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漢》第五十章 鳳雛要跑
而郡國兵,就是漢帝國主體部隊,養於民間各縣城,漢帝國需要征伐、討逆時,才調遣這些郡國兵。當郡國兵調用緊張時,漢帝國就會根據情況,或是調發精壯,或是調發罪犯等,充作兵員。一般郡國兵為軍隊主體時,是以漢帝國職業軍士為低級軍官,若是調發丁壯、罪犯,就以郡國兵為低級軍官。

劉琮現在要訓練的不是郡國兵,而是精兵,是將來自己征戰天下的基礎,低級軍官們,所以理論課一必不可少!

第一課便是上給文聘、甘寧、魏延等所有將領和曲侯以上的軍隊領導層面。劉琮先是給他們灌輸現代軍事訓練方法,包括劉琮所熟悉的羅馬方陣,以及和諧後世的隊列訓練。然後要求他們貫徹下去,先進行方陣和隊列訓練。布置完任務之後,便交給每人一本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

至於各兵種的組合,劉琮想放到最後,這也是最難最關鍵的,可能也只有文聘、諸葛亮等人能夠迅速掌握孫子兵法是早有版本,三十六計則完全是劉琮的心血,經過一番總結之後又情人謄抄。並親自給甘寧、魏延和曲侯以上的將領講授三十六計。

看到三十六計時,連諸葛亮都不得不佩服劉琮的才華,雖然諸葛亮博覽群書,很多就計策在書上也看到過實例,但像劉琮這樣精辟、完整的總結出來真可謂天人!

“第一計瞞天過海……”於是甘寧、魏延等人在茶余飯後手中便多了一本書,這是劉琮下令的,要定期考核!考核不過關,就地免職!甘寧、魏延等人雖是頭大也不敢不讀。

在劉琮看來想要甘寧、等人馬上熟讀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並融會貫通很難,但萬事開頭難,先記下再說,能不能運用自如就看各人天分和造化了!

除了理論知識,每個將領還有自己的訓練任務,劉琮自己則在四千五百人中挑選出兩百人單獨成營!這兩百人是四千五百人當中徒手搏擊選拔出來的,身體素質本來就不錯,也只有這些人才能承受劉琮將來對他們的訓練!

於是江陵城的校場內便出現了這麽一支兩百人的隊伍,他們被分為四隊!在江陵城內專門的校場內訓練。

當然既然是接受劉琮的親自訓練,訓練強度可想而知,作為軍人,劉琮自然不會讓這些人餓著肚子訓練。於是這些人便在飲食方面有了特殊照顧。

漢帝國之前,多流行一日兩餐,至東漢漸漸流行一日三餐,不過這種“三餐”其中的一餐,頂多算是點心。漢帝國乃至以前,“日出而起,日落而睡”對民眾來說,就是辛勤之事。由於民眾勞作時間較短,營養消耗少,一日二餐也大略符合當時人需求。古代一日兩餐,主要原因並不是物資嚴重缺乏。

清季,某筆記記載,有聖祖之稱的康熙,聽聞天下大雪,米價騰貴,曾這樣建議:“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亦然。爾漢人若能若此,則一日不食,足可兩食,何其不然也!”

劉琮所帶的這二百人可是從精兵之中選出來的兵王,他日也是要派大用場的,自然不能一日兩餐,三餐也不夠!劉琮根據實際情況把飲食提高至一日四餐,早上辰時初(7點)早餐,中午午時中(12點)午餐,酉時(18點)晚餐,戌時末(21點)食夜餐

這也讓其他沒能入選的士兵很是羨慕,可他們哪裡知道跟著劉琮訓練是多麽痛苦的一件事情,運動量大不說,還十分簡單枯燥!

手中沒有任何兵器,每天的基本訓練便是兩個時辰的隊列訓練。

接下來便是無休止的引體向上和俯臥撐!對於能夠接受太守大人的親自訓練,這兩百人都覺得十分驕傲!但是枯燥的訓練很快就讓他們趕到厭煩!因為每天基本上都是這些基礎動作!

這一天劉琮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黃權卻帶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原來就在劉琮帶著諸葛亮等人到江陵上任之後,黃權便派人回到了襄陽關注襄陽城內的一舉一動。

結果很是讓劉琮擔心,首先便是劉琦特意跑到青樓將薑麗贖回,安置在城內一處宅院內,這薑麗因為衝撞蔡琳而被劉琮遺棄,劉琦此舉絕對不僅僅是為了薑麗姿色那麽簡單。最簡單的,劉琦肯定是想要從薑麗身上了解自己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弟弟,當然也不排除兩人都因為憎恨劉琮而有更激烈的舉動。

第二個讓劉琮擔心的便是劉琦頻繁出入襄陽個大臣府邸,明顯加大了力度,尤其是劉琦和蒯越的接觸幾乎達到了日日相見的程度。而那個因為在大街上調戲文蕊的蒯建儼然成為了劉琦的跟班,或者說狗頭軍師,兩人形影不離。蒯建和薑麗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憎恨劉琮,看來劉琦也把自己歸於這一類人了。劉琮今後也不得不防,至少不能那麽信任了!

最讓劉琮鬱悶的是,劉琦也去龐統家幾次,似乎每次都是含笑而回。這讓劉琮有點坐不住了,本來自己有諸葛相助處理內政,軍事方面暫時交給文聘、魏延、甘寧等人沒有龐統也沒什麽要緊的。晚一點等自己做出成績再去說服龐統。

如今劉琦也不甘寂寞,如果龐統答應相助劉琦,這可以大大不利。聽完黃權的匯報便找來諸葛亮:“先生與鳳雛是至交,琮想請先生回一趟襄陽說服那龐士元……”

“主公,此事非亮不願,而是不能!”諸葛亮聽劉琮說要自己去襄陽說龐統連連搖頭。

“這是為何?”

“主公有所不知, 士元兄雖然與亮交好,而且時常與亮談論天下大事、交換意見。但龐士元此人最大的缺點便是爭強好勝。若是我不隨主公來江陵,主公單單請龐士元一人,或者先請龐士元,亮再跟著來江陵。龐士元必定能答應主公。

如今主公令亮為南郡郡丞,文聘為南郡長史,南郡已經沒有其他空位,此時再去邀請他,想必士元兄心中一定不服氣,此時大公子身邊又沒什麽謀士替他出謀劃策,立功的機會會更多一些。因此亮去了也是白去,必定會被拒之門外,相反會讓士元下定決心答應大公子。”

“這……”劉琮這下想起來,歷史上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龐統卻沒有同時出現,而是東投孫權,只是鬱鬱不得志,魯肅便又推薦他去劉備那裡,龐統出於無奈才又跟了劉備,後來總算得到了西征的機會,便急於立功和諸葛亮一較高下而死於落鳳坡。

如果按照諸葛亮的說法,龐統的這種性格還真不好說,說不定一衝動就答應劉琦了。

“主公也不必過於焦慮,龐士元雖然才學不亞於亮,但大公子只是在襄陽城恐難有大作為。”

“唉……”劉琮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讓諸葛亮去請龐統似乎行不通,但眼睜睜的看著龐統投靠自己的潛在對手劉琦,無論如何對自己是不利的。

如果劉琦和蒯越、龐統等人聯合起來,還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尤其是龐統在劉琦身邊出謀劃策,久而久之其他的文官、武將的態度只怕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但是眼下除了讓黃權派人盯緊幾個人的動向之外還真沒什麽好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