見。劉琮抬眼看看眼前兩人,諸葛亮和自己差不多,算得上身形偉岸相貌堂堂,頭戴綸巾,手中卻沒有羽扇。再看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若不是劉琮知道他胸中有才,只怕也和旁人一樣看不起他。

站在這樣兩個智囊面前,劉琮是發自內心的崇敬和求賢若渴。對著兩人連施大禮,幾個隨從看得出來,劉琮對二人比對劉備尊重得多,當下也不敢懈怠。

劉琮剛要說明來意,龐統連忙朝著諸葛亮說道:“孔明既有客來,統便就此告辭!”

“那恕不遠送,士元兄慢走!”諸葛亮知道自己能說不在家,將劉備三人擋在門外,卻不能不讓劉琮這個表弟不進去,那樣自己的妻子黃月英肯定不肯。這會龐統要走,諸葛亮自然不留。

“先生要回襄陽?不如讓黃權、張博二人陪同先生回去?”難得見到本尊,劉琮當然不想放過巴結的好機會。

“統不敢勞駕兩位……”龐統剛和諸葛亮看完熱鬧,要是劉琮讓劉巴相陪,龐統肯定一百個不答應,這廝嘴巴太毒,倒是黃權、張博兩人一文一武是忠心護主之人。

“先生不必客氣,那日得空琮還要去府上拜訪先生。黃權、張博你二人就陪同先生先回襄陽。”

“是!”雖然不知道劉琮目的何在,但主公吩咐,說明劉琮很看重龐統,兩人便又牽馬準備配龐統回襄陽。龐統也不矯情,反正是順路。

待到三人走後,諸葛亮這才請劉琮進屋:“步昌賢弟不回江陵料理政務,來我這草堂作甚?”

“琮不日便要赴江陵上任,特來看看表姐和你。怎麽,我表姐不在嗎?”劉琮故意將表姐兩字提高幾分,也希望黃月英出來幫幫腔,免得早早的被諸葛亮趕出來。

只可惜,黃月英真的不在,待到三人分主賓落座,便見諸葛亮弟弟諸葛均出來奉茶。三人閑聊之中,諸葛亮自然提起剛才的大戲:“子初可真是眼尖嘴利啊,說得那劉皇叔落荒而逃。”

“孔明先生見笑了,劉巴之才不及先生十分之一,只是劉備那人實在可惡,巴情不自禁,讓先生見笑了。”

“呵呵,莫不是子初對那劉備有所誤會,要不然世人尊敬的劉皇叔到了子初眼裡卻是如此不堪?”諸葛亮也納悶,劉巴就像劉琮身旁一條惡狗,見著劉備就一頓瘋咬。他那裡知道此事劉琮也是冤枉的,劉巴是打心眼裡鄙視劉備,正好又趕上劉備要和劉琮搶人才,劉巴遇上了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非劉巴貶低於他,是他實在不堪……”

“子初兄,咱們今日便不再說劉備如何?”劉琮見劉巴又要發揮,連忙出言製止。

“也好,

想起那廝,巴心中便有氣。”“火大傷身,姐夫這裡十分僻靜,你不如四處轉悠,說不定能平伏些……”

“公子說得是,孔明先生乃是世之隱士,巴今日有幸來此,定要多多學習……”劉巴見劉琮似乎想和諸葛亮二人單獨說話,便起身準備四處‘轉悠’。

待到劉巴離去,劉琮這才跟諸葛亮說道:“姐夫切莫見笑,子初就是這麽一個性格,當日在襄陽,他當著將軍府滿堂的文武官吏也是如此評價劉皇叔的。琮也是想不明白,興許正如你所說,兩人之間有什麽誤會。”

劉琮當然不希望諸葛亮以為是自己指使劉巴如此奚落劉備的。

“說得倒是不錯,只是言語惡毒了些……”諸葛亮朝劉琮笑笑,盡量不多說話。

劉琮沒想到諸葛亮竟然認同劉巴,但考慮到自己來的目的,又不方便繼續詆毀劉備,便話鋒一轉:“插曲而已,且不論他了。姐夫,實不相瞞琮今日來是有事相求。”

“賢弟說笑了,亮這裡除了草堂一座,就只剩下幾畝荒地了。賢弟貴為公子,今又被委為南郡太守。亮只怕幫不上忙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姐夫莫要急於推辭,且聽琮自吹自畫幾句。姐夫想必聽說了琮在南郡的所作所為。眾人皆以為琮是為了太守之位而誅殺吳巨。姐夫以為如何?”

“願聞其詳。”卻是一番真要看劉琮如何表演的態勢。

劉琮也早有準備,自己如此興師動眾,最後也如願以償得到了南郡太守之位,聯想坊間前後傳聞,這樣的說法並不委屈劉琮。不過現在是面對諸葛亮,必須上升的民族大義的高度,不然自己在他眼裡還是凡夫俗子一個,鎮南將軍劉表他都看不上眼,何況一郡太守。

"其實世人隻說對了一半,琮是為形勢所迫。沒錯我的目標就是南郡太守。不論他吳巨反與不反,我都勢在必得。可姐夫你可曾想過,我為何執意如此。如今父親年事已高。琮有繼母疼愛,有嶽父依靠。父親百年之後,這荊州大位,大哥未必是我的對手。

我又必急於當一郡之太守?留在襄陽城韜光養晦, 與文武官吏聯絡感情,落個清閑,將來這大位還不是手到擒來?姐夫可能要問,為何我不怕被人唾罵,如此執意要跟大哥爭子祠之位。和我正南郡太守一樣個目的。

為了保荊州平安,為了大漢江山。

想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各路諸侯都在奮力的擴張勢力,而全然不顧漢室尊嚴,不顧百姓死活。荊州之地幸得父親掌管,才有十幾年未有大戰亂,百姓也算安寧。

但融現如今情勢不同了,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統一了江東,便對我荊州虎視眈眈,時常領兵來犯。使得江夏太守黃祖疲於斃命。

而荊州最大的威脅還不是孫權,而是那托名漢臣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的漢賊。短短幾年迅速崛起,成功的驅逐了袁術,擊敗呂布、劉備,如今又打敗強敵袁紹,平定河北指日可待。此人雄心勃勃,下一個目標便是荊州和揚州。如此下去,可憐我漢室天下要盡歸賊人。我荊州百姓只怕是又要流離失所。

而文聘將軍多次勸父親厲兵秣馬應對變故,父親卻執意不肯。作為漢室宗親,作為荊州的一份子,琮不能坐視不管。不瞞姐夫,我這次前往江陵便是要令文聘將軍訓練兵士以對抗曹操。我與此賊勢不兩立!琮畢生的志願便是匡扶漢室,整肅朝綱。

荊州是漢室荊州,大哥若是有才,我便盡力輔佐,如今看來大哥太令人失望,我取而代之是為荊州計,為漢室天下及,為黎民百姓計。要實現琮之夙願,需要這個太守之位,甚至荊州牧。所以琮不怕世人唾罵,哪怕是垂死掙扎,琮也要與曹賊對抗到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